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涣与林文理两人并没有在大志铁矿耽搁太多天,因为平乡煤矿那边的人手也已经到达,并且开始做营地规划了。</p>
两位主事者过去,除了安排事情外,也是要将采矿规范跟安全守则等文件交到他们手上。让弟兄们做事不至于两眼一摸黑,全凭心情再看几分天意。</p>
因为先期派去煤矿的人跟铁矿这边一样,都是两百余人。路程也颇长,靠双腿行军得走上将近两周的时间。</p>
所以煤矿事业公司的人员是乘坐火车,从汉津县到达江夏郡郡治潭州市,再从潭州市步行前往位于平乡县的煤矿矿区。</p>
这样的移动方式节省了一半左右的时间,但缺点是得要配合火车的时间。</p>
而且现在保存的火车头并不多,速度也不快。在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关系再好,人员的运送也没办法随到随安排。</p>
不过这也是因为煤矿事业公司人员数量众多,所以才需要利用火车来移动。</p>
苏涣与林文理两人与随行人员,则是利用苏家的马车移动。速度可不会比这个时代的火车慢多少,差别也就在行经的路径而已。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行程可以自由安排。</p>
但就算可以自己安排行程,路程上该花的时间也不会减少。为了让煤矿矿区可以顺利开工,苏林两人的行程不说精准安排到秒,但也是十分紧凑的。</p>
大志铁矿所发生的意外,可是耽误了不少事情。按照林文理初步的规划,除了探矿与决定从哪边开采外,还要带着弟兄们实际进行开采作业,同时说明过程中的注意事项。</p>
不过现实的状况是,除了炸出一个预定的新矿口,其他事情就只能靠交代的,指望弟兄们可以依照吩咐进行作业了。</p>
军队以服从为天职,所以不用担心这些复员的大兵们抗命的问题。但是这终究是他们没做过的事情呀,谁知道会出现什么突发状况。</p>
林文理编写的文件虽然已经自认为够周全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脑残白目。谁也不会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哪个人像鬼遮眼一样,干一些自己之后也会后悔的蠢事。</p>
众所皆知,破坏容易建设难。难上加难的事情,就是烂尾之后的擦屁股。究竟该接着做,还是推倒重来,肯定会难倒无数英明神武的领导者,因为不论选择哪一种,都不是最好的选择。</p>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只要林文理有一人三化的本事,可以把自己分成三个,同时监督着钢铁厂、铁矿与煤矿三个地方,任何麻烦不说迎刃而解,至少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p>
很可惜的是,他没有这样的本……真没有吗?还是不想用?反正暂时无从得知。</p>
总之,比起坐了小半天的马车,就从苏家庄抵达大志铁矿。前去平乡煤矿的路程就比较远了,中途还进潭州市过了一夜,隔天才又出发至煤矿矿区。</p>
煤矿这边的黑矿情形,比铁矿那边还要严重。因为从一个很现实的状况来说,铁矿挖出来之后,还要经过加工才能使用;但是煤矿不用呀。</p>
挖出来的媒,只要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就是比木柴更优质的燃料了。而燃料这种东西,不说火车用得到,发电厂用得到,工厂用得到,就是普通人也用得到。可说是深入家家户户里。</p>
用途广,加工过程几乎等于没有,只要从地里挖出来就能用。这样的好东西,怎么可能没有人伸手?</p>
尤其在和寇占领期间,一群侵略者可没想过好好地经营占领区。别说黑矿不在他们打击范围内了,甚至和寇官方都有组织人手,开采煤矿。</p>
幸亏千里迢迢将煤运回八洲国本土或北方的工业基地,其成本太高,不符合经济效益,远不如直接在北方开采出来的煤。所以八洲国官方在荆州地界上的煤需求量不高,这才没有大肆开采。</p>
就算要将物资与资源后送,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当然是优先选择高价值的物品,而不是运一车煤北上。</p>
即使是和寇投降,荆州重回大金朝统治的当下,黑矿的问题仍旧存在着,甚至在台面上算是半公开化。之所以依然用黑矿来称呼,是因为开矿的人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p>
这些煤矿没被新派的平乡县县长取缔,一方面是市场确实有其需求。要是断了平乡的煤矿,包括铁路运输在内,就只能从外地买煤,再高价运送过来,这可是很要命的事情。</p>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开黑矿的家伙都有孝敬。即便县长不敢收,但暗示一下,对方就把东西换成税金缴纳给当地县府了。</p>
