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380老家来信</p>
唐植桐呼呼大睡的时候,小王同学正在写日记。</p>
现在还没有“正经人谁写日记”的梗,实际情况确实是很多识文断字的人都喜欢写日记,尤其是小王同学这类能吃饱,还不累的青年。</p>
由于唐植桐不在家,小王同学在日记里写的都是些不方便与外人说的心里话。</p>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今天王静文去椿树胡同说起。</p>
今天是星期天,王静文打算回娘家看看。</p>
到了妇联宿舍门口,高大爷把王静文叫住:“小王,有你家一封信,好像是老家来的,你带给叶主任吧。”</p>
“好嘞,谢谢高大爷。”王静文接过信,跟高大爷道了谢才转身上楼。</p>
王静文不用看信也知道,这是父亲老家的来信,因为母亲这边老家已经没有亲人了,全都消失在了花园口那场大水里……</p>
自从十年前进城以后,随着全国情况的逐步安定,通信也逐步恢复,王父重新与老家那边取得了联系。</p>
王父尚有老娘在世,为尽孝道,曾派人接到四九城住过一段时间。</p>
无论出发点是道义还是公理良俗,王父去世的事情,都有必要通知王父老家的亲人,于是叶志娟拍了加急电报。</p>
于是,王父每个月给老家寄的金额成了三十万。</p>
老家方面并没有来人,只是回了一封电报,内容也比较简单,表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就不过来了,打算在老家给王父立座衣冠冢。</p>
对此,叶志娟从来没有阻止过,更没有阴阳怪气的刺挠,甚至主动从自己单位帮丈夫筹措寄回老家的费用。</p>
王父没有同意,老太太很生气,为了安抚老娘,王父每月往老家寄的金额变成了四十万。</p>
但在老家给王父立衣冠冢的事情,叶志娟忙着王父的追悼会等事宜,并未及时做出回应。</p>
在王静文的印象里,那时候家里是吃供给的并没有钱,为了筹措寄回老家的钱,父亲甚至到有关部门去说情。</p>
后来,王父授了衔,供给制也改成了工资制,两口子的工资已经能完全覆盖住一家老小的开支及往老家寄的那部分。</p>
就这么过了大概有一年多,老太太带着一儿一孙又来了一次四九城,这次的目的也很明确,让王父为自己的亲兄弟和亲侄子安排工作。</p>
谁知老太太只是通知,并未打算取得儿子遗孀的同意,直接找上县里,要求县里出经费……</p>
进城后,接家属、保姆进四九城的不在少数,落个四九城城市户口也不难,一句话就能办,而且不违反任何规定,也不用去求任何人。</p>
但由于老太太放心不下家里的其他孙子,并没住太久,执意回了西南老家。</p>
一开始的时候,王父每个月寄给母亲旧币二十万。</p>
前几年的风气还是非常好的,别说王父,就连一把手、二把手也没有给他们的亲朋、乡邻安排工作。</p>
这一耽误,王父老家的相关部门几经辗转,把电话打到了叶志娟办公室。</p>
后来时不时的收到老家来信,什么老太太身体不舒坦要看病啦、老几家的孩子要说亲啦等等,理由各种各样,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要钱。</p>
从那以后,王父见月往老家寄钱。</p>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小到个人,大到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干劲,信心十足。</p>
对于老家方面来不了的事情,叶志娟并不意外,和闺女聊起来的时候也说了自己能理解,老人家年纪大了,不来就不来吧。</p>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王父积劳成疾,撒手人寰。</p>
王静文对奶奶的印象并不算好,小脚老太太特别偏爱还是个奶娃的敬民,但敬民还小,跟突然冒出来的奶奶也不亲。</p>
本来嘛,老太太若是悄么么的立个衣冠冢,这事大概率会没人过问,但闹了这么一出,县里就不能充耳不闻了。</p>
