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骑着食铁兽朝着身毒疾驰而去,这一天,刘叔终于来到了摩揭陀国,听说这里旱雨季明显,夏天炎热干燥,雨季又是天天下雨,经常会造成洪灾。但是农业和水利却兴盛,这里棉花和棉布享誉在外,而中土则多是葛麻布衣。进入城中,城里的铁匠铺到处都是,看的出来这里的铁器技艺非常高明,刘叔还经常看到身毒大象兵,兵士骑着大象在城外来回巡逻。刘叔心里计算着孔雀王朝和汉王朝谁更强一点?刘叔摇了摇头,才到这里就开始想念家乡了,自然而然就开始比较两地有什么不同,想着如果有一天回去了,也好把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带回去。

    到了摩揭陀国内,刘叔和许多当地老人进行攀谈,发现这里等级严格,白种人看到他就一脸鄙夷,有的还想要动手,但是毕竟此地人生地不熟,刘叔都是看着情况不对就溜了,刘叔想多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知己知彼。原来所谓的孔雀王朝是因为摩揭陀国的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之前刘叔一直以为这里是因为是孔雀遍地或者以孔雀为图腾而得名。

    孔雀王朝建立之前这里曾是难陀王朝,而难陀王朝之前则是幼龙王朝。难陀王朝时期帝国的西北方来了一个叫亚历山大大帝的国王,这个国王灭掉了难陀王朝的邻国,强大的波斯帝国,随后又率兵侵入了难陀王朝的西北部。两年后亚历山大大帝惧怕佛陀和湿婆的力量,从西北河域撤走,在旁遮普地区设立了一个总督,并留下了一支军队。难陀王朝的废物们打了多年都没有攻下这个外族总督府,人们渐渐对王朝统治者失去了尊重,直到有一天,摩揭陀国一名出身刹帝利的青年贵族,名叫旃陀罗笈多,他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并组建了一支军队,他带领大家打败了旁遮普的侵略者,之后他率军进抵难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不费吹灰之力就推翻了难陀王朝的统治,自己掌握了政权,建立了名扬四海的孔雀王朝,所以其他国家的人就以孔雀王朝代称摩揭陀国。

    旃陀罗笈多为孔雀帝国的繁荣打下了结实的根基,chandragupta梵语翻译成中原话就是月护,所以中原也会称旃陀罗笈多为月护王,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有3万骑兵、60万步兵、9000头战象,除了孔雀王朝的南方,四周邻国都臣服在孔雀王朝强大兵力之下。旃陀罗笈多晚年笃信耆那教,后来抛弃王位出家,终于按耆那教的教义逐渐绝食而死。他出家后,其子宾头娑罗继位!

    宾头娑罗死后,其子阿育王继位。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他的勇武故事一直被大众传颂,传闻他只用一根木棍就杀死了一头狮子,刘叔听了这个故事也是直咋舌,这太扯了吧。阿育王原本在王朝西北地区担任总督,那里是孔雀王朝兵力最强的区域,他在父亲病重时回到了首都华氏城。据口口传说,他在父王死后,杀了99名兄弟,才坐稳了宝座,刘叔听完这个传说,又是直咂舌。

    阿育王继位后,虽然四周都名义上臣服于孔雀王朝,但是大多都是口服心不服,经常会有叛乱,于是阿育王向世人展现了他优秀的军事能力。后来,阿育王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一下就俘虏了15万人,消灭了10万人,羯陵伽国人死伤更是高达数十万。阿育王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他让佛教成为国教,却没有舍弃其他教派,相反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阿育王也予以慷慨捐助。由于阿育王强调宗教和平相处,政治上给予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王朝长达41年的时间。

    阿育王在结束战争之后,开始专注于礼佛,他广修佛寺,召集四方僧人,编撰、完善和整理了许多佛经,佛教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此外他还派僧人外出传教。阿育王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还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与其他教派的争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了1000比丘(比丘就是男僧),在国都华氏城举行大结集,并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又编撰了《论事》。阿育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

    刘叔来到摩竭陀国曾经的国都王舍城北门,此城曾经被火焚烧,如今有新城建于旧址北方。加德满都河谷罗美德寺的老僧曾指引刘叔前往此处的迦兰陀竹园。当年佛陀带了三迦叶兄弟和徒众千人,到摩竭陀国去,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并且在王舍城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后来没多久又有舍利弗与大目犍连来皈依,成为座下高足,追随佛陀弘扬佛法。他们原本都是六师外道之一,删阇耶的弟子,无意间听到五比丘之一的阿说示在诵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他二人知道有佛陀在世,随即到竹林精舍,听闻佛陀说法后,就带领弟子二百五十人同来皈依佛陀。

