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所作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同时,又没有半点出格。
现在是洪武二十四年,在他的记忆中朱元璋的去世是在洪武三十一年。
皇帝病了本就是大事,任何一个皇帝的病都会引起京城的震动,朱允熥所做的就是要维护京城的平稳,维护大明朝纲没有任何波澜动荡。
同时,他所做的,也要让朱元璋在病好之后,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而且,现在也只能算是演习。将来真有一天,朱元璋驾崩,他要靠着这些可以依赖的力量,顺利的接管权力。
处理完这些之后,朱允熥再次默默的坐在朱元璋床前,老人那只手又从被子中露出来,他轻轻的握住,静静的看着。
皇爷爷,您可把大伙都吓坏了,您快点好起来呀!朱允熥小声说道。
与此同时,在寝宫的后面,御花园中,黄狗儿蹑手蹑脚的走了过来。
一个太监无声的从假山中出来,静静的站到一边。
老祖宗!小太监低声道。
派人八百里快马通知燕王,老皇爷病了,让吴王监国!此刻,黄狗儿的脸上完全没有那种在朱元璋身边时候的谄媚和小心,而是另一种趾高气昂的表情,不管跑死多少马,都要快,听到了吗?
孩儿明白!小太监答应一声,无声的消失。
随后黄狗儿看看左右,又穿过御花园,来到一处暗房之外。
奴婢见过娘娘!
都什么时候了,公公何必多礼!吕氏的声音响起,紧接着她和朱允炆同时从门里出来,我们娘俩还要仰仗公公呢,您千万别这么客气!
奴婢就是奴婢,奴婢怎敢!黄狗儿笑道。
老皇爷到底如何?吕氏盯着他问道。
太医说是无碍了,最近要好好调养。黄狗儿小声道。
吕氏脸上一僵,吴王那边怎么说?
黄狗儿压低了声音,奴婢近不得吴王的跟前,但是奴婢知道吴王派人去了常家.......
吕氏和朱允炆对视一眼,满是惊恐。
这就是他们和朱允熥相比另一个先天的劣势,他们没有真正的可以信任之人,而且是真正的有权力可以帮到他们的人。
而朱允熥则不同,他可是常遇春的外孙,军中那些跟随常遇春南征北战的杀才们,天然和朱允熥就是一条阵线上的人。
大明开国名将无数,可是其中最得皇帝信任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如今老迈在家里不理事的发小汤和,一个是徐达,另一个就是常遇春。
这三人中又以常遇春最为骁勇,最得人心。而且常遇春这一脉武将中,现在风头正盛的,还正是朱允熥的舅爷,领大军在外的蓝玉。
一旦朝廷有变,朱允熥只要有一点登上大位的希望,他的身边马上就能聚集一群能征善战的武将。
其实,这都是其次,现在吕氏最后怕的是皇帝没事了,今天她情急之下打断皇帝的话,会不会被皇帝算后账。
她可是深知这位皇帝公公的脾气,杀起人来可不管你谁!
此时,黄狗儿又继续说道,奴婢还看见,吴王见了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皇祖父,真的无恙吗?朱允炆忽然鬼使神差的追问。
御医长几个脑袋敢撒谎!黄狗儿小声说着,看看左右,娘娘,淮王殿下,奴婢先告退了,老皇爷身边没人,奴婢还要去伺候!
接着,他的身影隐没在黑暗中。
吕氏长叹一声,苦笑,俗话说,关心则乱!今儿为娘害了你!说完,落下泪来。
皇帝若是没说出监国的话死了,她成功了。她的儿子和朱允熥,有一番龙争虎斗。
但是皇帝无恙,她的所作所为,势必为皇帝所厌恶。
朱允炆虽然没什么心机手腕,可是宫中长大的人也不是傻子。
当下拉住吕氏的手,劝慰道,母亲,都是天意!说着,苦笑起来,最是无情帝王家,本来孙儿深得皇祖父的喜爱,可是就因为一个嫡字,皇祖父却更中意转了性子的老三。
说到这,拉着母亲的手,苦笑,母亲,争不过就不争了。孩儿不想让您受累,等皇祖父醒了,儿子去求他老人家让儿子就藩,到时候母亲和儿子一块去封地,做个富贵闲人罢!
啪,话还没说完,脸上就挨了一个耳光。
吕氏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稍有挫折就轻言放弃,未战先怯,你这十几年圣人学问,就是这么读的吗?我在这宫中小心谨慎的做人十几年,为的是谁?
你以为你不争就可以了吗?吕氏继续说道,外臣都在传言,皇帝要立皇太孙。你是皇长孙,你也有机会?
说到这,她看向朱元璋寝宫的方向,狠狠地说道,你以为你不争就能安享富贵?孩儿呀?你怎么这么傻,你自己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要是老三那个小畜生真的上位了,他会放过你?放过我吗?
