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百姓爱我
上午。
允县。
随着南海府并入了辅汉将军府的地盘,这座城池的地位略显下降,但仍然是保护江县西北方向的重要城池。
赵盐亭在战争结束之后,回到了允县驻扎。
而随着吴年的土地、城池越来越多。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允县也跟着水涨船高,繁荣了不少。
城中兵舍。今天不是操练的日子,战兵们或在外随意溜达,或在屋子里休息。
赵盐亭送走了县令之后,回到了兵舍中的校尉衙门,堂屋内坐下,低头沉吟了起来。
距离他当上校尉,已经过去许久。
他的地位已经很稳固,但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异心。别看现在军中的军官、武将都是他一手提拔,或推荐的。
军中上下,对他也是信服。但是军中上下,对吴年更信服。一旦他有什么异心,怕被自己的军队给反吃了。
辅汉将军吴年,在整个应庆府,就是这么的可怕。
吴年带来了稳定、繁荣,还有未来。
民心、官心、军心都凝聚在吴年的身上。
他信奉的是谁强就跟谁。
吴年越来越强,他当然是坚定的跟随吴年。
“国债吗?利息不利息的我不在乎。但是我赵家现在是应庆府内,数得上号的富贵人家。要是不出点钱,将军会怎么看我?”
赵盐亭想到这里,抬头对门口的亲兵说道:“李允。你马上去我府上。让管事陈宁,带着一万两银子前往江县。密切注意国债的消息。一旦官府发行国债,马上抢购。”
“是。”门口的亲兵应了一声,立刻转身下去了。
“国债。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借钱付粮饷,借钱打仗吗?真是天方夜谭。但是以将军的威望、信誉,还真能行。区区二十万两国债,恐怕还不够我们抢的。”
赵盐亭眯起了眼睛,对于国债本身充满了惊奇。
真是闻所未闻。
什么样的奇人,能想出国债?!
.............
静海县。
员外伍行骑着小毛驴,带着两个长随,回到了自己的府中。翻身下了毛驴之后,他立刻直扑后院而去,找到了正在晒被子的妻子。
“夫人。我得了个了不得的消息。将军正在借钱,利息是三厘。”伍行兴冲冲的来到了妻子的面前,迫不及待的说道。
伍夫人今年三十岁,生的十分貌美。伍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也相当有钱。现在辽东局势稳定。他们夫妇对于辅汉将军府充满了信心,想要购买田地。
有钱买田,是汉人刻在骨子里的思想。
但问题是,现在官府对土地兼并很反感。而且官府对百姓保护的很好,就像旱灾的时候,官府就让几乎所有百姓活了下来。
百姓能活下来,谁愿意卖田?现在整个辽东三府的田,都不好买。而他们家有钱。
有钱放在仓库里吃灰,让夫妇二人有些焦虑。放贷也是一个法子。但是民间放贷,虽然利息很高,但是钱容易黄了,本息无归。
现在辅汉将军吴年亲自下场借钱,利息虽然不高,才三厘。但比没有强多了。
辅汉将军这块招牌,可是金招牌。比谁都硬气。
“还有这种事情?”伍夫人闻言惊讶道,随即露出喜色。夫妇二人迅速的商量了一番,决定拿出五百两银子,购买最小面额的不记名国债。
.............
北山堡。
张超勇在朋友家喝了一上午的酒,吹足了牛皮,晃晃悠悠的出了门,回去自己的家中。
忽然他看见前方布告栏前,聚满了人。
“这是怎么了?是要征兵吗?”张超勇想了一下,走了上去。了解了一番后,他的面色大变。
“这天下,哪里有官府向民间借贷的道理?可见将军现在有多穷。不行啊。我们得帮忙。”
“大家伙。今年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我们把粮食卖了,各家凑凑,凑五百两出来,派人去购买国债怎么样?”
