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车诺比的例子。核灾之后,只是让地球建立起另外一套相近的生态环境,然后大多数人类难以适应而已。并不是真正让这个蓝色的天体变成如火星那样,成为一个生命绝迹的世界。</p>
废土世界,说白了那就是在白人价值观下的西部拓荒史,然后套上科幻的外皮而已。黑奴与印第安人变成了地表的畸形怪胎,白人则是避难所居民。一言以蔽之,小说家之言。</p>
既然地球可以挺过几轮的冰河时期,或是那种造成恐龙灭绝的陨石冲击性寒冬,就没理由挺不过大量核平弹洗地的核冬天。顶多人类和恐龙一样死光,但是地球与其上的生命终将延续。</p>
作为二穿人士,回来的还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就只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林文理可没有太多想法。打鬼子只是适逢其会,过过手瘾;他也没干出杀上岛,生擒人家天皇的那种壮举。</p>
总之要他做刘邦、朱元璋这等开朝太祖是不可能的,但要是做张良、刘伯温这种事了拂衣去的乐子人,那是没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出手帮苏家的一大原因。</p>
回到钱刚身上,实验室在核能方面的收益只给一半,倒不是苏涣不愿意多给,而是这位钱先生同样有读书人的气节,不愿意多拿。</p>
最主要钱刚也拎得清,他最主要是理论上的研究。要将这些研究化为可实际操作的设备,苏家,或者说钢铁厂方面的协助是跑不掉的。</p>
假如他是个眼中只有钱,只想着如何把知识换钱的人,大概会认为握有核心知识,就该享受全部利益。其他人的工作哪有什么重要,拿点饿不死的报酬就好。</p>
可是让他下决心留在大金的理由,又岂是区区的阿堵物。</p>
对一个不愁吃穿的富家子弟来说,只要不沾黄赌独,说是一生无忧也不为过。这也是为什么前半辈子,钱刚不是在做学问,就是在求学问的路上,然后抽空娶了个老婆,生了孩子。</p>
他成不了爱迪生那种写作发明家,读作专利蟑螂的家伙;也不会是特斯拉那种一辈子都在绞尽脑汁,靠着卖发明赚生活费的穷逼。</p>
如今苏涣与林文理连手,画了一个核能发电的大饼在他眼前,要他把相关的知识研究出来,只为了盖’一座’核电厂,或是只帮苏家盖核电厂是不可能的。</p>
对一个见识过这个时代的先进国家是什么模样的钱刚来说,他比任何人都懂电力的重要性。假如核能发电真的有前途,他当然希望将发电厂盖满大金全境。</p>
只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有两项。其一,核能发电真的可行;其二,核能发电的成本比现有的火力发电成本还要低。</p>
建厂成本姑且不论。要是核能发电的成本远远大于火力发电,又没有其他优点的话,在商业化的考虑上,可不会有人因为情怀而选择更昂贵的商品。</p>
虽说盖核能发电厂还是火力发电厂,对那些贵了几毛几分钱也要斤斤计较的国人来说,他们无从干涉起。</p>
但站在民生方面考虑,钱刚当然不可能硬要老百姓当冤大头,为更昂贵的电力买单。这就违背了他利国利民的初衷。</p>
不过现在考虑那些都还太远。东西要先做出来,经过验证,才知道是公是母,是贵还是便宜。</p>
所以钱刚可说是重拾战前求学时的热情,再度投入实验室的工作中。尽管前期的筹备工作繁琐,还都是些跟做学问无关的事情,他也不觉得厌烦。</p>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实验室人力问题。</p>
战时的山城中央大学时期,钱刚接受苏涣邀请,成为大学教授,并且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件。</p>
尽管那时的中央大学比较像是短期的培训班,不像是正经大学,不过每一位教授都还是认真带了几个学生。要放过去的时代,这些都算亲传弟子了。</p>
