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最炎热的天气已经开始慢慢消退,不过初秋的秋老虎还是时不时发一发威。
宣德二年的七月注定是个多事之秋,皇后在七月十八临盆。整个后宫都在忙碌,皇帝铁青着脸在坤宁宫的院子里来回踱步,听着寝宫内一阵阵的惨叫声,不由得心乱如麻。
进进出出忙碌的嬷嬷和宫女,走路都放轻了脚步,免得惹得这个最尊贵的人的怒火。皇后虽然不是第一次生产,但是昌平公主如今已经七周岁,时隔七年再次生产,与第一胎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
更为关键的是胡善祥是小脚,即使是朱瞻基已经强行命令她放脚,可是毕竟已经是成年人,骨骼已经长成,由于是小脚,胡善祥怀孕之后尽量的少运动,这更加的增加了生产的难度。
朱瞻基可是知道,女人生产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这些年单是宫中就有多少后妃因为难产而导致一尸两命。更何况朱瞻基更担心皇后费尽心力再次生下一个闺女,那她的皇后之位可就岌岌可危了。
这不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没有皇子出生,地位就不能巩固。一旦别的后妃诞下龙子,母凭子贵就会成为皇后最大的竞争者,涉及到皇位的传承,就算是朱瞻基也要考虑皇权过渡的稳定性,立儿子的母亲韦皇后更能保证皇权的平稳过渡。
这就是帝制时代权力转移的复杂性,以血缘为中心,以权力为纽带,以家族为枝叶,这就是为什么会说藩王是大明朝的基石。
正在朱瞻基担心的时候,张太后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朱瞻基在院子里来回转圈圈,便问道:“皇帝!皇后现在怎么样了?”
“朕也不知道,朕陪母后进去看看吧!”
“你进去干什么?女人生产到处都是血污,不吉!”
朱瞻基这个时候无比痛恨这些该死的礼教,什么女人生产有污血就是不吉,好像读书人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似的。
现在的朱瞻基不愿意在这种小事上大动干戈,实在是得不偿失。不过有件事现在就要抓起来,要不是皇后生产自己还想不起来。
“范安!”
“奴婢在!”
“去将太医院院使以及所有精通妇科的太医给朕诏过来!”
“是!”
太医院在皇城东南角,距离大内深处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再加上太医院那些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没有一个时辰这些人根本就到不了。
范安转身安排小宦官去太医院传旨,刚出院子就迎面碰到了锦衣卫指挥使全旭。
“死太监!”
“死细作!”
二人几乎是同时开口,他们二人如今是竞争对手,大体分工是,范安的东厂盯着京城,锦衣卫盯着外地。可是这不是明文规定的,锦衣卫会插手京官的调查,东厂也会调查外地的官员。
二人之间业务有交叉,就会出现竞争。若是锦衣卫在外地没有查出的事情被东厂查到了,那就让皇帝怀疑锦衣卫的能力。
“死太监,去通传一下,就说全旭有十万火急的事求见陛下。”
“咱家劝你还是回去吧,天大的事都没有皇后娘娘生龙子重要,就算咱家给你通传,皇爷也不定会召见你。”
“皇后要分娩了?”
“是啊!皇爷现在满脑子都是皇后,哪有心情听你讲什么天大的事!”
“好吧!死太监,等陛下空闲下来你转告陛下,阿鲁台已经到了宣府边墙之外!”
“啊!蛮子又来犯边了吗?”范安吃惊不小,不由得尖叫一声道。
范安的声音惊动了院子里的转圈的皇帝,皇帝喊了一声:“范安!外面是谁来了?”
范安答应一声,跑进院子回话道:“回陛下!全旭来了!”
“有什么事吗?”
“全旭说阿鲁台卷土重来,又到了宣府边墙之外。”
“你说什么?阿鲁台犯边?”
“全旭没有说是来犯边,只说阿鲁台到了边墙之外!”
