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回归,又在长安掀起轩然大波,除了人人平等之国策进一步落实之外,也证实了许多坊间传闻江南道发生的众多事件。
秦怀道回到长安之后,仅仅休息一晚,便马不停蹄忙活起来,回到长安之后,他有很多事情要做,在甘露殿中,他将这些事一一进行梳理。
首先是长安本城事务。
这次下江南足足长达三个多月,虽然国事部统领国事,但仍有很多部分需要秦怀道亲力亲为,比如说《大汉思想》的编撰,比如说长安日报的进一步扩展和思想变革新风潮的推进,比如说代表国事部成员的指导与教育,又比如说工业城扩建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他最关心的其实是交通网络的打造,此次江南一行,他顺利理清江南道上各个关卡细节,再加上苏杭两地是整个长安最为富饶之地,商业贸易最为繁华,是他想要打通的第一条要道。
至于别的道路,需要大量的白银投入,大汉一时间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的银钱来。
除长安事务外,他还有一事需要处理,那便是由李雪雁掌握的蛛网。
建汉之后,李雪雁被封为雁贵妃,天眼一事,他也逐渐过问得少,只是此次江南之行,天眼所起作用甚少,连司徒兴的消息他都是到了江南东道才堪堪得知,可见天眼如今存在的问题。
至于京杭大运河的水都监转运使,需要重新选拔人员调配。
之前让国事部任命令狐德棻去负责,因为别的事务缠身,他还没有完成交接启程前往。
次日,大朝会。
朝臣站位已然发生变化,不再是由之前三部分立。
国事部五位重臣站至最前,而后朝臣与代表国事部的议事堂成员分庭而立,各处一方。
待诸臣将众多秦怀道不在的这段时日各项事务一一汇报之后,秦怀道拿出三横三纵地图递给众臣,朗声说道:“诸位爱卿,大汉国立,天下各道闻风而投之自是事好,不过朕忧虑之事有二,一为各地百姓生于忧患之中,存于贫苦之刻而不得解,二是州道各地位处偏远,大多时候长安鞭长莫及,因此,朕决意修建大汉交通网络,以此三横三纵为核心,将整个大汉通过道路编织成巨大网络,自此,一可以通过交通促进各地贸易,二是可以加强长安对各地的管控,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此事之前秦怀道并未知会众人,今在朝会之上抛出,顿时引起巨大讨论。
户部侍郎张尤瑾率先迈出,面带忧愁之色:“陛下,大汉初立,修路造桥所耗之资巨甚,按旧例造价,每里路需纹银三百两,若是按照陛下三横三纵规划,每横每纵各需造路近两万余里,共计修路长度超出十万余里,免除赋税之后,今年税银入账暂未可知,再修如此长度道路,国力堪忧。”
众臣闻言各自点头,认为他说得颇有道理。
代表国事部议事堂的百姓代表们,亦有忧色。
他们月前就已参与朝政议事,但面圣而谈,还是头一回,此次表达意见多少还是有些顾虑。
思来想去,这些百姓代表仍然抛出自己的意见。
“陛下,修路一事,定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三月前陛下曾颁圣旨免除百姓徭役,如今修路重征,恐会失了民心,引起民意之变。”代表诸位百姓代表发言的是议事堂主事刘庸,此人来自河南道徐州,自幼也读过些书,可惜后来家里供应不上,最终返贫归农。
又有大臣表示:“陛下,修路之事不急于一时,臣等可徐徐图之,不可冒进,否则容易被人利用。”
众位大臣各抒己见,唯有国事部几位重臣,面色凝重不发一言。
朝堂之上,这些大臣的意见几乎一边倒。
秦怀道任由他们讨论此事,意见当然是越讨论越充分,只有充分讨论过后,他才知道这些大臣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直到一个时辰过后,讨论之声才渐渐降下去。
龙椅之上的陛下见户部尚书唐俭还未发声,故意向他提问:“你们讨论这么激烈,朕看执掌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唐俭还没说话嘛,唐俭,你的意思呢?”
本还在沉思的唐俭见陛下亲自点名,心思一震,抬头将自己所思说出:“陛下,臣认为,修路确实所耗巨大,无论就目前国库存银而言,还是物力人力而言,似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严肃拜向秦怀道而后说道:“不过臣相信,陛下此时拿出此图,必有定计,臣等意见,不过是弥补修路之后的意外罢了。”
“哼,你倒是机灵。”秦怀道不由笑着摇头,能做到唐俭这种位置的,无一不是精明得很,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进退有据,就连秦怀道想找他碴都无话可说,他又扭头看向国事部五大重臣:“房老,你们几位呢?”
房玄龄带头拜向秦怀道,而后朗声说道:“臣认为修路乃大汉未来必为之事业,道路通,天下通,百姓方能安居乐业,大汉才能欣欣向荣,至于所耗钱财与人力物力,臣大约知道陛下想如何为之。”
“哦?”这倒让秦怀道有些欣喜,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知道,他这个态度足以说明是有在考虑可行性的:“说来看看?”
房玄龄再拜:“臣惶恐,若有不当之处,还请陛下指点。”
而后,他迈着蹒跚的步伐,在朝堂之上踱步。
“以臣之见,陛下可以商代养商,通过大汉事业部围绕修路打造一系列修路行业,引入大量商贸之术,有银钱开路,大量商人必会进入其中,百姓亦因有银钱可赚而自愿参与修路,如此可通过道路推动大汉的商业繁荣,实乃一举多得之事,至于具体如何实施,事发突然,臣还未想好,就算臣想,也未必有陛下想的更妙。”
闻言秦怀道眼前一亮。
房玄龄所提之事,不正是他所想?
