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分析诸葛亮和刘备最有名的一次对话,即《隆中对》。
历史是运动的,要在历史的运动中审时度势,就需要清楚力量的差距和谋得力量的办法。
刘备要兴复汉室,就不可避免的要与曹操对抗,那么无论曹操有多么的可憎,他都需要客观的认识曹操集团的实力。就是“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实力。相比较刘备而言,可谓“此诚不可与之争锋”。意思就是要刘备清醒的认识到,要打败曹操首先要承认现实客观力量的差距。曹操的力量远远大于自己,不可逞血气之勇。不能硬碰,要徐徐图之。
而江东孙权实力虽然不如曹操,但“已历三世”,且“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比刘备目前的实力也强哪儿去了。所以只能“为援而不可图也”,意思就是刘备要争取与孙权联合,两家共图曹操。
诸葛亮《隆中对》开始几句就明确了严酷的外部环境,即十分强大的敌人曹操,和可以结盟抗曹的孙权集团。
刘备要经历:谋势→度势→运势的过程。
所谓谋势就是指如何获得力量;度势就是分清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制定有利于己方的策略;运势,是获得力量之后,为具体的行动目标而付诸于正确的手段。
所以,认识了曹操这一明确的强大敌人,也明确了和孙权结盟是目前可行的办法。因为刘备弱,需要“谋势”。那么刘备的“势”从何而来?《隆中对》给出了答案,就是荆州。《隆中对》指出,虽然荆州在刘表的手里,但“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但光有荆州这样的“势”还不够,需要在这基础上“打怪升级”,壮大自己,于是进一步“谋势”,指出“益州沃野”,而“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不明摆着等你刘备去获得么?
于是在这基础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巩固自己的力量政权,这样刘备就获得了“势”,即完成了谋势的过程。
度势其实贯穿于谋势的前后两个时间段,直到让自己满意。刘备据守新野弹丸之地,所以度势的结果是自己太弱了,需要谋势;而得到荆州和益州之后,内修政理,再度势,就得出可以东结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构想。度势就是一个对现实客观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是一种能力,看不见的软实力,往往掌握在人才们的手里。
攒够了实力,就要运势。根据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刘备要等待“天下有变”,然后自己统领大军出秦川以争天下。并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好计划,好战略!诸葛亮一席话,让刘备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非常适合刘备当时的境况。所以,后世的专家不要轻易对这个战略开刀,我认为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后来的结局,当然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看的很清楚。结局是没有达到匡扶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但责任不在于诸葛亮了,是刘备集团手下的人没有贯彻他的战略思路。甚至包括刘备都在行动上暴走。
1关羽没有联吴。他把孙权的求亲队伍很不礼貌的赶走了,还骂了一句很不得体的话!2是关羽私自起兵去攻打樊城和南郡。军事上的重要决定影响到战略大布局,关羽一拍脑袋就开始行动了。他羞辱东吴,北攻曹操,关羽逞个人之勇同时跟两家打仗,败之固然!3关羽之死,荆州已失,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备的情绪也跟着暴走。曹丕篡汉,刘备应申大义而暂搁私仇,怎么可以一意孤行与东吴大起兵戈呢?结果蜀汉的主要军事力量葬送在猇亭一役当中了,诸葛亮拿什么本钱北伐成功?
这里还不讨论刘禅,就凭上面三点,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计划被破坏殆尽。要等“天下有变”,结果刘备和自己的骨干成员自己先变的一塌糊涂了。
诸葛亮忘了,刘备不是枭雄,而是一介平民。关羽也不是什么神将,就是一个心有忠义的普通人。
一个个全是扶不动的阿斗,诸葛亮已经尽力了。
博望新野两把火,虽然挫曹军锐气,但是不可能改变双方力量的根本对比。刘备一路败退,与公子刘琦暂屯夏口。诸葛亮出使东吴是非常精彩的外交故事,其外交风度和政治见地以及他的军事才能都得到了彰显。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书中杜撰出来的故事,他被一群无耻的投降派给刁难,但诸葛亮应对自如,可谓对答的典范。作者这里只载录《三国志》诸葛亮作为外交身份人员对孙权说的话。
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实力不在强弱,在乎人贵有志,开篇说的好!)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是战是和当速做决断,以免上下疑心。笔者想起郭嘉在官渡之战两军对垒说的话,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表明刘备的志气,以激发孙权的自尊。险而决绝,拍案惊奇!)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孙权有军事上的疑虑)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彰显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孙权释疑。)
读史书《三国志》比读小说《三国演义》更加让人钦佩,让人肃然起敬。古人的智慧,活在当下的我尚不及万一,惭愧无极!