虽然县里对这事乐见其成,也愿意出这块费用,但还是有懂事的人,因为这事得经遗孀同意,甚至得组织批准!</p>
一听原委,叶志娟为了丈夫的清誉着想,不假思索的婉拒了县里好意。</p>
这么多年了,叶志娟也看清楚了,丈夫的这帮兄弟,若是由着他们来,还指不定以后打着丈夫的名义做什么事呢。</p>
如此,叶志娟与丈夫那边的亲人之间算是结下了梁子。</p>
尽管王父已去世,但叶志娟依旧按照丈夫在世时的规矩,每个月按时寄四十块钱给老家,从未中断。</p>
即便如此,王父老家那边还不满意,又来过几次信,以老太太的口吻写成,说话不是很客气,当然,主要目的还是要求加钱。</p>
叶志娟回过一封,丈夫已经没了,工资少了一个人的,自己又拉扯三个孩子,给不出更多,如果再闹,这四十也不寄了。</p>
看叶志娟态度坚决,那边才安稳了些。</p>
也是从这时起,王静文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父亲的去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重创,还附带其他人给予的精神伤害。</p>
有同学就刺挠姐弟三人是没爹的孩子,这也是敬民在受到欺负后不敢声张的一个原因。</p>
娘四个只靠着叶志娟的工资过活,扣除给王父老家亲人的钱后,剩下的捉襟见肘,明明是三个子弟,却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说没有落差是不可能的。</p>
王静文之所以在中学没毕业就去上舞蹈学校,一方面是在学校选拔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是想帮助家庭早点脱离物质生活大幅下降的局面。</p>
舞蹈学校吃住免费,而且有补贴拿,直接给家里省了一大块开支。</p>
后期因为营养到位,身体二次发育导致无法继续从事舞蹈行业,王静文其实内心并没有什么遗憾,反而觉得早点以干部身份参加工作更合她的心意。</p>
参加工作以后,有了工资,能帮到家里,王静文还是非常高兴的,一切都在照着她的规划发展。</p>
尽管当时还未满十八岁,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但就实际情况来说,真正卡着这条线的并不多,所以北图的同事也没少为她介绍对象,但她都以年龄不到拒绝了,一来是小王同学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二来也是想多待几年,多帮家里几年。</p>try{ggauto();} catch(ex){}
碰到唐植桐,完全是意外。</p>
当然,这里面无法排除唐植桐风趣、体贴、知冷暖,以及身高给小王同学带来安全感的原因,甚至有张桂芳慈眉善目带来的辅助作用。</p>
王静文用钥匙开了门,迎接她的是王敬民。</p>
王敬民看王静文空着手,又期盼的往大姐身后看去,并没有看到唐植桐的身影,失望的问道:“大姐,姐夫呢?”</p>
“写作业去,一天到晚就知道吃。”王静文赏了弟弟一个脑瓜崩,问王静莹道:“静莹,咱妈在里屋?”</p>
在得到王静莹的肯定答复后,又嘱咐她:“静莹,看着敬民点,监督他写作业。”</p>
待王静莹答应下来,王静文才拿着信去了叶志娟卧室。</p>
这里是卧室,也同时兼具书房的作用,叶志娟正在看文件,在看到大闺女进屋后,将文件合上,问道:“你怎么来了?桉子呢?”</p>
“去安东了。”王静文走到叶志娟身后,搂住妈妈,将自己的脑瓜放在妈妈的肩头,撒娇道:“您就知道问女婿,也不关心关心您闺女。”</p>
“你这不是好好的吗?”叶志娟摸摸闺女的脸颊,满满的胶原蛋白,Q弹。</p>
“我好好的,但让您头疼的事来了。”王静文从口袋里掏出信,放在了书桌上。</p>
“唉,我估摸着就快来信了。”叶志娟一看邮戳,就知道这信是从丈夫老家来的。</p>
“有日子没来信了吧?您还能掐会算啊?”王静文打趣了一句,抽过椅子,坐在了妈妈身边。</p>
自从结下梁子后,老家那边知道从这边捞不到更多的钱,来信就愈发少了,毕竟寄信也是要钱的,最近一年多甚至一封信都没有。</p>
