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升几人议完的结果是,先不急着去。

    铜山那边离天目山虽不太远,可到底也有四五十里地。

    华部要据有那个铁矿,不说占据两处山区的所有村庄、把控所有道路吧,起码也得控制一条道路,才好运输铁料。

    也即是说,据有这个铁矿,华部便需要更多兵马。

    恰好过去几日剿匪,俘虏了两三百人,刘升便准备先送这些俘虏到北美去当苦力,进行劳动改造。然后从民勇中选拔三百人,再编练三哨常备军出来。

    红娘子在大水瓶寨对民勇的训练也需要时间完成,杨和庆在西走马岭的寨子还在建设中。

    倒是文宥住进了磨盘寨,稍稍修葺就能驻兵,不需多费功夫。

    因此,刘升准备半个月后再出兵铜山——有这么长时间,华部的第一批军政人员也能选拔出来了。

    ···

    河边营。

    一片林地中,孙启发正在挖土,不远处就是烧砖的土窑。

    想到这烧的砖是用来给大伙儿建房的,孙启发干起来就很卖力。

    “孙启发!”

    听到队长喊,孙启发立即跑过去,问:“队长叫俺有啥事?”

    “你小子认得字是吧?”

    “小时候上过两年私塾,认得一些字。”

    队长露出笑容,拍着孙启发的肩膀道:“首领要招一批认得字的年轻人听用,你小子快去华初营那边报道吧。将来要发达了,可别忘了俺们。”

    孙启发听了大喜,忙道:“俺肯定不忘了大伙儿!”

    说完就要往华初营那边跑。

    队长忙叫道:“你别急,好歹洗个脸再去!”

    “俺知道了!”

    孙启发又往河边跑。

    等孙启发来到华初营前的大校场,发现已经有一百多人在这儿等着了。

    有的看着似乎才十六七岁,也有的看着二十好几了,整体来讲,都算是年轻人。

    校场上还有一队亲军在看着。

    在校场正北方的木台上,首领刘升在一把高脚凳上大马金刀地坐着。虽然只是平静地看着下方,却让赶来的年轻人都不敢说话。

    过了大约一刻多钟,亲军呼喝着让孙启发等一百多人排队。

    等队列排好,刘升起身高声道:“你们都是登记时说自己识字的,却没人自称读书人,想来大多只读了几年私塾,连考童生试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我这次也没准备招读书人,只要有一定识字基础,又善于学习,便能得到任用。

    接下来,先测试你们的识字基础——木板和炭笔发下来后,你们先在上面写下姓名,再写明来自哪个大队、哪個小队。

    最后在木板上将你们会写的字都尽量写出来,越多越好。”

    刘升说完,亲军便让众人排队领取木板、炭笔。

    这些木板是华初营的木材加工厂生产的盖房板材,每块都有一尺宽、六尺长,都在烘干窑进行了初步的处理。

    明清时期已经有了用窑烘干木材的技术,但还不成熟。

    华初营的木材烘干窑却是依照刘升所给后世资料建造的,相关技术也是一整套的成熟工艺,所以这些木材已勉强能当建材使用了。

    此时拿来当做写字板,用完还能继续当建材。

    孙启发领了木板、炭笔,便抱着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将木板放到地上,撅着屁股开始写字。

    他虽然读了两年私塾,可会写的字却不到一百个,还得搜肠刮肚。

    写到后面,不禁急得抓耳挠腮,满头大汗。

    这么热的天气下,其实所有人都在流汗,就连坐在木台上的刘升,衣裳也早已被汗水湿透。

    一个小时后,刘升便让所有人都停笔,站到一边去。

    他拿了笔记本和笔,亲自下来一个个木板的查看、打分、记录。

    之后,他又让这些年轻人从华初营跑去河边营,再跑回来,测试他们体能——这是给选拔军政员做的准备。

    最后,他用一块木匠制作的大黑板,以及质量很差的自制粉笔,教了这些人五十个简体字。

    对此时的人来讲,简体字其实并不突兀。

    因为简体字本就脱胎于繁体字,明人的狂草、书信、速写笔记中,用到简体字的并不少。

    所以,孙启发等人学习起来不仅没觉得有障碍,反而觉得比繁体字更好学——毕竟笔画简单,容易记忆。

    教完后,刘升才对这些人道:“第三个测试,便是看刚才教的五十个简体字,你们明早能写下多少个,也即是测试你们的学习能力。”