“我们也不要利息。就是支持将军。”
张超勇举起手来吸引街坊邻居的注意力,然后大声说道。
“说的对。将军穷的都要借钱过日子了。我们在这里却过的优哉游哉的。我们真不是东西。我愿意出钱。”
“我也愿意。这一两银子算得了什么?大不了勒紧裤腰带,过个穷年罢了。”
“走走走。我们召集所有人,商量商量。”
围观的百姓立刻同意了,并且立刻行动起来,这家出八钱银子,他家出五钱银子,你家出三两银子。
不过是一个下午的工夫,就凑足了五百两银子。北山堡的人口不多,这五百两银子,算是百姓砸锅卖铁,凑出的钱。
大家过个穷年。
不要利息,连本金都可以不要。
就为了支持咱将军。
北山堡是吴年的“龙兴之地”,是家乡,对吴年的支持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类似于北山堡这样行动的村庄、城镇,却也不少。
不管利息不利息,支持将军就对了。
赵盐亭等富户,专门支持吴年。
百姓不要利息,也是支持吴年。
一些有闲钱的员外、乡绅,想赚取利息,看中了吴年的金字招牌。
外国商人则看中了记名国债。
这国债一事,在整个三府之地,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二十万两银子的国债。
已经可以预见。
它不够卖。
.........
辅汉将军府,后院凉亭内。
吴年与刘知行、公孙桑一起坐在石桌子前。公孙桑兴奋道:“将军。从各方反馈来看。二十万两国债,不够卖。”
“我们要不要多发一些?”
吴年笑着看了一眼公孙桑,轻轻摇头掉:“公孙啊。说你懂敛财,其实你又不懂。这个国债卖的是我的信誉。我说卖二十万两,就卖二十万两。增发是毁坏了自己的信誉。”
“再说,我要是四十万两也没用啊。二十万就足够了。”
说到这里,吴年又认真说道:“不仅不能增发,反而得限额。得防止有人买的太多了。嗯。就限制每人最多购买五千两吧。”
“是。”刘知行点了点头,拱手应是。
公孙桑冷静下来,也知道自己是急功近利了,不由有些惭愧。
“说起来。国债不国债的都是其次啊。关键的是。我们有钱了。知行啊。国债定在十二月初一发行。”
“你大胆征召新兵,与四万多楚国降兵混编,成立六个万户的守城军。并安排楚国降兵成家。有钱了。大刀阔斧的干事吧。”
吴年站了起来,昂首挺胸,很是气魄的对刘知行说道。
老子有钱了。
大把大把的花钱吧。
“是。”刘知行大声应是,也是红光满面。旋即,二人起身离开了凉亭,回去了前院。
吴年则是继续乘凉。忽然。一个粗使妇人狂奔了过来,大叫道:“将军,将军。出事了。陈夫人要打死大公子。”
“嗯?”吴年的眉头紧锁在一起。
这皮猴子干了什么事情,惹得亲娘要打死他?
