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秋天才建成的青砖瓦房里,烤着火,沈烈便抬起头往周围看了看,这一排房子是标准的官衙风格。

    盖的又宽敞,又舒适,又坚固耐用。

    这一排崭新的房舍,便是未来的天津市舶司衙门,核心建筑便是一座两进的大院子。

    耳房,签押房,官厅……

    一应俱全。

    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只需派人要将家具,桌椅搬入便可使用。

    瞧着目瞪口呆的海瑞。

    沈烈轻声道:“小侄欲上奏陛下,保荐海公以右签都御使之职,出山掌管这天津市舶司,但不知世叔意下如何?”

    海瑞本能的眉头大皱,却很快陷入了沉思,沉吟着道:“嗯……”

    看起来他有些犹豫。

    沈烈也不急,便轻声道:“此事倒也不急,世叔……可将这方略带回家,慢慢看,过几日给小侄一个答复便是。”

    海瑞又应了一声。

    叹了口气。

    “哎。”

    他自然这天津市舶司的分量。

    非同小可。

    一生天不怕,地不怕,上怼皇帝,下斩贪官的海瑞,此刻竟然眼皮直跳,嘴角直抽,心中竟然生出了一丝犹豫。

    海瑞常年在江南当官,他可是当过应天巡抚的人,他自然明白这天津市舶司,又是一把戳向沿海大户肺管子里的尖刀。

    并且这一刀戳下去……

    必将痛彻心扉!

    影响深远。

    从此……

    大明要多事了。

    这天津市舶司为何如此重要。

    说起来。

    这个专管海上贸易的衙门,伴随着航海技术的兴起,从宋代便开始出现,逐渐拥有了海关的职能。

    接待海外番邦使者。

    发签证堪合。

    查验进入中土的商船。

    收税……

    而这市舶司衙门,却是在大明早期达到巅峰时期。

    想当初大明开国时,太祖朱元璋沿袭前朝之制,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

    洪武三年,大明于广东广州﹑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各置一司。

    三大市舶司各置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二人,从六品,属下吏目一人,从九品,提举或特派。

    或由按察使和盐课提举司提举兼任。

    可问题来了。

    大明开国时所沿袭的前朝市舶司旧制,本来就有着极大的问题,这市舶司不是隶属于户部。

    也不隶属于朝廷。

    而是隶属于地方布政司。

    如此一来,这三大市舶司的税收大权,便完全掌握在了地方布政司等长官手中!

    就离谱!

    一个王朝的海关,怎么能被地方官员捏在手中呐。

    可这确实是大明从元朝沿袭下来的制度。

    为何如此?

    沈烈也曾经思考过,大概是……

    或许蒙古人一辈子也没见过大海,压根不懂这海贸的丰厚利润,或许被这些沿海大姓钻了空子。

    又或许。

    马背上长大的元人并不擅长水战,也没有舰队,元人的朝廷就是想管也管不了,一到了海上便抓瞎了。

    自从元朝集结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远征东瀛,却被一场超级大风暴给刮了个全军覆灭之后。

    大概……

    元人便对这茫茫大海,畏惧如虎了。

    于是。

    元朝皇帝便只好选择了纵容。

    由此。

    在元朝统治的一百多年中。

    沿海大姓,地方官员便打着市舶司的名义大肆敛财,并且在沿海一带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

    可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会沿袭这荒唐的制度呐?

    沈烈又一琢磨。

    估计……

    朱元璋八成便是被文官集团给蒙骗了。

    可想而知。

    这样先天不足的制度,完全被地方官员把持的市舶司,会催生出多少贪腐,多少见不得光的破事儿。

    所以。

    三大市舶司的关税根本到不了朝廷手里,海贸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在地方上便被那些大姓,世家给瓜分了!

    所以说。

    大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禁海,为何动不动便将贪腐的文官们扒皮填草点天灯,便是因为他被文官们蒙骗了。

    说什么太祖短视,闭关锁国那便纯粹是胡扯。

    以朱元璋的暴脾气,面对三大市舶司,沿海大姓垄断海贸利润的局面,便只是十分简单粗暴的颁布了一道政令。

    废市舶司!

    禁海!

    你们这些沿海大姓自己通过海上贸易发财,却不肯给朕分点好处,那朕还留着三大市舶司做什么?

    于是朱元璋暴脾气上来了,索性将桌子一掀,谁都别玩了!

    片帆不许下海!

    这才是大明太祖禁海的真正原因,无非是大明朝廷,皇家与沿海大姓,关于海上贸易的利益纷争。

    并且这利益之争,贯穿了大明始终!

    而后来。

    也不是没有人想要解决这问题。

    堂堂大明,泱泱大国,有能力的人可太多了,其中最有手段的自然是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看着海上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润。

    又拿不到手。

    都馋哭了。

    面对沿海大姓垄断海贸,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永乐爷便想出了一个天才的办法,他下令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大明皇家海军,还让自己的心腹太监。

    去担任这支舰队的总司令。

    这个人叫郑和。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自然不是永乐大帝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蠢主意,而是永乐大帝为了针对沿海大姓霸占市舶司,垄断海贸所想出来的奇招!

    如此一来。

    当强大的大明皇家舰队,带着大明天子的旨意浩浩荡荡的开到了海外,既可以彰显大明国威。

    让四海来朝。

    又可以打破沿海大姓从宋,元开始对海上贸易的垄断。

    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么?

    这纯粹是胡扯!

    是文官的抹黑。

    永乐大帝那样英明神武的皇帝,一生戎马,精打细算,他怎么会做这样的亏本生意。

    想当年随着郑和下西洋。

    可不是白去的。

    郑和向南洋,东洋,西洋各番邦属国,发出了大量天子亲自发给的堪合,允许这些藩属国绕开沿海大姓的垄断。

    与大明直接通商!

    与天子直接打交道!

    而得到明室发出勘合的藩属国,便纷纷跟随着郑和的大明皇家舰队,来到了大明。

    并且向大明输入了大量舶来商品。

    如芦荟,香料,珊瑚……

    各种奇珍异宝。

    而随着郑和一次次下西洋,也让大明朝廷和永乐爷赚了个盆满钵满,因此给大明朝廷带来的贸易利益。

    最少为黄金二十万两,白银上千万两,这个数目大概是宋元两代市舶司总收入的十几倍!

    如此。

    正是通过海上贸易所带来的丰厚利润,才有力的支撑了永乐大帝的一次次北征。

    可皇帝有钱了,朝廷有钱了,财政充裕了……

    那些从元代开始,一度垄断海贸上百年的沿海世家,自然便好似死了爹妈一般哭丧了起来。

章节目录

大明风流全文无弹窗阅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沈烈张静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沈烈张静修并收藏大明风流全文无弹窗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