好一个“并争天下”,我们无产阶级的目标就是要得天下,要争天下。哪怕只是个初中生,小学生,也要与博士、硕士,研究生们并争天下。
要抵抗还是要投降?这不仅是实力强弱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志气的问题。刘备是有志气的,所以誓死不降曹。诸葛亮用语言在人心目中的比对作用,来智激孙权。孙权务实,疑虑重重,诸葛亮又用自己的客观分析来说明曹操军队的弱点。既然刘备有志气,又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辅佐,所以孙权就决定联合刘备一同抗曹。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外交才能对促进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战略上形成了合力抗曹的局面。曹操这次的对手果然不同。
孙权的军队是迎战曹军的主力,而且孙权的军队要盛于刘备和刘琦的两万人,这导致了两件事。一件事是荆州也就是江陵首先落入孙权之手,《三国演义》纯粹润色,但还是种下了“借荆州”的祸患;一个是诸葛亮在追击曹操的安排上有意的放过了曹操,没有对其赶尽杀绝,这在战略上是不想东吴过于做大,另外军事上也是收四郡的需要。《三国演义》书本里提到关羽放曹操的事,可信度比较高,姑且采纳。借荆州的矛盾,后来演变为孙刘两家的切齿之恨,这直接打乱了联吴的战略。
以荆州为家,在孙权的支持下,刘备借到了荆州,准备带兵入川。恰好东吴鹰派重要人物周瑜病故,诸葛亮根据形势自己提兵入川协助刘备收川的工作,把荆州按照刘备的示意全权交给了关羽。笔者曾想,如果不是刘备入川受挫,诸葛亮大概不会把荆州的事务交给关羽。后来,关羽在战略上根本就不按联吴的路线来。
诸葛亮拿来印信,交给关羽,问关羽:“曹军来犯,君当如何?”
关羽回答:“以兵拒之。”
“若曹军和东吴皆引兵来犯,君又当如何?”诸葛亮又问。
“分兵拒之。”关羽说道。
“如此,则荆州危矣!”诸葛亮很明显不放心关羽。可刘备派关平前来通知消息,希望诸葛亮带兵入川,明显就是希望把荆州托付给关羽。
诸葛亮面情郑重的看着关羽,对他说道:“我给将军八个字,可保荆州。东连孙吴,北拒曹操。将军可记住了?”
“关羽记住了。”
关羽没有记住,后来给忘了。
诸葛亮提兵入川,与张飞兵分两路。他们一路上刚柔并济,降服了许多守关将领。与刘备汇合后,用计斩杀了西川主战的张任;并策反马超归顺刘备,使张鲁派来救援刘璋的计划告吹。
兵临成都城下,马超引军呼唤刘璋,喊话:“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刘璋也就投降刘备了。
之后,曹操破汉中张鲁。
刘备等人整顿西川事宜后,与曹军争夺汉中。当初两川成仇,刘璋派庞义攻打汉中,与张鲁长期争斗,丝毫没沾到便宜,还反过来遭受张鲁军事上的威胁。现在曹军明显胜于张鲁,却被刘备等人进攻,并用疑兵计逼迫得曹操退军,给让出汉中。可见,同样的力量,面对几乎相同的对手,运势之人不同,威力会呈现很大的差别。
我这里不是说诸葛亮比庞统优秀,这种比对没有意义,也对庞统不公平。刘备的事业发展是很紧迫的,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甚至刘璋张鲁,都不可能不限时的容忍刘备的进取计划。所以时间不等人啊!刘备的行事风格很拖沓,荆州该要不要,该夺不夺,实际上就是把诸葛亮的《隆中对》给坑了。到了益州,刘备又这呀那的,为了他个人的仁义之名,直接把庞统给坑死了。可最终,又杀伤多少将士?
