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现阶段任务是防守,在没彻底击败河北以前,曹操不打算到江淮浪费时间,毕竟在水路四通八达的江淮地区,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军。
此时曹操没精力组建水军,也没精力去打造一支船队,留给夏侯惇的主要是步卒,寿春只有少量军官配备坐骑。
淝水之上出现大量战船,夏侯惇急切间点了五千兵冒雨出城,把爱‘说教’的军中小辈李典,留下协助刺史刘馥守城。
下雨天道路泥泞,气温也因雨水寒冷。
寿春将士身穿冬衣带甲而行,快速奔走以致疲累不堪。
等到夏侯惇行至淝水之畔,才发现不远处的‘战船’个头不对,怎么看上去像是渔船一般?
校尉秦翊也发现端倪,急忙出言提醒:“夏侯将军,您看这.”
“这什么?快让将士们靠上去,阻止江东鼠辈上岸,船虽小,但架不住数量多,这河里起码有二百艘。”夏侯惇不愿承认错误,强行给自己找借口。
“唯。”
秦翊不敢违抗军令,抱拳回应去传达。
那二百条都是普通小渔船,船头船尾各有一个穿蓑衣的水手划桨,棚盖两边都用青幔遮住,看不到船舱内是不是藏了人。
见到夏侯惇大军向河边靠近,船队立刻由鱼鳞阵变成一字长蛇阵,并且贴着淝水西岸缓缓而行。
前有淝水阻路,曹军大多不通水性,搭设浮桥又不现实,夏侯惇只得望河兴叹。
渔船载人数量有限,且对方以青幔遮住棚盖两端,秦翊怀疑船棚下根本没人,再次提醒:“夏侯将军,这些渔船没打旗号,而且船舱内可能没有人,末将估计他们就几百人,甚至本来就是渔民,不如让我率本部人马留下监视,您就不必跟着一起淋雨了。”
夏侯惇表情凝重,捋须说道:“若船舱里没人,他们为何要以青幔遮挡?分明是有什么诡计,不过你的猜测也有道理,派个嗓门大的去问问,问问他们从哪里来?想要干什么?”
秦翊寻思何必找人?他催马往河边走了几步,把双手放在鼻翼两侧,大声呼喊:“喂,你们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喊话一遍没有反应,秦翊又跟着喊了第二遍,雄浑的声音在淝水上方震荡。
正当秦翊重复第三遍时,只见对面一条船上有人摘下斗笠,虬髯上挂满了数不清的水珠,而后大声回道:
“俺们是打渔的,从东边大海而来,听说许都有种特别的鱼,黑黢黢的只有一只眼睛.”
“什么乱七八糟.”
秦翊正纳闷的时候,只见夏侯惇气呼呼纵马来到身边,看到他脸上那个黑色眼罩,旋即明白对面‘渔夫’的内涵,心说你们真是来者不善。
夏侯惇持刀向对岸大骂:“你们这群鼠辈故弄玄虚,当我不知是孙权小儿的兵?龟缩在对岸作甚?有胆到东岸来登陆。”
“瞎子,眼瞎心不瞎,你在教我做事?有种游到对岸来,我让你一只眼睛,不对是让你一只手,你过来呀。”
船头虬髯汉子时而用手捂眼,时而勾手作出挑衅的姿势,气得夏侯惇全身发抖,身下的坐骑也躁动不安。
秦翊见状慌忙提醒:“夏侯将军,不要中贼人的激将法。”
“哼,本将岂能中计?再说这淝水也不好过去”夏侯惇冷眼冷语。
秦翊又问:“如今贼在彼岸,我们无船不能自渡,如之奈何?”