朱瞻基想了一下,如果真是阿鲁台来犯边,宣府总兵肯定会有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既然宣府到现在都没有六百里加急到京城,就说明事态不是那么紧张。
现在最大的事就是皇后的生产,这不但是自己的家事,更是大明朝的国事。朱瞻基早已在心里默默祈求了无数遍的满天神佛,祈求皇后能生下一个龙子。
朱瞻基忽然想到了什么,对范安说道:“你去告诉全旭,让他多关注西边的瓦剌,看看现在瓦剌有什么大的动静?鞑靼阿鲁台也要持续关注,让他先回去吧,朕现在没有时间见他。”
“是!”
说话的工夫,太医院院使带着几名妇科圣手的太医跟着小宦官已经在坤宁宫宫门外侯旨,朱瞻基正要抬脚出院子,就听着寝宫内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哇啊!哇啊!哇啊!”
朱瞻基迈步的腿顿时如同石化般停了下来,这时候负责接生的稳婆挥着带着血迹的手跑出来跪地磕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诞下龙子,母子平安,老妇斗胆向陛下讨赏!”
“你说的可当真?皇后真的生下龙子,母子平安!”
“老妇哪里敢胡说八道,千真万确!”
“好!范安,看赏,所有稳婆赏银一百两!”
“谢陛下厚赏!”
稳婆接生成功向主家讨喜钱是图个吉利,给皇家接生更是风险极高,一旦接生失败,造成一尸两命,弄不好不但得不到赏钱,还得把命搭上。
不过给皇家接生,成功了收获也是普通人家无法比拟的,这个时代美洲白银还没有开采出来。白银的购买力是非常可观的,一两银子能够买四石粮食。
朱瞻基可不管稳婆得到赏钱是什么心态,这一刻他极度兴奋,尽管他知道自己肯定能够生出儿子,可是亲耳听到自己的孩子出生,还是让他激动不已。
这时候寝宫内已经收拾干净,张太后出来让朱瞻基进去看一看孩子,顺便安抚一下为他生儿育女的皇后。
宣德二年的七月注定是个多事之秋,皇后在七月十八临盆。整个后宫都在忙碌,皇帝铁青着脸在坤宁宫的院子里来回踱步,听着寝宫内一阵阵的惨叫声,不由得心乱如麻。
进进出出忙碌的嬷嬷和宫女,走路都放轻了脚步,免得惹得这个最尊贵的人的怒火。皇后虽然不是第一次生产,但是昌平公主如今已经七周岁,时隔七年再次生产,与第一胎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
更为关键的是胡善祥是小脚,即使是朱瞻基已经强行命令她放脚,可是毕竟已经是成年人,骨骼已经长成,由于是小脚,胡善祥怀孕之后尽量的少运动,这更加的增加了生产的难度。
朱瞻基可是知道,女人生产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这些年单是宫中就有多少后妃因为难产而导致一尸两命。更何况朱瞻基更担心皇后费尽心力再次生下一个闺女,那她的皇后之位可就岌岌可危了。
这不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没有皇子出生,地位就不能巩固。一旦别的后妃诞下龙子,母凭子贵就会成为皇后最大的竞争者,涉及到皇位的传承,就算是朱瞻基也要考虑皇权过渡的稳定性,立儿子的母亲韦皇后更能保证皇权的平稳过渡。
这就是帝制时代权力转移的复杂性,以血缘为中心,以权力为纽带,以家族为枝叶,这就是为什么会说藩王是大明朝的基石。
正在朱瞻基担心的时候,张太后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朱瞻基在院子里来回转圈圈,便问道:“皇帝!皇后现在怎么样了?”
“朕也不知道,朕陪母后进去看看吧!”
“你进去干什么?女人生产到处都是血污,不吉!”
朱瞻基这个时候无比痛恨这些该死的礼教,什么女人生产有污血就是不吉,好像读书人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似的。
现在的朱瞻基不愿意在这种小事上大动干戈,实在是得不偿失。不过有件事现在就要抓起来,要不是皇后生产自己还想不起来。
“范安!”
