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东河之上,卖菜的商贩们贴岸泊船,三五成群的坐在岸边聊着闲话。

    岸边垂柳有一人粗壮,几个黄髫小儿正爬上爬下地戏耍着。

    空气中充斥着浓厚的咸腥味,街边摆摊的小贩不断用蒲扇在面前扇动着。

    不远处的屋墙上爬满了青苔,门上挂着王记铁匠铺的牌匾。

    打铁的吆喝声不断从其中传来。

    门前街市上,几名衙役神色凝重的走过,不断扫视着四周的行人。

    隔着铁匠铺几十步的位置,一家包子铺正在闭店,店侧的墙角,蹲着一名年轻的乞丐,蓬头垢面,眼神清澈。他的面前摆着一个缺了一块的破碗。

    张国维送走熊汝霖,正从此街步行返回。身后的七八名亲兵牵着马随行护卫。

    经过乞丐时,张国维停下了脚步,袖中摸索几下,掏出一串铜钱来,俯身放到了那乞丐的破碗中。

    “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

    正当张国维叹息着起身要走,忽然听到乞丐口中念念有词,不禁有些诧异,瞧了瞧乞丐地模样,很是年轻,便问道:“你读过书?”

    那乞丐只是冲着张国维嘿嘿一笑,并不答话,随即便盯着碗里的铜钱发呆。

    这时,正巧包子铺的掌柜锁了店门,正欲离去,瞧见这边有个当官的正站在乞丐面前,稍一犹豫,便上前来。

    “大人,这乞丐脑子啊受刺激了,就只会念那几句,您问他话他不会回答的。”中年掌柜向张国维行礼解释道。

    “你如何知道?”张国维问道。

    “他也是命好,据说是南京开城投降后,有位好心人顺道将他带来了杭州。小民也是听从南京逃来杭州的人说起的,有人在南下的路上见过他。”掌柜感慨道。

    张国维点点头,那掌柜也不再多言,行礼告辞了。

    这时,远处一名身穿山纹甲的将官带着两名亲兵,朝着张国维跑来。

    “制台,制台,可算找见您了。”陈洪范气喘吁吁地说道。

    “何事?”张国维转身问道。

    “启禀制台,末将听说来了三万义师,咱督标是是不是......”陈洪范一脸谄媚地笑道。

    张国维瞬间明白过来,这家伙是来要兵的。说起来,督师的标营只有三千人确实太少,但是潞王监国对这三万义师已经有了安排,想要扩充督标,只有等之后再看。

    陈洪范的小九九张国维是明白的,当下城中缺乏带兵的良将,只能暂且用他,但是这家伙可用而不可重用,毕竟他之前可是想劝降潞王的。

    “带好你的兵,勿要多事,义师监国自有安排!”张国维冷冷道,丝毫不给陈洪范好脸色。

    “末将明白了,明白了!”陈洪范眼珠子一转,急忙俯身行礼道。

    随后,张国维便迈步离去,陈洪范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临走,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年轻乞丐。

    不远处的大柳树下,包子铺的老板从后闪出,朝着铁匠铺走去。

    ......

    潞王府,朱常淓正在琢磨着选谁来担任一万王府直卫的指挥使,思来想去,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不禁怀念起曾经他的大秦将军们。

    “王翦,杨端和,蒙恬,章邯......”朱常淓喃喃自语,念叨着这些熟悉的名字,他们个个都是可以统帅千军的大将,为自己一统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若是他们在,就好了......

    伺候在一旁的李宝听到了潞王的低语,不禁心中有惊又疑,心想殿下不会是被厉鬼附身了吧,怎么胡言乱语起来。

    殊不知,他眼前的潞王,还真是被魂灵上身了,不过不是厉鬼,而是始皇帝嬴政!

    “报,湖州府急件!”

    一名内侍双手捧着奏章匆匆而来。

    朱常淓回过神,急忙接过翻阅。

    奏章是湖州知府任大训自德清发来的,清军刘良佐部会同刘泽清部正朝着德清进军,伪亲王多铎督八旗军三万已经进驻武康县休整。

    德清守备薄弱,恐难支持,任大训决意死守县城,拖延时间。

    这封奏章也将是他发来的最后一封奏章。

    朱常淓看罢,沉思片刻,便皱眉道:“速去召总兵方国安来见本王。”

    李宝领命,匆匆遣人去传。

    没多久,正在城内四处巡视城防,训练民壮的方国安便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潞王府。

    “方国安,清军主力已经集结,为何你部塘骑没有侦知?”朱常淓责问道。多铎亲率大军已至武康,方营的夜不收竟然没有探查到,这实在是失职。若不是任大训的急件,恐怕清军到了眼皮子底下才知道。

    方国安心头一颤,有些慌乱,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监国,末将入城后,便加强了对武康德清方向的探查,只是......”

    “只是什么?”朱常淓语气严厉道。

    “只是清军斥候属实厉害,我部夜不收伤亡惨重,十不存一,连武康方圆十里之内都进不去。”方国安无奈道。对于自己的部下,他是心里清楚的,战力与清军那可是云泥之别,就连最精锐的夜不收哨都几乎全军覆没。

    朱常淓本想训斥方国安几句,但是听到方国安的话,又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清军久战之师,他又能对方营奢望什么呢?

    清军战场遮蔽如此严密,看来是在武康筹备攻杭的事情。

    刘良佐、刘泽清两部两万人马,德清最多坚持两天。

    “城防如何?”朱常淓语气缓和下来,冷冷问道。

    “回监国,各门除了原本的城操军,末将又分派了十个把总率军五千分守,城墙上置守军五千,由末将侄儿方元科亲自坐镇。令又征民壮两万,编伍训练,随时可以登城支援。”方国安麻利地汇报道。

    自从朱常淓保证足粮足饷之后,方国安便重燃斗志,做事情也变的积极起来。奉命入城之后,城防诸事他便亲力亲为,没有懈怠。

    听完方国安的汇报,朱常淓心中稍安,又问道:“城墙守军五千太过薄弱了吧。”

    “回监国,末将本部五千主守北城墙与西城墙,东与南,张总督调了孙嘉绩部一万人马守备。张督的标营居中随时四处支援。”方国安解释道。

    不但如此,张国维还命人将城北的火药局搬到了西南的吴山脚下,并调集了不少船只泊与吴山一段的中河之上,随时可为各部运送弹药。

    城中不少工匠都被征调去了火药局,日夜不停地生产各式弹丸武器。

    “清军红衣大炮射程可达三里,威力巨大,扬州城便是因为被其轰开了城门而破,汝可有应对之策?”朱常淓问道,他已经了解了此时的火器之利,特别是那几千斤重的大炮,虽然未曾亲眼见过,但是久闻其大名。

    方国安闻言,深深将头低下,默然不语。

    红衣大炮?我拿头挡?方国安心中偷偷骂娘。

章节目录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秋风渭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风渭水并收藏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