大战胜利后,聚集在山城的人们大多各自归乡,中央大学也移交给了山城。原任职中央大学的教授们,也散去了七七八八。</p>
当初跟着教授们的学生,大半也是散了。毕竟没有一个合适的教学场所,也不适合住进老师的家里,混吃混喝还混学问吧。</p>
即使是在旧时代,读书人也不像工匠的学徒那么廉价,还要帮师娘捧洗脸水,帮师父洗裤子,打扫伺候三年的。</p>
不过离开前大家也都约好,有好的机会,还是愿意聚在一起的。所以今天钱刚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写信给当初自己带过的学生,看他们愿不愿意加入实验室。</p>
当然,这是有薪水的,跟缴学费上学的情况又不一样。这也是钱刚对自己的几个学生知根知底,也信任他们的品性,这才招他们。</p>
除了这几个学生外,就是在国外曾经联络过,同样去求学的大金人。那种到国外镀金,实则吃喝玩乐混日子的人就不找了。钱刚愿意交往的,当然都是那些认真做学问的留学生。</p>
一场大战,灰溜溜地从国外逃回来的人可不少,不过这是限于在欧罗巴洲那个主战场所认识的人。</p>
那些战前留在联邦国的,大部分都还留在当地做学问或逍遥呢。毕竟作为少数没有受战争波及本土的先进国家,很难不成为大多数人眼中,如同天堂一般的地方。</p>try{ggauto();} catch(ex){}
想把留在联邦国那些人招回来是不太现实的,但钱刚还是抱着姑且试之的心态,给那些专业对得上的人发了电报。重点还是那些从欧罗巴洲回来的人。</p>
别看钱刚好像大张旗鼓,广撒英雄帖似的。其实以他所学的专业,就算只是沾点边,那也是属于冷门学科。</p>
至于招不招洋人?钱刚想了想,还是没给自己那些同学、教授发电报。</p>
主要是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视大金为一个落后地区的感觉。</p>
恐怕在他们的想法中,就不认为这样的地方搞得起一个’先进’实验室?还不如留在大学里面混日子呢。</p>
而自己在独逸帝国认识的那些教授也如预测,他们大多被联邦国以保护的名义,迁居到联邦国境内了。</p>
加入哪个学术单位没有限制,但就是不能留在独逸帝国。而且或多或少,这些老教授们都有察觉到监视的视线。</p>
虽然听起来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了,但考虑到战败的独逸帝国也不是那么好混,被’绑架’到联邦国也真不算什么坏事。端看自己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解读自身的处境了。</p>
不过考虑到大金同为战胜国阵营,又是联邦国的盟友,说不定在国家层面上,还是有希望让联邦国同意放人。</p>
再说自己的教授学习的可是冷门学科,跟那些热门学科,尤其是军工产业无关。</p>
之所以会被带离独逸帝国,联邦国的想法大概也是不管有枣没枣就打三竿。就算自己用不上,也不给敌人留下。</p>
假如国家层面这一关有希望过,那么剩下的就是那几位教授的自身意愿了。</p>
就跟自己在外国的那些同学一样,那几位老教授愿不愿意到一个落后的国家,做最尖端的科研,钱刚还真不敢保证。</p>
有时影响这些科学家决定的,其实不是当地落后或先进的问题,而是一个学术氛围。瞧瞧多少人在实验室里活得不成人样,他们依旧乐此不疲。</p>
所以说生活质量,真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有没有同好,或是知识水平相近的人可以交流。</p>
不见得是自己的专业,但也一样可以刺激自己的灵感,这才是那些科学家留在大学校园的主要理由。</p>
要是光看钱的话,那些财团所设立的实验室,有哪个不是恨不得把这些科学家好吃好喝的圈养起来。只要研究出来的东西有价值,这些资本家怎样的赏格都开得出。</p>
不过有谁愿意被当成金丝雀一样被圈养着。</p>
就算不说学术氛围的事情,要是自己有什么新发现、大发现,想要炫耀的时候。结果一看,身边一圈尽是文盲!对牛弹琴不过如此,高手寂寞的感觉还不把这些老教授给憋坏呀。</p>
