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突然就有钱了
体检结束后,程旭远又往县城给程家栋送了一趟自己写好的试卷,就没怎么出过程家庄大队了。</p>
十几天的时间过去,天越发的寒冷。</p>
村前的小河,已经完全被冰冻住,村里的孩子,好像一下子多了一处撒欢儿的地方。</p>
不过也经常有熊孩子因为滑冰,被家里的大人抓住,打的屁股开。</p>
年根儿越来越近,村里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p>
不过和年味比起来,程家庄牲口棚的学习氛围,变得越加的热烈。</p>
当跑过来听课的知青达到四五百人的时候,牲口棚的院子都盛不下了。</p>
被这阵势惊动的程福来不得不出面,将讲课的地方协调到了小学校的操场。作为程家庄的当家人,他乐意去做这件事。</p>
最近这段时间,不论在村里的土街上还是牲口棚,他听到许多庄稼人都在热心地议论他程家的这个后代程大远。</p>
他老程家这个娃娃,再也不用跟他们这群庄稼汉一样,整天把日头从东山背到西山了,而且,这才刚开始,以后他老程家的能人,还多着哩!</p>
一想到这些,他程福来就激动得红光满面。</p>
虽然讲课的时间改到了十点,但是站在操场上,依旧有点冷,是彻骨般的冷。</p>
这等的情形,让程旭远感到牙疼。</p>
他本来想要偷个懒,却没有想到,竟然给自己找了这一个苦头。</p>
每一次站在寒风中,他都想不讲了。</p>
可是,看着一个个穿着各种补丁袄,甚至带着干粮跑了二三十里路来听课的年轻人,他又觉得不忍心。</p>
讲吧,讲完结束。</p>
程旭远讲课的地方,多了一块小黑板。</p>
是隔壁村的知青借来的,在程旭远的身边,还有一个火堆,虽然四面透风,却能给他带来一丝温暖。</p>
用有些沙哑的嗓子,将这堂课讲完,程旭远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各位,今天的课讲完了。”</p>
“咱们的代数部分也学习了一半。”</p>
“所谓贪多嚼不烂。”</p>
“咱们明天休息一天,后天继续学习。”</p>
“接下来我们将用十天的时间,将数学方面的内容全部讲完。”</p>
“谢谢大家。”</p>
程旭远的话一说完,掌声就响了起来。</p>
在对众人的掌声进行感谢之后,程旭远就将自己写好的卷子交给刘建凯在黑板上抄,自己则晃晃悠悠的朝着家的方向走去。</p>
虽然他挨着火堆,但是依旧感到冷。</p>
等孟德志的稿费过来,自己就去买个厚厚的军绿大衣。</p>
不过这种大衣不但贵,还需要票。</p>
钱倒是有,可是军绿大衣的票……</p>
“大远哥,大远哥,有你的信!”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快速的从村口跑过来,大声的朝着程旭远道。</p>
程旭远愣了一下,心说这是录取通知书来了吗?</p>
程家栋可是说很快就到,这过了十多天,应该也差不多了。</p>
虽然对于自己被录取,已经有了充分的把握,但是想到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还是有点兴奋。</p>
毕竟后世,他可是连燕京大学的门都没有摸着啊。</p>
来到村口,就见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正在被村民围着说笑。</p>
看到程旭远过来,有人就道:“大远,看看是不是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p>
那三十多岁,穿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朝着程旭远打量了两眼,就从自行车后座的帆布袋子里拿出了一个厚信封道:“程旭远,这有你一封信,还有一个电报,伱签一下字。”</p>
这么厚的信封,应该不是录取通知书。程旭远没有打开信封,而是接过了那电报。</p>try{ggauto();} catch(ex){}
这是电报吗?</p>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程旭远一阵无语。</p>
他朝着电报上仔细看去,就见上面写道:“程旭远,你写的《当幸福来敲门》发表后,引起了剧烈的反响,现在有不少读者写信过来。还有,我们的杂志准备加印十万份,广播电台让人过来联系,想要将《当幸福来敲门》改编成广播剧。”</p>
“还有,我们编辑部的负责人觉得,你的《当幸福来敲门》已经具备了开座谈会的资格,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件事。”</p>
“你什么时候回来?”</p>
“速回电报,张德宁。”</p>
电报不算标点,有一百多字,按照一个字两分钱算,如果再加上翻译费,这一封电报,足足要用三块多钱!</p>
三块多钱,都能买一只烧鸡了!</p>
发个电报,用得着这么多字吗?</p>
程旭远吐槽了一句,就将目光落在了那厚厚的信封上,看了一眼来信人的落款,赫然是历史研究编辑部。</p>
