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对比
宁安从报社回来的时候,已经黑了。
此时,寝殿的桌子上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
他坐下吃了口,突然一怔,随即笑了起来。
秋云病了之后,他吃饭只是对付两口,谈不上享受。
可现在,他又找回了享受的感觉。
显然,这桌饭菜是秋云这个丫头做的。
果然,不一会儿秋云和素水笑笑走了过来,二人各端着一道菜。
虽然白素水的身份是商行的掌柜,但一到晚上便又是他的丫鬟了。
秋云笑脸红润有光泽,她已经基本痊愈。
“殿下,秋云烧了这一桌子菜,是要谢殿下的救命之恩。”素水笑着道。
秋云点点头,心有余悸,“如果这次没有殿下,秋云可能真的撑不下。”
险死还生,她对东海王无限感激。
今后东海王就算让她上刀山,下火海,她也会毫不皱眉。
毕竟,她的命都是东海王救的。
“本王当时能救你,你还不信,现在知道本王没有撒谎了吧?”宁安笑道。
顿了下,他继续道,“鉴于你当时一点都不信本王,本王要惩罚你,这顿饭还不够,本王还要再吃十顿。”
秋云捂嘴笑了起来,她道,“殿下就是吃一百顿,秋云也乐意。”
“那就太好了。”宁安哈哈笑起来。
其实他只是玩笑,什么谢与不谢的。
相处这几个月,他早就把秋云和素水当自己的家人了。
让二人坐下,三人一面吃饭,一面笑起来,其乐融融。
……
太医院。
相比宁安吃嘛嘛香,太医院副使温圩对饭菜却有些难以下咽。
为了防治疟疾,太医院的太医个个有家不回,俱都呆在太医院,随时商量应对之策。
其他太医也一样,不少人唉声叹气。
这累他们受了,可是西十八坊的疟疾防治没有太大进展,每年都有人患上疟疾。
而被他们聚拢在一处的疟疾病人情况也不是很好。
六百人不断出现死亡,几乎达到了总数的三成。
总体而言,他们防治前和防治后没有太大的区别。
“温副使,我认为无需着急,至少我们的药方也把剩下的七成救活了。”一个太医道。
他们不断调整药方,除了青蒿没有去除,其他的药要么换掉,要么减量,要么增量。
“的确如此。”温圩也认为太医院的方子有效。
不过他主要担心的不是这个,于是道,“可是每增加一百多个病患,这可如何是好?”
到这个,众人全部沉默下来。
他们已经尝试了所有的办法。
一开始把患病的人带走,后来把患病的人全家都带走。
可是,他们仍然无法阻止疟疾的蔓延。
饭堂里寂静了一会儿,一名太医道,“疟疾本就难防难治,不定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东海王负责的东十八坊,不定患疟疾的人已经成千上万。”
“得对,我们已经尽力了。”有人附和。
“到时候皇上对比东十八坊和西十八坊,不但不会责怪我们,不定还会夸我们。”
“是呀,据皇上给了东海王七时间,还有两就到了,到时候便可对比出来。”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又找回了自信。
温圩微微点他,他虽然对太医院的防治不是很满意。
但想到东海王,心里便稍微安慰。
正如太医们的,再过两,他们太医院便能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接下来的两日,东十八坊和西十八坊继续疟疾的防治。
第二晚上的时候,温圩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让他隔日参加早朝。
太医院虽然是给帝王以及妃嫔们治病的机构,但因为他们不涉及政务,所以一般不参与朝政议事。
皇帝突然让他去,显然是为了比较东十八坊和西十八坊的防治事宜。
隔日,他早早来到待漏院。
等了一会儿,大臣陆续抵达,东海王也大摇大摆过来了。
“下官见过院使。”温圩上前行礼。
当下,东海王虽然与他分开防治疟疾,但依然是他的上司。
宁安见温圩微有得色,淡淡道,“温副使心情似乎不错,看来西十八坊的疟疾防治不错。”
“下官已经尽力,尽量减少了病患的死亡以及新增。”温圩道,又反问一句,“不知院使的东十八坊如何了?”