所以平心而论,钱刚对于招揽他那些教授的信心不是很大。有外在的因素,像是联邦国可能不放人;也有内在的因素,像是教授本人不愿意、水土不服等等。</p>
但也本着有杀错,没放过的心态把人的问题给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设备问题。</p>
由于是要用作标准检测的,设备本身是否具有公信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环。</p>
就譬如长度的问题。究竟检测的尺子是从商店买来,一开始就是经过严格的标准,统一刻画刻度的产品,还是哪个衰人随便找根木棍,刻了几道刻痕了事的手工尺子。</p>
假如是用后者那种明显来路不明的尺子作测量,无法说服别人测量出来的结果是正确的吧。</p>
所以哪怕林文理手搓的能力再强,有本事从原子层级去定义刻度,他做出来的东西要具备公信力的话,还要拿给那些认证机构做认证。</p>
倒不如直接去购买经过那些机构认证过的检测机器。反正两者都要花钱,直接买现成的检测机器,搞不好比自己整一套工具去认证还要便宜。</p>
总之在这件事情上,很难用取巧的手法去搞一些’土造’的器具出来,可说是跟所谓的’专利权’一样恶心的科学门坎。</p>
这些用于金属材料检测用的设备,大金当然买不到,得从国外买。</p>
又因为这些设备仅适用于抽样检测之用,而不是会天天用到的,所以没什么损耗的问题,买二手的也没关系。</p>
所以从价格上考虑,钱刚在商量之后,从国外订购了一套二手的检测设备。饶是如此,材料实验室的筹备资金也大半都投在这上面。</p>
可以说,这是苏家从钢铁厂重建至今,最大的一笔实际支出;之前的大多只是记在帐上。但到了这个阶段,也是不得不的开支。</p>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东西得要从国外采买,那就是放射性物质,澳大利亚洲的铀矿。</p>
名为材料实验室,事实上是简陋版的大金曼哈顿计划,就这么悄悄地开展了。</p></div>
废土世界,说白了那就是在白人价值观下的西部拓荒史,然后套上科幻的外皮而已。黑奴与印第安人变成了地表的畸形怪胎,白人则是避难所居民。一言以蔽之,小说家之言。</p>
既然地球可以挺过几轮的冰河时期,或是那种造成恐龙灭绝的陨石冲击性寒冬,就没理由挺不过大量核平弹洗地的核冬天。顶多人类和恐龙一样死光,但是地球与其上的生命终将延续。</p>
作为二穿人士,回来的还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就只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林文理可没有太多想法。打鬼子只是适逢其会,过过手瘾;他也没干出杀上岛,生擒人家天皇的那种壮举。</p>
总之要他做刘邦、朱元璋这等开朝太祖是不可能的,但要是做张良、刘伯温这种事了拂衣去的乐子人,那是没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出手帮苏家的一大原因。</p>
回到钱刚身上,实验室在核能方面的收益只给一半,倒不是苏涣不愿意多给,而是这位钱先生同样有读书人的气节,不愿意多拿。</p>
最主要钱刚也拎得清,他最主要是理论上的研究。要将这些研究化为可实际操作的设备,苏家,或者说钢铁厂方面的协助是跑不掉的。</p>
假如他是个眼中只有钱,只想着如何把知识换钱的人,大概会认为握有核心知识,就该享受全部利益。其他人的工作哪有什么重要,拿点饿不死的报酬就好。</p>
可是让他下决心留在大金的理由,又岂是区区的阿堵物。</p>
对一个不愁吃穿的富家子弟来说,只要不沾黄赌独,说是一生无忧也不为过。这也是为什么前半辈子,钱刚不是在做学问,就是在求学问的路上,然后抽空娶了个老婆,生了孩子。</p>
他成不了爱迪生那种写作发明家,读作专利蟑螂的家伙;也不会是特斯拉那种一辈子都在绞尽脑汁,靠着卖发明赚生活费的穷逼。</p>
