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序幕(二)
朔方郡民乱,足以被载入大梁历史。大梁日渐衰败的国运,就此如雪崩一般,一发不可收拾。</P></p>
太康七年夏,天气干旱无雨。受了旱灾的郡县,已多达二十多个郡县。如果在大梁地图上做标记,大半个北方都零星地有了红色。民乱一起接着一起,就如星火燎原,愈演愈烈。</P></p>
朝廷也在积极应对,一边派兵平乱,一边积极拨粮赈灾。北方诸多州郡,便是受旱灾影响小一些的,也最多勉强自给自足,根本抽调不出多余的粮食,要从两湖两广调粮。</P></p>
百姓们哄抢买粮,大户们也惴惴难安,各自买粮存粮。粮价很快疯涨到了原来的三倍。朝廷要征粮,也是困难重重,派出去征粮的官吏们,有的秉公办差,有的趁机贪墨,还有的和粮商沆瀣一气私下勾结,从中大捞银两。</P></p>
得知征调来的粮食只有预计的三成远远不够赈济北方旱灾时,以温和好脾气着称的太康帝,怒不可遏,指着负责征粮的户部官员破口大骂。</P></p>
户部钱侍郎哭丧着脸,跪在地上挨骂。</P></p>
王丞相沉着脸上前,拱手道:“钱侍郎办差不利,请皇上另择能臣前去征粮。”</P></p>
一旁的安国公脸色也十分难看。这个钱侍郎,是他亲自举荐的。也算是太后党里的中坚人物之一。去两湖征粮,办砸了差事,现在闹到要摘乌纱帽的地步,无疑是对太后党的一记重击。</P></p>
太康帝铁青着脸:“王丞相打算举荐何人?”</P></p>
王丞相不假思索地张口:“臣举荐户部潭郎中。潭郎中在户部当差已有十几年,沉稳持重,办差老道。”</P></p>
“请皇上立刻下旨,让户部先送粮去北方受旱灾郡县,三成粮食也是救命粮,不可延耽搁。另外,再请皇上派潭郎中前去征粮。双管齐下,才能尽早平息北方混乱。”</P></p>
安国公按捺不住,站出来为钱侍郎求情:“钱侍郎办砸了差事,确实该重重处置。不过,眼下北方二十多郡县大旱,需要大批官员前去赈灾。臣恳请皇上,让钱侍郎将功补过,先去赈灾。等旱灾平息北方安定了,再处置不迟。”</P></p>
太康帝余怒未消,重重哼了的颜面,就允了。如果钱侍郎办差再出差错,朕连他的脑袋和乌纱帽一同摘掉。还有郑尚书,也要一并被重罚!散朝!”</P></p>
被喷得灰头土脸体无完肤的钱侍郎,大哭着跪地谢恩,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P></p>
王丞相也退了朝,在经过钱侍郎的身边时,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瞥了一眼。</P></p>
钱侍郎身体微微一颤,不敢抬眼和王丞相对视。</P></p>
安国公很快过来了,对钱侍郎低声道:“随我一同坐马车。”</P></p>
待两人一同坐上马车,钱侍郎再也撑不住,用袖子抹了一把额上冷汗,低声诉苦:“国公爷,征粮一事,不是下官不用心。两湖官员,大多是丞相党羽。下官前去征粮,个个推三阻四。”</P></p>
“还有那些大粮商,畏惧丞相威风,丞相不点头,他们就不交粮。下官用银子买,也只买了这三成的粮食回来。”</P></p>
“王丞相也实在可恨可恼。赈灾的粮食,关乎着数万百姓生死。他为了一己私欲,根本不顾百姓死活啊!”</P></p>try{ggauto();} catch(ex){}
钱侍郎说着,眼泪都下来了。</P></p>
安国公一脸晦气:“都这时候了,说这些有什么用。北方已经闹了两年旱灾,不知饿死了多少人,流民乱匪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半壁江山都要乱了。皇上现在已经彻底急了,谁能稳住局势,谁就能占上风。王丞相就是窥准了这一点,下手又狠又准。皇上又对王丞相十分信任,这时候,难道我要去皇上面前说王丞相暗中派人阻挠你征粮不成!”</P></p>
说着,一声长叹:“你这户部侍郎的位置是保不住了。也罢,先将功折罪,熬过这一关,再图日后。”</P></p>
钱侍郎押着粮食去赈灾,这一边,潭郎中火速去征粮。</P></p>