“还行,患了疟疾的一个没死,只有零星几个增加,估计是从你们西十八流窜过来的蚊子传染的。”宁安道。
他的是事实,西十八坊的疟疾不断,东十八就不要想安宁。
温圩闻言,只是以为宁安在吹牛,便不再言语。
等上了朝,二人高下立分。
不多时,皇帝宁淳到了。
群臣议事之后,皇帝宁淳望向宁安,笑着道,“诸位爱卿,东海王在报纸上刊登的那份疟疾防治法子似乎是对的,东十八坊的疟疾基本断绝。”
正等着看宁安笑话的大臣们听了,个个呆若木鸡。
即便是上官云也吃了一惊。
杜明锦轻轻松了口气,这几他还盘算如何给东海王求情,偿还他的恩情。
东海王拐弯抹角,最终没有收下他的琥珀杯,他依然感觉欠东海王什么。
柳青则和上官云一样,更多的是意外。
他总是下意识认为东海王不学无术,可东海王表现总是超出他的预期。
太子瞅了眼六皇子,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儿?
他们明明暗中使绊子了,怎么皇帝反倒东海王的法子奏效了。
六皇子一脸迷茫,他令人搜集疟疾病患的东西扔到东十八坊。
他的人都是见东西被人捡走之后才回来。
最震惊的莫过于温圩了。
他满心期待皇帝最终会赞扬太医院,革除东海王的院使头衔,让他接过一团乱麻的东十八坊。
可他没想到风云变化,最终会是这个结果。
他正要问为什么会有这和论断,只听宁淳继续道,“昨东海王便将东十八坊的防治情况回禀了朕,朕派遣官员核实,的确如东海王的一样,官府登记的疟疾病患俱都生龙活虎。”
清了清嗓子,他转向温圩,道,“从现在起,太医院配合东海王,对整个长安的疟疾进行防治,尽快将其消灭。”
宁安从报社回来的时候,已经黑了。
此时,寝殿的桌子上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
他坐下吃了口,突然一怔,随即笑了起来。
秋云病了之后,他吃饭只是对付两口,谈不上享受。
可现在,他又找回了享受的感觉。
显然,这桌饭菜是秋云这个丫头做的。
果然,不一会儿秋云和素水笑笑走了过来,二人各端着一道菜。
虽然白素水的身份是商行的掌柜,但一到晚上便又是他的丫鬟了。
秋云笑脸红润有光泽,她已经基本痊愈。
“殿下,秋云烧了这一桌子菜,是要谢殿下的救命之恩。”素水笑着道。
秋云点点头,心有余悸,“如果这次没有殿下,秋云可能真的撑不下。”
险死还生,她对东海王无限感激。
今后东海王就算让她上刀山,下火海,她也会毫不皱眉。
毕竟,她的命都是东海王救的。
“本王当时能救你,你还不信,现在知道本王没有撒谎了吧?”宁安笑道。
顿了下,他继续道,“鉴于你当时一点都不信本王,本王要惩罚你,这顿饭还不够,本王还要再吃十顿。”
秋云捂嘴笑了起来,她道,“殿下就是吃一百顿,秋云也乐意。”
“那就太好了。”宁安哈哈笑起来。
其实他只是玩笑,什么谢与不谢的。
相处这几个月,他早就把秋云和素水当自己的家人了。
让二人坐下,三人一面吃饭,一面笑起来,其乐融融。
……
太医院。
相比宁安吃嘛嘛香,太医院副使温圩对饭菜却有些难以下咽。
为了防治疟疾,太医院的太医个个有家不回,俱都呆在太医院,随时商量应对之策。
其他太医也一样,不少人唉声叹气。
这累他们受了,可是西十八坊的疟疾防治没有太大进展,每年都有人患上疟疾。
而被他们聚拢在一处的疟疾病人情况也不是很好。
六百人不断出现死亡,几乎达到了总数的三成。
总体而言,他们防治前和防治后没有太大的区别。
“温副使,我认为无需着急,至少我们的药方也把剩下的七成救活了。”一个太医道。
他们不断调整药方,除了青蒿没有去除,其他的药要么换掉,要么减量,要么增量。
“的确如此。”温圩也认为太医院的方子有效。
不过他主要担心的不是这个,于是道,“可是每增加一百多个病患,这可如何是好?”