所以刘备个人的风格,要为蜀汉事业的发展从头到尾负很大责任。(《三国演义》中写到白马访主,小说家言,不做严肃讨论。)
更多的祸患接踵而至,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不断挑战诸葛亮的神经。先是关羽赶走了东吴的求亲队伍,还辱骂对方。诸葛亮听说后“荆州危矣!”
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诸葛亮得知荆州的情况在恶化,说道:“速召云长回!”
但是,古时候的信息沟通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等你得到消息,恐怕已经是另外一副情景了。
事情的进展无可挽回,曹孙两家勾搭在一起。他们共同杀死了关羽,曹军解了樊城之围。孙权用军事欺骗夺回了荆州。
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备随之为关羽报仇,起倾国之兵与东吴大起干戈。刘备已经听不进正确意见了,刘备的才能捉襟见肘,几十万大军全部葬于猇亭一役。刘备自觉无颜再回益州,病故于白帝城。
这疲弱的蜀汉,正所谓“益州疲惫,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吴蜀交兵,蜀国元气大伤。而东吴虽得到荆州,但国力也遭到削弱,都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政治敏锐的诸葛亮意识到只有吴蜀联合,对抗曹魏,这是大势所趋。由不得个人恩怨,发平民的小性子。
《三国演义》中描写安居平五路,为司马懿这人张本。小说家的谋略,奇是奇,但虚话一场。倒是邓芝出使东吴是很浓厚的一笔。
奇不在邓芝,奇在孙权。孙权之奇在于处危机之中能知人善任,解决矛盾和问题。有重要事情的决策上,孙权往往故作不知,无非是要下面的人来讲明。如果赢得胜利,孙权能保持冷静,看法更为长远。所以无论危机之中还是获得了胜利,孙权政治上的冷静思维,使他作为一个领导能有正确的判断。吴蜀再次联合,不仅仅是诸葛亮看的很清楚,其实孙权也看的很清楚。
邓芝以蜀国使臣的身份来到东吴,向孙权说道:“唇亡齿寒,吴主英名!蜀国若亡,吴国岂能独存?”
张昭在一旁刁难,说道:“蜀国亡在旦夕,反说我吴国会亡?岂非危言耸听!”
“曹丕奸诈不下乃父,彼真心向吴耶?恳请吴主明察,吴蜀联合同谋伐魏。”邓芝说道。
但见孙权点点头,拉住邓芝的手说道:“我担心蜀主年幼,恐不识大体,所以疑虑不决。今见蜀国使臣来意坚决,我既派使臣赴蜀,以共修盟好。”
不管孙权开始有多么严厉,他的担心“蜀主年幼,不识大体”不是没有道理。一旦傻子决定蜀魏通好,那岂不是吴危矣?所以蜀汉掌舵人物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就需要主动去求和,并且表明同盟之意。这样孙刘两家就在政治上一拍即合,一笑泯恩仇。
站在孙权的角度而言,蜀汉和曹魏之间的矛盾是政治上最根本的敌人。所以三国时期的主要矛盾就是蜀汉和曹魏之间的矛盾。孙权向魏国称臣,不过是权宜之计。自己需要休养生息,积蓄国力,怎能冒险深入蜀地;一旦荆州故事重演,岂不是自己被人抄了后路?被人占据了长江上游,孙权尽收长江之利与天下争衡的计划就会被破坏。
再说了,从政治上而言,灭了蜀汉,自己就是与中原文明对立的地方割据。届时,无论是国力上还是政治上,东吴都将不利。从发展方略而言,尽收长江之利,就是夺取荆州上游,下一步的计划不应当首选西川,而是南郡楚国故地,或者守江必守淮的合肥等地。因此,东吴孙权的战略思路接下来就是北上淮河与曹魏争地盘,从而扩张自己的势力。
吴蜀同盟,不仅仅是诸葛亮的决定,而且也是孙权的决定。这唯独是曹丕不愿意看到的。曹丕听闻吴蜀联合,大怒:“吴蜀联合,必有图我之心,我当先伐之!”
