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忠心
太子听得心里一动,深深看郑宸一眼:“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P></p>
郑宸低声道:“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可以徐徐图之。这大梁天下,迟早是殿下的。等殿下真正掌权之日,想做什么,谁能阻拦!”</P></p>
热血气盛的太子殿下,听着这番话顺耳极了,终于展颜而笑:“说的没错,孤还年轻,有的是时间。”</P></p>
郑宸拱手,正色说道:“我愿为殿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力!”</P></p>
太子欣然一笑:“你我一同长大,情同手足。将来我绝不亏待你。”顿了顿,低声道:“如今朝事要依靠王丞相,所以,我平日总要厚待王四郎几分。这都是做做样子给外人看的。在我心里,总是你最亲近最值得信赖。”</P></p>
郑宸一脸感激感动,低声应道:“殿下的心意,我都明白。我也盼着殿下能知道我的忠心。不管何时何地遇到何事,我都站在殿下身后。”</P></p>
太子大为动容,用力握住郑宸的手:“我一定不负你。”</P></p>
君臣之间,和男女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P></p>
你献上你的一颗心,我绝不辜负你。</P></p>
郑宸和太子相视一笑,心里在盘算什么,就不得而知了。</P></p>
……</P></p>
“什么?朝廷要拨两百万两银子的军费给边军?”</P></p>
数日后,南阳王府的书房里传出冯文铭的惊呼。</P></p>
姜韶华面色沉沉,点了点头:“不但如此,还要减掉各地驻军的三成军费。”</P></p>
陈卓一脸怒容地接过话茬:“赈济灾民一事,也要缓下来。”</P></p>
冯文铭气得青筋直冒:“荒唐!简直是荒唐!北方诸郡百姓纷纷饿死,或是变成流民乱匪,正需要朝廷赈济安抚。这么做,只会让北方越来越乱。”</P></p>
姜韶华目中闪过一丝冰冷:“对皇上来说,边军安稳才是最重要的。”</P></p>
这么说可能太过无情。可对掌权者来说,最要紧的就是保证兵权安稳。军队稳了,江山才能安稳。</P></p>
至于百姓在灾荒战乱中死去多少,只要不涉及国本,又有谁会真正在意。</P></p>
耿直的冯长史,被气得脸孔涨红眼中直冒火星。</P></p>
陈卓见状,只得耐着性子安慰一番:“你这般着急上火的,毫无用处。木已成舟,我们都接到消息了,可见这事朝廷已经定了。还是好好想想,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应对。”</P></p>
冯长史反应极快,立刻看向郡主:“郡主,南阳军的军费也会被减掉三成。”</P></p>
姜韶华道:“这三成军费,由王府补上。现在世道混乱,南阳郡的兵力越强越好。这等时候,不能让士兵们泄气寒心。”</P></p>
冯文铭在心里算了算,勉强点头:“今年玉米红薯丰收,贩卖出去能换回大笔银子,正好填补上这个缺口。”</P></p>
提起卖粮,一直没吭声的闻主簿陡然有了精神,张口说道:“郡主,汤家分了三路人,每一路人马带着一万石新粮。按着之前定下的粮种价格,这三万石粮食,应该能换回七八万两银子。”</P></p>
“账不是这么算的。”宋渊张口道:“每一路粮队都有五百亲兵随行,这些亲兵要吃粮要军饷,万一遇到民匪打仗,会有死伤,还要银子抚恤。”</P></p>try{ggauto();} catch(ex){}
“如果真计较起来,卖粮根本不划算。郡主也不指望卖粮能换多少银子回来,而是借着这个名义推广新粮。让玉米红薯这两种高产量的新粮在北方落地生根,让百姓们填饱肚子。”</P></p>
“这是郡主的一片仁厚之心,不能以银子来算。”</P></p>
能让沉默寡言的宋统领张口说出这么一大通话,也就是为郡主了。</P></p>
闻主簿呵呵笑道:“宋统领说得没错。不过,能换回些银子,总是好的。”</P></p>
冯长史点头表示赞成:“闻主簿说的对,蚊子小也是肉。”</P></p>
他这个长史一点都不嫌弃。</P></p>
姜韶华接过话茬:“也得做好最坏的准备。”</P></p>
