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制变迁(中)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五章军制变迁<b>最新网址:</b>在行省机构完善之后,省下的州府也逐渐设立起来。</p>
郭盖等人早年就总结了东罗马的教训。当初,东罗马的各种职官、差遣、爵位相互重叠,军事、司法和行政官员分工不明,军区各种机构叠床架屋。不但降低了效率,在真正面对问题时,也没法解决贵族造反问题。</p>
因此,一个简单却高效的制度是必须的。而这种制度,需要依靠大量有经验的可靠官员。</p>
之前,希腊人也做了很多尝试。整个葱岭以西的世界,可能就数他们的制度最为发达完善,甚至超越了作为老师的波斯人。但希腊人依然没法解决贵族们内讧和叛乱的问题,</p>
郭盖等人认为,这不是制度的错——希腊人的制度甚至已经完善过头,开始宋化了。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教育水平不如中原,无法让公民阶层提供大量的管理人才。</p>
一直依靠这些大家族和教会,提供教育与人才,那当然无法摆脱他们的影响。</p>
至于如何获得这么多的官吏,郭盖的思路是,从军队中选。</p>
紫帐汗国从建立开始,就非常不受周围各个拜上帝教势力欢迎,基本上有事没事都要跟人打仗。因此,汗国内部的军事风气十分浓厚,基层的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往往就是一回事。</p>
与此同时,军队中的老兵,也是汗国基层最有文化和管理能力的人。</p>
根据汉唐时的经验,在军队中推行教育,是个重要的工作。很多士兵出身不高,没有系统受过教育,连读写都困难。这样的人在军中,就很难认读复杂的军令,也没法书写公文,训练和执行任务,都会受到影响。</p>
按汉朝的规定,不识字的人是没法通过考核,成为军吏的。这倒不是故意制造门槛,而是因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不可能是草草拉起来的乌合之众。</p>
一名基层军官,除了执行军事任务,还有大量的文牍工作要做:武器的例行检查维护、士兵的健康情况、训练的表现、考核成绩,乃至驻地的粮食储备、副食品采购、药品储备……各种各样的公文、账簿,都得他们来撰写签署。</p>
战争比的不是蛮勇,而是两台机器的碰撞。这些琐碎繁杂的事项,看起来和让人紧张热血的格斗没什么关系,但它们和它们背后的典章制度,才是战斗力的源泉。至今,在西域,还流传着唐朝士兵们用来习字的册子,可见当时的普及程度。</p>
汉朝人用简牍就能做到的,如今用了印刷术,就更有条件去实现了。毕竟,对于士兵,当然是越有文化越好。除了文字,最好还会数学。</p>
在中原,有个经典的故事:</p>
北宋的时候,有人挖出了一些汉朝的弩机,于是便试图复原这种古代高科技,希望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著名的学者沈括,也对这些弩机进行了研究。</p>
沈括发现,这弩机的瞄准部件相当长,侧面还有带刻度的标尺。设计的意图,是在发射时用箭头的端点、目标和标尺度数进行瞄准,测算发射的角度,以调整箭头的高下。这里用的,正是算家的勾股法。</p>
之前,汉朝人留下一首口诀,但当时人已经不解其意了。沈括对照弩机,发现大概是告诉使用者握持的标准手势、瞄准的方法和计算用的勾股术。据说古人用这种方式,能十发十中,打在同一个地方。</p>try{ggauto();} catch(ex){}
沈括复原了一张弩,自己去靶场实验,虽然是新手,也能十中七八,因此,他认为,这个方法是有效的。</p>
那么,沈括的方法,能帮到宋朝军队么?</p>
当然不行。</p>
在汉朝,士兵们要学会用弩,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的成绩和斩首数字一样,是得到赏赐和晋升的最重要指标。此外,他们平时还要对弩进行繁杂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检验弩的两臂拉力是否对等、力度和射程是否合格等项目,并进行详细记录,上头还时不时会派人来抽查。</p>
而这种武器,在汉朝兴盛时,是个不占编制的玩意儿——主力步兵基本上人手都能带一个。</p>
即使天父把武库的弩直接丢给了北宋军队,他们有多少人能学会用?能维持保养么?能保证不至于几个月后就变成废品,甚至卖给别国么?</p>