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我眼皮子底下装傻充愣,心中早就恨透了我们娘俩,等他登上大位,你我母子只怕想痛痛快快的死都不行!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吕氏冷笑,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能放弃,监国?呵!他今日又是联络外臣,又是拉拢皇帝家奴,未尝不是把柄!只需要有人添油加醋,说不得皇帝也会对他多心呢?
说着,吕氏转头看看朱允炆,笑道,儿呀,叫人把宫里的佛堂打扫出来!
母亲,您这是?朱允炆不解。
娘要在佛前为皇帝诵经祈福!吕氏笑笑,你这个长孙,也要尽到孝道!
朱允炆把心一横,娘你说吧,让儿子怎么做?
和娘在佛前抄写孝经!吕氏咬牙笑笑,用血写!即便是皇帝心里恼了你娘,看在你诚孝的份上,也会高看你一眼!
朱允炆看看自己瘦弱的手臂,点头道,好!
~~~
皇帝突然病了,今夜注定不会平定。
不是每个人都如朱允熥一般,知道历史的走向。
宫城之外,无数锦衣卫暗中把宫门看死,严加防备。
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心,人心永远是最难防备的。
就像朱元璋的贴身太监黄狗儿,朱允熥一直以为他只是吕氏母子那一边的人,谁知道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燕王的人。
皇帝最亲近的人都是如此,何况锦衣卫呢?
看似严防死守之中,有人悄悄玩忽职守,一匹快马消失在夜色中,并且从容的出城,直奔远方。
皇帝病了,人心乱了。
这个普通的夜晚,无数火花在暗中交锋。
但是无论何种交锋,朱允熥都不怕,因为他有着父亲和母亲家族留下人脉。
京畿附近的驻军营地中,主帅的大帐都是灯火通明。
顶盔带甲的将军们,带着精锐的心腹坐在帐篷中,看着宫城的方向,等待着那里的命令。
除了朱允熥的舅舅们,还有他外家的姻亲们。
大明开国之后,为何只要朱元璋一杀人,就是成百上千的杀,是因为在二十几年的征战中,淮西的功臣们因为相互联姻,根本就分不开。
这些人一旦可用,是一股顺手的力量。
但是一旦这些人不能所用,就是一股威胁。
而对于朱允熥来说,现在他是这些人未来的升官发财的希望,这些人自然为他效命。
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干脆就是脑子里只认太子嫡子的莽夫。他们没想过朱允炆母子会如何,他们只是单纯的以为,太子没了,绝对是太子的嫡子上位。
因为当初太子,也是老皇爷的嫡子。
不知过了多久,夜风渐停,天快亮了。
现在是洪武二十四年,在他的记忆中朱元璋的去世是在洪武三十一年。
皇帝病了本就是大事,任何一个皇帝的病都会引起京城的震动,朱允熥所做的就是要维护京城的平稳,维护大明朝纲没有任何波澜动荡。
同时,他所做的,也要让朱元璋在病好之后,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而且,现在也只能算是演习。将来真有一天,朱元璋驾崩,他要靠着这些可以依赖的力量,顺利的接管权力。
处理完这些之后,朱允熥再次默默的坐在朱元璋床前,老人那只手又从被子中露出来,他轻轻的握住,静静的看着。
皇爷爷,您可把大伙都吓坏了,您快点好起来呀!朱允熥小声说道。
与此同时,在寝宫的后面,御花园中,黄狗儿蹑手蹑脚的走了过来。
一个太监无声的从假山中出来,静静的站到一边。
老祖宗!小太监低声道。
派人八百里快马通知燕王,老皇爷病了,让吴王监国!此刻,黄狗儿的脸上完全没有那种在朱元璋身边时候的谄媚和小心,而是另一种趾高气昂的表情,不管跑死多少马,都要快,听到了吗?
孩儿明白!小太监答应一声,无声的消失。
随后黄狗儿看看左右,又穿过御花园,来到一处暗房之外。
奴婢见过娘娘!
都什么时候了,公公何必多礼!吕氏的声音响起,紧接着她和朱允炆同时从门里出来,我们娘俩还要仰仗公公呢,您千万别这么客气!
奴婢就是奴婢,奴婢怎敢!黄狗儿笑道。
老皇爷到底如何?吕氏盯着他问道。
太医说是无碍了,最近要好好调养。黄狗儿小声道。
吕氏脸上一僵,吴王那边怎么说?
黄狗儿压低了声音,奴婢近不得吴王的跟前,但是奴婢知道吴王派人去了常家.......
吕氏和朱允炆对视一眼,满是惊恐。
这就是他们和朱允熥相比另一个先天的劣势,他们没有真正的可以信任之人,而且是真正的有权力可以帮到他们的人。
而朱允熥则不同,他可是常遇春的外孙,军中那些跟随常遇春南征北战的杀才们,天然和朱允熥就是一条阵线上的人。
大明开国名将无数,可是其中最得皇帝信任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如今老迈在家里不理事的发小汤和,一个是徐达,另一个就是常遇春。
这三人中又以常遇春最为骁勇,最得人心。而且常遇春这一脉武将中,现在风头正盛的,还正是朱允熥的舅爷,领大军在外的蓝玉。
一旦朝廷有变,朱允熥只要有一点登上大位的希望,他的身边马上就能聚集一群能征善战的武将。
其实,这都是其次,现在吕氏最后怕的是皇帝没事了,今天她情急之下打断皇帝的话,会不会被皇帝算后账。
她可是深知这位皇帝公公的脾气,杀起人来可不管你谁!
