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瞬间,陈飞承认,自己差点被“郭嘉投降李傕”的消息吓尿了。
但他立刻稳住了心神,向沈彪问清楚了来龙去脉:
“你说……你们被李傕、郭汜的部队俘获,然后奉孝背叛了我,把你们放了回来?”
沈彪先是点头,然后连连摇头:
“把我们放回来的是李傕,不是郭奉孝,郭奉孝可不想让我们回来报告消息!主公,郭嘉叛逃敌军,我们应该杀了郭氏满门!”
正在一旁收拾文书的郭寿顿时脸都绿了,手中的简牍掉了一地,连话都吓得不会说了:
“君侯,这、这、这……”
陈飞笑了一声:
“幼常不用紧张,我还不至于昏聩到那种程度,这当然是奉孝情急之下自保之计,以他的才智,应该还不至于人头落地。”
郭寿松了口气:
“是,君侯英明。”
陈飞挠了挠后脑勺,有些为难:
“但三辅形势凶险万分,终究还是要想办法援救奉孝才对……”
他想了想,对荀缉吩咐了一句:
“传徐晃来见我。”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徐晃就气息微喘地来到了大厅,恭敬下拜:
“君侯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在此期间,陈飞已经和荀攸简单商议了对策,因此直接问道:
“公明,郭司马在三辅办事期间,不慎被李傕、郭汜擒获,我知道你曾经在长安参军,对于关中形势相对熟悉,所以我想要你潜入关中,将他安全救回。只是此去长安路途凶险,不知公明是否愿意前去冒险?”
徐晃微微躬身,沉声道:
“郭司马一介文士,尚且不惧凶险,晃堂堂武夫,又岂会畏惧?今日容晃选拔精锐,明日一早立刻动身!”
陈飞离席而起,绕开案几,将一卷简牍递到了他的手上:
“这是我亲笔签发的军令,公明若有所需,沿途郡县全力供应,若是事发紧急,亦可调集洛阳兵马西进支援。”
徐晃双手接过军令,跪倒在地:
“君侯放心,末将纵使肝脑涂地,也要全力营救郭司马!”
陈飞紧紧握住了他的双臂:
“郭司马固然重要,但若是因为他一人而让我损失了公明这员大将,也绝非我所希望,还请万事小心!”
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徐晃脑袋上的友好度就向上攀爬了5点,到达了深为忠诚的80!
陈飞很放心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这80点忠诚度保证,至少不用担心徐晃也投靠了李傕吧?
-
徐晃刚刚退下,荀缉又来通报:
“君侯,城门士卒来报,司马德操先生携众多名士已经进城。”
陈飞点了点头:
“收拾一下议事正厅,准备果盘、酒水,我要招待诸位贤士!”
-
司马徽确实是一位顶级名士,这一点郭嘉、荀攸等都可以证明,但他一心隐居、不愿出仕,也是极其有名的,无论是历任颍川太守、豫州刺史,还是荆州牧刘表,都没能成功邀请他出山为官。
他此次之所以愿意前来阳夏拜见陈飞,主要是为年轻一代的士人做个推荐,但私下里,他也想要当面见一见坐拥兖豫二州的陈飞,一来混个脸熟,以后有个靠山,二来……他也有子女亲戚,自己虽然不想做官,但那些亲戚朋友总不可能全都窝在乡下永不出仕。
“阳翟布衣司马徽,拜见陈使君!”
走进大厅的司马徽一边高声报名,一边依照礼仪,一拜到地。
他身后的士人们也纷纷下拜:
“我等拜见陈使君。”
陈飞没有离开座席、下厅搀扶,而是稍稍挺直了腰身,保持坐姿向他还了一礼:
“诸位不必多礼,还请随意入座。”
士人们齐声道了声谢,而后依照年纪、资历,各自寻找对应的位置。
陈飞看着他们陆续坐稳之后,才再次开口:
“司马先生乃颍川名士,公达、奉孝等无不推崇先生才学和品德,又称先生淡泊名利,虽然历任郡守、刺史屡次征辟,却从无回应。先生今日能够亲临阳夏,确实令陈某喜出望外。”
司马徽掬手一礼,微微笑道:
“使君过誉,老夫实在愧不敢当。老夫乃小门小户,经学史籍、诸子百家虽然均有涉猎,却远不及荀氏、陈氏精湛,至于律令之学,更远逊于郭氏。如今使君又有汝南二许为之辅佐,天下英才必然纷涌而至,大业必成矣!”