吴年立刻站了起来,跟着这名粗使妇人,快步离开了。不久后,他到达了陈氏的卧房外。
院子里站满了人。柳香、吴氏、陈氏、王如烟、小红、李雅都在,还有丫鬟、奶娘、粗使妇人。
陈氏的手中拿着一根很粗很粗的棍子,气的脸蛋发白,娇喘吁吁。
吴氏抱着吴敏,护犊子似的护在怀中。
其他人都在劝说。
吴年先看了一眼,发出了一声苦笑。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谁是慈母,谁是严父,真是一目了然。
“发生了什么事?”吴年深呼吸了一口气,越过了女婢、奶娘等人,来到了陈氏、吴氏的面前,沉声问道。
“弟。妹妹她疯了。真的要打死敏儿。要不是我拦着,腿都要给打折了。”吴氏眼泪直掉,冲着吴年哭道。
“这小子生的强壮,骨折不了。最多打肿他。姐你别拦着,我要让他长长记性。”陈氏眉毛竖起,止住气喘,母老虎一般的大声说道。
允县。
随着南海府并入了辅汉将军府的地盘,这座城池的地位略显下降,但仍然是保护江县西北方向的重要城池。
赵盐亭在战争结束之后,回到了允县驻扎。
而随着吴年的土地、城池越来越多。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允县也跟着水涨船高,繁荣了不少。
城中兵舍。今天不是操练的日子,战兵们或在外随意溜达,或在屋子里休息。
赵盐亭送走了县令之后,回到了兵舍中的校尉衙门,堂屋内坐下,低头沉吟了起来。
距离他当上校尉,已经过去许久。
他的地位已经很稳固,但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异心。别看现在军中的军官、武将都是他一手提拔,或推荐的。
军中上下,对他也是信服。但是军中上下,对吴年更信服。一旦他有什么异心,怕被自己的军队给反吃了。
辅汉将军吴年,在整个应庆府,就是这么的可怕。
吴年带来了稳定、繁荣,还有未来。
民心、官心、军心都凝聚在吴年的身上。
他信奉的是谁强就跟谁。
吴年越来越强,他当然是坚定的跟随吴年。
“国债吗?利息不利息的我不在乎。但是我赵家现在是应庆府内,数得上号的富贵人家。要是不出点钱,将军会怎么看我?”
赵盐亭想到这里,抬头对门口的亲兵说道:“李允。你马上去我府上。让管事陈宁,带着一万两银子前往江县。密切注意国债的消息。一旦官府发行国债,马上抢购。”
“是。”门口的亲兵应了一声,立刻转身下去了。
“国债。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借钱付粮饷,借钱打仗吗?真是天方夜谭。但是以将军的威望、信誉,还真能行。区区二十万两国债,恐怕还不够我们抢的。”
赵盐亭眯起了眼睛,对于国债本身充满了惊奇。
真是闻所未闻。
什么样的奇人,能想出国债?!
.............
静海县。
员外伍行骑着小毛驴,带着两个长随,回到了自己的府中。翻身下了毛驴之后,他立刻直扑后院而去,找到了正在晒被子的妻子。
“夫人。我得了个了不得的消息。将军正在借钱,利息是三厘。”伍行兴冲冲的来到了妻子的面前,迫不及待的说道。
伍夫人今年三十岁,生的十分貌美。伍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也相当有钱。现在辽东局势稳定。他们夫妇对于辅汉将军府充满了信心,想要购买田地。
有钱买田,是汉人刻在骨子里的思想。
但问题是,现在官府对土地兼并很反感。而且官府对百姓保护的很好,就像旱灾的时候,官府就让几乎所有百姓活了下来。
百姓能活下来,谁愿意卖田?现在整个辽东三府的田,都不好买。而他们家有钱。
有钱放在仓库里吃灰,让夫妇二人有些焦虑。放贷也是一个法子。但是民间放贷,虽然利息很高,但是钱容易黄了,本息无归。
现在辅汉将军吴年亲自下场借钱,利息虽然不高,才三厘。但比没有强多了。
辅汉将军这块招牌,可是金招牌。比谁都硬气。
“还有这种事情?”伍夫人闻言惊讶道,随即露出喜色。夫妇二人迅速的商量了一番,决定拿出五百两银子,购买最小面额的不记名国债。
.............
北山堡。
张超勇在朋友家喝了一上午的酒,吹足了牛皮,晃晃悠悠的出了门,回去自己的家中。
忽然他看见前方布告栏前,聚满了人。
“这是怎么了?是要征兵吗?”张超勇想了一下,走了上去。了解了一番后,他的面色大变。
“这天下,哪里有官府向民间借贷的道理?可见将军现在有多穷。不行啊。我们得帮忙。”
“大家伙。今年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我们把粮食卖了,各家凑凑,凑五百两出来,派人去购买国债怎么样?”
