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正在梳理战局,忽然又有传讯的兵卒进来。
“怎么了?莫非高句丽又有动静了?真是不让人省心。”张方便就问道。
传讯兵则答:“回禀校尉,慕容部运送的第二批军粮到了,是否接收?”
“当然接收!”张方眼睛一亮,“尽量的拿,还怕他们下毒不成?那慕容部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让老子心情舒畅,省得在主公面前给他们上眼药!对了,别忘了给运送物资的慕容族人说一句,他们那马料不怎么好,下次得送来最好的来!”
传讯兵称诺而去。
张方就对左右的副将和幕僚说:“咱们说了慕容部,他们的人就来了,这些慕容部的人,是真会装孙子,因为害怕主公,马上就能变脸,仿佛当初那些事都不存在了,但也不得不佩服他们,能装孙子就是本事,能多活几年啊,老子当初就是不会装孙子,所以让洛阳那帮孙子给暗算了,差点没命!”
听着这话,下面的副将和幕僚都不敢轻易接口,只是这心里却不由默默嘀咕:您现在也不怎么会装啊!
确实,在部下和同僚眼中,张方无论是做人还是打仗,那都是一条路走到黑,没有装孙子的时候。
之前一鼓作气的征伐,令平州局面大改,连段部都臣服了,逼着高句丽王亲自过来督战,而张方一听说消息,就想着来个直接擒王,结束这次东征。
但这边刚有一点战绩,那边慕容部忽然入局,局势瞬间变化,朝着不利的情况发展,尤其是被张方收编的宇文部,也因为那宇文开的号召,而生出反复,一时之间,内忧外患。
反观慕容部,本就是平州势力,经营扎根许久,可谓树大根深,影响力一直没有散去。
他们既将那宇文开从囚禁中解救出来,又说反了部分宇文部的兵马,马上就掌握了大势,将被张方梳理的平州局势打乱,而且隐隐要彻底盘踞。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张方为了一鼓作气的将高句丽击败,又打算逼迫段氏成为协从军,为此大举压上,就让后方的后勤十分吃紧,而更大的问题,是后防空虚。
所以当慕容部忽然袭来,一下子就断了张方的后路和补给,让他的处境艰难起来。
不过,张方到底是打过多年仗的人,放得下面皮,危急时刻,硬是逼着诸多小族交出了粮草,供养自家兵马,同时还带着协从军去劫掠高句丽的兵马,勉强维持了一阵子。
但是,慕容部养精蓄锐多年,养的兵马虽然比不上玄甲军,但比起一般部族的兵卒,那是强上太多了,他们这一出马,几次大败被张方留在后方的协从军,声势大涨的同时,还让一些小族惊恐起来,纷纷倒戈,归顺到了慕容部旗下。
如此一来,这平州的战局马上颠倒过来,慕容氏断绝了张方的后路,那高句丽也卷土重来,在前面和张方拉锯,连本来已经说好要投诚的段部,也模棱两可起来。
便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中,张方靠着三千玄甲军,突破了几次围攻,在辽东郡扎下跟来,大有要转攻为守的势头。
另一边,慕容氏的势力急速扩张,在击退了一次想援救张方的邓飞军后,几乎彻底掌控了平州西部。
就在这时,潜伏在邓飞麾下许久的一支兵马现身,赫然是祖逖率领,这支军队甫一出现,就展现出非凡的战力,打乱了慕容部的布局,使得张方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胜利的天平,没有完全倒向慕容部。
“慕容部出兵时的想法,我很清楚,”听到几个幕僚,在梳理这部分的情况,张方忍不住插嘴,“无非就是要速战速决,造成既定之事。”
一个幕僚接过话来,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他们是看到陈公亲自带兵西进,以为有了机会,便想占据平州,这手段更是十分直白,就是要趁着玄甲军主力与并州匈奴鏖战时,抢下其他地盘。”
“是啊,但是他们慕容部的人,没有想到啊,主公短短时日就把那并州平了,以至于慕容部的兵马,还没有完全调动好,又急匆匆往回调动,那个狼狈的架势,可真是难堪啊!”