反倒是县上抓住了跟叶志娟打交道的机会,甭管是否来京开会,只要到了川椒的产期,都会顺带给送过一些来,或者通过驻四九城办事处给送过来。</p>
所以,唐植桐每次来做饭,像二荆条什么的干辣椒都是不缺的。</p>
当然,叶志娟每次都是照价付款的。</p>
一来二去,也就有了香火情,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叶志娟也多少帮了点忙,作为交换,叶志娟要求县上不能给婆婆及大小叔子特殊待遇。</p>
这也是丈夫在世时,两口子商量好,共同做出的决定。</p>
亲兄弟不假,但识字不过斗大一箩筐,更不用说缺少见识,上来就要官职要工作,可能吗?</p>
亲戚有时候靠不住,尤其是这种单方面索取的亲戚,而且心太野,只会成为拖累。</p>
放新中国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不仅存在裙带关系,还存在一种特殊关系――乡党。</p>
像祁同伟那种将七大姑八大姨都安排好单位,甚至安排村口的狗进警犬队当一把手的鸡犬升天行为,大概可以归为裙带关系。</p>
乡党就要高级一些了,比如东林党、阉党,能是老乡固然好,不是老乡也没关系,有个师承、同窗的名义,哪怕往前翻二十代的同宗,只要有共同的利益,都可以称为乡党。</p>
王父的兄弟还上升不到乡党的高度,但两口子也不愿让其成为拖累。</p>
“今年你奶奶那边先伏旱后秋旱,听说庄稼减产挺厉害,而且还刚往各大城市调了粮。”叶志娟给闺女解释两句,将来信拆开,打开看了一遍。</p>
“唉。”叶志娟看完,将信放在了一旁,叹了口气。</p>
王静文好奇,拿过信也跟着看了一遍。自从进城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父母几乎没有瞒着她的时候。</p>
“现在感觉到京城户口好了?解决全家的京城户口?还要解决工作??这想的也太美了吧?简直异想天开!当初让她住下,她非要回去,现在不光自己想回来,还要拖家带口都带过来,真把京城当自己家呢??”王静文粗览了一遍,气道。</p>
时代在发展,限于物资条件,四九城的户口如今卡的很严格,各部门、单位前阵子已经动员了一批回乡,公安部门更是恨不能只出不进。</p>
“你气什么?户口、工作咱解决不了,无非是想讨价还价,多要点钱罢了。”叶志娟倒是看得开,反过来安慰闺女。</p>
“妈,我就没听说过儿媳妇给婆婆养老,不管不问才是正常。您干嘛还这么迁就?”王静文积攒多年的不平,此刻喷薄而出。</p>
“我知道你对奶奶没什么好感,但在这件事上,你不要带入自己,你得带入我这边。”叶志娟摸摸闺女的头,头发还是那么顺。</p>
“我就是替您想嘛,替您抱不平。”王静文心不静,气不平的说道。</p>
“傻孩子,我这是在替你爸尽心啊。”叶志娟扭头看了一眼书桌上的相片,那是夫妻俩的一张合影,眼中充满了不舍和柔情。</p>
“那也没有这么个尽法啊,连自己孩子都顾不上了。”王静文嘟着嘴,赌气道。</p>
“那也没让你们姐弟仨饿肚子吧?换做是你站在我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办?”叶志娟伸手拿过照片,用抹布仔细擦拭了一遍,又放了回去。</p>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那要再加多少钱?我和桉子攒了点钱,明天给您拿过来吧?”王静文将自己代入了一下,假设有那么一天,自己肯定也是要养着婆婆和小姑子吧?想通这一点,当即非常无奈的回应道。</p>
“我工资也上调了,以后每个月再加十块,寄五十块钱吧。用不着你们的,也不能用你们的,你们更没有立场来出这份钱。”叶志娟对此拎得清。</p>
“行吧,您一定别短了家里的,若是不够用,跟我说。”王静文是个爽利的性格,既然母亲有了决断,也就听之任之了。</p>
“你们小两口过好日子就行,不用操心这边。”叶志娟知道闺女是好意,但没有接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她还是懂的。</p></div>
