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p>

    ——————</p>

    好吧,又到了我最头大的感言环节。</p>

    与以往的书不同,我昨天翻了翻《1988》这本书的评论,貌似两极分化很严重啊!</p>

    一半是严厉批评的,另一半是出于人道主义出言鼓励的,可见这本在许多人看来没有爽感的书着实有些不讨喜,尤其是对于初期散乱的线索和主角被指来指去而感到不满。</p>

    恩……</p>

    起点的书千千万,总归不能全都一模一样不是?</p>

    这本书走的是散状布局的路子,算不得传统意义上的爽文,而且由于这本书里面国企内容的占比很大,为了符合最起码的逻辑,初期的线索很散,就更谈不上爽。</p>

    额,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对。</p>

    如果在国企里待过的同学,应当看的出来这本书已经是在保持最起码的逻辑自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在YY,尽可能地在开挂了……如果在国企的框架内按照传统爽文的模式来写的话,那不叫都市重生文,那叫都市修仙文!</p>

    那么有人就会较真了:既然是要保持最起码的逻辑自洽,那你不是在瞎写么?哪个国企会这么重视一个毫无背景的小科员?TMD你以为你是谁啊,啥都不是一个,领导凭啥要对你高看一眼,甚至还会对你言听计从?</p>

    额……</p>

    如同我一直在书里强调的一样,撇开时代背景谈内容就是在耍流氓。</p>

    ……………………</p>

    1、1988~1990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且敏感的转折点,如同书中提到的,央企在这一阶段的诉求跟后世很有些不一样;</p>

    在2.0时代的国企里面,专精于基础业务板块的职工依然如同一颗螺丝钉一样,毫无存在感——人家这方面的人才海了去了,再加上基础业务做的再好,也出不了什么亮眼的成绩,自然不会对你上心。</p>

    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有些东西,央企的管理层要比普通民众先知先觉的多,而这一时间段的各种政策和开展的实验性质的项目也远远比后人以为的要多。</p>

    因此,在商业、计算机、管理、外贸、国外法律这些方面有特长的人,在那段时间是很吃香的——毫不客气的说,只要你有一层光亮的外衣,有人愿意支持,外加敢立军令状,直接越级让你成为项目负责人都不是不可能;当然,如果失败了,后果也一样严重。</p>

    那位长辈就亲眼目睹过,一个英语学的不错的毕业生,就因为跟团去充当一個涉外项目的随行翻译,然后一跃飞天,短短三年就从一个科员升到某个项目的负责人,级别也升到了副处——不管那个项目最终成功与否,诸如这类的案例在当时并不罕见。</p>

    这一切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大环境有关,与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种种困难和踩过的巨坑有关,与上面对央企提出的种种要求有关。</p>

    …………………………</p>

    2、可能与大伙的刻板印象有所出入,我的一位长辈告诉我,有些时候不要太想当然,——领导也是人,也有感情,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p>

    在2.0的国企时代,其实很有一些领导是不吝于培养和提携下面的人才的,甚至会将这些人视作是自己的子侄……哪怕你毫无背景。</p>

    这大约是传承自1.0时代师徒制的传统。</p>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要把在适当的时候把长处展现出来,要让人家觉得你值得培养和提携——人品存在瑕疵,又或者没有什么能捕捉到的闪光点,自然不会把你当成事。</p>try{ggauto();} catch(ex){}

    当然,由于这位长辈是西南钻探公司的,因此这种情况或许也只适用于西南钻探公司(或许是因为他们是南方企业,并且有着独特的生存环境?),其余的国企,尤其是齐鲁国企里面是不是这样,我并不敢打包票——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本书里将场景设定在西南钻探公司的原因。</p>

    虽然没有确切证据,但从好的方面去想……这种事放在如今的4.0版本也未必就真的完全消失了。</p>

    比如,我们不妨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官媒和宣传岗开始由00后当家做主了,伱以为人家真的全员年轻化了么?</p>

    按照那位长辈的说法,在如今这个越来越赤果果的利益时代,只有你能表现出与众不同,且是对方缺失的能力闪光点,具有互补价值的你才有可能得到提携和重用——这个特长未必非要是业务方面的,也有可能是能给单位脸上贴金的一些特长和爱好。</p>

    ……………………</p>

    3.关于有人质疑为什么主角重生了却还要待在国企里,不仗着自己先知先觉的优势出去闯荡一下。</p>

    我只想说,能问出这个问题的同学,大约是真的对那个年代不太了解。</p>

    1988和1992,虽然只隔了4年,却完全可以看作是两个时代。</p>

    那是个“法罪错位”的年代。主流观念中,私企是有原罪的,而且那时候的私企的确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八十年代末为什么会有大量民企会主动“交公”的最主要原因。</p>

    简单来说,如果主角只是出去摆个摊,只要识相,哪怕月入过万也没人管你,因为你是个体户。</p>

    但如果你想成立一家民营公司,开始在市场上大展拳脚,那对不起,除非你是重生在92年前后,否则一旦上规模,一定会哭的很难看,因为但凡像样点的生产要素全掌握在主要经济体手里,你不可能不去“缠绕”,不可能不去“吸血”——想想看,连后世某位国内汽车领域数一数二的大佬这时候都要把自己的冰箱厂送出去,然后跑到深圳去读书深造,你觉得主角能牛的过人家?</p>

    事实上,这也是之所以《98》、《88》两本书都把主角的初始场景设定在国企的原因——对于民企的整顿和法罪错位的现象一直要到08年以后才明显减少,在这之前,要是没有国企的牌子护着,或者构筑一张书里提都不能提的关系网,处处掣肘、举步维艰都不足以完全形容民营企业的处境,我不想因为追求逻辑自洽而让书封掉,所以只能把初始场景设定在国企。</p>

    没错,本书不仅仅是写国企,也会掺杂大量的商业内容,毕竟这是主角勉强还用得上的立身之本不是,但也别期望着主角跟君子似的,全部用后世的商业手段去操作一些事,那不符合年代现实。</p>

    还有,别给我提什么这个年代可以去海南、深圳、蛇口经济特区去发财……以我的习惯,只怕到时候书封的更快。</p>

    (现实往往比小说更魔幻,再次强烈安利《激荡三十年》这套书,虽然这套书里大量采用了春秋笔法,但至少看完了这套书后,你再去思考一些现实/历史事件,以及某些现在还存在的,令人诟病的现象,可能就会有一些不太一样的理解,一些事情也不至于人云亦云。)</p>

    最后,作为一个刚满十六岁没多少年的花季少男,作业一大堆的作者君每天委实挤不出多少时间来,再加上手残,要是更新速度太慢或者遇到什么不满意的情节,跪求各位读者老爷嘴下留情,轻喷点。</p>

    以上。</p></div>

章节目录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六千来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千来世并收藏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