事实上,陈飞也不知道这位水镜先生到底有什么本事,自己又该如何发挥他的价值,毕竟就算是在《三国演义》里,司马徽唯一的作用,也就是为诸葛亮和庞统的出山做了一个铺垫,而在这个时候,诸葛亮还跟着叔父诸葛玄在豫章郡和朱儁的儿子争夺太守之位,更关键的是,卧龙先生如今年仅十四岁,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
坐在陈飞下首第一席的荀攸笑道:
“德操先生过谦了,颍川郡虽然世族云集,若论德才兼备者,必然首推德操先生、孔明先生二人。”
他说的孔明,当然是胡昭。
司马徽连连摆手:
“公达如此谬赞,必然是取笑。颍川谁不知道,令叔荀彧文若,德行高雅,冠绝中原,他才是当今名士之典范!”
坐在第二席的许劭看起来想要开口,但瞥了一眼自家兄弟许靖,终于选择闭嘴不言。
至于袁徽、华佗、袁敏、以及刚刚上任的郭鹏,在他们面前当然只能甘当绿叶。
终结这顿“商业互吹”的,当然只有陈飞:
“我知道,司马先生仰慕伯夷叔齐之志,一直没有入仕,如今兖豫二州初步平定,百姓急需重新安定下来,正需要各家士人引领民众,先生若能率先垂范,陈某自然欣喜,若是依然不愿为官,我亦不会强求。”
司马徽稍作思索,微微叹道:
“使君言辞如此恳切,老夫又岂能毫不动容?只是老夫飘零一生,虽然喜好读书,也多有授徒,但私下揣度,自己实在没有理政之才,又不懂兵法,若是使君委以重任,恐怕耽误军国大事。听闻胡孔明、荀仲豫(荀悦)在颍川开办郡学,广收学子门徒,以为州郡府衙所用,老夫亦有此意,还望使君恩准。”
他既然已经说得这么明确,陈飞也不再相劝:
“也好,先生才学广博,若能教授更多学子,日后他们为官治民,也不失为兖豫二州百姓之福。”
司马徽拱了拱手,顺势说道:
“多谢使君体谅。老夫虽然只能教书育人,但身边这几位贤士,皆有治国安邦之才,还望使君善加使用。”
陈飞微微笑道:
“有劳先生稍加介绍,也让我识得诸位贤才。”
司马徽伸手指向了一名身材瘦削的中年人:
“安定梁孟皇(梁鹄),举孝廉出身,鸿都门徒,历任尚书郎、选部尚书、凉州刺史,广有善名。曾师从于师宜官(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造诣还在蔡伯喈(蔡邕)之上。”
毕竟是做过尚书和刺史的人物,梁鹄的气度远非草野隐士可以比拟,他略带矜持地点了点头:
“老夫年近百半,颠沛一生,如今豫州安定,家乡却不得返回,愿随德操先生,一同于颍川授徒,还望右将军应允。”
陈飞却没有答应,反而笑着摇头:
“凉州自古少有名士,梁公能担任选部尚书,更显才智非凡,如今我刚刚收管兖州,正是百废待兴、急需用人之际,梁公若是不弃,还请担任兖州刺史之职。”
梁鹄一愣,似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兖州……刺史?”
其他人的脸上无一例外都写满了震惊、错愕之情,就连荀攸都流露出一丝意外。
陈飞颔首道:
“陈某心意赤诚,还请梁公不要推辞。”
梁鹄忽然打了一个激灵,当即将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不可不可!梁某已经久不为官,仓促之间委任一州刺史,绝对无法胜任!还请右将军另选贤士,梁某愿意从旁辅佐!”
他可一点都不傻!
陈飞现在一共就只有兖豫二州,外加一个河南,就算真心实意把兖州交给自己,其他人又怎么毫无猜忌?
自己与陈飞素不相识,彼此没有任何信赖,只要有人打个小报告,陈飞就有可能把梁鹄弄死!
梁鹄早就过了贪恋权力的年纪,现在最希望的只有“平安”二字。
陈飞叹了口气,一脸惋惜:
“梁公既然有所考虑,我又岂敢为难,还请担任兖州治中从事,为我总理诸类文事。”
梁鹄也松了口气,拱手应道:
“右将军如此信赖,梁某诚惶诚恐,必将竭尽所能,辅佐将军!”
陈飞又鼓励了他几句,转向了下一个。
司马徽也适时开口介绍:
“这位是京兆名士赵叔茂(赵戬),品行端正,博览经史。初平元年任尚书,当时董卓秉政,常欲拔擢心腹,叔茂多有否决,董卓虽然大怒,却不敢为难。王子师身死之时,李郭乱政,百官无人敢为王公收尸,只有叔茂弃官营丧,李郭亦不敢为难,实乃忠正之士。”
陈飞嘴角微微扬起,目光中饱含了一层笑意:
“赵尚书,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但他立刻稳住了心神,向沈彪问清楚了来龙去脉:
“你说……你们被李傕、郭汜的部队俘获,然后奉孝背叛了我,把你们放了回来?”