唐植桐呼呼大睡的时候,小王同学正在写日记。</p>
现在还没有“正经人谁写日记”的梗,实际情况确实是很多识文断字的人都喜欢写日记,尤其是小王同学这类能吃饱,还不累的青年。</p>
由于唐植桐不在家,小王同学在日记里写的都是些不方便与外人说的心里话。</p>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今天王静文去椿树胡同说起。</p>
今天是星期天,王静文打算回娘家看看。</p>
到了妇联宿舍门口,高大爷把王静文叫住:“小王,有你家一封信,好像是老家来的,你带给叶主任吧。”</p>
“好嘞,谢谢高大爷。”王静文接过信,跟高大爷道了谢才转身上楼。</p>
王静文不用看信也知道,这是父亲老家的来信,因为母亲这边老家已经没有亲人了,全都消失在了花园口那场大水里……</p>
自从十年前进城以后,随着全国情况的逐步安定,通信也逐步恢复,王父重新与老家那边取得了联系。</p>
王父尚有老娘在世,为尽孝道,曾派人接到四九城住过一段时间。</p>
无论出发点是道义还是公理良俗,王父去世的事情,都有必要通知王父老家的亲人,于是叶志娟拍了加急电报。</p>
于是,王父每个月给老家寄的金额成了三十万。</p>
老家方面并没有来人,只是回了一封电报,内容也比较简单,表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就不过来了,打算在老家给王父立座衣冠冢。</p>
对此,叶志娟从来没有阻止过,更没有阴阳怪气的刺挠,甚至主动从自己单位帮丈夫筹措寄回老家的费用。</p>
王父没有同意,老太太很生气,为了安抚老娘,王父每月往老家寄的金额变成了四十万。</p>
但在老家给王父立衣冠冢的事情,叶志娟忙着王父的追悼会等事宜,并未及时做出回应。</p>
在王静文的印象里,那时候家里是吃供给的并没有钱,为了筹措寄回老家的钱,父亲甚至到有关部门去说情。</p>
后来,王父授了衔,供给制也改成了工资制,两口子的工资已经能完全覆盖住一家老小的开支及往老家寄的那部分。</p>
就这么过了大概有一年多,老太太带着一儿一孙又来了一次四九城,这次的目的也很明确,让王父为自己的亲兄弟和亲侄子安排工作。</p>
谁知老太太只是通知,并未打算取得儿子遗孀的同意,直接找上县里,要求县里出经费……</p>
进城后,接家属、保姆进四九城的不在少数,落个四九城城市户口也不难,一句话就能办,而且不违反任何规定,也不用去求任何人。</p>
但由于老太太放心不下家里的其他孙子,并没住太久,执意回了西南老家。</p>
一开始的时候,王父每个月寄给母亲旧币二十万。</p>
前几年的风气还是非常好的,别说王父,就连一把手、二把手也没有给他们的亲朋、乡邻安排工作。</p>
这一耽误,王父老家的相关部门几经辗转,把电话打到了叶志娟办公室。</p>
后来时不时的收到老家来信,什么老太太身体不舒坦要看病啦、老几家的孩子要说亲啦等等,理由各种各样,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要钱。</p>
从那以后,王父见月往老家寄钱。</p>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小到个人,大到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干劲,信心十足。</p>
对于老家方面来不了的事情,叶志娟并不意外,和闺女聊起来的时候也说了自己能理解,老人家年纪大了,不来就不来吧。</p>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王父积劳成疾,撒手人寰。</p>
王静文对奶奶的印象并不算好,小脚老太太特别偏爱还是个奶娃的敬民,但敬民还小,跟突然冒出来的奶奶也不亲。</p>
本来嘛,老太太若是悄么么的立个衣冠冢,这事大概率会没人过问,但闹了这么一出,县里就不能充耳不闻了。</p>
虽然县里对这事乐见其成,也愿意出这块费用,但还是有懂事的人,因为这事得经遗孀同意,甚至得组织批准!</p>