“敌不动,我不动,先静观其变,孙权小儿喜用诡秘,我今天就陪他好好玩。”夏侯惇想起去年孙权烧青苗,心中怒火不由得往上升腾。
“是。”
秦翊抱拳不敢反驳,心说五千曹军跟几百人耗,而且还是淋着雨对峙,要是因此患上伤寒之症,似乎不太划算的样子。
毕竟地位与夏侯惇悬殊,想起城中李典被怼的样子,秦翊只能陪在河边淋雨。
为了牵制住夏侯惇,对面那些‘渔夫’时不时嘲讽几句,后面竟拿出鱼竿坐在船头垂钓,就像一群钓鱼人在黑坑盘老板一样。
春天下雨很难上鱼,不但船上的‘钓鱼佬’没鱼获,夏侯惇此次也必然空军,因为中了陈兰调虎离山之计。
对峙约两个时辰,天上细雨慢慢停住,但依旧灰蒙蒙的样子,河上寒风吹打在身上,不少曹军都打起了哆嗦。
夏侯惇此时骑虎难下,他隐隐感觉自己中计了,但等了两个时辰雨都停了,现在离开有些颜面扫地。
下马抖了抖衣甲上的雨水,企图减轻身上一些负重,突然听到秦翊慌张的呐喊。
“夏侯将军不好了,夏侯将军不好了”
夏侯惇听得脸一黑,记得自己因为这种事斥责过秦翊,心说这厮一点记性都没有么?
什么叫夏侯将军不好了?本将军不好端端站在原地么?
旁边将士让出一条路,秦翊穿过人群来到河边,嘴里还在重复:“夏侯将军不”
“有事说事,本将军好得很。”夏侯惇语气深沉,责备之意非常明显。
秦翊听的一愣,连忙抱拳禀报:“是是是,末将口误,李将军急报,寿春城东发现大量军队,他们直奔您的稻田而去”
“什么?”
夏侯惇独眼圆睁,厉声怒骂:“孙权小儿,欺我太甚!我不种稻子他不来,刚刚完成育苗插秧,这厮居然又来捣乱,是可忍孰不可忍!”
“夏侯将军,咱们要回军吗?”秦翊小声问。
夏侯惇瞟了对岸一眼,随着春雨缓缓停了下来,居然有人慢慢在上鱼,简直没把五千曹军放在眼里。
“江东鼠辈偷袭稻田,李曼成应该出兵了吧?”
“没没有”
秦翊轻轻摇头,见夏侯惇怒色明显,连忙补充解释:“李将军说贼军数量太多,他担心寿春安危不敢贸然出城御敌,请您速速回军再做计较。”
“回城再做计较?”夏侯惇听得一怔,沉声追问:“倘若没人牵制,我的稻子还能剩下多少?多少人把李典吓成这样?去年张文远那么点兵,就敢向孙权发起冲锋,与李典一比高下立判。”
(本章完)
此时曹操没精力组建水军,也没精力去打造一支船队,留给夏侯惇的主要是步卒,寿春只有少量军官配备坐骑。
淝水之上出现大量战船,夏侯惇急切间点了五千兵冒雨出城,把爱‘说教’的军中小辈李典,留下协助刺史刘馥守城。
下雨天道路泥泞,气温也因雨水寒冷。
寿春将士身穿冬衣带甲而行,快速奔走以致疲累不堪。
等到夏侯惇行至淝水之畔,才发现不远处的‘战船’个头不对,怎么看上去像是渔船一般?
校尉秦翊也发现端倪,急忙出言提醒:“夏侯将军,您看这.”
“这什么?快让将士们靠上去,阻止江东鼠辈上岸,船虽小,但架不住数量多,这河里起码有二百艘。”夏侯惇不愿承认错误,强行给自己找借口。
“唯。”
秦翊不敢违抗军令,抱拳回应去传达。
那二百条都是普通小渔船,船头船尾各有一个穿蓑衣的水手划桨,棚盖两边都用青幔遮住,看不到船舱内是不是藏了人。
见到夏侯惇大军向河边靠近,船队立刻由鱼鳞阵变成一字长蛇阵,并且贴着淝水西岸缓缓而行。
前有淝水阻路,曹军大多不通水性,搭设浮桥又不现实,夏侯惇只得望河兴叹。
渔船载人数量有限,且对方以青幔遮住棚盖两端,秦翊怀疑船棚下根本没人,再次提醒:“夏侯将军,这些渔船没打旗号,而且船舱内可能没有人,末将估计他们就几百人,甚至本来就是渔民,不如让我率本部人马留下监视,您就不必跟着一起淋雨了。”
夏侯惇表情凝重,捋须说道:“若船舱里没人,他们为何要以青幔遮挡?分明是有什么诡计,不过你的猜测也有道理,派个嗓门大的去问问,问问他们从哪里来?想要干什么?”
