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会的烦心事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正文卷第三百二十一章教会的烦心事<b>最新网址:</b>格里高利·普龙斯基是曹建的姑父。作为梁赞大贵族,他也是之前郭康从乔安娜那里得知的、参与曹氏一族征兵计划的主要人物之一。</p>
路上,郭康准备简单地把这个人的情况告诉狄奥多拉,不过她却说,自己早就知道了,搞的郭康颇有些尴尬。</p>
最后,郭康又被狄奥多拉教训了一番。</p>
“我已经说了,你要多留意些正事了。”她耳提面命地告诫道:“你现在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层级也越来越高,伯父伯母也好,我也好,总有护不住你的地方。伱要是再这么下去,早晚会被这些别有用心的坏女人坑。”</p>
除开她莫名其妙的敌视,这话其实也是有道理的。郭康没办法,只好连连点头,应了下来。</p>
“这个普龙斯基是怎么找来的?为什么这个时候上门了?”他想了想,还是先问了下旁边的吴翰,了解一下大体情况。</p>
“今天王师傅要接待那边来的神父们,他估计是提前得知了消息,就带着跟着自己领地上的几个神父一起来了。”吴翰回答:“现在王师傅和几位教会高层,正在招待他们,和大家简单聊聊天。往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趁现在大家先混个面熟。”</p>
“是之前说的,重新编制教区的事情么?”郭康问。</p>
“对。”吴翰点点头:“我们打算把合格的民间教士都收编进来,教区也要调整规划。现在那边的情况实在太乱了,不管管不行了。”</p>
郭康对此早有耳闻,而且他自己都就此提过建议,所以也不觉得奇怪。狄奥多拉明显也知道这件事,因此也跟着点了点头。</p>
“那普龙斯基来干什么?”郭康继续问:“他想安插自己人,还是想游说我们改变规划?”</p>
“我觉得他就是想套个近乎,然后说服我们支持他,好掺和进征兵的事情。”吴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p>
郭康点点头,觉得应该就是这样。</p>
教区分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教区的划分,其实就是行政区的划分。这一点,对于东西两大教会,都是如此。</p>
教会的地方机构一般有三级,最低的叫牧区或者堂区。顾名思义,大概就是一座教堂负责的区域。一个牧区可能有不止一个神父,其中为首者掌管教堂,称为本堂神父。</p>
数个临近的牧区上组成一个教区。这个词就直接来自罗马的管区,教区首领称为主教。</p>
教区之上,称为教省。这个词就是希腊语的“行省”,含义和定位也非常明确。教省的首领,在公教教会称为大主教或者总主教;在正教教会,一般称为都主教。这就是地方最高一级的机构了。</p>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这一套体系反而在西方教会里保持的比较好。</p>
随着罗马在西地中海的统治渐渐崩溃,当地行政机构也跟着瓦解。然而,罗马主教为首的教会体系,却保存了下来,并且继续发展完善。</p>
到现在,公教教会已经有了一套十分先进的地方管理结构——它不但始终坚持中央集权的组织方式,甚至有了“郡国并行”结构和下属的“土司教会”。比如一些离得太远、有自己独特习俗的教会组织,只要承认罗马主教的权威,也可以实现双方互认,授予他们一定的头衔,给他们礼遇。</p>
教会这套被称为“圣统”的制度,从五世纪就开始成型,之后渐渐发展成熟。在遍地都是浓厚部落遗俗的地方,这种制度先进得都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的东西。实际上,绝大部分时间里,也确实都是各地的部落习俗和分封制度,在给教会拖后腿。</p>try{ggauto();} catch(ex){}
而且,在没有实力支撑的情况下,这个制度有时候反而还会碍事。有权威的国王们经常不把教会当回事,而且,这些动作不仅影响教会地方结构,也会影响到教会中央。</p>
历史上的种种分裂和对立行为就不说了,哪怕在后世都有不少例子。郭康生活的那个时代,公教教会就一直拿塞里斯地区没办法,因此死死咬住主教任命的权力不松口,导致双方一直无法互认。</p>
其实,主教任命权,本来也不是个大事。在欧洲,没对抗过教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国。但凡有点势力的国家,谁没争夺过这个权力。连王权衰落、教会势力巨大的波兰,国王和贵族们自行任命几个主教都不算什么。至于更近的几家,连自行任命教宗都干过。这么多年下来,教会早就麻木了。</p>