沈彪先是点头,然后连连摇头:
“把我们放回来的是李傕,不是郭奉孝,郭奉孝可不想让我们回来报告消息!主公,郭嘉叛逃敌军,我们应该杀了郭氏满门!”
正在一旁收拾文书的郭寿顿时脸都绿了,手中的简牍掉了一地,连话都吓得不会说了:
“君侯,这、这、这……”
陈飞笑了一声:
“幼常不用紧张,我还不至于昏聩到那种程度,这当然是奉孝情急之下自保之计,以他的才智,应该还不至于人头落地。”
郭寿松了口气:
“是,君侯英明。”
陈飞挠了挠后脑勺,有些为难:
“但三辅形势凶险万分,终究还是要想办法援救奉孝才对……”
他想了想,对荀缉吩咐了一句:
“传徐晃来见我。”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徐晃就气息微喘地来到了大厅,恭敬下拜:
“君侯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在此期间,陈飞已经和荀攸简单商议了对策,因此直接问道:
“公明,郭司马在三辅办事期间,不慎被李傕、郭汜擒获,我知道你曾经在长安参军,对于关中形势相对熟悉,所以我想要你潜入关中,将他安全救回。只是此去长安路途凶险,不知公明是否愿意前去冒险?”
徐晃微微躬身,沉声道:
“郭司马一介文士,尚且不惧凶险,晃堂堂武夫,又岂会畏惧?今日容晃选拔精锐,明日一早立刻动身!”
陈飞离席而起,绕开案几,将一卷简牍递到了他的手上:
“这是我亲笔签发的军令,公明若有所需,沿途郡县全力供应,若是事发紧急,亦可调集洛阳兵马西进支援。”
徐晃双手接过军令,跪倒在地:
“君侯放心,末将纵使肝脑涂地,也要全力营救郭司马!”
陈飞紧紧握住了他的双臂:
“郭司马固然重要,但若是因为他一人而让我损失了公明这员大将,也绝非我所希望,还请万事小心!”
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徐晃脑袋上的友好度就向上攀爬了5点,到达了深为忠诚的80!
陈飞很放心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这80点忠诚度保证,至少不用担心徐晃也投靠了李傕吧?
-
徐晃刚刚退下,荀缉又来通报:
“君侯,城门士卒来报,司马德操先生携众多名士已经进城。”
陈飞点了点头:
“收拾一下议事正厅,准备果盘、酒水,我要招待诸位贤士!”
-
司马徽确实是一位顶级名士,这一点郭嘉、荀攸等都可以证明,但他一心隐居、不愿出仕,也是极其有名的,无论是历任颍川太守、豫州刺史,还是荆州牧刘表,都没能成功邀请他出山为官。
他此次之所以愿意前来阳夏拜见陈飞,主要是为年轻一代的士人做个推荐,但私下里,他也想要当面见一见坐拥兖豫二州的陈飞,一来混个脸熟,以后有个靠山,二来……他也有子女亲戚,自己虽然不想做官,但那些亲戚朋友总不可能全都窝在乡下永不出仕。
“阳翟布衣司马徽,拜见陈使君!”
走进大厅的司马徽一边高声报名,一边依照礼仪,一拜到地。
他身后的士人们也纷纷下拜:
“我等拜见陈使君。”
陈飞没有离开座席、下厅搀扶,而是稍稍挺直了腰身,保持坐姿向他还了一礼:
“诸位不必多礼,还请随意入座。”
士人们齐声道了声谢,而后依照年纪、资历,各自寻找对应的位置。
陈飞看着他们陆续坐稳之后,才再次开口:
“司马先生乃颍川名士,公达、奉孝等无不推崇先生才学和品德,又称先生淡泊名利,虽然历任郡守、刺史屡次征辟,却从无回应。先生今日能够亲临阳夏,确实令陈某喜出望外。”
司马徽掬手一礼,微微笑道:
“使君过誉,老夫实在愧不敢当。老夫乃小门小户,经学史籍、诸子百家虽然均有涉猎,却远不及荀氏、陈氏精湛,至于律令之学,更远逊于郭氏。如今使君又有汝南二许为之辅佐,天下英才必然纷涌而至,大业必成矣!”
