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刘聚军中的第一猛将,那自然是当属常遇春莫属。
不过常遇春刚刚已经明确表示了只是暂时留在此地。
再加上之前发生的不愉快,估计要不了多久,这员大将就会和原本的元末历史一样,去投奔朱元璋。
所以根本指望不上。
想要名师大将,还是得靠自己找才行。
皇上问山上有什么出挑人物,众头领立刻就心领神会,皇上这是要组建自己的亲信班底。
要是能入选这个班底的话,不说跟着去关中作威作福,至少在这山上的地位,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一步登天的机会就在眼前,这些头领一点自谦的想法都没有,纷纷吹嘘起了以往最拿得出手的战绩。
余人彦不想听这些人自卖自夸,让他们闭嘴,主要提一提不在堂内,不过在军中很有本事威望的人。
经过他之前的试探,堂内除了常遇春以外,根本没有出挑人物,都是寻常之辈。
耐着性子,听人提了几个山上有名的人物之后,功夫不负苦心人,还真让余人彦听到两个熟悉的名字。
一个叫唐胜宗,一个叫陆仲亨。
唐胜宗,这位名字听着像是唐代某一个皇帝谥号的人,在正统元末历史上,位列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累功封爵延安侯。
陆仲亨也不差,同样位列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积功封爵吉安侯。
陆仲亨的名字没有唐胜宗的名字那么有记忆点,余人彦能记得他的生平,主要是因为历史上他和唐胜宗就很有渊源。
同样位列淮西二十四将。
同样因功封侯。
之后一起被犯错夺爵。
再之后一起被恩赏复爵。
没过几年,又一起被胡惟庸案牵扯,夺爵身死。
没想到,这两人缘分真是不浅,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竟然还是机缘巧合的混到了一起。
当初明教交割的两千义军之中,刚刚投军不久的唐胜宗和陆仲亨就在其中,以小卒的身份,加入刘聚的麾下。
因为这二人投军前都是普通百姓,没打过仗,也没杀过人,在刘聚麾下根本不受重视,泯然众人。
虽然刚开始有所不足,但架不住这二人很有天赋,而且足够刻苦。
不论军中操练什么本事,只肖学上两遍,二人就能掌握的得心应手。
靠着一身苦练而来的本事,和每战争先的武勇,二人渐渐崭露头角,从小卒的身份一路升迁,成为了刘聚军中的中层武官。
再往上一步,就是头领级的身份,有资格进堂议事。
让人去找二人过来之后,余人彦看了眼刘聚的棺材,心中一叹。
放着手下履历战功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二不重用提拔,只知任用亲信和招揽来的匪首,刘聚匪气难改,死的不冤啊。
很快,两个身形魁梧,将身上衣甲撑的挺拔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朝上首的余人彦单膝跪下。
“职部唐胜宗,参见将军。”
“职部陆仲亨,参见将军。”
二人效仿当初在濠州城见人拜见郭子兴的样子,很是正式的拜见新将军。
余人彦下令不许泄露他的身份,去找人的头领不敢多嘴,只说新来的将军要见两人。
为了表示亲近,余人彦道:“他们都是忠勇之士,就不必隐瞒了。”
一听这话,带人来的头领低声道:“这是皇上,微服而来,快叫万岁。”
二人一听这话,短暂的惊讶之后,立刻改为双膝跪拜,口称万岁。
得知要见他们的是皇帝,这让二人的心中激动,知道这是出人头地的机会。
二人努力做出最得体的样子,一丝不苟的行了叩拜大礼。
“平身吧。”
“谢万岁。”
二人虽然没见过余人彦,对他的大名,却是听过很多次了。
他们当初去濠州投军,就是因为大周皇上和明教教主做了笔交易,他们才会和各地拼凑起来的两千新兵一起,被送到刘聚麾下。
“朕听说了你们的本事,眼下局势艰难,正是需要简拔人才的时候。
你们二人各升一级品轶,负责整合山上的精锐,兵额五百,独设一营,由你们二人共掌,直接向朕负责。
各部中的精锐,只要你们看上,都可以挑入营中,不论何人,皆不得阻拦,违令者斩。”