    刘叔听完僧侣介绍完竹林精舍的历史,就问到大目犍连?是那个阿育王的师傅吗?僧侣说不是,目犍连是世尊十大弟子之一,又名拘律陀,婆罗门种,生而容貌端正,自幼即与舍利弗交情甚笃,同为删阇耶外道之弟子,各领徒众二百五十人。常与舍利弗互约,先得悟解脱者必以相告,遂共竞精进修行。后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说示,而悟诸法无我之理,并告目犍连,目犍连遂率弟子一同拜谒佛陀,蒙其教化,时经一月,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舍利弗和目犍就皈依佛陀,从他们皈依佛陀起,目犍连就站在佛陀的左面,舍利弗则站在佛陀的右面。除了他们到别的地方去弘化,就一直不曾离开过佛陀。舍利弗随佛陀出家半个月后才尽诸结漏,断除烦恼,而目犍连只用七天的时间,即尽结漏,现神通力,证得阿罗汉的神通智波罗蜜。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有神通的弟子非常多,而目犍连被推为神通第一。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僧团中,也是最活跃的人物,别人做不到的,他都能做到;别人所不能到的地方,他都能到。但是目犍连常为俗事打抱不平。

    有一次,佛陀祖国的都城迦毗罗卫城,遭到桥萨弥罗国的琉璃王的侵略,佛陀起初也曾为爱国的热忱所动,想为祖国出力帮忙,佛陀曾三次坐在路上阻拦琉璃王的大军,但琉璃王逢到佛陀,虽然每次回军,但侵略的恨心绐终没有息灭。佛陀知道因果业报的道理,尽了爱国的心后,就只有由他去。可是,目犍连尊者的神通还不能了解到无尽的业报,他得悉琉璃王大军包围了迦毗罗卫城的消息以后,很激动的对佛陀禀告道“佛陀!迦毗罗卫城受到琉璃王的侵略,我们应该出力帮忙。”

    佛陀注视了目犍连一会,就用慈和的口吻回答道“目犍连!释迦族中受宿世的罪业之报,这是共业所感,你不能为他们代受!他们不忏悔罪业,一味骄横,不改往修来,腐蚀了的房屋,终要倒下来的!”目犍连尊者听了佛陀的话后,他虽然知道这是事实,但他又想到了他的神通,他想以神通来营救城中的人民。琉璃王派百万大军围困住迦毗罗卫城,水泄不通,什么人都无法通行。

    唯有目犍连能用神通腾空飞入城中。目犍连进入城内,在释迦族中找了五百位优秀的人,他升空用钵把他们摄装起来,再由空中飞出。出城后,目犍连到了平安地带,打开手中捧着的钵,想放出五百位释迦族幸存者,哪知不看则已,一看之下,目犍连大惊起来,原来钵中藏着的五百人都化为血水了!目犍连尊者到这时候,才完全觉悟到佛陀所说的因果法则不可违背,就算是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

    传闻目犍连有六大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尽通。每每遇到阻碍,目犍连尊者是最反对妥协的人,他运用各种神通和敌人战斗。目犍连常与外道斗法,却从来没败过,但是佛陀经常呵斥有神通的弟子,因为神通对于生或死并无帮助。有一次目犍连在宣扬真理的途中,经过伊私阇梨山下,被当时的裸形外道看到,他们就从山上推下乱石想要击杀目犍连,乱石像雨点一般的落下,目犍连的肉身被打成肉泥。

    比丘们心有不甘,大家集合起来请问佛陀,他们问道:“佛陀!目犍连尊者和舍利弗尊者,同是佛陀上座的弟子,他是一位那么了不起的人,佛陀到天宫为母说法,他曾受我们请求,到天宫去探望佛陀;他自己的母亲因毁谤三宝堕入地狱受苦,他也曾到地狱救母。他是这么一位轰轰烈烈有大神通的尊者,为什么他不用神通和外道对抗呢?至少,他为什么不躲避外道的那场暗算呢?”

    佛陀很安详的告诉大家道“目犍连是我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他不是不能同外道对抗,而是因为有一次琉璃王侵略迦毘罗卫国时,他用神通救不了城中的人民,他知道神通敌不过业力,肉体是无常的,业报是要了结的,目犍连过去人生中,曾以捕鱼为业,不知有多少生命为他而死。你们不要难过,目犍连虽然辞世了,但真理是不会灭的!”

    “诸比丘们,生死的问题,在觉悟之前是不成问题的。有生就有死,死也不必惊慌惧怕,要紧的是对于死前有无觉悟。只有目犍连尊者,亡身的时候并不迷茫,他勇于进入涅槃才是真正可贵之处,目犍连尊者为了宣传佛陀的教法而牺牲,这才是无限之美!”

    “目犍连殉教的时候,并不是他不知道预防,他有那么多大神通,他可以保卫自己不死,但这不是合适的方法。修行的人不可违背因果法则,目犍连曾在因中捕鱼,捕鱼杀生的业就要了结。而且,目犍连早就发愿要把他的生命献给真理,现实满足了他的愿望,他不惧怕入灭,我的弟子如果都能有目犍连牺牲殉教的精神,佛法就肯定能更加发扬广大,诸比丘们!你们应该效法目犍连尊者!……”

章节目录

刘叔修仙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星宿闲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宿闲人并收藏刘叔修仙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