到这个,众人全部沉默下来。
他们已经尝试了所有的办法。
一开始把患病的人带走,后来把患病的人全家都带走。
可是,他们仍然无法阻止疟疾的蔓延。
饭堂里寂静了一会儿,一名太医道,“疟疾本就难防难治,不定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东海王负责的东十八坊,不定患疟疾的人已经成千上万。”
“得对,我们已经尽力了。”有人附和。
“到时候皇上对比东十八坊和西十八坊,不但不会责怪我们,不定还会夸我们。”
“是呀,据皇上给了东海王七时间,还有两就到了,到时候便可对比出来。”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又找回了自信。
温圩微微点他,他虽然对太医院的防治不是很满意。
但想到东海王,心里便稍微安慰。
正如太医们的,再过两,他们太医院便能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接下来的两日,东十八坊和西十八坊继续疟疾的防治。
第二晚上的时候,温圩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让他隔日参加早朝。
太医院虽然是给帝王以及妃嫔们治病的机构,但因为他们不涉及政务,所以一般不参与朝政议事。
皇帝突然让他去,显然是为了比较东十八坊和西十八坊的防治事宜。
隔日,他早早来到待漏院。
等了一会儿,大臣陆续抵达,东海王也大摇大摆过来了。
“下官见过院使。”温圩上前行礼。
当下,东海王虽然与他分开防治疟疾,但依然是他的上司。
宁安见温圩微有得色,淡淡道,“温副使心情似乎不错,看来西十八坊的疟疾防治不错。”
“下官已经尽力,尽量减少了病患的死亡以及新增。”温圩道,又反问一句,“不知院使的东十八坊如何了?”
“还行,患了疟疾的一个没死,只有零星几个增加,估计是从你们西十八流窜过来的蚊子传染的。”宁安道。
他的是事实,西十八坊的疟疾不断,东十八就不要想安宁。
温圩闻言,只是以为宁安在吹牛,便不再言语。
等上了朝,二人高下立分。
不多时,皇帝宁淳到了。
群臣议事之后,皇帝宁淳望向宁安,笑着道,“诸位爱卿,东海王在报纸上刊登的那份疟疾防治法子似乎是对的,东十八坊的疟疾基本断绝。”
正等着看宁安笑话的大臣们听了,个个呆若木鸡。
即便是上官云也吃了一惊。
杜明锦轻轻松了口气,这几他还盘算如何给东海王求情,偿还他的恩情。
东海王拐弯抹角,最终没有收下他的琥珀杯,他依然感觉欠东海王什么。
柳青则和上官云一样,更多的是意外。
他总是下意识认为东海王不学无术,可东海王表现总是超出他的预期。
太子瞅了眼六皇子,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儿?
他们明明暗中使绊子了,怎么皇帝反倒东海王的法子奏效了。
六皇子一脸迷茫,他令人搜集疟疾病患的东西扔到东十八坊。
他的人都是见东西被人捡走之后才回来。
最震惊的莫过于温圩了。
他满心期待皇帝最终会赞扬太医院,革除东海王的院使头衔,让他接过一团乱麻的东十八坊。
可他没想到风云变化,最终会是这个结果。
他正要问为什么会有这和论断,只听宁淳继续道,“昨东海王便将东十八坊的防治情况回禀了朕,朕派遣官员核实,的确如东海王的一样,官府登记的疟疾病患俱都生龙活虎。”
清了清嗓子,他转向温圩,道,“从现在起,太医院配合东海王,对整个长安的疟疾进行防治,尽快将其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