见一面就被重用,二人喜出望外的跪下谢恩。
“谢万岁。”
“去挑人吧,情势紧迫,越快成营越好。”
余人彦从怀里掏出一颗小印,聚义堂里没有纸,就撕下一小块白布,把印盖在上面,交给唐胜宗二人。
“明白,请皇上放心。”
品轶升一级,要是在关中的话,确实是好处恩赏。
不过这里不是关中,更不是大周的地盘,所谓的品轶升一级,就是个虚衔而已,升几级都没有意义。
不过品轶升一级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身份升一级。
要知道,他们二人再往上一步,可就是山上的头领了。
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最大的好处,还是那由他们掌控,直属于皇帝的一营五百人精锐。
顺利的话,山上所有的精锐都会在他们麾下。
这可是极大的信任。
唐胜宗和陆仲亨得了好处,喜气洋洋的告转身,要去挑选精锐,
他们久在军中,又是一步一步从底层打上来的,谁能打,谁无能,没人比他们更清楚了。
他们俩是高兴了,其他人可要肉痛的想要跳脚了。
山上的精锐分散在各部,挑选精锐,就是把他们身边最根本的武力倚仗挖走。
天下乱世,江淮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刀把子就是安身立命的最大本钱。
不过纵然再是心有不甘,这些头领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二人离去,没人敢跳出来唱反调,更没人敢跟出去阻拦。
只是看了眼首座上眼神如电的余人彦,就全都低下头,老老实实的继续留在堂里,内心煎熬的等着唐胜宗二人挖走他们仅有的精锐。
余人彦一上来就以神乎其技的武功,如杀鸡般,轻易杀掉了两个唱反调的头领。
这招先声夺人效果显著,让他们丝毫提不起反抗的勇气。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那两个去接手常遇春兵权的头领回来了。
比起之前离开时的喜色,此时的二人脸色只剩难看。
不过常遇春刚刚已经明确表示了只是暂时留在此地。
再加上之前发生的不愉快,估计要不了多久,这员大将就会和原本的元末历史一样,去投奔朱元璋。
所以根本指望不上。
想要名师大将,还是得靠自己找才行。
皇上问山上有什么出挑人物,众头领立刻就心领神会,皇上这是要组建自己的亲信班底。
要是能入选这个班底的话,不说跟着去关中作威作福,至少在这山上的地位,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一步登天的机会就在眼前,这些头领一点自谦的想法都没有,纷纷吹嘘起了以往最拿得出手的战绩。
余人彦不想听这些人自卖自夸,让他们闭嘴,主要提一提不在堂内,不过在军中很有本事威望的人。
经过他之前的试探,堂内除了常遇春以外,根本没有出挑人物,都是寻常之辈。
耐着性子,听人提了几个山上有名的人物之后,功夫不负苦心人,还真让余人彦听到两个熟悉的名字。
一个叫唐胜宗,一个叫陆仲亨。
唐胜宗,这位名字听着像是唐代某一个皇帝谥号的人,在正统元末历史上,位列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累功封爵延安侯。
陆仲亨也不差,同样位列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积功封爵吉安侯。
陆仲亨的名字没有唐胜宗的名字那么有记忆点,余人彦能记得他的生平,主要是因为历史上他和唐胜宗就很有渊源。
同样位列淮西二十四将。
同样因功封侯。
之后一起被犯错夺爵。
再之后一起被恩赏复爵。
没过几年,又一起被胡惟庸案牵扯,夺爵身死。
没想到,这两人缘分真是不浅,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竟然还是机缘巧合的混到了一起。
当初明教交割的两千义军之中,刚刚投军不久的唐胜宗和陆仲亨就在其中,以小卒的身份,加入刘聚的麾下。
因为这二人投军前都是普通百姓,没打过仗,也没杀过人,在刘聚麾下根本不受重视,泯然众人。