曹丕指挥三路大军伐吴,结果被吴国迎头痛击。从此,魏国战略上采取守势,国力日渐恢复,广袤的中原地区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有效利用,越来越显现这种优势。这使得后来诸葛亮寝食难安,夙夜忧叹。因为匡扶中原,兴复汉室的希望随着国力的差距越来越渺茫了。
历史是运动的,要在历史的运动中审时度势,就需要清楚力量的差距和谋得力量的办法。
刘备要兴复汉室,就不可避免的要与曹操对抗,那么无论曹操有多么的可憎,他都需要客观的认识曹操集团的实力。就是“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实力。相比较刘备而言,可谓“此诚不可与之争锋”。意思就是要刘备清醒的认识到,要打败曹操首先要承认现实客观力量的差距。曹操的力量远远大于自己,不可逞血气之勇。不能硬碰,要徐徐图之。
而江东孙权实力虽然不如曹操,但“已历三世”,且“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比刘备目前的实力也强哪儿去了。所以只能“为援而不可图也”,意思就是刘备要争取与孙权联合,两家共图曹操。
诸葛亮《隆中对》开始几句就明确了严酷的外部环境,即十分强大的敌人曹操,和可以结盟抗曹的孙权集团。
刘备要经历:谋势→度势→运势的过程。
所谓谋势就是指如何获得力量;度势就是分清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制定有利于己方的策略;运势,是获得力量之后,为具体的行动目标而付诸于正确的手段。
所以,认识了曹操这一明确的强大敌人,也明确了和孙权结盟是目前可行的办法。因为刘备弱,需要“谋势”。那么刘备的“势”从何而来?《隆中对》给出了答案,就是荆州。《隆中对》指出,虽然荆州在刘表的手里,但“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但光有荆州这样的“势”还不够,需要在这基础上“打怪升级”,壮大自己,于是进一步“谋势”,指出“益州沃野”,而“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不明摆着等你刘备去获得么?
于是在这基础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巩固自己的力量政权,这样刘备就获得了“势”,即完成了谋势的过程。
度势其实贯穿于谋势的前后两个时间段,直到让自己满意。刘备据守新野弹丸之地,所以度势的结果是自己太弱了,需要谋势;而得到荆州和益州之后,内修政理,再度势,就得出可以东结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构想。度势就是一个对现实客观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是一种能力,看不见的软实力,往往掌握在人才们的手里。
攒够了实力,就要运势。根据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刘备要等待“天下有变”,然后自己统领大军出秦川以争天下。并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好计划,好战略!诸葛亮一席话,让刘备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非常适合刘备当时的境况。所以,后世的专家不要轻易对这个战略开刀,我认为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后来的结局,当然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看的很清楚。结局是没有达到匡扶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但责任不在于诸葛亮了,是刘备集团手下的人没有贯彻他的战略思路。甚至包括刘备都在行动上暴走。
1关羽没有联吴。他把孙权的求亲队伍很不礼貌的赶走了,还骂了一句很不得体的话!2是关羽私自起兵去攻打樊城和南郡。军事上的重要决定影响到战略大布局,关羽一拍脑袋就开始行动了。他羞辱东吴,北攻曹操,关羽逞个人之勇同时跟两家打仗,败之固然!3关羽之死,荆州已失,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备的情绪也跟着暴走。曹丕篡汉,刘备应申大义而暂搁私仇,怎么可以一意孤行与东吴大起兵戈呢?结果蜀汉的主要军事力量葬送在猇亭一役当中了,诸葛亮拿什么本钱北伐成功?
这里还不讨论刘禅,就凭上面三点,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计划被破坏殆尽。要等“天下有变”,结果刘备和自己的骨干成员自己先变的一塌糊涂了。
诸葛亮忘了,刘备不是枭雄,而是一介平民。关羽也不是什么神将,就是一个心有忠义的普通人。
一个个全是扶不动的阿斗,诸葛亮已经尽力了。
博望新野两把火,虽然挫曹军锐气,但是不可能改变双方力量的根本对比。刘备一路败退,与公子刘琦暂屯夏口。诸葛亮出使东吴是非常精彩的外交故事,其外交风度和政治见地以及他的军事才能都得到了彰显。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书中杜撰出来的故事,他被一群无耻的投降派给刁难,但诸葛亮应对自如,可谓对答的典范。作者这里只载录《三国志》诸葛亮作为外交身份人员对孙权说的话。
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实力不在强弱,在乎人贵有志,开篇说的好!)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是战是和当速做决断,以免上下疑心。笔者想起郭嘉在官渡之战两军对垒说的话,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表明刘备的志气,以激发孙权的自尊。险而决绝,拍案惊奇!)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孙权有军事上的疑虑)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彰显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孙权释疑。)
读史书《三国志》比读小说《三国演义》更加让人钦佩,让人肃然起敬。古人的智慧,活在当下的我尚不及万一,惭愧无极!