汉弩本身,放在如今已经过时了。但军队的素质,却是件什么时候都不容忽视的因素。</p>
作为天天打仗的罗马人,郭盖等人对此当然深有体悟。</p>
而在这里,教育还有更重要的需求:他们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招募的各地人,互相之间,方言都不相通。而且除了希腊人,大家基本上都没有成熟的文字,想做文牍工作都做不来。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不在军中推行教育,恐怕连给士兵下命令都做不到。</p>
紫帐汗国的贵人们,文化水平其实也不怎么样,但他们至少还是会一点的:李家兄弟是给人修水利的工程师,基本的测算丈量技术倒是很过硬;曹家父子是账房出身,擅长算术;首任大牧首张伊玛目更厉害,作为汗廷见识最广的人,他在西亚就参加过不少当地教派,不但能翻译各种通行文字,还有丰富的教书经验,知道怎么给这些零基础的新兵们上课……</p>
反正,军中也不需要他们当先生。按郭盖的经验,只要几百个汉字,配合一些军中专用的、言简意赅的简笔画记号,就能满足从日常文案到旗号标识的各种需求了。</p>
后来,连这些符号都淘汰了——士兵们认为汉字本来就是个言简意赅的简笔画符号,没必要再搞一套。</p>
为了口令统一,张伊玛目还借助希腊字母,给这些汉字注音,方便新兵认读。虽然这样口音会有点怪,但听得懂就行,也不用指望太高。</p>
这样几十年下来,汗国军队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在欧洲可能颇为独特的传统。军队的老兵和基层军吏,也给地方管理提供了足够的人员。</p>
尤其是,基层的百户,在汗国制度中,既是基层行政人员,也是基层军官。平时管理村子,战时带兵出征,是很多地方的日常。</p>
在城里,其实也一样。</p>
紫帐汗国的控制区,除了君士坦丁堡这种大城,大部分地方,并没有什么城市传统。很多随着汗国发展出现的城市,其实就是个战争工厂,负责在汗廷要求下,生产军械和其他后勤物资,以满足军团的需求。</p>
在城里,也不过是工坊取代了农庄,坊区取代了村落。其他各种制度,包括保存武器的武库,和组织士兵的武装广场,都是一模一样的。管理起来,区别也不是很大。</p>
有了这种基层的支持,更进一步的组织也就方便了不少。</p>
<b>最新网址:</b> </p></div>
郭盖等人早年就总结了东罗马的教训。当初,东罗马的各种职官、差遣、爵位相互重叠,军事、司法和行政官员分工不明,军区各种机构叠床架屋。不但降低了效率,在真正面对问题时,也没法解决贵族造反问题。</p>
因此,一个简单却高效的制度是必须的。而这种制度,需要依靠大量有经验的可靠官员。</p>
之前,希腊人也做了很多尝试。整个葱岭以西的世界,可能就数他们的制度最为发达完善,甚至超越了作为老师的波斯人。但希腊人依然没法解决贵族们内讧和叛乱的问题,</p>
郭盖等人认为,这不是制度的错——希腊人的制度甚至已经完善过头,开始宋化了。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教育水平不如中原,无法让公民阶层提供大量的管理人才。</p>
一直依靠这些大家族和教会,提供教育与人才,那当然无法摆脱他们的影响。</p>
至于如何获得这么多的官吏,郭盖的思路是,从军队中选。</p>
紫帐汗国从建立开始,就非常不受周围各个拜上帝教势力欢迎,基本上有事没事都要跟人打仗。因此,汗国内部的军事风气十分浓厚,基层的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往往就是一回事。</p>
与此同时,军队中的老兵,也是汗国基层最有文化和管理能力的人。</p>
根据汉唐时的经验,在军队中推行教育,是个重要的工作。很多士兵出身不高,没有系统受过教育,连读写都困难。这样的人在军中,就很难认读复杂的军令,也没法书写公文,训练和执行任务,都会受到影响。</p>
按汉朝的规定,不识字的人是没法通过考核,成为军吏的。这倒不是故意制造门槛,而是因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不可能是草草拉起来的乌合之众。</p>
一名基层军官,除了执行军事任务,还有大量的文牍工作要做:武器的例行检查维护、士兵的健康情况、训练的表现、考核成绩,乃至驻地的粮食储备、副食品采购、药品储备……各种各样的公文、账簿,都得他们来撰写签署。</p>