有上税的公司应该算合法的,但他们又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现在平乡县的各地煤矿公司,就是处于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p>try{ggauto();} catch(ex){}
直到汉津钢铁厂这个平乡煤矿的正主重新出世。所有人的眼光自然落在这个在战争期间,被朝廷主动瓦解的公司。</p>
其实平乡煤矿归汉津钢铁厂这件事情,对少数人来说是存有疑虑的。因为那是战前的状况,当时厂、铁、煤三地在当时朝廷的撮合下,组成了一个联合的民营企业。</p>
重建的钢铁厂,虽说大家默认拥有和战前一样的格局,但其实里头还是有很多模糊地带的。至少铁矿与煤矿是不是仍划在钢铁厂的归属下,官方并没有出面说明。</p>
其实这是战后收复敌占区与重建工作的常态。有很多事情或许是因为不清楚详情,或许是为了保留运作空间,所以朝廷给予的任命或命令都不会划出清楚的条条框框。</p>
这么做是为了让实际做事的人有更好的施展空间。假如他有本事支棱起原本给出的框架,并且是在及格分以上,甚至做到了一百二十分、两百分这种超越满分的好成绩,朝廷事后追认就好。</p>
假如没本事,只能完成命令书上的指示。那至少也是完成了一项任务,不会有任何惩罚。</p>
所以朱珍这位朝廷大员给苏涣的任命书内容,虽然只提及’汉津钢铁厂厂长’一职,但是苏涣能做到什么程度,朝廷是不会有所限制的。</p>
究竟是以苏家之力,确保了煤铁的来源,以此保证钢铁厂可以运作;抑或是跟其他有力家族合作,联合开发煤铁矿,让钢铁厂得以运转,这些都是朝廷默许的范围。</p>
站在大金朝廷的立场很简单,钢铁厂未来的收益有多少,暂且不管。朝廷不想投入资金,但是又希望有便宜的钢铁材料,为大金各地的重建工作加砖添瓦。</p>
但是官方直接下场背书,这样的做法太糙,而且容易沦为贪腐的工具。导致最后花了大钱,办了小事。甚至花了钱却办不成事,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p>
所以说,能搭起多大的盘,吃下多大的饼,是吃独食,还是找人来一起分着吃,这一切都看苏涣的本事。对不想花钱,又想要钢铁的朝廷来说,这点放纵是他们唯一付出的代价。</p>
对于朝廷背后的算计,以及苏涣手中的权力,普通人当然是一无所知。但同为荆州世家豪族的存在,怎么可能看不明白。</p>
铁矿那边发生的事情,因为时间上太过急促,所以详情还没有传遍荆州的世家。不过煤矿这边的情形也没有改观多少,大部分家族都还是抱持着观望的态度,维持着原样。</p>
他们都在等着,等苏家来谈。最好的状况,是能在钢铁厂里头分一杯羹。</p>
但想要空手套白狼是不可能的,苏家也是荆州世家之一。苏涣更是当代大儒,在荆州上上下下的关系不说通透,也相差无几了。</p>
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用势压人是做不到的。一个弄不好,擦枪走火,吃亏的是谁不言可喻。</p>
钢铁厂那边可是塞了半个师的复员兵,还个个带枪,谁不怕呀。听说铁矿那边的陈家就吃了大亏。</p>
现在朝廷对于大批军队的未来,其实是有些暧昧不明的。归谁管?怎么管?怎么部署?怎么维护?到处都是有待解决的课题。</p>
这么一支后备师放在地方上,各处地方长官多是苏涣的同门师兄弟。要是随便下达一个剿匪的命令,或是给谁头上安一个被占领期间通敌的罪名,那可就不死也得脱层皮。</p>
所以这些以江夏郡郡治,潭州市为根据地的世家豪族,可是有着最终将一无所有的心理准备,等待着这即将到来的变化。</p>
毕竟被占领期间,这些家族能够延续下来,谁的屁股底下是干净的。真要清算,抄家灭族也不是不可能。</p>
这个时代想靠着势力与势力间的关系交错,以及长久经营的地方实力,做到一手遮天的家族是不存在的。苏涣在钢铁厂中的五千名复员兵与五千条枪,那才叫做’实力’。</p>
枪炮之下,众生平等。那些有权有势的家族,顶多保证自己可以在开战之前,就先’逃’到安全的地方避难而已。</p>
没有人敢站在大兵面前,喊自己是什么家族的成员,谁敢杀我云云。子弹不长眼,家族威名更不防弹。大伙儿唯一的寄望,就是苏涣是个读书人,明白事理的。</p>
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就该商量着来,而不是气焰嚣张地要对方按照自己的吩咐做事。</p>
大家都是文明人,默默地交代起下人们,收起那些见不得光的枪弹刀剑。等待那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的谈判到来。</p></div>