张方说到这一段的时候,表情可谓精彩,既有解气,又有痛恨,更有股难言的不甘心,显然这最后围困得解,让他不至于陷入危险境地,没有折损多少玄甲军,保住了名声,也保住了玄甲军战无不胜的招牌。
但没有亲手击败慕容部的人,终究还像是一根刺一样,扎在张方心头,难以拔除。
事实上,并州的消息传来,不光吓坏了鲜卑人,也将这位玄甲军校尉都吓了一跳,本以为自己的战绩已经足够彪悍,虽然在慕容部的围攻中略有失色,但大体上还是说的过去的。
况且,即便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张方也支持下来了,还制定了一个略显疯狂的反击计划,打算来一出长途奔袭,直接绕道北边,奇袭慕容本部,以此破局。
结果不等他有动作,慕容部就主动撤了兵马,然后将宇文开的人头送了过来,更是接连派出使者过来认罪、服软。
“慕容部这帮孙子真敢干,听说连他们的王子都给绑了,送去幽州,说是任凭主公发落,还发了书信,让慕容翰回去继承单于的位置,还给我送钱送粮食,支持我打高句丽,听说这个消息传过去,高句丽的老王在弥留之际,硬生生的给气得吐血,也不知道是不是给气死的。”
就有幕僚说道:“高句丽寇边,本就是受慕容部蛊惑,结果慕容部却这般为之,当然恼怒。”
“但现在却是这般情况!那高句丽还要打,真是不胜其扰,今日我兵力不足,不能灭之,他日若有大军在手,定要擒了那高句丽王,拿鞭子抽他!”
说完之后,张方站起身来,唤来一名兵卒。
“给我向慕容部传个信,就说这粮草他不用送了,先借我一万兵马,攻打高句丽!”
( 冠绝新汉朝 )
“怎么了?莫非高句丽又有动静了?真是不让人省心。”张方便就问道。
传讯兵则答:“回禀校尉,慕容部运送的第二批军粮到了,是否接收?”
“当然接收!”张方眼睛一亮,“尽量的拿,还怕他们下毒不成?那慕容部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让老子心情舒畅,省得在主公面前给他们上眼药!对了,别忘了给运送物资的慕容族人说一句,他们那马料不怎么好,下次得送来最好的来!”
传讯兵称诺而去。
张方就对左右的副将和幕僚说:“咱们说了慕容部,他们的人就来了,这些慕容部的人,是真会装孙子,因为害怕主公,马上就能变脸,仿佛当初那些事都不存在了,但也不得不佩服他们,能装孙子就是本事,能多活几年啊,老子当初就是不会装孙子,所以让洛阳那帮孙子给暗算了,差点没命!”
听着这话,下面的副将和幕僚都不敢轻易接口,只是这心里却不由默默嘀咕:您现在也不怎么会装啊!