最坏的准备是粮食被饥民抢走。不但推广不了新粮,还可能遇到暴乱和危险。姜韶华此言一出,众属官齐齐叹了一声。</P></p>
这年月,想做些事太难了。</P></p>
“朝廷动静,陈长史继续盯着,有什么消息,立刻来回禀。”</P></p>
陈卓肃然应下。</P></p>
姜韶华又吩咐冯长史:“南阳军那边的军费,请冯长史尽快准备。我这就写一封信,让人送去南阳军营。尽快安定住所有将士的心。”</P></p>
冯长史面色郑重地应下。</P></p>
姜韶华又看向宋渊:“宋统领,亲卫营每隔三日送一回信,此事就交由你负责。一旦有什么异动,立刻告诉我。”</P></p>
宋渊拱手领命。</P></p>
紧接着,姜韶华又吩咐工房加紧打制刀枪兵器盔甲。马舍人负责购买战马事宜。另有林林总总的政务琐事,都一一安排下去。总之,人人都有差事忙碌。</P></p>
……</P></p>
两日后,朝廷公文缩减军费的公文送进了南阳军营。</P></p>
众武将轮流看了一遍,看后或义愤填膺或面色铁青。</P></p>
“我们驻军不及京军,也就罢了,竟然连边军也压我们一头。”</P></p>
“我们驻军镇守州郡,保护地方平安,怎么就不如边军了。”</P></p>
“边军左大将军是王丞相走狗,现在王丞相大权独揽,左大将军可不就威风起来了。张口就索要两百万两的军费!还不是从我们嘴里刨食。”</P></p>
“呸!老子舍了老娘和媳妇儿女,天天在军营里待着。连口饭都不让吃饱。”</P></p>
众武将吵吵嚷嚷,于崇神色不变,从袖中又拿了一封信出来:“这是郡主的来信,你们瞧瞧吧!”</P></p>
郡主来信?</P></p>
众武将一愣。</P></p>
李铁反应最快,伸手接了信,看后喜形于色:“大家都别吵了。郡主在信中说了,朝廷缩减的军费,郡主会给我们补齐。”</P></p>
还有这等好事?!</P></p>
武将们眼睛齐齐一亮,立刻挤过来看信。不知是谁嚷了一句:“郡主这般对我们,我们以后就都是郡主的人。哪怕郡主要反了朝廷,我也跟着郡主。”</P></p>
于崇瞪一眼过去:“说什么浑话!郡主忠君爱国,仁厚宽和,爱惜百姓,怎么可能谋反。”</P></p>
那个武将讪讪一笑,伸手扇自己一巴掌:“我这张嘴没个把门的,就爱胡说八道。不过,我对郡主的心是真的。”</p></div>
郑宸低声道:“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可以徐徐图之。这大梁天下,迟早是殿下的。等殿下真正掌权之日,想做什么,谁能阻拦!”</P></p>
热血气盛的太子殿下,听着这番话顺耳极了,终于展颜而笑:“说的没错,孤还年轻,有的是时间。”</P></p>
郑宸拱手,正色说道:“我愿为殿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力!”</P></p>
太子欣然一笑:“你我一同长大,情同手足。将来我绝不亏待你。”顿了顿,低声道:“如今朝事要依靠王丞相,所以,我平日总要厚待王四郎几分。这都是做做样子给外人看的。在我心里,总是你最亲近最值得信赖。”</P></p>
郑宸一脸感激感动,低声应道:“殿下的心意,我都明白。我也盼着殿下能知道我的忠心。不管何时何地遇到何事,我都站在殿下身后。”</P></p>
太子大为动容,用力握住郑宸的手:“我一定不负你。”</P></p>
君臣之间,和男女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P></p>
你献上你的一颗心,我绝不辜负你。</P></p>
郑宸和太子相视一笑,心里在盘算什么,就不得而知了。</P></p>
……</P></p>
“什么?朝廷要拨两百万两银子的军费给边军?”</P></p>
数日后,南阳王府的书房里传出冯文铭的惊呼。</P></p>
姜韶华面色沉沉,点了点头:“不但如此,还要减掉各地驻军的三成军费。”</P></p>
陈卓一脸怒容地接过话茬:“赈济灾民一事,也要缓下来。”</P></p>
冯文铭气得青筋直冒:“荒唐!简直是荒唐!北方诸郡百姓纷纷饿死,或是变成流民乱匪,正需要朝廷赈济安抚。这么做,只会让北方越来越乱。”</P></p>
姜韶华目中闪过一丝冰冷:“对皇上来说,边军安稳才是最重要的。”</P></p>
这么说可能太过无情。可对掌权者来说,最要紧的就是保证兵权安稳。军队稳了,江山才能安稳。</P></p>