好一个“并争天下”,我们无产阶级的目标就是要得天下,要争天下。哪怕只是个初中生,小学生,也要与博士、硕士,研究生们并争天下。
要抵抗还是要投降?这不仅是实力强弱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志气的问题。刘备是有志气的,所以誓死不降曹。诸葛亮用语言在人心目中的比对作用,来智激孙权。孙权务实,疑虑重重,诸葛亮又用自己的客观分析来说明曹操军队的弱点。既然刘备有志气,又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辅佐,所以孙权就决定联合刘备一同抗曹。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外交才能对促进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战略上形成了合力抗曹的局面。曹操这次的对手果然不同。
孙权的军队是迎战曹军的主力,而且孙权的军队要盛于刘备和刘琦的两万人,这导致了两件事。一件事是荆州也就是江陵首先落入孙权之手,《三国演义》纯粹润色,但还是种下了“借荆州”的祸患;一个是诸葛亮在追击曹操的安排上有意的放过了曹操,没有对其赶尽杀绝,这在战略上是不想东吴过于做大,另外军事上也是收四郡的需要。《三国演义》书本里提到关羽放曹操的事,可信度比较高,姑且采纳。借荆州的矛盾,后来演变为孙刘两家的切齿之恨,这直接打乱了联吴的战略。
以荆州为家,在孙权的支持下,刘备借到了荆州,准备带兵入川。恰好东吴鹰派重要人物周瑜病故,诸葛亮根据形势自己提兵入川协助刘备收川的工作,把荆州按照刘备的示意全权交给了关羽。笔者曾想,如果不是刘备入川受挫,诸葛亮大概不会把荆州的事务交给关羽。后来,关羽在战略上根本就不按联吴的路线来。
诸葛亮拿来印信,交给关羽,问关羽:“曹军来犯,君当如何?”
关羽回答:“以兵拒之。”
“若曹军和东吴皆引兵来犯,君又当如何?”诸葛亮又问。
“分兵拒之。”关羽说道。
“如此,则荆州危矣!”诸葛亮很明显不放心关羽。可刘备派关平前来通知消息,希望诸葛亮带兵入川,明显就是希望把荆州托付给关羽。
诸葛亮面情郑重的看着关羽,对他说道:“我给将军八个字,可保荆州。东连孙吴,北拒曹操。将军可记住了?”
“关羽记住了。”
关羽没有记住,后来给忘了。
诸葛亮提兵入川,与张飞兵分两路。他们一路上刚柔并济,降服了许多守关将领。与刘备汇合后,用计斩杀了西川主战的张任;并策反马超归顺刘备,使张鲁派来救援刘璋的计划告吹。
兵临成都城下,马超引军呼唤刘璋,喊话:“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刘璋也就投降刘备了。
之后,曹操破汉中张鲁。
刘备等人整顿西川事宜后,与曹军争夺汉中。当初两川成仇,刘璋派庞义攻打汉中,与张鲁长期争斗,丝毫没沾到便宜,还反过来遭受张鲁军事上的威胁。现在曹军明显胜于张鲁,却被刘备等人进攻,并用疑兵计逼迫得曹操退军,给让出汉中。可见,同样的力量,面对几乎相同的对手,运势之人不同,威力会呈现很大的差别。
我这里不是说诸葛亮比庞统优秀,这种比对没有意义,也对庞统不公平。刘备的事业发展是很紧迫的,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甚至刘璋张鲁,都不可能不限时的容忍刘备的进取计划。所以时间不等人啊!刘备的行事风格很拖沓,荆州该要不要,该夺不夺,实际上就是把诸葛亮的《隆中对》给坑了。到了益州,刘备又这呀那的,为了他个人的仁义之名,直接把庞统给坑死了。可最终,又杀伤多少将士?