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之前为了彰显成绩,教会在塞里斯设置了大批教省和教区编制。这导致只要双方对接,就会一下有几十名大主教和上百名主教冲进梵蒂冈。</p>
在教会看来,这些人显然都是受塞里斯官府掌握的——是不是真的如此另说,但教会这么想也不奇怪,毕竟欧洲那边真的是这样。</p>
而这么多人一下进来,会直接破坏教会内部的政治平衡,因此才导致谁都不敢让步。这也是他们这种十分强调中央集权的组织,无法避免的问题。</p>
至于东方的正教会,则是另一种情况。由于教会长期受皇帝管理,所以西边的教士和学者们甚至直接称之为“皇帝兼牧首制度”,认为教会实际上已经是帝国下属的一个部门。</p>
而东罗马一直对此表示反对,他们给出的理由包括皇帝本人不是教士,以及大牧首有权开除皇帝教籍等等。但实际上,这种事情极少发生,牧首的权力也只在其他政治势力压倒某一位皇帝时才能起作用。</p>
对此无法解释的罗马神学家,于是采用“和谐”一次作为替代,形容宗教和政治权力互相支持的现象。</p>
在郭康看来,其实东罗马这种制度才是更完善的,今后也应该不断发展,把教会彻底收编进来。但最大的问题是,东罗马帝国本身的实力却不行了。</p>
那些在东罗马故地,和文化影响范围内出现的新生国家,把塞里斯周边的情况重新上演了一遍:政治上和罗马对抗,那文化和宗教上就必须和正教教会,准确说是和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对抗。所以,为了维持独立性,各国只要有了维持独立的实力,就会立刻想办法自建教会,摆脱君堡大牧首的影响。</p>
他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大,放在西欧,可能都不算不同礼仪的教会组织,连那种“宗教土司”都算不上。但是,如果不这么做,就会一直无法摆脱依附状态,早晚又被吸收回去。所以,哪怕生造,都得搞出点区别来。</p>
总之,大家各有各的麻烦。而这也是目前,教会众多问题的根源。</p>
天主教会的区域划分,与各国的行政划分,也不一定一致。教会经常比较滞后。外蒙分裂好几十年了,教会还是把那边叫库伦。</p>
苏联解体之后,这个教区还恢复了。首任主教不是当地人,是教会委任的一位菲律宾教士,叫黄旭东主教。</p>
<b>最新网址:</b> </p></div>
路上,郭康准备简单地把这个人的情况告诉狄奥多拉,不过她却说,自己早就知道了,搞的郭康颇有些尴尬。</p>
最后,郭康又被狄奥多拉教训了一番。</p>
“我已经说了,你要多留意些正事了。”她耳提面命地告诫道:“你现在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层级也越来越高,伯父伯母也好,我也好,总有护不住你的地方。伱要是再这么下去,早晚会被这些别有用心的坏女人坑。”</p>
除开她莫名其妙的敌视,这话其实也是有道理的。郭康没办法,只好连连点头,应了下来。</p>
“这个普龙斯基是怎么找来的?为什么这个时候上门了?”他想了想,还是先问了下旁边的吴翰,了解一下大体情况。</p>
“今天王师傅要接待那边来的神父们,他估计是提前得知了消息,就带着跟着自己领地上的几个神父一起来了。”吴翰回答:“现在王师傅和几位教会高层,正在招待他们,和大家简单聊聊天。往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趁现在大家先混个面熟。”</p>
“是之前说的,重新编制教区的事情么?”郭康问。</p>
“对。”吴翰点点头:“我们打算把合格的民间教士都收编进来,教区也要调整规划。现在那边的情况实在太乱了,不管管不行了。”</p>
郭康对此早有耳闻,而且他自己都就此提过建议,所以也不觉得奇怪。狄奥多拉明显也知道这件事,因此也跟着点了点头。</p>
“那普龙斯基来干什么?”郭康继续问:“他想安插自己人,还是想游说我们改变规划?”</p>
“我觉得他就是想套个近乎,然后说服我们支持他,好掺和进征兵的事情。”吴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p>
郭康点点头,觉得应该就是这样。</p>
教区分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教区的划分,其实就是行政区的划分。这一点,对于东西两大教会,都是如此。</p>
教会的地方机构一般有三级,最低的叫牧区或者堂区。顾名思义,大概就是一座教堂负责的区域。一个牧区可能有不止一个神父,其中为首者掌管教堂,称为本堂神父。</p>