至于百姓在灾荒战乱中死去多少,只要不涉及国本,又有谁会真正在意。</P></p>
耿直的冯长史,被气得脸孔涨红眼中直冒火星。</P></p>
陈卓见状,只得耐着性子安慰一番:“你这般着急上火的,毫无用处。木已成舟,我们都接到消息了,可见这事朝廷已经定了。还是好好想想,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应对。”</P></p>
冯长史反应极快,立刻看向郡主:“郡主,南阳军的军费也会被减掉三成。”</P></p>
姜韶华道:“这三成军费,由王府补上。现在世道混乱,南阳郡的兵力越强越好。这等时候,不能让士兵们泄气寒心。”</P></p>
冯文铭在心里算了算,勉强点头:“今年玉米红薯丰收,贩卖出去能换回大笔银子,正好填补上这个缺口。”</P></p>
提起卖粮,一直没吭声的闻主簿陡然有了精神,张口说道:“郡主,汤家分了三路人,每一路人马带着一万石新粮。按着之前定下的粮种价格,这三万石粮食,应该能换回七八万两银子。”</P></p>
“账不是这么算的。”宋渊张口道:“每一路粮队都有五百亲兵随行,这些亲兵要吃粮要军饷,万一遇到民匪打仗,会有死伤,还要银子抚恤。”</P></p>try{ggauto();} catch(ex){}
“如果真计较起来,卖粮根本不划算。郡主也不指望卖粮能换多少银子回来,而是借着这个名义推广新粮。让玉米红薯这两种高产量的新粮在北方落地生根,让百姓们填饱肚子。”</P></p>
“这是郡主的一片仁厚之心,不能以银子来算。”</P></p>
能让沉默寡言的宋统领张口说出这么一大通话,也就是为郡主了。</P></p>
闻主簿呵呵笑道:“宋统领说得没错。不过,能换回些银子,总是好的。”</P></p>
冯长史点头表示赞成:“闻主簿说的对,蚊子小也是肉。”</P></p>
他这个长史一点都不嫌弃。</P></p>
姜韶华接过话茬:“也得做好最坏的准备。”</P></p>
最坏的准备是粮食被饥民抢走。不但推广不了新粮,还可能遇到暴乱和危险。姜韶华此言一出,众属官齐齐叹了一声。</P></p>
这年月,想做些事太难了。</P></p>
“朝廷动静,陈长史继续盯着,有什么消息,立刻来回禀。”</P></p>
陈卓肃然应下。</P></p>
姜韶华又吩咐冯长史:“南阳军那边的军费,请冯长史尽快准备。我这就写一封信,让人送去南阳军营。尽快安定住所有将士的心。”</P></p>
冯长史面色郑重地应下。</P></p>
姜韶华又看向宋渊:“宋统领,亲卫营每隔三日送一回信,此事就交由你负责。一旦有什么异动,立刻告诉我。”</P></p>
宋渊拱手领命。</P></p>
紧接着,姜韶华又吩咐工房加紧打制刀枪兵器盔甲。马舍人负责购买战马事宜。另有林林总总的政务琐事,都一一安排下去。总之,人人都有差事忙碌。</P></p>
……</P></p>
两日后,朝廷公文缩减军费的公文送进了南阳军营。</P></p>
众武将轮流看了一遍,看后或义愤填膺或面色铁青。</P></p>
“我们驻军不及京军,也就罢了,竟然连边军也压我们一头。”</P></p>
“我们驻军镇守州郡,保护地方平安,怎么就不如边军了。”</P></p>
“边军左大将军是王丞相走狗,现在王丞相大权独揽,左大将军可不就威风起来了。张口就索要两百万两的军费!还不是从我们嘴里刨食。”</P></p>
“呸!老子舍了老娘和媳妇儿女,天天在军营里待着。连口饭都不让吃饱。”</P></p>
众武将吵吵嚷嚷,于崇神色不变,从袖中又拿了一封信出来:“这是郡主的来信,你们瞧瞧吧!”</P></p>
郡主来信?</P></p>
众武将一愣。</P></p>
李铁反应最快,伸手接了信,看后喜形于色:“大家都别吵了。郡主在信中说了,朝廷缩减的军费,郡主会给我们补齐。”</P></p>
还有这等好事?!</P></p>
武将们眼睛齐齐一亮,立刻挤过来看信。不知是谁嚷了一句:“郡主这般对我们,我们以后就都是郡主的人。哪怕郡主要反了朝廷,我也跟着郡主。”</P></p>
于崇瞪一眼过去:“说什么浑话!郡主忠君爱国,仁厚宽和,爱惜百姓,怎么可能谋反。”</P></p>
那个武将讪讪一笑,伸手扇自己一巴掌:“我这张嘴没个把门的,就爱胡说八道。不过,我对郡主的心是真的。”</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