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李世民面临两难抉择!
浩浩荡荡的皇后下葬一事,终于在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之后处理完成。
长孙皇后的病故,让朝堂上的局势有了变化!
首先是作为长孙皇后亲哥哥的长孙无忌,因为长孙皇后的病故,又操办了后事,直接当天下葬完之后累倒了。
接着是皇帝李世民,或许是太过思念长孙皇后,居然下令休沐三天,这也使得罗通马上机会汇报罗成的案子。
最后则是太子李承乾,在失去了汉王李元昌这个机会之后,他开始疯狂在朝堂中拉拢其他大臣。
正好李世民下令休沐三天,这就给了李承乾拉拢大臣的机会。
因为此刻的李世民在长孙皇后病故之后,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精神状态极差,这让许多大臣都觉得应该站在太子李承乾这边。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谁不想有拥立新君上位的功劳呢?
反倒是这三天李恪过的很充实,一直在帮助崔莹莹将酒楼给弄了起来。
虽然在没有请太多人的情况下,当天都有许多文臣武将前来捧场。
而在吃过这家名为“醉星楼”的酒菜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想到这世间还有这等美食。
一时间,醉星楼成为众人在这几天互相口口相传的乐事。
不过,该来的总是会来,第四天上朝的时间一到,罗通便已经早早在两仪殿外等候了。
为了这一天,罗通甚至在提前联合了他的几位朋友,只为今天能一举功成!
很快,随着卯时临近,文武百官也纷纷来到了两仪殿前。
李恪是带着蜀王李愔一起来的,看到罗通的时候,双方互相对视了一眼。
随后,宦官总管李德的声音传出来:“吉时已到,早朝开始!”
众人按照顺序,依次进入了两仪殿。李世民也在此刻从偏殿出来。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拱手施礼。
“众卿免礼平身,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李世民有气无力的声音传到众人耳中,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
这一刻,众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李世民身上。
只见龙椅上,李世民一脸憔悴,双眼通红,看起来苍老了十几岁一样,哪里还有之前龙精虎猛的样子。
太子李承乾见状不禁脸色大变:“父皇,您……您怎会这般模样?”
李世民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朕没事,太子不必多虑!”
“行了,诸位爱卿若是有事便上奏吧。”
休沐了三天,肯定堆积了许多事情,李世民不想因为自己个人的原因而耽误国事。
话音刚落,早就等不及的罗通一个箭步上前,手持一本奏折,朗声道:
“陛下,末将有本要奏!”
龙椅上的李世民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罗通可是他看着长大的,这个小子向来不喜欢多管闲事,平时基本上也不会上奏。
但如果是上奏的话,那一定是十分重要的事。
作为罗成的儿子,李世民一直将罗通当成自己半个儿子对待。
看着此刻神色都不太对劲的罗通,李世民不禁皱眉道:“难得你主动站出来上奏,说吧,何事能让你如此一本正经。”
罗通高举手中的奏折,用平生最严肃的声音缓缓说道:“陛下,末将查到关于父亲当年身亡一事的线索!”
“我父罗成,为大唐建功立业,鞠躬尽瘁,但却在最后一战中遭人陷害,被万箭穿心,死不瞑目!”
伴随着罗通的开口,殿内除了李恪等人以外,所有大臣都震惊了。
谁都没想到,罗通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查到关于罗成之死的线索。
要知道罗成可是大唐名将,当年若不是因为罗成的存在,大唐也不可能如此迅速拿下大隋的江山。
当年罗成的死,也被众人惋惜,只不过后面先皇李渊强压了下来,加上也没有消息传出来,想要调查也没有线索,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可现在,罗通居然说找到了关于罗成之死的线索,这让众人惊讶不已。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现在居然还能被翻出来!
就在众人诧异之际,龙椅上的李世民眼睛一眯,盯着罗通说道:“你确定你手中的是关于你父亲的线索吗?”
“是的,还请陛下看在我父亲为大唐征战的份上,还他一个清白!”罗通继续朗声说道。
郎朗之声,透过两仪殿,传到了殿外,就连守卫在殿外的禁军都能听到。
龙椅上的李世民看到罗通的态度如此坚定,不禁缓缓站起了身子,径直走下台阶,来到了罗通身边。
深深看了罗通一眼,李世民这才接过了他手中的奏折。
奏折中,清清楚楚写了李建成交代给李元昌的事,只不过并未将这份信件放在奏折中而已。
李世民看完这份奏折,皱眉道:“虽然你奏折中说得信誓旦旦,还说有当年的信件,但那信件在哪里,是否能拿出来让朕看看?”
这话一出,李恪忽然从班列中站了出来。
“父皇,这份信件在儿臣手中,不过此行乃是从汉王府上抄家得来的,所以儿臣并未交给罗将军!”
说话间,他已经将那份信件拿了出来。
这话一出,现场众人纷纷为之色变。
特别是太子李承乾,此刻才反应过来,原来那次李恪去罗府,是将找到的东西交给罗通。
可问题也来了,既然李恪找到了李元昌隐藏起来的信件,那他写给李元昌的信件是否也被发现了呢?
李承乾越想越心惊,越想越觉得今日李恪是冲着自己来的!
就在李承乾心中思考对策之际,李世民已经接过了李恪手中的那份信件。
看完之后,李世民脸色一变,拿着信件的手都在颤抖。
以李世民的眼光,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李恪将此信交给罗通,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剪除李安俨,削弱太子的实力。
而且如果真的调查此事的话,万一还牵扯到其他的大臣,而那些大臣还是李承乾麾下的话,那太子的势力就会被极大的压缩。
这一刻,摆在李世民面前的是两个选择。
一是拒绝,寒了罗通和一众武将的心。
二是答应,任由李恪的计划实行下去,削弱太子李承乾的实力!