秦翊寻思何必找人?他催马往河边走了几步,把双手放在鼻翼两侧,大声呼喊:“喂,你们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喊话一遍没有反应,秦翊又跟着喊了第二遍,雄浑的声音在淝水上方震荡。
正当秦翊重复第三遍时,只见对面一条船上有人摘下斗笠,虬髯上挂满了数不清的水珠,而后大声回道:
“俺们是打渔的,从东边大海而来,听说许都有种特别的鱼,黑黢黢的只有一只眼睛.”
“什么乱七八糟.”
秦翊正纳闷的时候,只见夏侯惇气呼呼纵马来到身边,看到他脸上那个黑色眼罩,旋即明白对面‘渔夫’的内涵,心说你们真是来者不善。
夏侯惇持刀向对岸大骂:“你们这群鼠辈故弄玄虚,当我不知是孙权小儿的兵?龟缩在对岸作甚?有胆到东岸来登陆。”
“瞎子,眼瞎心不瞎,你在教我做事?有种游到对岸来,我让你一只眼睛,不对是让你一只手,你过来呀。”
船头虬髯汉子时而用手捂眼,时而勾手作出挑衅的姿势,气得夏侯惇全身发抖,身下的坐骑也躁动不安。
秦翊见状慌忙提醒:“夏侯将军,不要中贼人的激将法。”
“哼,本将岂能中计?再说这淝水也不好过去”夏侯惇冷眼冷语。
秦翊又问:“如今贼在彼岸,我们无船不能自渡,如之奈何?”
“敌不动,我不动,先静观其变,孙权小儿喜用诡秘,我今天就陪他好好玩。”夏侯惇想起去年孙权烧青苗,心中怒火不由得往上升腾。
“是。”
秦翊抱拳不敢反驳,心说五千曹军跟几百人耗,而且还是淋着雨对峙,要是因此患上伤寒之症,似乎不太划算的样子。
毕竟地位与夏侯惇悬殊,想起城中李典被怼的样子,秦翊只能陪在河边淋雨。
为了牵制住夏侯惇,对面那些‘渔夫’时不时嘲讽几句,后面竟拿出鱼竿坐在船头垂钓,就像一群钓鱼人在黑坑盘老板一样。
春天下雨很难上鱼,不但船上的‘钓鱼佬’没鱼获,夏侯惇此次也必然空军,因为中了陈兰调虎离山之计。
对峙约两个时辰,天上细雨慢慢停住,但依旧灰蒙蒙的样子,河上寒风吹打在身上,不少曹军都打起了哆嗦。
夏侯惇此时骑虎难下,他隐隐感觉自己中计了,但等了两个时辰雨都停了,现在离开有些颜面扫地。
下马抖了抖衣甲上的雨水,企图减轻身上一些负重,突然听到秦翊慌张的呐喊。
“夏侯将军不好了,夏侯将军不好了”
夏侯惇听得脸一黑,记得自己因为这种事斥责过秦翊,心说这厮一点记性都没有么?
什么叫夏侯将军不好了?本将军不好端端站在原地么?
旁边将士让出一条路,秦翊穿过人群来到河边,嘴里还在重复:“夏侯将军不”
“有事说事,本将军好得很。”夏侯惇语气深沉,责备之意非常明显。
秦翊听的一愣,连忙抱拳禀报:“是是是,末将口误,李将军急报,寿春城东发现大量军队,他们直奔您的稻田而去”
“什么?”
夏侯惇独眼圆睁,厉声怒骂:“孙权小儿,欺我太甚!我不种稻子他不来,刚刚完成育苗插秧,这厮居然又来捣乱,是可忍孰不可忍!”
“夏侯将军,咱们要回军吗?”秦翊小声问。
夏侯惇瞟了对岸一眼,随着春雨缓缓停了下来,居然有人慢慢在上鱼,简直没把五千曹军放在眼里。
“江东鼠辈偷袭稻田,李曼成应该出兵了吧?”
“没没有”
秦翊轻轻摇头,见夏侯惇怒色明显,连忙补充解释:“李将军说贼军数量太多,他担心寿春安危不敢贸然出城御敌,请您速速回军再做计较。”
“回城再做计较?”夏侯惇听得一怔,沉声追问:“倘若没人牵制,我的稻子还能剩下多少?多少人把李典吓成这样?去年张文远那么点兵,就敢向孙权发起冲锋,与李典一比高下立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