秦怀道回到长安之后,仅仅休息一晚,便马不停蹄忙活起来,回到长安之后,他有很多事情要做,在甘露殿中,他将这些事一一进行梳理。
首先是长安本城事务。
这次下江南足足长达三个多月,虽然国事部统领国事,但仍有很多部分需要秦怀道亲力亲为,比如说《大汉思想》的编撰,比如说长安日报的进一步扩展和思想变革新风潮的推进,比如说代表国事部成员的指导与教育,又比如说工业城扩建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他最关心的其实是交通网络的打造,此次江南一行,他顺利理清江南道上各个关卡细节,再加上苏杭两地是整个长安最为富饶之地,商业贸易最为繁华,是他想要打通的第一条要道。
至于别的道路,需要大量的白银投入,大汉一时间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的银钱来。
除长安事务外,他还有一事需要处理,那便是由李雪雁掌握的蛛网。
建汉之后,李雪雁被封为雁贵妃,天眼一事,他也逐渐过问得少,只是此次江南之行,天眼所起作用甚少,连司徒兴的消息他都是到了江南东道才堪堪得知,可见天眼如今存在的问题。
至于京杭大运河的水都监转运使,需要重新选拔人员调配。
之前让国事部任命令狐德棻去负责,因为别的事务缠身,他还没有完成交接启程前往。
次日,大朝会。
朝臣站位已然发生变化,不再是由之前三部分立。
国事部五位重臣站至最前,而后朝臣与代表国事部的议事堂成员分庭而立,各处一方。
待诸臣将众多秦怀道不在的这段时日各项事务一一汇报之后,秦怀道拿出三横三纵地图递给众臣,朗声说道:“诸位爱卿,大汉国立,天下各道闻风而投之自是事好,不过朕忧虑之事有二,一为各地百姓生于忧患之中,存于贫苦之刻而不得解,二是州道各地位处偏远,大多时候长安鞭长莫及,因此,朕决意修建大汉交通网络,以此三横三纵为核心,将整个大汉通过道路编织成巨大网络,自此,一可以通过交通促进各地贸易,二是可以加强长安对各地的管控,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此事之前秦怀道并未知会众人,今在朝会之上抛出,顿时引起巨大讨论。
户部侍郎张尤瑾率先迈出,面带忧愁之色:“陛下,大汉初立,修路造桥所耗之资巨甚,按旧例造价,每里路需纹银三百两,若是按照陛下三横三纵规划,每横每纵各需造路近两万余里,共计修路长度超出十万余里,免除赋税之后,今年税银入账暂未可知,再修如此长度道路,国力堪忧。”
众臣闻言各自点头,认为他说得颇有道理。
代表国事部议事堂的百姓代表们,亦有忧色。
他们月前就已参与朝政议事,但面圣而谈,还是头一回,此次表达意见多少还是有些顾虑。
思来想去,这些百姓代表仍然抛出自己的意见。
“陛下,修路一事,定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三月前陛下曾颁圣旨免除百姓徭役,如今修路重征,恐会失了民心,引起民意之变。”代表诸位百姓代表发言的是议事堂主事刘庸,此人来自河南道徐州,自幼也读过些书,可惜后来家里供应不上,最终返贫归农。
又有大臣表示:“陛下,修路之事不急于一时,臣等可徐徐图之,不可冒进,否则容易被人利用。”
众位大臣各抒己见,唯有国事部几位重臣,面色凝重不发一言。
朝堂之上,这些大臣的意见几乎一边倒。
秦怀道任由他们讨论此事,意见当然是越讨论越充分,只有充分讨论过后,他才知道这些大臣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直到一个时辰过后,讨论之声才渐渐降下去。
龙椅之上的陛下见户部尚书唐俭还未发声,故意向他提问:“你们讨论这么激烈,朕看执掌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唐俭还没说话嘛,唐俭,你的意思呢?”
本还在沉思的唐俭见陛下亲自点名,心思一震,抬头将自己所思说出:“陛下,臣认为,修路确实所耗巨大,无论就目前国库存银而言,还是物力人力而言,似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严肃拜向秦怀道而后说道:“不过臣相信,陛下此时拿出此图,必有定计,臣等意见,不过是弥补修路之后的意外罢了。”
“哼,你倒是机灵。”秦怀道不由笑着摇头,能做到唐俭这种位置的,无一不是精明得很,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进退有据,就连秦怀道想找他碴都无话可说,他又扭头看向国事部五大重臣:“房老,你们几位呢?”
房玄龄带头拜向秦怀道,而后朗声说道:“臣认为修路乃大汉未来必为之事业,道路通,天下通,百姓方能安居乐业,大汉才能欣欣向荣,至于所耗钱财与人力物力,臣大约知道陛下想如何为之。”
“哦?”这倒让秦怀道有些欣喜,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知道,他这个态度足以说明是有在考虑可行性的:“说来看看?”
房玄龄再拜:“臣惶恐,若有不当之处,还请陛下指点。”
而后,他迈着蹒跚的步伐,在朝堂之上踱步。
“以臣之见,陛下可以商代养商,通过大汉事业部围绕修路打造一系列修路行业,引入大量商贸之术,有银钱开路,大量商人必会进入其中,百姓亦因有银钱可赚而自愿参与修路,如此可通过道路推动大汉的商业繁荣,实乃一举多得之事,至于具体如何实施,事发突然,臣还未想好,就算臣想,也未必有陛下想的更妙。”
闻言秦怀道眼前一亮。
房玄龄所提之事,不正是他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