一听原委,叶志娟为了丈夫的清誉着想,不假思索的婉拒了县里好意。</p>
这么多年了,叶志娟也看清楚了,丈夫的这帮兄弟,若是由着他们来,还指不定以后打着丈夫的名义做什么事呢。</p>
如此,叶志娟与丈夫那边的亲人之间算是结下了梁子。</p>
尽管王父已去世,但叶志娟依旧按照丈夫在世时的规矩,每个月按时寄四十块钱给老家,从未中断。</p>
即便如此,王父老家那边还不满意,又来过几次信,以老太太的口吻写成,说话不是很客气,当然,主要目的还是要求加钱。</p>
叶志娟回过一封,丈夫已经没了,工资少了一个人的,自己又拉扯三个孩子,给不出更多,如果再闹,这四十也不寄了。</p>
看叶志娟态度坚决,那边才安稳了些。</p>
也是从这时起,王静文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父亲的去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重创,还附带其他人给予的精神伤害。</p>
有同学就刺挠姐弟三人是没爹的孩子,这也是敬民在受到欺负后不敢声张的一个原因。</p>
娘四个只靠着叶志娟的工资过活,扣除给王父老家亲人的钱后,剩下的捉襟见肘,明明是三个子弟,却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说没有落差是不可能的。</p>
王静文之所以在中学没毕业就去上舞蹈学校,一方面是在学校选拔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是想帮助家庭早点脱离物质生活大幅下降的局面。</p>
舞蹈学校吃住免费,而且有补贴拿,直接给家里省了一大块开支。</p>
后期因为营养到位,身体二次发育导致无法继续从事舞蹈行业,王静文其实内心并没有什么遗憾,反而觉得早点以干部身份参加工作更合她的心意。</p>
参加工作以后,有了工资,能帮到家里,王静文还是非常高兴的,一切都在照着她的规划发展。</p>
尽管当时还未满十八岁,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但就实际情况来说,真正卡着这条线的并不多,所以北图的同事也没少为她介绍对象,但她都以年龄不到拒绝了,一来是小王同学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二来也是想多待几年,多帮家里几年。</p>try{ggauto();} catch(ex){}
碰到唐植桐,完全是意外。</p>
当然,这里面无法排除唐植桐风趣、体贴、知冷暖,以及身高给小王同学带来安全感的原因,甚至有张桂芳慈眉善目带来的辅助作用。</p>
王静文用钥匙开了门,迎接她的是王敬民。</p>
王敬民看王静文空着手,又期盼的往大姐身后看去,并没有看到唐植桐的身影,失望的问道:“大姐,姐夫呢?”</p>
“写作业去,一天到晚就知道吃。”王静文赏了弟弟一个脑瓜崩,问王静莹道:“静莹,咱妈在里屋?”</p>
在得到王静莹的肯定答复后,又嘱咐她:“静莹,看着敬民点,监督他写作业。”</p>
待王静莹答应下来,王静文才拿着信去了叶志娟卧室。</p>
这里是卧室,也同时兼具书房的作用,叶志娟正在看文件,在看到大闺女进屋后,将文件合上,问道:“你怎么来了?桉子呢?”</p>
“去安东了。”王静文走到叶志娟身后,搂住妈妈,将自己的脑瓜放在妈妈的肩头,撒娇道:“您就知道问女婿,也不关心关心您闺女。”</p>
“你这不是好好的吗?”叶志娟摸摸闺女的脸颊,满满的胶原蛋白,Q弹。</p>
“我好好的,但让您头疼的事来了。”王静文从口袋里掏出信,放在了书桌上。</p>
“唉,我估摸着就快来信了。”叶志娟一看邮戳,就知道这信是从丈夫老家来的。</p>
“有日子没来信了吧?您还能掐会算啊?”王静文打趣了一句,抽过椅子,坐在了妈妈身边。</p>
自从结下梁子后,老家那边知道从这边捞不到更多的钱,来信就愈发少了,毕竟寄信也是要钱的,最近一年多甚至一封信都没有。</p>
反倒是县上抓住了跟叶志娟打交道的机会,甭管是否来京开会,只要到了川椒的产期,都会顺带给送过一些来,或者通过驻四九城办事处给送过来。</p>