    因众人刚才都是干听着,都没纸笔记录,所以此时听了刘升的话,有些没认真听的,便露出了苦恼之色。

    还有的人认真听了,却有了忘了不少,更加苦恼。

    孙启发也没都记下来,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一边努力回忆,一边在手掌上默写笔画···

    次日早饭后,刘升如言让这些人默写五十个简笔字,然后再次打分。

    再接着,他又用一日时间,教授这些人阿拉伯数字,以及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因为时间很短,完全就是填鸭式教育。

    第三天早饭后,他又用昨日教的内容,测试了这些人的算数学习天赋。

    最后综合了四项测试的得分,选拔除了综合成绩最好的六十人,作为他的第一批学生。

    从七月五日这天起,刘升每日都抽出两个小时,来教授这六十人简体字、算数,并讲一些小故事、事例,向学生们灌输他在军事、政治方面的思想。

    同时观察这六十人,看其中哪些适合当军政员,哪些能当学堂老师,哪些又适合当夜校老师。

    至于其他时间,刘升自然还有别的事做。

    比如说从民勇中选拔三百人,按照常备军的要求进行训练。

    以及视察两大营地建立的砖窑、陶瓷窑、木材加工厂、皮革厂、硝田、兵甲修理厂等工造厂坊,以及在新洛河边上修建的小型船坞。

    伐木、垦田的事他同样要留心,时不时就要通过柳大川、郭三海了解下垦屯进度,及各方面具体情况。

    此外,他还得隔几天就抽空去大明这边的刘家寨、大水瓶寨、西走马岭、磨盘寨看看。

    虽然手下还不到一万人,可因为很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刚起步,让人挂心,所以刘升有种忙到脚不沾地的感觉。

    人忙碌起来,便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一转眼半个月过去,到了崇祯十三年(1640)的七月二十。

    这日,刘升用新训练的一哨常备军,换下驻守河边营的一哨常备军,然后带三哨常备军到刘家寨。

    命令一哨新兵驻守刘家寨后,他便带着四十名亲军、剩余的两哨常备军,以及奉命从大水瓶寨赶过来的马贵,与各带了三十名常备军的杨和庆、文宥在祖师顶山脚下汇合。

    之后三百多人便沿着之前半月亲军探好的山路向西北方向行军。

    将士们只背了五日的干粮,分为加了油盐的面饼和炒米,还配有肉干。

    此外就是金疮药、驱蛇的雄黄散、艾草等草药所制的驱蚊烟球、有清凉降暑效果的山茶等杂物。

    常备军都是背着皮甲,身上只穿坎肩、短裤;亲军只有一什刀牌手带了后世铁皮制作的盔甲,却是由毛驴背着。

    因此算是全军轻装简行。

    在加上天目山林木较为洗漱,大旱又使得山中灌木、杂草也不如正常年景那么茂盛,且山中还有山民常年行走立下的小径,所以刘升等人行军速度并不慢。

    平均下来,一小时大概能走七八里路,跟正常人轻身步行差不多。

    从祖师顶向西北走一个小时山路后,前面出现一道狭长的山中谷地。

    刘升让将士们止步歇息,他在指着山脚的一个荒废的自然村落,对杨和庆、文宥道:“从这里开始,这道狭长谷地有近二十里,原本有十几个小村落。

    可因为大旱和土匪袭扰,如今只剩下五个大些的村寨了。

    所以,我们只需先示以军威,再谎称是马金梁手下的卫所军,就能让这个五个村寨对我们心怀畏惧。

    如此,以后我们运输铁料的队伍从这条路经过时不仅安全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甚至还可以在这五个村寨外歇息,让他们提供饮水乃至饭食。”

章节目录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灵灵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灵灵吼并收藏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