如今苏涣与林文理连手,画了一个核能发电的大饼在他眼前,要他把相关的知识研究出来,只为了盖’一座’核电厂,或是只帮苏家盖核电厂是不可能的。</p>
对一个见识过这个时代的先进国家是什么模样的钱刚来说,他比任何人都懂电力的重要性。假如核能发电真的有前途,他当然希望将发电厂盖满大金全境。</p>
只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有两项。其一,核能发电真的可行;其二,核能发电的成本比现有的火力发电成本还要低。</p>
建厂成本姑且不论。要是核能发电的成本远远大于火力发电,又没有其他优点的话,在商业化的考虑上,可不会有人因为情怀而选择更昂贵的商品。</p>
虽说盖核能发电厂还是火力发电厂,对那些贵了几毛几分钱也要斤斤计较的国人来说,他们无从干涉起。</p>
但站在民生方面考虑,钱刚当然不可能硬要老百姓当冤大头,为更昂贵的电力买单。这就违背了他利国利民的初衷。</p>
不过现在考虑那些都还太远。东西要先做出来,经过验证,才知道是公是母,是贵还是便宜。</p>
所以钱刚可说是重拾战前求学时的热情,再度投入实验室的工作中。尽管前期的筹备工作繁琐,还都是些跟做学问无关的事情,他也不觉得厌烦。</p>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实验室人力问题。</p>
战时的山城中央大学时期,钱刚接受苏涣邀请,成为大学教授,并且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件。</p>
尽管那时的中央大学比较像是短期的培训班,不像是正经大学,不过每一位教授都还是认真带了几个学生。要放过去的时代,这些都算亲传弟子了。</p>
大战胜利后,聚集在山城的人们大多各自归乡,中央大学也移交给了山城。原任职中央大学的教授们,也散去了七七八八。</p>
当初跟着教授们的学生,大半也是散了。毕竟没有一个合适的教学场所,也不适合住进老师的家里,混吃混喝还混学问吧。</p>
即使是在旧时代,读书人也不像工匠的学徒那么廉价,还要帮师娘捧洗脸水,帮师父洗裤子,打扫伺候三年的。</p>
不过离开前大家也都约好,有好的机会,还是愿意聚在一起的。所以今天钱刚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写信给当初自己带过的学生,看他们愿不愿意加入实验室。</p>
当然,这是有薪水的,跟缴学费上学的情况又不一样。这也是钱刚对自己的几个学生知根知底,也信任他们的品性,这才招他们。</p>
除了这几个学生外,就是在国外曾经联络过,同样去求学的大金人。那种到国外镀金,实则吃喝玩乐混日子的人就不找了。钱刚愿意交往的,当然都是那些认真做学问的留学生。</p>
一场大战,灰溜溜地从国外逃回来的人可不少,不过这是限于在欧罗巴洲那个主战场所认识的人。</p>
那些战前留在联邦国的,大部分都还留在当地做学问或逍遥呢。毕竟作为少数没有受战争波及本土的先进国家,很难不成为大多数人眼中,如同天堂一般的地方。</p>try{ggauto();} catch(ex){}
想把留在联邦国那些人招回来是不太现实的,但钱刚还是抱着姑且试之的心态,给那些专业对得上的人发了电报。重点还是那些从欧罗巴洲回来的人。</p>
别看钱刚好像大张旗鼓,广撒英雄帖似的。其实以他所学的专业,就算只是沾点边,那也是属于冷门学科。</p>
至于招不招洋人?钱刚想了想,还是没给自己那些同学、教授发电报。</p>
主要是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视大金为一个落后地区的感觉。</p>
恐怕在他们的想法中,就不认为这样的地方搞得起一个’先进’实验室?还不如留在大学里面混日子呢。</p>
而自己在独逸帝国认识的那些教授也如预测,他们大多被联邦国以保护的名义,迁居到联邦国境内了。</p>
加入哪个学术单位没有限制,但就是不能留在独逸帝国。而且或多或少,这些老教授们都有察觉到监视的视线。</p>
