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里的风雨,没有影响到燕王府里的赵孟启。
随着被他从各个衙署收罗的工匠被送来来,赵孟启就渐渐进入了发明家模式。
第一个着手的自然是马车车体的制造,既然是为了制造成奢侈品,那显然是四轮马车要比较逼格高上档次了。
可能说到马车,后世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欧洲用四轮,华夏古代用两轮,反正电视剧上都这么演的。
从直观的感觉来看,四轮似乎要比两轮先进,那为什么华夏就没有普及四轮马车呢?
是技术不如西方吗?答案显然不是。
早在春秋时,华夏的马车结构就相当复杂完备了,有车轴,有车毂,车轴车毂之间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分两层,一曰釭,“釭:车毂中铁”,相当于轴瓦,一曰锏,“锏:间也,间釭、轴之间,使不相摩也。”
简单的说,就是车轮和车轴并不是硬连接的,可以做到一个轮子转,另一个轮子不转,便于转向。
用这样技术做出来的四轮车,虽然没有加了转向架的那么灵活,但也算足够使用了。
总的来说,四轮马车华夏古代有,在宋代也不算少见,但和早期各文明一样,没能成为主流交通工具。
原因是路况水平不够和减震技术不行限制了客运发展,地理复杂、畜牧规模不足等原因,又限制了四轮马车的货运发展。
但是作为奢侈品,需要太过在意这些么?
赵孟启现在需要的是解决减震问题,提高转向灵活性,使乘坐更加舒适,并且极尽奢华。
减震嘛,自然使用悬挂底盘,在车轴与车驾之间,利用有弹性的结构连接起来,这个并不难,开始可以用做弓弩的材料,以后则可以用软钢。
还有转向架也并不复杂,不过就是加一个副车架而已,即便用作立轴的材料相对容易坏,只要设计成好更换就行,问题也不大。
一连五天,赵孟启都和这些老工匠们厮混在一起,不但一同完善马车的设计,还将提纯食盐,蒸馏酒精,制作香皂,水泥,焦煤,改进钢铁生产等等这些,他大概知道个一知半解的东西,还有一些科学常识,灌输给工匠们,让他们试验研究。
许多技术其实并没有太超越时代,有些甚至是只要捅破一层窗户纸就可以做到的,或者对现有技术进行归纳整理。
这些老工匠们可以算得上是大宋最厉害的工科人员了,只要赵孟启给了方向和概念,以及对比试验的方法,再不惜投入资金和支持,剩下就是时间问题了。
简单的说,就是用钱砸,向着在后世已经证实可行的方向上不停试验,总会出成果的。
这可比仅仅凭他一个穿越者绞尽脑汁研究,要靠谱多了,他所要做的,就是时不时跟进一下,纠正偏离的路线就行。
最后,赵孟启对这近三百多名工匠开始画大饼。
“在天工院还没建好之前,你们就先在王府里研究,待遇什么的,你们这几天也看到了,每餐有肉是基本的,薪酬你们应该也是满意的。”
天工院就是赵孟启准备建立的技术研究院,地方就在燕王府南边一里外,再过几日也能动工开建了。
一帮老头听赵孟启说完,一个个都激动起来,甚至有几个已经开始热泪盈眶了。
“殿下仁比天高,对老朽等实在恩赐太重,吃穿用度都往好的给,咱这活了一辈子,从来也没敢想过享这样的福,这日子就算是只过一天便立刻死去都值得了,何况殿下还打算以后都如此,老朽这,这嘴笨,不知道该怎么说话,反正就是拼了命,也要完成殿下的交待。”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铁匠这样说着,其他老头也是纷纷附和,用他们最朴素的语言来谢恩和表忠。
赵孟启摆摆手,“说什么死不死的,你们都好好活着,好日子多的是,你们别的事不用多想,一心提高工艺,钻研技术就成,只要出了成果,本王不吝赏赐,奖励最低一千贯起,上不封顶,而且以后还会给你们授官,或者荫官给你们家中子弟。”
这个大饼砸下来,老头们都懵了,做官啊!
该不会骗咱们吧?