确实,在部下和同僚眼中,张方无论是做人还是打仗,那都是一条路走到黑,没有装孙子的时候。
之前一鼓作气的征伐,令平州局面大改,连段部都臣服了,逼着高句丽王亲自过来督战,而张方一听说消息,就想着来个直接擒王,结束这次东征。
但这边刚有一点战绩,那边慕容部忽然入局,局势瞬间变化,朝着不利的情况发展,尤其是被张方收编的宇文部,也因为那宇文开的号召,而生出反复,一时之间,内忧外患。
反观慕容部,本就是平州势力,经营扎根许久,可谓树大根深,影响力一直没有散去。
他们既将那宇文开从囚禁中解救出来,又说反了部分宇文部的兵马,马上就掌握了大势,将被张方梳理的平州局势打乱,而且隐隐要彻底盘踞。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张方为了一鼓作气的将高句丽击败,又打算逼迫段氏成为协从军,为此大举压上,就让后方的后勤十分吃紧,而更大的问题,是后防空虚。
所以当慕容部忽然袭来,一下子就断了张方的后路和补给,让他的处境艰难起来。
不过,张方到底是打过多年仗的人,放得下面皮,危急时刻,硬是逼着诸多小族交出了粮草,供养自家兵马,同时还带着协从军去劫掠高句丽的兵马,勉强维持了一阵子。
但是,慕容部养精蓄锐多年,养的兵马虽然比不上玄甲军,但比起一般部族的兵卒,那是强上太多了,他们这一出马,几次大败被张方留在后方的协从军,声势大涨的同时,还让一些小族惊恐起来,纷纷倒戈,归顺到了慕容部旗下。
如此一来,这平州的战局马上颠倒过来,慕容氏断绝了张方的后路,那高句丽也卷土重来,在前面和张方拉锯,连本来已经说好要投诚的段部,也模棱两可起来。
便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中,张方靠着三千玄甲军,突破了几次围攻,在辽东郡扎下跟来,大有要转攻为守的势头。
另一边,慕容氏的势力急速扩张,在击退了一次想援救张方的邓飞军后,几乎彻底掌控了平州西部。
就在这时,潜伏在邓飞麾下许久的一支兵马现身,赫然是祖逖率领,这支军队甫一出现,就展现出非凡的战力,打乱了慕容部的布局,使得张方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胜利的天平,没有完全倒向慕容部。
“慕容部出兵时的想法,我很清楚,”听到几个幕僚,在梳理这部分的情况,张方忍不住插嘴,“无非就是要速战速决,造成既定之事。”
一个幕僚接过话来,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他们是看到陈公亲自带兵西进,以为有了机会,便想占据平州,这手段更是十分直白,就是要趁着玄甲军主力与并州匈奴鏖战时,抢下其他地盘。”
“是啊,但是他们慕容部的人,没有想到啊,主公短短时日就把那并州平了,以至于慕容部的兵马,还没有完全调动好,又急匆匆往回调动,那个狼狈的架势,可真是难堪啊!”
张方说到这一段的时候,表情可谓精彩,既有解气,又有痛恨,更有股难言的不甘心,显然这最后围困得解,让他不至于陷入危险境地,没有折损多少玄甲军,保住了名声,也保住了玄甲军战无不胜的招牌。
但没有亲手击败慕容部的人,终究还像是一根刺一样,扎在张方心头,难以拔除。
事实上,并州的消息传来,不光吓坏了鲜卑人,也将这位玄甲军校尉都吓了一跳,本以为自己的战绩已经足够彪悍,虽然在慕容部的围攻中略有失色,但大体上还是说的过去的。
况且,即便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张方也支持下来了,还制定了一个略显疯狂的反击计划,打算来一出长途奔袭,直接绕道北边,奇袭慕容本部,以此破局。
结果不等他有动作,慕容部就主动撤了兵马,然后将宇文开的人头送了过来,更是接连派出使者过来认罪、服软。
“慕容部这帮孙子真敢干,听说连他们的王子都给绑了,送去幽州,说是任凭主公发落,还发了书信,让慕容翰回去继承单于的位置,还给我送钱送粮食,支持我打高句丽,听说这个消息传过去,高句丽的老王在弥留之际,硬生生的给气得吐血,也不知道是不是给气死的。”
就有幕僚说道:“高句丽寇边,本就是受慕容部蛊惑,结果慕容部却这般为之,当然恼怒。”
“但现在却是这般情况!那高句丽还要打,真是不胜其扰,今日我兵力不足,不能灭之,他日若有大军在手,定要擒了那高句丽王,拿鞭子抽他!”
说完之后,张方站起身来,唤来一名兵卒。
“给我向慕容部传个信,就说这粮草他不用送了,先借我一万兵马,攻打高句丽!”
( 冠绝新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