两位主事者过去,除了安排事情外,也是要将采矿规范跟安全守则等文件交到他们手上。让弟兄们做事不至于两眼一摸黑,全凭心情再看几分天意。</p>
因为先期派去煤矿的人跟铁矿这边一样,都是两百余人。路程也颇长,靠双腿行军得走上将近两周的时间。</p>
所以煤矿事业公司的人员是乘坐火车,从汉津县到达江夏郡郡治潭州市,再从潭州市步行前往位于平乡县的煤矿矿区。</p>
这样的移动方式节省了一半左右的时间,但缺点是得要配合火车的时间。</p>
而且现在保存的火车头并不多,速度也不快。在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关系再好,人员的运送也没办法随到随安排。</p>
不过这也是因为煤矿事业公司人员数量众多,所以才需要利用火车来移动。</p>
苏涣与林文理两人与随行人员,则是利用苏家的马车移动。速度可不会比这个时代的火车慢多少,差别也就在行经的路径而已。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行程可以自由安排。</p>
但就算可以自己安排行程,路程上该花的时间也不会减少。为了让煤矿矿区可以顺利开工,苏林两人的行程不说精准安排到秒,但也是十分紧凑的。</p>
大志铁矿所发生的意外,可是耽误了不少事情。按照林文理初步的规划,除了探矿与决定从哪边开采外,还要带着弟兄们实际进行开采作业,同时说明过程中的注意事项。</p>
不过现实的状况是,除了炸出一个预定的新矿口,其他事情就只能靠交代的,指望弟兄们可以依照吩咐进行作业了。</p>
军队以服从为天职,所以不用担心这些复员的大兵们抗命的问题。但是这终究是他们没做过的事情呀,谁知道会出现什么突发状况。</p>
林文理编写的文件虽然已经自认为够周全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脑残白目。谁也不会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哪个人像鬼遮眼一样,干一些自己之后也会后悔的蠢事。</p>
众所皆知,破坏容易建设难。难上加难的事情,就是烂尾之后的擦屁股。究竟该接着做,还是推倒重来,肯定会难倒无数英明神武的领导者,因为不论选择哪一种,都不是最好的选择。</p>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只要林文理有一人三化的本事,可以把自己分成三个,同时监督着钢铁厂、铁矿与煤矿三个地方,任何麻烦不说迎刃而解,至少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p>
很可惜的是,他没有这样的本……真没有吗?还是不想用?反正暂时无从得知。</p>
总之,比起坐了小半天的马车,就从苏家庄抵达大志铁矿。前去平乡煤矿的路程就比较远了,中途还进潭州市过了一夜,隔天才又出发至煤矿矿区。</p>
煤矿这边的黑矿情形,比铁矿那边还要严重。因为从一个很现实的状况来说,铁矿挖出来之后,还要经过加工才能使用;但是煤矿不用呀。</p>
挖出来的媒,只要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就是比木柴更优质的燃料了。而燃料这种东西,不说火车用得到,发电厂用得到,工厂用得到,就是普通人也用得到。可说是深入家家户户里。</p>
用途广,加工过程几乎等于没有,只要从地里挖出来就能用。这样的好东西,怎么可能没有人伸手?</p>
尤其在和寇占领期间,一群侵略者可没想过好好地经营占领区。别说黑矿不在他们打击范围内了,甚至和寇官方都有组织人手,开采煤矿。</p>
幸亏千里迢迢将煤运回八洲国本土或北方的工业基地,其成本太高,不符合经济效益,远不如直接在北方开采出来的煤。所以八洲国官方在荆州地界上的煤需求量不高,这才没有大肆开采。</p>
就算要将物资与资源后送,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当然是优先选择高价值的物品,而不是运一车煤北上。</p>
即使是和寇投降,荆州重回大金朝统治的当下,黑矿的问题仍旧存在着,甚至在台面上算是半公开化。之所以依然用黑矿来称呼,是因为开矿的人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p>
这些煤矿没被新派的平乡县县长取缔,一方面是市场确实有其需求。要是断了平乡的煤矿,包括铁路运输在内,就只能从外地买煤,再高价运送过来,这可是很要命的事情。</p>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开黑矿的家伙都有孝敬。即便县长不敢收,但暗示一下,对方就把东西换成税金缴纳给当地县府了。</p>
