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北地郡太守
“呼。。。”
得到徐庶的确认后,刘璋长出一口气。
并不是痛快,而是确定了这件事后,就可以继续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讨论了。
很快,便看向了荀攸。
“公达,你怎么看?”
荀攸轻抚胡须,没有立刻回答。
即便是他,也不能信口开河。
眼下时间非常重要。
每走错一步,就有可能失去唯一的机会!
片刻后。
“秦王,眼下可以分析的地方实在太少了,臣也无法给出清晰的判断。”
“不过,匈奴人尸体突然消失这种事,太过反常,应该是我们当下为数不多可以调查的方向。”
“其次,增派人手前往大阳,展开细致的搜寻。如果可以的话,甚至要将搜索目标放眼整个河东郡!”
这个提议和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属于最笨且最耗时的方法。
但是,也是当下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刘璋眉头一紧。
“需要多少人?”
“秦王,河东郡荒无人烟,搜索人数,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可能!”
刘璋想都没想,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
河东郡太敏感了,大范围增兵,必然会引起动荡。
首当其冲,便是曹魏的司隶与并州。
眼下正值比武大会,如何能够引发这种问题?
荀攸抿着嘴,没有反驳。
身为谋主,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如此说,也是试探孙杰的地位究竟几何。
答案也得到了,至少没有到恐怖的地步。
这时,贾诩开口了。
“秦王,河东郡百姓虽然被迁入了关中,但郡内必然还有生活的百姓。”
“可以暂且派遣千人前往河东,一方面协助搜查,一方面前往大阳附近的城池寻找百姓。”
“千人。。。”
刘璋抵住下巴,眼中闪烁着思索。
哪怕是这个数字,都需要慎重一二。
派遣士兵,就如同向平静的水面投掷石子。
人数越多,石子越大,溅起的水花,引发的波澜也就越大!
最终,刘璋点头同意了下来。
“好吧,就派遣一千人。”
刘璋刚刚做出决定,便看到徐庶欲言又止的模样。
连忙进行询问。
“元直,怎么了?”
同为顶级智者,刘璋愿意听从每一个人的意见。
“秦王,既然怀疑匈奴,为何不派遣使者前往呢?”
“经过上次的教训,难道区区南匈奴还敢忤逆秦王不成?”
原来徐庶是在想这个。
刘璋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一旁的荀攸连忙开口解释。
“元直,自从上次一战后,南匈奴就与我们彻底决裂,双方都视对方为生死大敌。”
“之前是河东卫家,也就是京兆尹卫觊与南匈奴关系密切。”
“但是自从河东卫家迁入关中,再加上河东大战,与南匈奴的联系彻底断了,连互市都已经停止了。”
徐庶没有因为解释恍然大悟,反而眉头皱的更紧了。
“这么说,我们对于南匈奴现在的情况,一概不知?”
荀攸有些尴尬,可还是点了点头。
“不错。我们的国策是未来几年内不发动战事。况且精力几乎都放在了曹魏和荆州上。”
“南匈奴经过上次大败,已然是伤筋动骨,对我们没有任何威胁。。。”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徐庶便看出了根本原因。
完全没有将南匈奴放在眼中。
不是没有办法重视,而是完全懒得重视!
说好听了,是关系恶化,说白了,就是没拿南匈奴当人!
“秦王,兵法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们对于南匈奴的情况一无所知,这才变成如今连他们收拾尸体的原因,和是不是他们所作所为都不清楚!”
“如果这些尸体对于南匈奴完全没有用处,有没有可能是其他势力想要借机生事?”
“孙杰等人登入大阳渡口,大概率是为了躲避跟踪之人。毕竟他们不清楚到底是谁在跟踪他们,意图是什么。”
“如果说,臣说的是如果,有人想用南匈奴的尸体做文章,恰好被孙杰等人撞破,那。。。”
徐庶没有说下去,意思已是不言而喻。
真是这个情况的话,孙杰只能是凶多吉少了。。。
“呼。。。”
“是孤大意了,太过藐视南匈奴了!”
刘璋再一次揽下了过错。
这一次,也是真的无法开脱。
毕竟不对南匈奴过多耗费心思,完完全全出自他的命令。
南匈奴总共才三十多万人。
上次大范围死伤后,整个部族的控弦之士有没有十万人都是两说!
这样一个随时都要被覆灭的小部族,实在没有过多耗费心思的理由。
再者秦国的事务太繁忙了,尚书台被压得喘不过气。
适当减负,也是为了贾诩等人的健康着想!
徐庶没有继续纠结,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秦王,臣觉得可以着手两方面进行。”
“一来增派人手前往河东郡,二来以最快的速度得知南匈奴的最新情况!”
“如果那些骸骨对于南匈奴没有任何用处,他们一定不会不远千里捡一些白骨回去。”
“毕竟河东郡荒无人烟,没有任何物资可以供他们劫掠。”
刘璋连连颔首,满是赞同之色。
“元直所言极是!”
但是话音刚落,又开始犯难了。
都不拿南匈奴当人好几年了,突然前去打探,哪有那么容易?
就在这时,贾诩站了出来。
“秦王,若要了解南匈奴的内部情况,老臣倒是有个办法。”
“哦?”
刘璋,荀攸以及徐庶纷纷一惊。
没想到贾诩还有这种手段!
“文和快讲!”
“秦王,北地郡太守张松!”
“张松?”
贾诩点了点头。
“启禀秦王,张松刚刚上任时,汇报过南匈奴的情况,但都是些无关紧要之事。”
“后来我们接连用兵荆州,西域,秦王下令暂且不用估计南匈奴,臣就将秦王的旨意传达给了张松。”
“自那之后,便没有再收到过北地郡上报南匈奴的讯息。”
得到徐庶的确认后,刘璋长出一口气。
并不是痛快,而是确定了这件事后,就可以继续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讨论了。
很快,便看向了荀攸。
“公达,你怎么看?”