说来也奇怪,钱侍郎累死累活征不到粮食,潭郎中去了之后,征粮一事十分顺畅。不出一个月,大批粮食就陆续运往北方。</P></p>
太康帝在朝堂上大肆赞扬潭郎中,将潭郎中升做了户部侍郎。倒霉的钱侍郎,一边赈济放粮安抚百姓,一边还要写信恭喜潭郎中升职。</P></p>
个中悲催,就不细述了。</P></p>
最悲催的是,钱侍郎前脚接到粮食,后脚在运送途中就出了岔子。这一批粮食,竟被一伙民匪抢了去。</P></p>
钱侍郎当晚就悬梁自尽了。</P></p>
此事在朝中闹出了轩然大波。</P></p>
安国公愤怒指责王丞相暗中捣鬼,谋害朝中重臣。王丞相冷笑回击太后党为了争权夺利,举荐庸碌无为的官员,累及民生,危害朝堂。</P></p>
郑太后闯进金銮殿,怒斥王丞相。王丞相拒不承认,且犀利回击,说郑太后乌鸡司晨后宫干政。</P></p>
太康帝大怒之下,在龙椅上昏厥了过去。</P></p>
……</P></p>
消息传到南阳郡的时候,南阳郡上下正在收红薯。</P></p>
这是玉米红薯推广的第一年。南阳十四县,不管受没受旱灾,都种上了玉米和红薯。</P></p>
一个月前玉米丰收,南阳百姓们家家的粮囤里装满了玉米。便是家中粮食不够吃,县衙里屯满了粮食的数座太平粮仓,也给了百姓们安全感踏实感。</P></p>
红薯的收成,更胜过玉米。</P></p>
便连信佛虔诚的雉县百姓们,在白云寺佛像前祷告的时候,也要加上一句感谢郡主。</P></p>
姜韶华的声名威望,在南阳郡几乎到了顶峰。</P></p>
陈长史道:“今年南阳郡玉米红薯推广并丰收,郡主也该写奏折送去朝廷了。”</P></p>
姜韶华点头:“好,我这就写。”</P></p>
十二岁的姜韶华,个头长高了不少,饭量也比以前更大了些。身形依旧纤细窈窕,那些进了腹中的饭菜,都化为力气,藏在纤细的身体里。</P></p>
这一封奏折,姜韶华心中酝酿已久,此时提笔挥毫落墨,笔尖在纸上如游龙。不过盏茶功夫,奏折就写好了。</P></p>
姜韶华冲陈卓笑道:“陈长史看看,这份奏折写得如何。”</p></div>
太康七年夏,天气干旱无雨。受了旱灾的郡县,已多达二十多个郡县。如果在大梁地图上做标记,大半个北方都零星地有了红色。民乱一起接着一起,就如星火燎原,愈演愈烈。</P></p>
朝廷也在积极应对,一边派兵平乱,一边积极拨粮赈灾。北方诸多州郡,便是受旱灾影响小一些的,也最多勉强自给自足,根本抽调不出多余的粮食,要从两湖两广调粮。</P></p>
百姓们哄抢买粮,大户们也惴惴难安,各自买粮存粮。粮价很快疯涨到了原来的三倍。朝廷要征粮,也是困难重重,派出去征粮的官吏们,有的秉公办差,有的趁机贪墨,还有的和粮商沆瀣一气私下勾结,从中大捞银两。</P></p>
得知征调来的粮食只有预计的三成远远不够赈济北方旱灾时,以温和好脾气着称的太康帝,怒不可遏,指着负责征粮的户部官员破口大骂。</P></p>
户部钱侍郎哭丧着脸,跪在地上挨骂。</P></p>
王丞相沉着脸上前,拱手道:“钱侍郎办差不利,请皇上另择能臣前去征粮。”</P></p>
一旁的安国公脸色也十分难看。这个钱侍郎,是他亲自举荐的。也算是太后党里的中坚人物之一。去两湖征粮,办砸了差事,现在闹到要摘乌纱帽的地步,无疑是对太后党的一记重击。</P></p>
太康帝铁青着脸:“王丞相打算举荐何人?”</P></p>
王丞相不假思索地张口:“臣举荐户部潭郎中。潭郎中在户部当差已有十几年,沉稳持重,办差老道。”</P></p>
“请皇上立刻下旨,让户部先送粮去北方受旱灾郡县,三成粮食也是救命粮,不可延耽搁。另外,再请皇上派潭郎中前去征粮。双管齐下,才能尽早平息北方混乱。”</P></p>
安国公按捺不住,站出来为钱侍郎求情:“钱侍郎办砸了差事,确实该重重处置。不过,眼下北方二十多郡县大旱,需要大批官员前去赈灾。臣恳请皇上,让钱侍郎将功补过,先去赈灾。等旱灾平息北方安定了,再处置不迟。”</P></p>
太康帝余怒未消,重重哼了的颜面,就允了。如果钱侍郎办差再出差错,朕连他的脑袋和乌纱帽一同摘掉。还有郑尚书,也要一并被重罚!散朝!”</P></p>