有上税的公司应该算合法的,但他们又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现在平乡县的各地煤矿公司,就是处于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p>try{ggauto();} catch(ex){}
直到汉津钢铁厂这个平乡煤矿的正主重新出世。所有人的眼光自然落在这个在战争期间,被朝廷主动瓦解的公司。</p>
其实平乡煤矿归汉津钢铁厂这件事情,对少数人来说是存有疑虑的。因为那是战前的状况,当时厂、铁、煤三地在当时朝廷的撮合下,组成了一个联合的民营企业。</p>
重建的钢铁厂,虽说大家默认拥有和战前一样的格局,但其实里头还是有很多模糊地带的。至少铁矿与煤矿是不是仍划在钢铁厂的归属下,官方并没有出面说明。</p>
其实这是战后收复敌占区与重建工作的常态。有很多事情或许是因为不清楚详情,或许是为了保留运作空间,所以朝廷给予的任命或命令都不会划出清楚的条条框框。</p>
这么做是为了让实际做事的人有更好的施展空间。假如他有本事支棱起原本给出的框架,并且是在及格分以上,甚至做到了一百二十分、两百分这种超越满分的好成绩,朝廷事后追认就好。</p>
假如没本事,只能完成命令书上的指示。那至少也是完成了一项任务,不会有任何惩罚。</p>
所以朱珍这位朝廷大员给苏涣的任命书内容,虽然只提及’汉津钢铁厂厂长’一职,但是苏涣能做到什么程度,朝廷是不会有所限制的。</p>
究竟是以苏家之力,确保了煤铁的来源,以此保证钢铁厂可以运作;抑或是跟其他有力家族合作,联合开发煤铁矿,让钢铁厂得以运转,这些都是朝廷默许的范围。</p>
站在大金朝廷的立场很简单,钢铁厂未来的收益有多少,暂且不管。朝廷不想投入资金,但是又希望有便宜的钢铁材料,为大金各地的重建工作加砖添瓦。</p>
但是官方直接下场背书,这样的做法太糙,而且容易沦为贪腐的工具。导致最后花了大钱,办了小事。甚至花了钱却办不成事,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p>
所以说,能搭起多大的盘,吃下多大的饼,是吃独食,还是找人来一起分着吃,这一切都看苏涣的本事。对不想花钱,又想要钢铁的朝廷来说,这点放纵是他们唯一付出的代价。</p>
对于朝廷背后的算计,以及苏涣手中的权力,普通人当然是一无所知。但同为荆州世家豪族的存在,怎么可能看不明白。</p>
铁矿那边发生的事情,因为时间上太过急促,所以详情还没有传遍荆州的世家。不过煤矿这边的情形也没有改观多少,大部分家族都还是抱持着观望的态度,维持着原样。</p>
他们都在等着,等苏家来谈。最好的状况,是能在钢铁厂里头分一杯羹。</p>
但想要空手套白狼是不可能的,苏家也是荆州世家之一。苏涣更是当代大儒,在荆州上上下下的关系不说通透,也相差无几了。</p>
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用势压人是做不到的。一个弄不好,擦枪走火,吃亏的是谁不言可喻。</p>
钢铁厂那边可是塞了半个师的复员兵,还个个带枪,谁不怕呀。听说铁矿那边的陈家就吃了大亏。</p>
现在朝廷对于大批军队的未来,其实是有些暧昧不明的。归谁管?怎么管?怎么部署?怎么维护?到处都是有待解决的课题。</p>
这么一支后备师放在地方上,各处地方长官多是苏涣的同门师兄弟。要是随便下达一个剿匪的命令,或是给谁头上安一个被占领期间通敌的罪名,那可就不死也得脱层皮。</p>
所以这些以江夏郡郡治,潭州市为根据地的世家豪族,可是有着最终将一无所有的心理准备,等待着这即将到来的变化。</p>
毕竟被占领期间,这些家族能够延续下来,谁的屁股底下是干净的。真要清算,抄家灭族也不是不可能。</p>
这个时代想靠着势力与势力间的关系交错,以及长久经营的地方实力,做到一手遮天的家族是不存在的。苏涣在钢铁厂中的五千名复员兵与五千条枪,那才叫做’实力’。</p>
枪炮之下,众生平等。那些有权有势的家族,顶多保证自己可以在开战之前,就先’逃’到安全的地方避难而已。</p>
没有人敢站在大兵面前,喊自己是什么家族的成员,谁敢杀我云云。子弹不长眼,家族威名更不防弹。大伙儿唯一的寄望,就是苏涣是个读书人,明白事理的。</p>
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就该商量着来,而不是气焰嚣张地要对方按照自己的吩咐做事。</p>
大家都是文明人,默默地交代起下人们,收起那些见不得光的枪弹刀剑。等待那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的谈判到来。</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