虽然听起来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了,但考虑到战败的独逸帝国也不是那么好混,被’绑架’到联邦国也真不算什么坏事。端看自己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解读自身的处境了。</p>
不过考虑到大金同为战胜国阵营,又是联邦国的盟友,说不定在国家层面上,还是有希望让联邦国同意放人。</p>
再说自己的教授学习的可是冷门学科,跟那些热门学科,尤其是军工产业无关。</p>
之所以会被带离独逸帝国,联邦国的想法大概也是不管有枣没枣就打三竿。就算自己用不上,也不给敌人留下。</p>
假如国家层面这一关有希望过,那么剩下的就是那几位教授的自身意愿了。</p>
就跟自己在外国的那些同学一样,那几位老教授愿不愿意到一个落后的国家,做最尖端的科研,钱刚还真不敢保证。</p>
有时影响这些科学家决定的,其实不是当地落后或先进的问题,而是一个学术氛围。瞧瞧多少人在实验室里活得不成人样,他们依旧乐此不疲。</p>
所以说生活质量,真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有没有同好,或是知识水平相近的人可以交流。</p>
不见得是自己的专业,但也一样可以刺激自己的灵感,这才是那些科学家留在大学校园的主要理由。</p>
要是光看钱的话,那些财团所设立的实验室,有哪个不是恨不得把这些科学家好吃好喝的圈养起来。只要研究出来的东西有价值,这些资本家怎样的赏格都开得出。</p>
不过有谁愿意被当成金丝雀一样被圈养着。</p>
就算不说学术氛围的事情,要是自己有什么新发现、大发现,想要炫耀的时候。结果一看,身边一圈尽是文盲!对牛弹琴不过如此,高手寂寞的感觉还不把这些老教授给憋坏呀。</p>
所以平心而论,钱刚对于招揽他那些教授的信心不是很大。有外在的因素,像是联邦国可能不放人;也有内在的因素,像是教授本人不愿意、水土不服等等。</p>
但也本着有杀错,没放过的心态把人的问题给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设备问题。</p>
由于是要用作标准检测的,设备本身是否具有公信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环。</p>
就譬如长度的问题。究竟检测的尺子是从商店买来,一开始就是经过严格的标准,统一刻画刻度的产品,还是哪个衰人随便找根木棍,刻了几道刻痕了事的手工尺子。</p>
假如是用后者那种明显来路不明的尺子作测量,无法说服别人测量出来的结果是正确的吧。</p>
所以哪怕林文理手搓的能力再强,有本事从原子层级去定义刻度,他做出来的东西要具备公信力的话,还要拿给那些认证机构做认证。</p>
倒不如直接去购买经过那些机构认证过的检测机器。反正两者都要花钱,直接买现成的检测机器,搞不好比自己整一套工具去认证还要便宜。</p>
总之在这件事情上,很难用取巧的手法去搞一些’土造’的器具出来,可说是跟所谓的’专利权’一样恶心的科学门坎。</p>
这些用于金属材料检测用的设备,大金当然买不到,得从国外买。</p>
又因为这些设备仅适用于抽样检测之用,而不是会天天用到的,所以没什么损耗的问题,买二手的也没关系。</p>
所以从价格上考虑,钱刚在商量之后,从国外订购了一套二手的检测设备。饶是如此,材料实验室的筹备资金也大半都投在这上面。</p>
可以说,这是苏家从钢铁厂重建至今,最大的一笔实际支出;之前的大多只是记在帐上。但到了这个阶段,也是不得不的开支。</p>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东西得要从国外采买,那就是放射性物质,澳大利亚洲的铀矿。</p>
名为材料实验室,事实上是简陋版的大金曼哈顿计划,就这么悄悄地开展了。</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