打开信封,就见里面除了几本杂志外,还有一封信,程旭远打开信,发现这信竟然是孟德志写的。</p>
在信里面,孟德志告诉程旭远,经过他的争取,杂志社已经决定将八万字的稿费,先发给他。</p>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引起的反响,他们决定将程旭远的稿费提高一元。</p>
也就是从每千字五元,提升到了六元。</p>
在信中,孟德志要程旭远在家里,一定不能放松,一定要笔耕不辍,绝对不能耽误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稿子。</p>
最后,孟德志在信的最后,询问程旭远什么时候回去。</p>
对于孟德志的信,程旭远没有时间理会,他快速的打开信后面的汇款单,就见上面赫然是492元。</p>
八万两千字,千字六元,这一次稿费,赫然是492元。</p>
加上从京里回来剩的钱,程旭远手中的钱,已经达到了五百以上!</p>
终于有钱了!</p>
要是在燕京的时候有五百元钱,自己那自行车票也不用放着了,直接买辆自行车就行了。</p>
就在程旭远心怒放的时候,站在一旁的饲养员程老六问道:“大远,是录取通知书不,我们大家可等着吃席呢!”</p>
听到这话,程旭远无奈的道:“六爷,不是录取通知书。”</p>
“是我在燕京的时候,给人家杂志写的稿子,人家给的稿费。”</p>
稿费!</p>
稿费是个啥?</p>
不但程老六发懵,其他的村民也发懵。</p>
“大远,稿费是啥?”一个抽着烟棒,笑起来牙齿发黄的中年人问道。</p>
程旭远将信一边收好一边道:“叔,稿费就是钱。”</p>
就在程旭远准备问一下邮递员怎么取稿费的时候,就听有人道:“那不是家栋回来了嘛!”</p>
程旭远扭头,就看到程家栋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从远处行驶了过来。</p>
在程家庄大队,程家栋这个公家人还是很引人注目的,看到他过来,不少人都朝着他打招呼。</p>
“家栋,你咋骑着车过来了?”</p>
“家栋,冷不冷,快过来烤烤火。”</p>
“家栋哥,这新车真漂亮,哎呀,还是凤凰牌的,不错啊!”</p>
……</p>
程家栋一边打招呼,一边从新车上下来,一边从插着钢笔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盒二毛六分的大金钟,不断的给身边的熟人散烟。</p>
几乎给所有的熟人打过招呼之后,这才笑眯眯的朝着程旭远道:“大远,这辆自行车咋样?”</p>
今天最后一章来了,虽然晚了点,但还是来了,求支持啊!</p></div>
十几天的时间过去,天越发的寒冷。</p>
村前的小河,已经完全被冰冻住,村里的孩子,好像一下子多了一处撒欢儿的地方。</p>
不过也经常有熊孩子因为滑冰,被家里的大人抓住,打的屁股开。</p>
年根儿越来越近,村里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p>
不过和年味比起来,程家庄牲口棚的学习氛围,变得越加的热烈。</p>
当跑过来听课的知青达到四五百人的时候,牲口棚的院子都盛不下了。</p>
被这阵势惊动的程福来不得不出面,将讲课的地方协调到了小学校的操场。作为程家庄的当家人,他乐意去做这件事。</p>
最近这段时间,不论在村里的土街上还是牲口棚,他听到许多庄稼人都在热心地议论他程家的这个后代程大远。</p>
他老程家这个娃娃,再也不用跟他们这群庄稼汉一样,整天把日头从东山背到西山了,而且,这才刚开始,以后他老程家的能人,还多着哩!</p>
一想到这些,他程福来就激动得红光满面。</p>
虽然讲课的时间改到了十点,但是站在操场上,依旧有点冷,是彻骨般的冷。</p>
这等的情形,让程旭远感到牙疼。</p>
他本来想要偷个懒,却没有想到,竟然给自己找了这一个苦头。</p>
每一次站在寒风中,他都想不讲了。</p>
可是,看着一个个穿着各种补丁袄,甚至带着干粮跑了二三十里路来听课的年轻人,他又觉得不忍心。</p>
讲吧,讲完结束。</p>
程旭远讲课的地方,多了一块小黑板。</p>
是隔壁村的知青借来的,在程旭远的身边,还有一个火堆,虽然四面透风,却能给他带来一丝温暖。</p>
用有些沙哑的嗓子,将这堂课讲完,程旭远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各位,今天的课讲完了。”</p>
“咱们的代数部分也学习了一半。”</p>
“所谓贪多嚼不烂。”</p>
“咱们明天休息一天,后天继续学习。”</p>
“接下来我们将用十天的时间,将数学方面的内容全部讲完。”</p>
“谢谢大家。”</p>
程旭远的话一说完,掌声就响了起来。</p>
在对众人的掌声进行感谢之后,程旭远就将自己写好的卷子交给刘建凯在黑板上抄,自己则晃晃悠悠的朝着家的方向走去。</p>
虽然他挨着火堆,但是依旧感到冷。</p>
等孟德志的稿费过来,自己就去买个厚厚的军绿大衣。</p>
不过这种大衣不但贵,还需要票。</p>
钱倒是有,可是军绿大衣的票……</p>
