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苏定方的声音阴沉,就好似帐外的北风,在耳后盘旋让人颤抖:“金仁问乃是新罗王金春秋的次子,当初金春秋来我大唐乞兵征讨百济,便以次子为质,将其留在了长安。这金仁问在长安侍奉天子十年,深得宠信,大唐出兵灭百济,他其间出了大力。如今金春秋已死,继位的却是他大哥,你觉得他们兄弟之间情谊如何呢?”
“您是说新罗王会除掉金仁问?”
“我没有这么说!”苏定方摇了摇头:“但提防之心不能没有,毕竟金仁问乃是天子身边之人,若是有个闪失,莫说是你,就算是某家,也吃罪不起!”
“属下明白,一定不会让金仁问身边出现意外的。”王文佐赶忙埋下头去,此时他已经听出了苏定方的弦外之音,今上虽然有仁厚之名,其实却是个极为厉害的人物,他对金仁问如此的宠信肯定不会仅仅是因为其风仪、武艺、书法等等,而有更深远的原因:金仁问是新罗王金春秋的次子,新罗王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只要大唐天子愿意,他完全可以册封金仁问为新罗王,将现任新罗王金法敏取而代之。对于金法敏来说,是完全有动机让这个二弟死于某次“意外”的。
“很好!”见王文佐理解了自己的用意,苏定方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先回去准备吧,记住了,我今晚说的话不许让第三者知道!”
“属下晓得!”王文佐沉声道:“不过属下还有一个请求,还请大总管应允!”
“哦?你说!”
王文佐做了个长揖,低声说了几句,苏定方突然笑了起来:“好,好,年轻人就是想法多,你自去做便是,我知道了!”
长安,大明宫。
“契苾何力已经抵达盛乐了!”
“嗯,那漠北就没事了!”李治躺在锦榻上,脖子下垫着玉枕,双目微闭,额头上敷着一条热毛巾,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不远处的书案旁,一名荣装丽人正烛光下阅览奏疏,不时抬头说话。
“这倒是奇了,两军尚未交锋,胜负未定,雉奴(李治小名)便已经安心了?”那丽人转过身来,烛光照在她的脸上,看其模样不过二十四五年纪,容貌极美,微微一笑,媚态横生,艳丽无比,声音略有点沙哑,充满了销魂蚀骨之意,正是当今的皇后武氏。
她本在先帝时入宫,但十二年间都未曾得到先帝的宠爱,但在太宗皇帝病重时,与当时身为太子的李治有了私情。太宗皇帝驾崩后,她依照旧例入长安感应寺为尼,不久后便被李治迎入宫中,数年后击败王皇后与萧淑妃,成为了大唐帝国的皇后,她与李治夫妻情感甚笃,所以私下里便以李治的小名相称。
“契苾何力世为铁勒可汗,数十年来威名播于大漠南北,比粟毒等不过奴辈,以主讨之,奴辈焉敢战之,何有交锋之说?”李治翻身企图坐起:“我倒是担心高句丽那边,北路少了契苾何力力弱,南路苏定方兵临平壤城下,孤掌难鸣,这比粟毒起兵的着实不是时候!媚娘。你替我将相关的文书都拿来,让我再看看!”
“你快躺下,太医说了你风疾甚重,要多休息!”武氏赶忙过来按住李治:“至于文书,妾身一一念给你听便是!”
李治强要起身,却觉得一阵头晕目眩,自知自己风疾更重了,只得作罢,叹道:“也罢,那媚娘你就则要紧的念与寡人听!”
“遵旨!”武氏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得意的光,她从书案上拿起一册奏疏,则其中要紧的念了些,然后按照李治的意见批改了,如此这般六七份之后,她从奏疏中抽出一封来,念道:“咦?苏定方有本上奏,倭人出兵百济了!”
“有这等事?”李治的身体不然的蠕动了一下:“媚娘,事情原委细细讲来!”
“一个月前,熊津都督府派兵从海路前往平壤,途中遭遇倭人援兵,发生水战,我军大胜,生俘两百余人,击斩、落水之贼不计其数!”
“好,甚好!”李治大喜:“倭人早有觊觎之心,这番大胜纵然不能将其击退,也至少可以让其不敢大入,让寡人平灭高句丽和百济之后,再腾出手来应付他。对了,领军将吏叫什么名字?官居何职?”
“姓王名文佐,熊津都督府下宣节校尉。”
“王文佐?”李治露出努力回忆的表情:“咦,这名字怎的好生耳熟?”
“不错,妾身也有些耳熟,应该是以前听过!”武氏的娥眉皱了起来,片刻后她呀了一声,笑道:“想起来了,是上次柳元贞在信中提了一句,说是他找到了舍利的线索!”
“柳元贞?便是柳内府吗?”对于直属天子的内府官,李治要清楚的多:“原来如此,难怪我有印象,想不到这人倒是个干才,也罢,媚娘你把屏风推过来,我把名字记下,免得忘记了!”
“遵旨!”武氏将一副碧纱屏风推到李治榻前,又拿了笔墨来,李治坐起身来,在那屏风上写下了王文佐的姓名和官职,只见那屏风上稀稀拉拉的已经有了十多个姓名,都是李治平日里留心的人才。
“宣节校尉!”李治放下毛笔:“若论官职,屏风上这个王文佐算是最小得了!”
“官职大小,说到底不过天子一句话而已!”武氏笑道:“天子统御万民,无论是三公列王、还是黔首百姓,在天子眼里只有贤与不肖,何来高低之分?”