所以刘备个人的风格,要为蜀汉事业的发展从头到尾负很大责任。(《三国演义》中写到白马访主,小说家言,不做严肃讨论。)
更多的祸患接踵而至,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不断挑战诸葛亮的神经。先是关羽赶走了东吴的求亲队伍,还辱骂对方。诸葛亮听说后“荆州危矣!”
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诸葛亮得知荆州的情况在恶化,说道:“速召云长回!”
但是,古时候的信息沟通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等你得到消息,恐怕已经是另外一副情景了。
事情的进展无可挽回,曹孙两家勾搭在一起。他们共同杀死了关羽,曹军解了樊城之围。孙权用军事欺骗夺回了荆州。
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备随之为关羽报仇,起倾国之兵与东吴大起干戈。刘备已经听不进正确意见了,刘备的才能捉襟见肘,几十万大军全部葬于猇亭一役。刘备自觉无颜再回益州,病故于白帝城。
这疲弱的蜀汉,正所谓“益州疲惫,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吴蜀交兵,蜀国元气大伤。而东吴虽得到荆州,但国力也遭到削弱,都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政治敏锐的诸葛亮意识到只有吴蜀联合,对抗曹魏,这是大势所趋。由不得个人恩怨,发平民的小性子。
《三国演义》中描写安居平五路,为司马懿这人张本。小说家的谋略,奇是奇,但虚话一场。倒是邓芝出使东吴是很浓厚的一笔。
奇不在邓芝,奇在孙权。孙权之奇在于处危机之中能知人善任,解决矛盾和问题。有重要事情的决策上,孙权往往故作不知,无非是要下面的人来讲明。如果赢得胜利,孙权能保持冷静,看法更为长远。所以无论危机之中还是获得了胜利,孙权政治上的冷静思维,使他作为一个领导能有正确的判断。吴蜀再次联合,不仅仅是诸葛亮看的很清楚,其实孙权也看的很清楚。
邓芝以蜀国使臣的身份来到东吴,向孙权说道:“唇亡齿寒,吴主英名!蜀国若亡,吴国岂能独存?”
张昭在一旁刁难,说道:“蜀国亡在旦夕,反说我吴国会亡?岂非危言耸听!”
“曹丕奸诈不下乃父,彼真心向吴耶?恳请吴主明察,吴蜀联合同谋伐魏。”邓芝说道。
但见孙权点点头,拉住邓芝的手说道:“我担心蜀主年幼,恐不识大体,所以疑虑不决。今见蜀国使臣来意坚决,我既派使臣赴蜀,以共修盟好。”
不管孙权开始有多么严厉,他的担心“蜀主年幼,不识大体”不是没有道理。一旦傻子决定蜀魏通好,那岂不是吴危矣?所以蜀汉掌舵人物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就需要主动去求和,并且表明同盟之意。这样孙刘两家就在政治上一拍即合,一笑泯恩仇。
站在孙权的角度而言,蜀汉和曹魏之间的矛盾是政治上最根本的敌人。所以三国时期的主要矛盾就是蜀汉和曹魏之间的矛盾。孙权向魏国称臣,不过是权宜之计。自己需要休养生息,积蓄国力,怎能冒险深入蜀地;一旦荆州故事重演,岂不是自己被人抄了后路?被人占据了长江上游,孙权尽收长江之利与天下争衡的计划就会被破坏。
再说了,从政治上而言,灭了蜀汉,自己就是与中原文明对立的地方割据。届时,无论是国力上还是政治上,东吴都将不利。从发展方略而言,尽收长江之利,就是夺取荆州上游,下一步的计划不应当首选西川,而是南郡楚国故地,或者守江必守淮的合肥等地。因此,东吴孙权的战略思路接下来就是北上淮河与曹魏争地盘,从而扩张自己的势力。
吴蜀同盟,不仅仅是诸葛亮的决定,而且也是孙权的决定。这唯独是曹丕不愿意看到的。曹丕听闻吴蜀联合,大怒:“吴蜀联合,必有图我之心,我当先伐之!”
曹丕指挥三路大军伐吴,结果被吴国迎头痛击。从此,魏国战略上采取守势,国力日渐恢复,广袤的中原地区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有效利用,越来越显现这种优势。这使得后来诸葛亮寝食难安,夙夜忧叹。因为匡扶中原,兴复汉室的希望随着国力的差距越来越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