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是一种文体吗?感觉上,批判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说得对,那就要照着改自己的东西。即便自己会不舒服,但跨越不舒服就会进步啊。</p>

    批判归批判,喜爱归喜爱,这是不冲突的。什么东西会没有缺点呢?什么东西会不值得被喜欢呢?这两点不矛盾。</p>

    即便略有疲倦,还是可以坚持一下的。身体不舒服是好事,这样就不会强迫自己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了,守住自己的阵地,就已经很令人满意了。我今后应该继续这样做,早起些,困倦些,坚持些。</p>

    揭露社会黑暗的一些作品,很是令人揪心。那些人使用的镇压人思想的武器,反过来自己可以不受这些思想的压迫,继续我行我素。当然啦,事实究竟是如何的,在我们的视角里是看不清的了。很多人是被污蔑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就是一个例子。世界永远是肮脏的,可真的君子,却每每以死明志,仿佛干净是一种罪过。唉!“风雨飘摇,徒增忠臣嗟叹。”</p>

    这种紧张感令人不舒服。换位思考是很难的,唯有处在相同的境地里体验一番,才会明白些道理,之后才配说自己真的会换位思考。</p>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即便是残了,也不要任由自己废下去,向那些残而不废的人学习,总会有所成就。何况,我这样的,活得好好的,非要考虑抑不抑郁什么的破事,呵!简直可笑至极。“见贤思齐!”</p>

    “此生不学,此日闲过,此身一败。此君子三惜。”</p>

    田字出了头,不是申甲由,我的答案是电。百度了一下,果然是电哦。</p>

    古时也很冷,但不妨碍文人读书啊。多看书。</p>

    看那些短的视频有什么用呢,徒然自伤。看书吧。</p>

    还是会嫉妒一些比我优秀的人,但现在不需要着急去干什么以证明什么,可能还稍微舒服一些。我确确实实是因为太贪玩才会如此嫉妒别人吗?其实我也知道,即便我不贪玩,也不会在这领域里有什么成就,我太爱钻牛角尖,太固执,最后不会在很大的面上有所成就。更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所有事情都做好。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吧。</p>

    不必自卑,大胆说自己搞理论的。</p>

    今天读一读《颜氏家训》吧,将这书的梗概提炼一下,以便后面使用吧。</p>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信其所服。”这一是说我们该承担其劝诫亲人的职责,我们劝诫的效果最好。二是要成为能令人信服的人,首先要自己能做得到,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不听话是因为不服,这种现象十分常见,我们读书,提升自己,不光只为了自己,也要图以后之用。但要注意的是,对于自己,不要不听话,这很傲慢自大,而且会错过很多进步的机会。“严于侓己,宽以待人吧。”</p>try{ggauto();} catch(ex){}

    还是要插一句,自负是我最大的弱点,心放宽些,进步得就会更快一些。</p>

    “习若自然,卒难洗涤。”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瓶颈,然后我们的确会后悔当初不够努力,或者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才明白少时勤奋自勉的宝贵。进化的重点是自我毁灭,抛弃旧的自己,逐步自新,需要勇气,也需要读书。</p>

    写字难看是真的不好改了,呜呜呜!</p>

    自我毁灭的过程必定是痛苦的,治病就要先破坏再恢复,除弊也是一样,必然要经历精神的痛苦,方可有所长进。</p>

    严厉与仁慈缺一不可啊!</p>

    何为情呢?一碗水端平是重点。没有优劣也自然没有污蔑一说,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发展,这,唉,只能当做梦想了。</p>

    上行下效,最好的传承方式。</p>

    有些事没做,不是因为完美主义,也不是在左顾右盼,只是一直在思索,一直在修正自己,慎之又慎,如履薄冰。</p>

    所以其实无论怎样,我们都没有错误。反复拉扯意味着我们都不极端,我们不至过于谄媚,亦不是待人过于严苛,这样,暗合中庸。我们都没错,世界也没错。只能算是缘分不到。</p>

    其实也不尽然,若是不曲折,我们就理解不了它的珍贵。情感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无论如何,这都算作一笔财富,值得珍藏,珍惜。徒然发现,明白了,明白得不晚,甚至还正是时候。</p>

    不如意的地方太多了,不要过度怨恨。</p>

    我们都有缺点,但并不是所有缺点都致命。丑几乎不算是缺点,而傲慢则是至极的缺点。要是有心的话,孰轻孰重掂量掂量就可知晓。</p>

    借书读一定要注意保养它们爱护它们。这我只能说我暂时还做不好,时过境迁,心中有此念象就好,不要对自己太强求。</p>

    耳濡目染,“蓬生麻中,不劳翰墨。”</p>

    还是在强调事物的尺度,不要做得太过分。</p>

    不要借用华丽的辞藻粉饰自己。这样很滑稽啊。起名字,美观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刻意做作。</p>

    不求全责备,不以死指标来划分人。</p>

    读书多的人一定会像水一样,容纳百川而不争,溶得万事万物,自然多才多艺。</p></div>

章节目录

梁寒郡的日记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梁寒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梁寒郡并收藏梁寒郡的日记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