“媚娘说得好!”武氏这句话说的正中李治的痒处,和所有伟大开国帝王的继承者一样,李治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面对父亲留下的政治遗产,这可是一个难题,一不小心身死族灭都不稀奇(刘盈、朱允炆含泪点赞),而且唐代承继魏晋南北朝余绪,士族风极盛,李世民又没诛杀功臣集团,甚至李治本人的继位都离不开长孙无忌的支持。
乐文
/92/92943/28597192.html
“您是说新罗王会除掉金仁问?”
“我没有这么说!”苏定方摇了摇头:“但提防之心不能没有,毕竟金仁问乃是天子身边之人,若是有个闪失,莫说是你,就算是某家,也吃罪不起!”
“属下明白,一定不会让金仁问身边出现意外的。”王文佐赶忙埋下头去,此时他已经听出了苏定方的弦外之音,今上虽然有仁厚之名,其实却是个极为厉害的人物,他对金仁问如此的宠信肯定不会仅仅是因为其风仪、武艺、书法等等,而有更深远的原因:金仁问是新罗王金春秋的次子,新罗王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只要大唐天子愿意,他完全可以册封金仁问为新罗王,将现任新罗王金法敏取而代之。对于金法敏来说,是完全有动机让这个二弟死于某次“意外”的。
“很好!”见王文佐理解了自己的用意,苏定方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先回去准备吧,记住了,我今晚说的话不许让第三者知道!”
“属下晓得!”王文佐沉声道:“不过属下还有一个请求,还请大总管应允!”
“哦?你说!”
王文佐做了个长揖,低声说了几句,苏定方突然笑了起来:“好,好,年轻人就是想法多,你自去做便是,我知道了!”
长安,大明宫。
“契苾何力已经抵达盛乐了!”
“嗯,那漠北就没事了!”李治躺在锦榻上,脖子下垫着玉枕,双目微闭,额头上敷着一条热毛巾,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不远处的书案旁,一名荣装丽人正烛光下阅览奏疏,不时抬头说话。
“这倒是奇了,两军尚未交锋,胜负未定,雉奴(李治小名)便已经安心了?”那丽人转过身来,烛光照在她的脸上,看其模样不过二十四五年纪,容貌极美,微微一笑,媚态横生,艳丽无比,声音略有点沙哑,充满了销魂蚀骨之意,正是当今的皇后武氏。
她本在先帝时入宫,但十二年间都未曾得到先帝的宠爱,但在太宗皇帝病重时,与当时身为太子的李治有了私情。太宗皇帝驾崩后,她依照旧例入长安感应寺为尼,不久后便被李治迎入宫中,数年后击败王皇后与萧淑妃,成为了大唐帝国的皇后,她与李治夫妻情感甚笃,所以私下里便以李治的小名相称。
“契苾何力世为铁勒可汗,数十年来威名播于大漠南北,比粟毒等不过奴辈,以主讨之,奴辈焉敢战之,何有交锋之说?”李治翻身企图坐起:“我倒是担心高句丽那边,北路少了契苾何力力弱,南路苏定方兵临平壤城下,孤掌难鸣,这比粟毒起兵的着实不是时候!媚娘。你替我将相关的文书都拿来,让我再看看!”
“你快躺下,太医说了你风疾甚重,要多休息!”武氏赶忙过来按住李治:“至于文书,妾身一一念给你听便是!”
李治强要起身,却觉得一阵头晕目眩,自知自己风疾更重了,只得作罢,叹道:“也罢,那媚娘你就则要紧的念与寡人听!”
“遵旨!”武氏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得意的光,她从书案上拿起一册奏疏,则其中要紧的念了些,然后按照李治的意见批改了,如此这般六七份之后,她从奏疏中抽出一封来,念道:“咦?苏定方有本上奏,倭人出兵百济了!”
“有这等事?”李治的身体不然的蠕动了一下:“媚娘,事情原委细细讲来!”
“一个月前,熊津都督府派兵从海路前往平壤,途中遭遇倭人援兵,发生水战,我军大胜,生俘两百余人,击斩、落水之贼不计其数!”
“好,甚好!”李治大喜:“倭人早有觊觎之心,这番大胜纵然不能将其击退,也至少可以让其不敢大入,让寡人平灭高句丽和百济之后,再腾出手来应付他。对了,领军将吏叫什么名字?官居何职?”
“姓王名文佐,熊津都督府下宣节校尉。”
“王文佐?”李治露出努力回忆的表情:“咦,这名字怎的好生耳熟?”
“不错,妾身也有些耳熟,应该是以前听过!”武氏的娥眉皱了起来,片刻后她呀了一声,笑道:“想起来了,是上次柳元贞在信中提了一句,说是他找到了舍利的线索!”
“柳元贞?便是柳内府吗?”对于直属天子的内府官,李治要清楚的多:“原来如此,难怪我有印象,想不到这人倒是个干才,也罢,媚娘你把屏风推过来,我把名字记下,免得忘记了!”
“遵旨!”武氏将一副碧纱屏风推到李治榻前,又拿了笔墨来,李治坐起身来,在那屏风上写下了王文佐的姓名和官职,只见那屏风上稀稀拉拉的已经有了十多个姓名,都是李治平日里留心的人才。
“宣节校尉!”李治放下毛笔:“若论官职,屏风上这个王文佐算是最小得了!”
“官职大小,说到底不过天子一句话而已!”武氏笑道:“天子统御万民,无论是三公列王、还是黔首百姓,在天子眼里只有贤与不肖,何来高低之分?”
“媚娘说得好!”武氏这句话说的正中李治的痒处,和所有伟大开国帝王的继承者一样,李治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面对父亲留下的政治遗产,这可是一个难题,一不小心身死族灭都不稀奇(刘盈、朱允炆含泪点赞),而且唐代承继魏晋南北朝余绪,士族风极盛,李世民又没诛杀功臣集团,甚至李治本人的继位都离不开长孙无忌的支持。
乐文
/92/92943/2859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