此时,黄狗儿又继续说道,奴婢还看见,吴王见了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皇祖父,真的无恙吗?朱允炆忽然鬼使神差的追问。
御医长几个脑袋敢撒谎!黄狗儿小声说着,看看左右,娘娘,淮王殿下,奴婢先告退了,老皇爷身边没人,奴婢还要去伺候!
接着,他的身影隐没在黑暗中。
吕氏长叹一声,苦笑,俗话说,关心则乱!今儿为娘害了你!说完,落下泪来。
皇帝若是没说出监国的话死了,她成功了。她的儿子和朱允熥,有一番龙争虎斗。
但是皇帝无恙,她的所作所为,势必为皇帝所厌恶。
朱允炆虽然没什么心机手腕,可是宫中长大的人也不是傻子。
当下拉住吕氏的手,劝慰道,母亲,都是天意!说着,苦笑起来,最是无情帝王家,本来孙儿深得皇祖父的喜爱,可是就因为一个嫡字,皇祖父却更中意转了性子的老三。
说到这,拉着母亲的手,苦笑,母亲,争不过就不争了。孩儿不想让您受累,等皇祖父醒了,儿子去求他老人家让儿子就藩,到时候母亲和儿子一块去封地,做个富贵闲人罢!
啪,话还没说完,脸上就挨了一个耳光。
吕氏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稍有挫折就轻言放弃,未战先怯,你这十几年圣人学问,就是这么读的吗?我在这宫中小心谨慎的做人十几年,为的是谁?
你以为你不争就可以了吗?吕氏继续说道,外臣都在传言,皇帝要立皇太孙。你是皇长孙,你也有机会?
说到这,她看向朱元璋寝宫的方向,狠狠地说道,你以为你不争就能安享富贵?孩儿呀?你怎么这么傻,你自己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要是老三那个小畜生真的上位了,他会放过你?放过我吗?
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我眼皮子底下装傻充愣,心中早就恨透了我们娘俩,等他登上大位,你我母子只怕想痛痛快快的死都不行!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吕氏冷笑,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能放弃,监国?呵!他今日又是联络外臣,又是拉拢皇帝家奴,未尝不是把柄!只需要有人添油加醋,说不得皇帝也会对他多心呢?
说着,吕氏转头看看朱允炆,笑道,儿呀,叫人把宫里的佛堂打扫出来!
母亲,您这是?朱允炆不解。
娘要在佛前为皇帝诵经祈福!吕氏笑笑,你这个长孙,也要尽到孝道!
朱允炆把心一横,娘你说吧,让儿子怎么做?
和娘在佛前抄写孝经!吕氏咬牙笑笑,用血写!即便是皇帝心里恼了你娘,看在你诚孝的份上,也会高看你一眼!
朱允炆看看自己瘦弱的手臂,点头道,好!
~~~
皇帝突然病了,今夜注定不会平定。
不是每个人都如朱允熥一般,知道历史的走向。
宫城之外,无数锦衣卫暗中把宫门看死,严加防备。
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心,人心永远是最难防备的。
就像朱元璋的贴身太监黄狗儿,朱允熥一直以为他只是吕氏母子那一边的人,谁知道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燕王的人。
皇帝最亲近的人都是如此,何况锦衣卫呢?
看似严防死守之中,有人悄悄玩忽职守,一匹快马消失在夜色中,并且从容的出城,直奔远方。
皇帝病了,人心乱了。
这个普通的夜晚,无数火花在暗中交锋。
但是无论何种交锋,朱允熥都不怕,因为他有着父亲和母亲家族留下人脉。
京畿附近的驻军营地中,主帅的大帐都是灯火通明。
顶盔带甲的将军们,带着精锐的心腹坐在帐篷中,看着宫城的方向,等待着那里的命令。
除了朱允熥的舅舅们,还有他外家的姻亲们。
大明开国之后,为何只要朱元璋一杀人,就是成百上千的杀,是因为在二十几年的征战中,淮西的功臣们因为相互联姻,根本就分不开。
这些人一旦可用,是一股顺手的力量。
但是一旦这些人不能所用,就是一股威胁。
而对于朱允熥来说,现在他是这些人未来的升官发财的希望,这些人自然为他效命。
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干脆就是脑子里只认太子嫡子的莽夫。他们没想过朱允炆母子会如何,他们只是单纯的以为,太子没了,绝对是太子的嫡子上位。
因为当初太子,也是老皇爷的嫡子。
不知过了多久,夜风渐停,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