“奴婢在!”
“去将太医院院使以及所有精通妇科的太医给朕诏过来!”
“是!”
太医院在皇城东南角,距离大内深处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再加上太医院那些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没有一个时辰这些人根本就到不了。
范安转身安排小宦官去太医院传旨,刚出院子就迎面碰到了锦衣卫指挥使全旭。
“死太监!”
“死细作!”
二人几乎是同时开口,他们二人如今是竞争对手,大体分工是,范安的东厂盯着京城,锦衣卫盯着外地。可是这不是明文规定的,锦衣卫会插手京官的调查,东厂也会调查外地的官员。
二人之间业务有交叉,就会出现竞争。若是锦衣卫在外地没有查出的事情被东厂查到了,那就让皇帝怀疑锦衣卫的能力。
“死太监,去通传一下,就说全旭有十万火急的事求见陛下。”
“咱家劝你还是回去吧,天大的事都没有皇后娘娘生龙子重要,就算咱家给你通传,皇爷也不定会召见你。”
“皇后要分娩了?”
“是啊!皇爷现在满脑子都是皇后,哪有心情听你讲什么天大的事!”
“好吧!死太监,等陛下空闲下来你转告陛下,阿鲁台已经到了宣府边墙之外!”
“啊!蛮子又来犯边了吗?”范安吃惊不小,不由得尖叫一声道。
范安的声音惊动了院子里的转圈的皇帝,皇帝喊了一声:“范安!外面是谁来了?”
范安答应一声,跑进院子回话道:“回陛下!全旭来了!”
“有什么事吗?”
“全旭说阿鲁台卷土重来,又到了宣府边墙之外。”
“你说什么?阿鲁台犯边?”
“全旭没有说是来犯边,只说阿鲁台到了边墙之外!”
朱瞻基想了一下,如果真是阿鲁台来犯边,宣府总兵肯定会有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既然宣府到现在都没有六百里加急到京城,就说明事态不是那么紧张。
现在最大的事就是皇后的生产,这不但是自己的家事,更是大明朝的国事。朱瞻基早已在心里默默祈求了无数遍的满天神佛,祈求皇后能生下一个龙子。
朱瞻基忽然想到了什么,对范安说道:“你去告诉全旭,让他多关注西边的瓦剌,看看现在瓦剌有什么大的动静?鞑靼阿鲁台也要持续关注,让他先回去吧,朕现在没有时间见他。”
“是!”
说话的工夫,太医院院使带着几名妇科圣手的太医跟着小宦官已经在坤宁宫宫门外侯旨,朱瞻基正要抬脚出院子,就听着寝宫内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哇啊!哇啊!哇啊!”
朱瞻基迈步的腿顿时如同石化般停了下来,这时候负责接生的稳婆挥着带着血迹的手跑出来跪地磕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诞下龙子,母子平安,老妇斗胆向陛下讨赏!”
“你说的可当真?皇后真的生下龙子,母子平安!”
“老妇哪里敢胡说八道,千真万确!”
“好!范安,看赏,所有稳婆赏银一百两!”
“谢陛下厚赏!”
稳婆接生成功向主家讨喜钱是图个吉利,给皇家接生更是风险极高,一旦接生失败,造成一尸两命,弄不好不但得不到赏钱,还得把命搭上。
不过给皇家接生,成功了收获也是普通人家无法比拟的,这个时代美洲白银还没有开采出来。白银的购买力是非常可观的,一两银子能够买四石粮食。
朱瞻基可不管稳婆得到赏钱是什么心态,这一刻他极度兴奋,尽管他知道自己肯定能够生出儿子,可是亲耳听到自己的孩子出生,还是让他激动不已。
这时候寝宫内已经收拾干净,张太后出来让朱瞻基进去看一看孩子,顺便安抚一下为他生儿育女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