数个临近的牧区上组成一个教区。这个词就直接来自罗马的管区,教区首领称为主教。</p>
教区之上,称为教省。这个词就是希腊语的“行省”,含义和定位也非常明确。教省的首领,在公教教会称为大主教或者总主教;在正教教会,一般称为都主教。这就是地方最高一级的机构了。</p>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这一套体系反而在西方教会里保持的比较好。</p>
随着罗马在西地中海的统治渐渐崩溃,当地行政机构也跟着瓦解。然而,罗马主教为首的教会体系,却保存了下来,并且继续发展完善。</p>
到现在,公教教会已经有了一套十分先进的地方管理结构——它不但始终坚持中央集权的组织方式,甚至有了“郡国并行”结构和下属的“土司教会”。比如一些离得太远、有自己独特习俗的教会组织,只要承认罗马主教的权威,也可以实现双方互认,授予他们一定的头衔,给他们礼遇。</p>
教会这套被称为“圣统”的制度,从五世纪就开始成型,之后渐渐发展成熟。在遍地都是浓厚部落遗俗的地方,这种制度先进得都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的东西。实际上,绝大部分时间里,也确实都是各地的部落习俗和分封制度,在给教会拖后腿。</p>try{ggauto();} catch(ex){}
而且,在没有实力支撑的情况下,这个制度有时候反而还会碍事。有权威的国王们经常不把教会当回事,而且,这些动作不仅影响教会地方结构,也会影响到教会中央。</p>
历史上的种种分裂和对立行为就不说了,哪怕在后世都有不少例子。郭康生活的那个时代,公教教会就一直拿塞里斯地区没办法,因此死死咬住主教任命的权力不松口,导致双方一直无法互认。</p>
其实,主教任命权,本来也不是个大事。在欧洲,没对抗过教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国。但凡有点势力的国家,谁没争夺过这个权力。连王权衰落、教会势力巨大的波兰,国王和贵族们自行任命几个主教都不算什么。至于更近的几家,连自行任命教宗都干过。这么多年下来,教会早就麻木了。</p>
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之前为了彰显成绩,教会在塞里斯设置了大批教省和教区编制。这导致只要双方对接,就会一下有几十名大主教和上百名主教冲进梵蒂冈。</p>
在教会看来,这些人显然都是受塞里斯官府掌握的——是不是真的如此另说,但教会这么想也不奇怪,毕竟欧洲那边真的是这样。</p>
而这么多人一下进来,会直接破坏教会内部的政治平衡,因此才导致谁都不敢让步。这也是他们这种十分强调中央集权的组织,无法避免的问题。</p>
至于东方的正教会,则是另一种情况。由于教会长期受皇帝管理,所以西边的教士和学者们甚至直接称之为“皇帝兼牧首制度”,认为教会实际上已经是帝国下属的一个部门。</p>
而东罗马一直对此表示反对,他们给出的理由包括皇帝本人不是教士,以及大牧首有权开除皇帝教籍等等。但实际上,这种事情极少发生,牧首的权力也只在其他政治势力压倒某一位皇帝时才能起作用。</p>
对此无法解释的罗马神学家,于是采用“和谐”一次作为替代,形容宗教和政治权力互相支持的现象。</p>
在郭康看来,其实东罗马这种制度才是更完善的,今后也应该不断发展,把教会彻底收编进来。但最大的问题是,东罗马帝国本身的实力却不行了。</p>
那些在东罗马故地,和文化影响范围内出现的新生国家,把塞里斯周边的情况重新上演了一遍:政治上和罗马对抗,那文化和宗教上就必须和正教教会,准确说是和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对抗。所以,为了维持独立性,各国只要有了维持独立的实力,就会立刻想办法自建教会,摆脱君堡大牧首的影响。</p>
他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大,放在西欧,可能都不算不同礼仪的教会组织,连那种“宗教土司”都算不上。但是,如果不这么做,就会一直无法摆脱依附状态,早晚又被吸收回去。所以,哪怕生造,都得搞出点区别来。</p>
总之,大家各有各的麻烦。而这也是目前,教会众多问题的根源。</p>
天主教会的区域划分,与各国的行政划分,也不一定一致。教会经常比较滞后。外蒙分裂好几十年了,教会还是把那边叫库伦。</p>
苏联解体之后,这个教区还恢复了。首任主教不是当地人,是教会委任的一位菲律宾教士,叫黄旭东主教。</p>
<b>最新网址:</b>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