长孙皇后的病故,让朝堂上的局势有了变化!
首先是作为长孙皇后亲哥哥的长孙无忌,因为长孙皇后的病故,又操办了后事,直接当天下葬完之后累倒了。
接着是皇帝李世民,或许是太过思念长孙皇后,居然下令休沐三天,这也使得罗通马上机会汇报罗成的案子。
最后则是太子李承乾,在失去了汉王李元昌这个机会之后,他开始疯狂在朝堂中拉拢其他大臣。
正好李世民下令休沐三天,这就给了李承乾拉拢大臣的机会。
因为此刻的李世民在长孙皇后病故之后,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精神状态极差,这让许多大臣都觉得应该站在太子李承乾这边。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谁不想有拥立新君上位的功劳呢?
反倒是这三天李恪过的很充实,一直在帮助崔莹莹将酒楼给弄了起来。
虽然在没有请太多人的情况下,当天都有许多文臣武将前来捧场。
而在吃过这家名为“醉星楼”的酒菜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想到这世间还有这等美食。
一时间,醉星楼成为众人在这几天互相口口相传的乐事。
不过,该来的总是会来,第四天上朝的时间一到,罗通便已经早早在两仪殿外等候了。
为了这一天,罗通甚至在提前联合了他的几位朋友,只为今天能一举功成!
很快,随着卯时临近,文武百官也纷纷来到了两仪殿前。
李恪是带着蜀王李愔一起来的,看到罗通的时候,双方互相对视了一眼。
随后,宦官总管李德的声音传出来:“吉时已到,早朝开始!”
众人按照顺序,依次进入了两仪殿。李世民也在此刻从偏殿出来。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拱手施礼。
“众卿免礼平身,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李世民有气无力的声音传到众人耳中,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
这一刻,众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李世民身上。
只见龙椅上,李世民一脸憔悴,双眼通红,看起来苍老了十几岁一样,哪里还有之前龙精虎猛的样子。
太子李承乾见状不禁脸色大变:“父皇,您……您怎会这般模样?”
李世民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朕没事,太子不必多虑!”
“行了,诸位爱卿若是有事便上奏吧。”
休沐了三天,肯定堆积了许多事情,李世民不想因为自己个人的原因而耽误国事。
话音刚落,早就等不及的罗通一个箭步上前,手持一本奏折,朗声道:
“陛下,末将有本要奏!”
龙椅上的李世民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罗通可是他看着长大的,这个小子向来不喜欢多管闲事,平时基本上也不会上奏。
但如果是上奏的话,那一定是十分重要的事。
作为罗成的儿子,李世民一直将罗通当成自己半个儿子对待。
看着此刻神色都不太对劲的罗通,李世民不禁皱眉道:“难得你主动站出来上奏,说吧,何事能让你如此一本正经。”
罗通高举手中的奏折,用平生最严肃的声音缓缓说道:“陛下,末将查到关于父亲当年身亡一事的线索!”
“我父罗成,为大唐建功立业,鞠躬尽瘁,但却在最后一战中遭人陷害,被万箭穿心,死不瞑目!”
伴随着罗通的开口,殿内除了李恪等人以外,所有大臣都震惊了。
谁都没想到,罗通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查到关于罗成之死的线索。
要知道罗成可是大唐名将,当年若不是因为罗成的存在,大唐也不可能如此迅速拿下大隋的江山。
当年罗成的死,也被众人惋惜,只不过后面先皇李渊强压了下来,加上也没有消息传出来,想要调查也没有线索,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可现在,罗通居然说找到了关于罗成之死的线索,这让众人惊讶不已。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现在居然还能被翻出来!
就在众人诧异之际,龙椅上的李世民眼睛一眯,盯着罗通说道:“你确定你手中的是关于你父亲的线索吗?”
“是的,还请陛下看在我父亲为大唐征战的份上,还他一个清白!”罗通继续朗声说道。
郎朗之声,透过两仪殿,传到了殿外,就连守卫在殿外的禁军都能听到。
龙椅上的李世民看到罗通的态度如此坚定,不禁缓缓站起了身子,径直走下台阶,来到了罗通身边。
深深看了罗通一眼,李世民这才接过了他手中的奏折。
奏折中,清清楚楚写了李建成交代给李元昌的事,只不过并未将这份信件放在奏折中而已。
李世民看完这份奏折,皱眉道:“虽然你奏折中说得信誓旦旦,还说有当年的信件,但那信件在哪里,是否能拿出来让朕看看?”
这话一出,李恪忽然从班列中站了出来。
“父皇,这份信件在儿臣手中,不过此行乃是从汉王府上抄家得来的,所以儿臣并未交给罗将军!”
说话间,他已经将那份信件拿了出来。
这话一出,现场众人纷纷为之色变。
特别是太子李承乾,此刻才反应过来,原来那次李恪去罗府,是将找到的东西交给罗通。
可问题也来了,既然李恪找到了李元昌隐藏起来的信件,那他写给李元昌的信件是否也被发现了呢?
李承乾越想越心惊,越想越觉得今日李恪是冲着自己来的!
就在李承乾心中思考对策之际,李世民已经接过了李恪手中的那份信件。
看完之后,李世民脸色一变,拿着信件的手都在颤抖。
以李世民的眼光,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李恪将此信交给罗通,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剪除李安俨,削弱太子的实力。
而且如果真的调查此事的话,万一还牵扯到其他的大臣,而那些大臣还是李承乾麾下的话,那太子的势力就会被极大的压缩。
这一刻,摆在李世民面前的是两个选择。
一是拒绝,寒了罗通和一众武将的心。
二是答应,任由李恪的计划实行下去,削弱太子李承乾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