战争比的不是蛮勇,而是两台机器的碰撞。这些琐碎繁杂的事项,看起来和让人紧张热血的格斗没什么关系,但它们和它们背后的典章制度,才是战斗力的源泉。至今,在西域,还流传着唐朝士兵们用来习字的册子,可见当时的普及程度。</p>
汉朝人用简牍就能做到的,如今用了印刷术,就更有条件去实现了。毕竟,对于士兵,当然是越有文化越好。除了文字,最好还会数学。</p>
在中原,有个经典的故事:</p>
北宋的时候,有人挖出了一些汉朝的弩机,于是便试图复原这种古代高科技,希望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著名的学者沈括,也对这些弩机进行了研究。</p>
沈括发现,这弩机的瞄准部件相当长,侧面还有带刻度的标尺。设计的意图,是在发射时用箭头的端点、目标和标尺度数进行瞄准,测算发射的角度,以调整箭头的高下。这里用的,正是算家的勾股法。</p>
之前,汉朝人留下一首口诀,但当时人已经不解其意了。沈括对照弩机,发现大概是告诉使用者握持的标准手势、瞄准的方法和计算用的勾股术。据说古人用这种方式,能十发十中,打在同一个地方。</p>try{ggauto();} catch(ex){}
沈括复原了一张弩,自己去靶场实验,虽然是新手,也能十中七八,因此,他认为,这个方法是有效的。</p>
那么,沈括的方法,能帮到宋朝军队么?</p>
当然不行。</p>
在汉朝,士兵们要学会用弩,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的成绩和斩首数字一样,是得到赏赐和晋升的最重要指标。此外,他们平时还要对弩进行繁杂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检验弩的两臂拉力是否对等、力度和射程是否合格等项目,并进行详细记录,上头还时不时会派人来抽查。</p>
而这种武器,在汉朝兴盛时,是个不占编制的玩意儿——主力步兵基本上人手都能带一个。</p>
即使天父把武库的弩直接丢给了北宋军队,他们有多少人能学会用?能维持保养么?能保证不至于几个月后就变成废品,甚至卖给别国么?</p>
汉弩本身,放在如今已经过时了。但军队的素质,却是件什么时候都不容忽视的因素。</p>
作为天天打仗的罗马人,郭盖等人对此当然深有体悟。</p>
而在这里,教育还有更重要的需求:他们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招募的各地人,互相之间,方言都不相通。而且除了希腊人,大家基本上都没有成熟的文字,想做文牍工作都做不来。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不在军中推行教育,恐怕连给士兵下命令都做不到。</p>
紫帐汗国的贵人们,文化水平其实也不怎么样,但他们至少还是会一点的:李家兄弟是给人修水利的工程师,基本的测算丈量技术倒是很过硬;曹家父子是账房出身,擅长算术;首任大牧首张伊玛目更厉害,作为汗廷见识最广的人,他在西亚就参加过不少当地教派,不但能翻译各种通行文字,还有丰富的教书经验,知道怎么给这些零基础的新兵们上课……</p>
反正,军中也不需要他们当先生。按郭盖的经验,只要几百个汉字,配合一些军中专用的、言简意赅的简笔画记号,就能满足从日常文案到旗号标识的各种需求了。</p>
后来,连这些符号都淘汰了——士兵们认为汉字本来就是个言简意赅的简笔画符号,没必要再搞一套。</p>
为了口令统一,张伊玛目还借助希腊字母,给这些汉字注音,方便新兵认读。虽然这样口音会有点怪,但听得懂就行,也不用指望太高。</p>
这样几十年下来,汗国军队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在欧洲可能颇为独特的传统。军队的老兵和基层军吏,也给地方管理提供了足够的人员。</p>
尤其是,基层的百户,在汗国制度中,既是基层行政人员,也是基层军官。平时管理村子,战时带兵出征,是很多地方的日常。</p>
在城里,其实也一样。</p>
紫帐汗国的控制区,除了君士坦丁堡这种大城,大部分地方,并没有什么城市传统。很多随着汗国发展出现的城市,其实就是个战争工厂,负责在汗廷要求下,生产军械和其他后勤物资,以满足军团的需求。</p>
在城里,也不过是工坊取代了农庄,坊区取代了村落。其他各种制度,包括保存武器的武库,和组织士兵的武装广场,都是一模一样的。管理起来,区别也不是很大。</p>
有了这种基层的支持,更进一步的组织也就方便了不少。</p>
<b>最新网址:</b>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