虽然刚开始有所不足,但架不住这二人很有天赋,而且足够刻苦。
不论军中操练什么本事,只肖学上两遍,二人就能掌握的得心应手。
靠着一身苦练而来的本事,和每战争先的武勇,二人渐渐崭露头角,从小卒的身份一路升迁,成为了刘聚军中的中层武官。
再往上一步,就是头领级的身份,有资格进堂议事。
让人去找二人过来之后,余人彦看了眼刘聚的棺材,心中一叹。
放着手下履历战功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二不重用提拔,只知任用亲信和招揽来的匪首,刘聚匪气难改,死的不冤啊。
很快,两个身形魁梧,将身上衣甲撑的挺拔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朝上首的余人彦单膝跪下。
“职部唐胜宗,参见将军。”
“职部陆仲亨,参见将军。”
二人效仿当初在濠州城见人拜见郭子兴的样子,很是正式的拜见新将军。
余人彦下令不许泄露他的身份,去找人的头领不敢多嘴,只说新来的将军要见两人。
为了表示亲近,余人彦道:“他们都是忠勇之士,就不必隐瞒了。”
一听这话,带人来的头领低声道:“这是皇上,微服而来,快叫万岁。”
二人一听这话,短暂的惊讶之后,立刻改为双膝跪拜,口称万岁。
得知要见他们的是皇帝,这让二人的心中激动,知道这是出人头地的机会。
二人努力做出最得体的样子,一丝不苟的行了叩拜大礼。
“平身吧。”
“谢万岁。”
二人虽然没见过余人彦,对他的大名,却是听过很多次了。
他们当初去濠州投军,就是因为大周皇上和明教教主做了笔交易,他们才会和各地拼凑起来的两千新兵一起,被送到刘聚麾下。
“朕听说了你们的本事,眼下局势艰难,正是需要简拔人才的时候。
你们二人各升一级品轶,负责整合山上的精锐,兵额五百,独设一营,由你们二人共掌,直接向朕负责。
各部中的精锐,只要你们看上,都可以挑入营中,不论何人,皆不得阻拦,违令者斩。”
见一面就被重用,二人喜出望外的跪下谢恩。
“谢万岁。”
“去挑人吧,情势紧迫,越快成营越好。”
余人彦从怀里掏出一颗小印,聚义堂里没有纸,就撕下一小块白布,把印盖在上面,交给唐胜宗二人。
“明白,请皇上放心。”
品轶升一级,要是在关中的话,确实是好处恩赏。
不过这里不是关中,更不是大周的地盘,所谓的品轶升一级,就是个虚衔而已,升几级都没有意义。
不过品轶升一级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身份升一级。
要知道,他们二人再往上一步,可就是山上的头领了。
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最大的好处,还是那由他们掌控,直属于皇帝的一营五百人精锐。
顺利的话,山上所有的精锐都会在他们麾下。
这可是极大的信任。
唐胜宗和陆仲亨得了好处,喜气洋洋的告转身,要去挑选精锐,
他们久在军中,又是一步一步从底层打上来的,谁能打,谁无能,没人比他们更清楚了。
他们俩是高兴了,其他人可要肉痛的想要跳脚了。
山上的精锐分散在各部,挑选精锐,就是把他们身边最根本的武力倚仗挖走。
天下乱世,江淮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刀把子就是安身立命的最大本钱。
不过纵然再是心有不甘,这些头领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二人离去,没人敢跳出来唱反调,更没人敢跟出去阻拦。
只是看了眼首座上眼神如电的余人彦,就全都低下头,老老实实的继续留在堂里,内心煎熬的等着唐胜宗二人挖走他们仅有的精锐。
余人彦一上来就以神乎其技的武功,如杀鸡般,轻易杀掉了两个唱反调的头领。
这招先声夺人效果显著,让他们丝毫提不起反抗的勇气。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那两个去接手常遇春兵权的头领回来了。
比起之前离开时的喜色,此时的二人脸色只剩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