“我们也不要利息。就是支持将军。”
张超勇举起手来吸引街坊邻居的注意力,然后大声说道。
“说的对。将军穷的都要借钱过日子了。我们在这里却过的优哉游哉的。我们真不是东西。我愿意出钱。”
“我也愿意。这一两银子算得了什么?大不了勒紧裤腰带,过个穷年罢了。”
“走走走。我们召集所有人,商量商量。”
围观的百姓立刻同意了,并且立刻行动起来,这家出八钱银子,他家出五钱银子,你家出三两银子。
不过是一个下午的工夫,就凑足了五百两银子。北山堡的人口不多,这五百两银子,算是百姓砸锅卖铁,凑出的钱。
大家过个穷年。
不要利息,连本金都可以不要。
就为了支持咱将军。
北山堡是吴年的“龙兴之地”,是家乡,对吴年的支持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类似于北山堡这样行动的村庄、城镇,却也不少。
不管利息不利息,支持将军就对了。
赵盐亭等富户,专门支持吴年。
百姓不要利息,也是支持吴年。
一些有闲钱的员外、乡绅,想赚取利息,看中了吴年的金字招牌。
外国商人则看中了记名国债。
这国债一事,在整个三府之地,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二十万两银子的国债。
已经可以预见。
它不够卖。
.........
辅汉将军府,后院凉亭内。
吴年与刘知行、公孙桑一起坐在石桌子前。公孙桑兴奋道:“将军。从各方反馈来看。二十万两国债,不够卖。”
“我们要不要多发一些?”
吴年笑着看了一眼公孙桑,轻轻摇头掉:“公孙啊。说你懂敛财,其实你又不懂。这个国债卖的是我的信誉。我说卖二十万两,就卖二十万两。增发是毁坏了自己的信誉。”
“再说,我要是四十万两也没用啊。二十万就足够了。”
说到这里,吴年又认真说道:“不仅不能增发,反而得限额。得防止有人买的太多了。嗯。就限制每人最多购买五千两吧。”
“是。”刘知行点了点头,拱手应是。
公孙桑冷静下来,也知道自己是急功近利了,不由有些惭愧。
“说起来。国债不国债的都是其次啊。关键的是。我们有钱了。知行啊。国债定在十二月初一发行。”
“你大胆征召新兵,与四万多楚国降兵混编,成立六个万户的守城军。并安排楚国降兵成家。有钱了。大刀阔斧的干事吧。”
吴年站了起来,昂首挺胸,很是气魄的对刘知行说道。
老子有钱了。
大把大把的花钱吧。
“是。”刘知行大声应是,也是红光满面。旋即,二人起身离开了凉亭,回去了前院。
吴年则是继续乘凉。忽然。一个粗使妇人狂奔了过来,大叫道:“将军,将军。出事了。陈夫人要打死大公子。”
“嗯?”吴年的眉头紧锁在一起。
这皮猴子干了什么事情,惹得亲娘要打死他?
吴年立刻站了起来,跟着这名粗使妇人,快步离开了。不久后,他到达了陈氏的卧房外。
院子里站满了人。柳香、吴氏、陈氏、王如烟、小红、李雅都在,还有丫鬟、奶娘、粗使妇人。
陈氏的手中拿着一根很粗很粗的棍子,气的脸蛋发白,娇喘吁吁。
吴氏抱着吴敏,护犊子似的护在怀中。
其他人都在劝说。
吴年先看了一眼,发出了一声苦笑。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谁是慈母,谁是严父,真是一目了然。
“发生了什么事?”吴年深呼吸了一口气,越过了女婢、奶娘等人,来到了陈氏、吴氏的面前,沉声问道。
“弟。妹妹她疯了。真的要打死敏儿。要不是我拦着,腿都要给打折了。”吴氏眼泪直掉,冲着吴年哭道。
“这小子生的强壮,骨折不了。最多打肿他。姐你别拦着,我要让他长长记性。”陈氏眉毛竖起,止住气喘,母老虎一般的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