不对,燕王殿下就是太子,以后就是官家,君无戏言,他金口一开,那就一定是真的。
做牛做马一辈子,靠着一点手艺赚口饭吃,没想到这临老了,居然还有做官的机会,就算自己没几年好活,也可以给子孙后代挣一个官身。
于是反应过来的工匠们,纷纷下跪磕头,报效燕王之心越发坚定,对研究的热情也是高涨到爆表。
从老头们的反应来看,大饼的效果还算不错,赵孟启略有自得,这便是掌握了权力的好处,不用什么都靠自己拼死拼活,只要合理调配资源,自然有无数人为他效力。
丢完胡萝卜,下面就该适当敲打敲打了。
“但是有一件事,你们务必时刻记在心中,就是保密,今后王府与天工院里的任何事,都不得与外人提起半个字,还有你们互相之间的研究,可以交流心得方法,但是核心秘方一定不能让无关人员知道,这个尺度,过几日孤会列出规章制度,你们不但自己要坚守,而且要互相之间监督,这不是对你们不信任,只是丑话说在前头,免得到时候怨孤不教而诛。”
这时代人也不能说没有保密意识,就比如一些家传秘方,能够几代人十几代人都守得严严实实,只是对影响不到自己利益的事就不会用心了,说不得还会当成谈资与外人显摆。
当然,赵孟启也不会完全寄希望于他们的自觉,还会有其他相应的措施,比如设立安保机构,给这些工匠建立封闭式居住区等等。
对于燕王的要求,这些老工匠也并不意外,他们本就是官府的工匠,以往朝廷也有会强调保密,不过因为公家的事基本没什么秘方的说法,产品质量很大程度靠的是个人的手艺,这就不是三言两语能泄露的东西了。
而且,许多技术秘密往往都是读书人泄露的,美其名曰著书立说,以传后世,可是却传到敌国去了,害得自己一国差点没有后世。
等工匠们纷纷拍胸脯作出保证后,“等天工院建好,本王再给你们挑一批机灵的学徒,或者你们家中有合适的后辈也可以带进来,然后你们都用心好好教,把自己会的本事都教给他们,不用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要教的好,一样给官职给赏赐,保证是你们几代人都赚不到的。”
“殿下放心,老朽绝不藏私,保证教出的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殿下如此厚待,我等恨不得掏心掏肺,一点不值钱的手艺算什么,只要徒弟愿意学,就没有我不愿意教的!”
“是啊是啊,能让殿下看重咱们这点手艺,是咱们的福分……”
p.本来是要详细写技术方面的事,但是想了想,好像有点枯燥,其他书都写烂了,就连自己上本书也写过,感觉这本不是种田流,干脆就略过算了,反正也不算很大的金手指,不会出现太过超前的东西。
所以,写好的近三千字又被我删了,真是作孽,而且思路也乱了,这章惨不忍睹啊,……
随着被他从各个衙署收罗的工匠被送来来,赵孟启就渐渐进入了发明家模式。
第一个着手的自然是马车车体的制造,既然是为了制造成奢侈品,那显然是四轮马车要比较逼格高上档次了。
可能说到马车,后世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欧洲用四轮,华夏古代用两轮,反正电视剧上都这么演的。
从直观的感觉来看,四轮似乎要比两轮先进,那为什么华夏就没有普及四轮马车呢?
是技术不如西方吗?答案显然不是。
早在春秋时,华夏的马车结构就相当复杂完备了,有车轴,有车毂,车轴车毂之间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分两层,一曰釭,“釭:车毂中铁”,相当于轴瓦,一曰锏,“锏:间也,间釭、轴之间,使不相摩也。”
简单的说,就是车轮和车轴并不是硬连接的,可以做到一个轮子转,另一个轮子不转,便于转向。
用这样技术做出来的四轮车,虽然没有加了转向架的那么灵活,但也算足够使用了。
总的来说,四轮马车华夏古代有,在宋代也不算少见,但和早期各文明一样,没能成为主流交通工具。
原因是路况水平不够和减震技术不行限制了客运发展,地理复杂、畜牧规模不足等原因,又限制了四轮马车的货运发展。
但是作为奢侈品,需要太过在意这些么?