“大远哥,大远哥,有你的信!”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快速的从村口跑过来,大声的朝着程旭远道。</p>
程旭远愣了一下,心说这是录取通知书来了吗?</p>
程家栋可是说很快就到,这过了十多天,应该也差不多了。</p>
虽然对于自己被录取,已经有了充分的把握,但是想到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还是有点兴奋。</p>
毕竟后世,他可是连燕京大学的门都没有摸着啊。</p>
来到村口,就见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正在被村民围着说笑。</p>
看到程旭远过来,有人就道:“大远,看看是不是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p>
那三十多岁,穿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朝着程旭远打量了两眼,就从自行车后座的帆布袋子里拿出了一个厚信封道:“程旭远,这有你一封信,还有一个电报,伱签一下字。”</p>
这么厚的信封,应该不是录取通知书。程旭远没有打开信封,而是接过了那电报。</p>try{ggauto();} catch(ex){}
这是电报吗?</p>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程旭远一阵无语。</p>
他朝着电报上仔细看去,就见上面写道:“程旭远,你写的《当幸福来敲门》发表后,引起了剧烈的反响,现在有不少读者写信过来。还有,我们的杂志准备加印十万份,广播电台让人过来联系,想要将《当幸福来敲门》改编成广播剧。”</p>
“还有,我们编辑部的负责人觉得,你的《当幸福来敲门》已经具备了开座谈会的资格,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件事。”</p>
“你什么时候回来?”</p>
“速回电报,张德宁。”</p>
电报不算标点,有一百多字,按照一个字两分钱算,如果再加上翻译费,这一封电报,足足要用三块多钱!</p>
三块多钱,都能买一只烧鸡了!</p>
发个电报,用得着这么多字吗?</p>
程旭远吐槽了一句,就将目光落在了那厚厚的信封上,看了一眼来信人的落款,赫然是历史研究编辑部。</p>
打开信封,就见里面除了几本杂志外,还有一封信,程旭远打开信,发现这信竟然是孟德志写的。</p>
在信里面,孟德志告诉程旭远,经过他的争取,杂志社已经决定将八万字的稿费,先发给他。</p>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引起的反响,他们决定将程旭远的稿费提高一元。</p>
也就是从每千字五元,提升到了六元。</p>
在信中,孟德志要程旭远在家里,一定不能放松,一定要笔耕不辍,绝对不能耽误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稿子。</p>
最后,孟德志在信的最后,询问程旭远什么时候回去。</p>
对于孟德志的信,程旭远没有时间理会,他快速的打开信后面的汇款单,就见上面赫然是492元。</p>
八万两千字,千字六元,这一次稿费,赫然是492元。</p>
加上从京里回来剩的钱,程旭远手中的钱,已经达到了五百以上!</p>
终于有钱了!</p>
要是在燕京的时候有五百元钱,自己那自行车票也不用放着了,直接买辆自行车就行了。</p>
就在程旭远心怒放的时候,站在一旁的饲养员程老六问道:“大远,是录取通知书不,我们大家可等着吃席呢!”</p>
听到这话,程旭远无奈的道:“六爷,不是录取通知书。”</p>
“是我在燕京的时候,给人家杂志写的稿子,人家给的稿费。”</p>
稿费!</p>
稿费是个啥?</p>
不但程老六发懵,其他的村民也发懵。</p>
“大远,稿费是啥?”一个抽着烟棒,笑起来牙齿发黄的中年人问道。</p>
程旭远将信一边收好一边道:“叔,稿费就是钱。”</p>
就在程旭远准备问一下邮递员怎么取稿费的时候,就听有人道:“那不是家栋回来了嘛!”</p>
程旭远扭头,就看到程家栋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从远处行驶了过来。</p>
在程家庄大队,程家栋这个公家人还是很引人注目的,看到他过来,不少人都朝着他打招呼。</p>
“家栋,你咋骑着车过来了?”</p>
“家栋,冷不冷,快过来烤烤火。”</p>
“家栋哥,这新车真漂亮,哎呀,还是凤凰牌的,不错啊!”</p>
……</p>
程家栋一边打招呼,一边从新车上下来,一边从插着钢笔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盒二毛六分的大金钟,不断的给身边的熟人散烟。</p>
几乎给所有的熟人打过招呼之后,这才笑眯眯的朝着程旭远道:“大远,这辆自行车咋样?”</p>
今天最后一章来了,虽然晚了点,但还是来了,求支持啊!</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