荀攸轻抚胡须,没有立刻回答。
即便是他,也不能信口开河。
眼下时间非常重要。
每走错一步,就有可能失去唯一的机会!
片刻后。
“秦王,眼下可以分析的地方实在太少了,臣也无法给出清晰的判断。”
“不过,匈奴人尸体突然消失这种事,太过反常,应该是我们当下为数不多可以调查的方向。”
“其次,增派人手前往大阳,展开细致的搜寻。如果可以的话,甚至要将搜索目标放眼整个河东郡!”
这个提议和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属于最笨且最耗时的方法。
但是,也是当下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刘璋眉头一紧。
“需要多少人?”
“秦王,河东郡荒无人烟,搜索人数,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可能!”
刘璋想都没想,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
河东郡太敏感了,大范围增兵,必然会引起动荡。
首当其冲,便是曹魏的司隶与并州。
眼下正值比武大会,如何能够引发这种问题?
荀攸抿着嘴,没有反驳。
身为谋主,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如此说,也是试探孙杰的地位究竟几何。
答案也得到了,至少没有到恐怖的地步。
这时,贾诩开口了。
“秦王,河东郡百姓虽然被迁入了关中,但郡内必然还有生活的百姓。”
“可以暂且派遣千人前往河东,一方面协助搜查,一方面前往大阳附近的城池寻找百姓。”
“千人。。。”
刘璋抵住下巴,眼中闪烁着思索。
哪怕是这个数字,都需要慎重一二。
派遣士兵,就如同向平静的水面投掷石子。
人数越多,石子越大,溅起的水花,引发的波澜也就越大!
最终,刘璋点头同意了下来。
“好吧,就派遣一千人。”
刘璋刚刚做出决定,便看到徐庶欲言又止的模样。
连忙进行询问。
“元直,怎么了?”
同为顶级智者,刘璋愿意听从每一个人的意见。
“秦王,既然怀疑匈奴,为何不派遣使者前往呢?”
“经过上次的教训,难道区区南匈奴还敢忤逆秦王不成?”
原来徐庶是在想这个。
刘璋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一旁的荀攸连忙开口解释。
“元直,自从上次一战后,南匈奴就与我们彻底决裂,双方都视对方为生死大敌。”
“之前是河东卫家,也就是京兆尹卫觊与南匈奴关系密切。”
“但是自从河东卫家迁入关中,再加上河东大战,与南匈奴的联系彻底断了,连互市都已经停止了。”
徐庶没有因为解释恍然大悟,反而眉头皱的更紧了。
“这么说,我们对于南匈奴现在的情况,一概不知?”
荀攸有些尴尬,可还是点了点头。
“不错。我们的国策是未来几年内不发动战事。况且精力几乎都放在了曹魏和荆州上。”
“南匈奴经过上次大败,已然是伤筋动骨,对我们没有任何威胁。。。”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徐庶便看出了根本原因。
完全没有将南匈奴放在眼中。
不是没有办法重视,而是完全懒得重视!
说好听了,是关系恶化,说白了,就是没拿南匈奴当人!
“秦王,兵法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们对于南匈奴的情况一无所知,这才变成如今连他们收拾尸体的原因,和是不是他们所作所为都不清楚!”
“如果这些尸体对于南匈奴完全没有用处,有没有可能是其他势力想要借机生事?”
“孙杰等人登入大阳渡口,大概率是为了躲避跟踪之人。毕竟他们不清楚到底是谁在跟踪他们,意图是什么。”
“如果说,臣说的是如果,有人想用南匈奴的尸体做文章,恰好被孙杰等人撞破,那。。。”
徐庶没有说下去,意思已是不言而喻。
真是这个情况的话,孙杰只能是凶多吉少了。。。
“呼。。。”
“是孤大意了,太过藐视南匈奴了!”
刘璋再一次揽下了过错。
这一次,也是真的无法开脱。
毕竟不对南匈奴过多耗费心思,完完全全出自他的命令。
南匈奴总共才三十多万人。
上次大范围死伤后,整个部族的控弦之士有没有十万人都是两说!
这样一个随时都要被覆灭的小部族,实在没有过多耗费心思的理由。
再者秦国的事务太繁忙了,尚书台被压得喘不过气。
适当减负,也是为了贾诩等人的健康着想!
徐庶没有继续纠结,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秦王,臣觉得可以着手两方面进行。”
“一来增派人手前往河东郡,二来以最快的速度得知南匈奴的最新情况!”
“如果那些骸骨对于南匈奴没有任何用处,他们一定不会不远千里捡一些白骨回去。”
“毕竟河东郡荒无人烟,没有任何物资可以供他们劫掠。”
刘璋连连颔首,满是赞同之色。
“元直所言极是!”
但是话音刚落,又开始犯难了。
都不拿南匈奴当人好几年了,突然前去打探,哪有那么容易?
就在这时,贾诩站了出来。
“秦王,若要了解南匈奴的内部情况,老臣倒是有个办法。”
“哦?”
刘璋,荀攸以及徐庶纷纷一惊。
没想到贾诩还有这种手段!
“文和快讲!”
“秦王,北地郡太守张松!”
“张松?”
贾诩点了点头。
“启禀秦王,张松刚刚上任时,汇报过南匈奴的情况,但都是些无关紧要之事。”
“后来我们接连用兵荆州,西域,秦王下令暂且不用估计南匈奴,臣就将秦王的旨意传达给了张松。”
“自那之后,便没有再收到过北地郡上报南匈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