赵孟启现在需要的是解决减震问题,提高转向灵活性,使乘坐更加舒适,并且极尽奢华。
减震嘛,自然使用悬挂底盘,在车轴与车驾之间,利用有弹性的结构连接起来,这个并不难,开始可以用做弓弩的材料,以后则可以用软钢。
还有转向架也并不复杂,不过就是加一个副车架而已,即便用作立轴的材料相对容易坏,只要设计成好更换就行,问题也不大。
一连五天,赵孟启都和这些老工匠们厮混在一起,不但一同完善马车的设计,还将提纯食盐,蒸馏酒精,制作香皂,水泥,焦煤,改进钢铁生产等等这些,他大概知道个一知半解的东西,还有一些科学常识,灌输给工匠们,让他们试验研究。
许多技术其实并没有太超越时代,有些甚至是只要捅破一层窗户纸就可以做到的,或者对现有技术进行归纳整理。
这些老工匠们可以算得上是大宋最厉害的工科人员了,只要赵孟启给了方向和概念,以及对比试验的方法,再不惜投入资金和支持,剩下就是时间问题了。
简单的说,就是用钱砸,向着在后世已经证实可行的方向上不停试验,总会出成果的。
这可比仅仅凭他一个穿越者绞尽脑汁研究,要靠谱多了,他所要做的,就是时不时跟进一下,纠正偏离的路线就行。
最后,赵孟启对这近三百多名工匠开始画大饼。
“在天工院还没建好之前,你们就先在王府里研究,待遇什么的,你们这几天也看到了,每餐有肉是基本的,薪酬你们应该也是满意的。”
天工院就是赵孟启准备建立的技术研究院,地方就在燕王府南边一里外,再过几日也能动工开建了。
一帮老头听赵孟启说完,一个个都激动起来,甚至有几个已经开始热泪盈眶了。
“殿下仁比天高,对老朽等实在恩赐太重,吃穿用度都往好的给,咱这活了一辈子,从来也没敢想过享这样的福,这日子就算是只过一天便立刻死去都值得了,何况殿下还打算以后都如此,老朽这,这嘴笨,不知道该怎么说话,反正就是拼了命,也要完成殿下的交待。”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铁匠这样说着,其他老头也是纷纷附和,用他们最朴素的语言来谢恩和表忠。
赵孟启摆摆手,“说什么死不死的,你们都好好活着,好日子多的是,你们别的事不用多想,一心提高工艺,钻研技术就成,只要出了成果,本王不吝赏赐,奖励最低一千贯起,上不封顶,而且以后还会给你们授官,或者荫官给你们家中子弟。”
这个大饼砸下来,老头们都懵了,做官啊!
该不会骗咱们吧?
不对,燕王殿下就是太子,以后就是官家,君无戏言,他金口一开,那就一定是真的。
做牛做马一辈子,靠着一点手艺赚口饭吃,没想到这临老了,居然还有做官的机会,就算自己没几年好活,也可以给子孙后代挣一个官身。
于是反应过来的工匠们,纷纷下跪磕头,报效燕王之心越发坚定,对研究的热情也是高涨到爆表。
从老头们的反应来看,大饼的效果还算不错,赵孟启略有自得,这便是掌握了权力的好处,不用什么都靠自己拼死拼活,只要合理调配资源,自然有无数人为他效力。
丢完胡萝卜,下面就该适当敲打敲打了。
“但是有一件事,你们务必时刻记在心中,就是保密,今后王府与天工院里的任何事,都不得与外人提起半个字,还有你们互相之间的研究,可以交流心得方法,但是核心秘方一定不能让无关人员知道,这个尺度,过几日孤会列出规章制度,你们不但自己要坚守,而且要互相之间监督,这不是对你们不信任,只是丑话说在前头,免得到时候怨孤不教而诛。”
这时代人也不能说没有保密意识,就比如一些家传秘方,能够几代人十几代人都守得严严实实,只是对影响不到自己利益的事就不会用心了,说不得还会当成谈资与外人显摆。
当然,赵孟启也不会完全寄希望于他们的自觉,还会有其他相应的措施,比如设立安保机构,给这些工匠建立封闭式居住区等等。
对于燕王的要求,这些老工匠也并不意外,他们本就是官府的工匠,以往朝廷也有会强调保密,不过因为公家的事基本没什么秘方的说法,产品质量很大程度靠的是个人的手艺,这就不是三言两语能泄露的东西了。
而且,许多技术秘密往往都是读书人泄露的,美其名曰著书立说,以传后世,可是却传到敌国去了,害得自己一国差点没有后世。
等工匠们纷纷拍胸脯作出保证后,“等天工院建好,本王再给你们挑一批机灵的学徒,或者你们家中有合适的后辈也可以带进来,然后你们都用心好好教,把自己会的本事都教给他们,不用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要教的好,一样给官职给赏赐,保证是你们几代人都赚不到的。”
“殿下放心,老朽绝不藏私,保证教出的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殿下如此厚待,我等恨不得掏心掏肺,一点不值钱的手艺算什么,只要徒弟愿意学,就没有我不愿意教的!”
“是啊是啊,能让殿下看重咱们这点手艺,是咱们的福分……”
p.本来是要详细写技术方面的事,但是想了想,好像有点枯燥,其他书都写烂了,就连自己上本书也写过,感觉这本不是种田流,干脆就略过算了,反正也不算很大的金手指,不会出现太过超前的东西。
所以,写好的近三千字又被我删了,真是作孽,而且思路也乱了,这章惨不忍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