所以,唐植桐每次来做饭,像二荆条什么的干辣椒都是不缺的。</p>
当然,叶志娟每次都是照价付款的。</p>
一来二去,也就有了香火情,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叶志娟也多少帮了点忙,作为交换,叶志娟要求县上不能给婆婆及大小叔子特殊待遇。</p>
这也是丈夫在世时,两口子商量好,共同做出的决定。</p>
亲兄弟不假,但识字不过斗大一箩筐,更不用说缺少见识,上来就要官职要工作,可能吗?</p>
亲戚有时候靠不住,尤其是这种单方面索取的亲戚,而且心太野,只会成为拖累。</p>
放新中国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不仅存在裙带关系,还存在一种特殊关系――乡党。</p>
像祁同伟那种将七大姑八大姨都安排好单位,甚至安排村口的狗进警犬队当一把手的鸡犬升天行为,大概可以归为裙带关系。</p>
乡党就要高级一些了,比如东林党、阉党,能是老乡固然好,不是老乡也没关系,有个师承、同窗的名义,哪怕往前翻二十代的同宗,只要有共同的利益,都可以称为乡党。</p>
王父的兄弟还上升不到乡党的高度,但两口子也不愿让其成为拖累。</p>
“今年你奶奶那边先伏旱后秋旱,听说庄稼减产挺厉害,而且还刚往各大城市调了粮。”叶志娟给闺女解释两句,将来信拆开,打开看了一遍。</p>
“唉。”叶志娟看完,将信放在了一旁,叹了口气。</p>
王静文好奇,拿过信也跟着看了一遍。自从进城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父母几乎没有瞒着她的时候。</p>
“现在感觉到京城户口好了?解决全家的京城户口?还要解决工作??这想的也太美了吧?简直异想天开!当初让她住下,她非要回去,现在不光自己想回来,还要拖家带口都带过来,真把京城当自己家呢??”王静文粗览了一遍,气道。</p>
时代在发展,限于物资条件,四九城的户口如今卡的很严格,各部门、单位前阵子已经动员了一批回乡,公安部门更是恨不能只出不进。</p>
“你气什么?户口、工作咱解决不了,无非是想讨价还价,多要点钱罢了。”叶志娟倒是看得开,反过来安慰闺女。</p>
“妈,我就没听说过儿媳妇给婆婆养老,不管不问才是正常。您干嘛还这么迁就?”王静文积攒多年的不平,此刻喷薄而出。</p>
“我知道你对奶奶没什么好感,但在这件事上,你不要带入自己,你得带入我这边。”叶志娟摸摸闺女的头,头发还是那么顺。</p>
“我就是替您想嘛,替您抱不平。”王静文心不静,气不平的说道。</p>
“傻孩子,我这是在替你爸尽心啊。”叶志娟扭头看了一眼书桌上的相片,那是夫妻俩的一张合影,眼中充满了不舍和柔情。</p>
“那也没有这么个尽法啊,连自己孩子都顾不上了。”王静文嘟着嘴,赌气道。</p>
“那也没让你们姐弟仨饿肚子吧?换做是你站在我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办?”叶志娟伸手拿过照片,用抹布仔细擦拭了一遍,又放了回去。</p>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那要再加多少钱?我和桉子攒了点钱,明天给您拿过来吧?”王静文将自己代入了一下,假设有那么一天,自己肯定也是要养着婆婆和小姑子吧?想通这一点,当即非常无奈的回应道。</p>
“我工资也上调了,以后每个月再加十块,寄五十块钱吧。用不着你们的,也不能用你们的,你们更没有立场来出这份钱。”叶志娟对此拎得清。</p>
“行吧,您一定别短了家里的,若是不够用,跟我说。”王静文是个爽利的性格,既然母亲有了决断,也就听之任之了。</p>
“你们小两口过好日子就行,不用操心这边。”叶志娟知道闺女是好意,但没有接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她还是懂的。</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