事实上,陈飞也不知道这位水镜先生到底有什么本事,自己又该如何发挥他的价值,毕竟就算是在《三国演义》里,司马徽唯一的作用,也就是为诸葛亮和庞统的出山做了一个铺垫,而在这个时候,诸葛亮还跟着叔父诸葛玄在豫章郡和朱儁的儿子争夺太守之位,更关键的是,卧龙先生如今年仅十四岁,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
坐在陈飞下首第一席的荀攸笑道:
“德操先生过谦了,颍川郡虽然世族云集,若论德才兼备者,必然首推德操先生、孔明先生二人。”
他说的孔明,当然是胡昭。
司马徽连连摆手:
“公达如此谬赞,必然是取笑。颍川谁不知道,令叔荀彧文若,德行高雅,冠绝中原,他才是当今名士之典范!”
坐在第二席的许劭看起来想要开口,但瞥了一眼自家兄弟许靖,终于选择闭嘴不言。
至于袁徽、华佗、袁敏、以及刚刚上任的郭鹏,在他们面前当然只能甘当绿叶。
终结这顿“商业互吹”的,当然只有陈飞:
“我知道,司马先生仰慕伯夷叔齐之志,一直没有入仕,如今兖豫二州初步平定,百姓急需重新安定下来,正需要各家士人引领民众,先生若能率先垂范,陈某自然欣喜,若是依然不愿为官,我亦不会强求。”
司马徽稍作思索,微微叹道:
“使君言辞如此恳切,老夫又岂能毫不动容?只是老夫飘零一生,虽然喜好读书,也多有授徒,但私下揣度,自己实在没有理政之才,又不懂兵法,若是使君委以重任,恐怕耽误军国大事。听闻胡孔明、荀仲豫(荀悦)在颍川开办郡学,广收学子门徒,以为州郡府衙所用,老夫亦有此意,还望使君恩准。”
他既然已经说得这么明确,陈飞也不再相劝:
“也好,先生才学广博,若能教授更多学子,日后他们为官治民,也不失为兖豫二州百姓之福。”
司马徽拱了拱手,顺势说道:
“多谢使君体谅。老夫虽然只能教书育人,但身边这几位贤士,皆有治国安邦之才,还望使君善加使用。”
陈飞微微笑道:
“有劳先生稍加介绍,也让我识得诸位贤才。”
司马徽伸手指向了一名身材瘦削的中年人:
“安定梁孟皇(梁鹄),举孝廉出身,鸿都门徒,历任尚书郎、选部尚书、凉州刺史,广有善名。曾师从于师宜官(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造诣还在蔡伯喈(蔡邕)之上。”
毕竟是做过尚书和刺史的人物,梁鹄的气度远非草野隐士可以比拟,他略带矜持地点了点头:
“老夫年近百半,颠沛一生,如今豫州安定,家乡却不得返回,愿随德操先生,一同于颍川授徒,还望右将军应允。”
陈飞却没有答应,反而笑着摇头:
“凉州自古少有名士,梁公能担任选部尚书,更显才智非凡,如今我刚刚收管兖州,正是百废待兴、急需用人之际,梁公若是不弃,还请担任兖州刺史之职。”
梁鹄一愣,似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兖州……刺史?”
其他人的脸上无一例外都写满了震惊、错愕之情,就连荀攸都流露出一丝意外。
陈飞颔首道:
“陈某心意赤诚,还请梁公不要推辞。”
梁鹄忽然打了一个激灵,当即将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不可不可!梁某已经久不为官,仓促之间委任一州刺史,绝对无法胜任!还请右将军另选贤士,梁某愿意从旁辅佐!”
他可一点都不傻!
陈飞现在一共就只有兖豫二州,外加一个河南,就算真心实意把兖州交给自己,其他人又怎么毫无猜忌?
自己与陈飞素不相识,彼此没有任何信赖,只要有人打个小报告,陈飞就有可能把梁鹄弄死!
梁鹄早就过了贪恋权力的年纪,现在最希望的只有“平安”二字。
陈飞叹了口气,一脸惋惜:
“梁公既然有所考虑,我又岂敢为难,还请担任兖州治中从事,为我总理诸类文事。”
梁鹄也松了口气,拱手应道:
“右将军如此信赖,梁某诚惶诚恐,必将竭尽所能,辅佐将军!”
陈飞又鼓励了他几句,转向了下一个。
司马徽也适时开口介绍:
“这位是京兆名士赵叔茂(赵戬),品行端正,博览经史。初平元年任尚书,当时董卓秉政,常欲拔擢心腹,叔茂多有否决,董卓虽然大怒,却不敢为难。王子师身死之时,李郭乱政,百官无人敢为王公收尸,只有叔茂弃官营丧,李郭亦不敢为难,实乃忠正之士。”
陈飞嘴角微微扬起,目光中饱含了一层笑意:
“赵尚书,许久不见,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