被喷得灰头土脸体无完肤的钱侍郎,大哭着跪地谢恩,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P></p>
王丞相也退了朝,在经过钱侍郎的身边时,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瞥了一眼。</P></p>
钱侍郎身体微微一颤,不敢抬眼和王丞相对视。</P></p>
安国公很快过来了,对钱侍郎低声道:“随我一同坐马车。”</P></p>
待两人一同坐上马车,钱侍郎再也撑不住,用袖子抹了一把额上冷汗,低声诉苦:“国公爷,征粮一事,不是下官不用心。两湖官员,大多是丞相党羽。下官前去征粮,个个推三阻四。”</P></p>
“还有那些大粮商,畏惧丞相威风,丞相不点头,他们就不交粮。下官用银子买,也只买了这三成的粮食回来。”</P></p>
“王丞相也实在可恨可恼。赈灾的粮食,关乎着数万百姓生死。他为了一己私欲,根本不顾百姓死活啊!”</P></p>try{ggauto();} catch(ex){}
钱侍郎说着,眼泪都下来了。</P></p>
安国公一脸晦气:“都这时候了,说这些有什么用。北方已经闹了两年旱灾,不知饿死了多少人,流民乱匪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半壁江山都要乱了。皇上现在已经彻底急了,谁能稳住局势,谁就能占上风。王丞相就是窥准了这一点,下手又狠又准。皇上又对王丞相十分信任,这时候,难道我要去皇上面前说王丞相暗中派人阻挠你征粮不成!”</P></p>
说着,一声长叹:“你这户部侍郎的位置是保不住了。也罢,先将功折罪,熬过这一关,再图日后。”</P></p>
钱侍郎押着粮食去赈灾,这一边,潭郎中火速去征粮。</P></p>
说来也奇怪,钱侍郎累死累活征不到粮食,潭郎中去了之后,征粮一事十分顺畅。不出一个月,大批粮食就陆续运往北方。</P></p>
太康帝在朝堂上大肆赞扬潭郎中,将潭郎中升做了户部侍郎。倒霉的钱侍郎,一边赈济放粮安抚百姓,一边还要写信恭喜潭郎中升职。</P></p>
个中悲催,就不细述了。</P></p>
最悲催的是,钱侍郎前脚接到粮食,后脚在运送途中就出了岔子。这一批粮食,竟被一伙民匪抢了去。</P></p>
钱侍郎当晚就悬梁自尽了。</P></p>
此事在朝中闹出了轩然大波。</P></p>
安国公愤怒指责王丞相暗中捣鬼,谋害朝中重臣。王丞相冷笑回击太后党为了争权夺利,举荐庸碌无为的官员,累及民生,危害朝堂。</P></p>
郑太后闯进金銮殿,怒斥王丞相。王丞相拒不承认,且犀利回击,说郑太后乌鸡司晨后宫干政。</P></p>
太康帝大怒之下,在龙椅上昏厥了过去。</P></p>
……</P></p>
消息传到南阳郡的时候,南阳郡上下正在收红薯。</P></p>
这是玉米红薯推广的第一年。南阳十四县,不管受没受旱灾,都种上了玉米和红薯。</P></p>
一个月前玉米丰收,南阳百姓们家家的粮囤里装满了玉米。便是家中粮食不够吃,县衙里屯满了粮食的数座太平粮仓,也给了百姓们安全感踏实感。</P></p>
红薯的收成,更胜过玉米。</P></p>
便连信佛虔诚的雉县百姓们,在白云寺佛像前祷告的时候,也要加上一句感谢郡主。</P></p>
姜韶华的声名威望,在南阳郡几乎到了顶峰。</P></p>
陈长史道:“今年南阳郡玉米红薯推广并丰收,郡主也该写奏折送去朝廷了。”</P></p>
姜韶华点头:“好,我这就写。”</P></p>
十二岁的姜韶华,个头长高了不少,饭量也比以前更大了些。身形依旧纤细窈窕,那些进了腹中的饭菜,都化为力气,藏在纤细的身体里。</P></p>
这一封奏折,姜韶华心中酝酿已久,此时提笔挥毫落墨,笔尖在纸上如游龙。不过盏茶功夫,奏折就写好了。</P></p>
姜韶华冲陈卓笑道:“陈长史看看,这份奏折写得如何。”</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