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衙门里。</p>

    杭州知府马宁远重重地将头磕在地板,步履蹒跚地走进里间的侧门。</p>

    随后,郑泌昌与何茂才走了进来。</p>

    两人站住,看着闭眼坐在椅子上的胡宗宪,对视一眼。</p>

    郑泌昌轻声唤道:“部堂大人……”</p>

    “坐吧。”两人轻轻坐下,一齐望向胡宗宪。</p>

    沉默了许久,两人终究是坐不住了,于是何茂才轻咳一声:“未曾想,天地不仁,竟会发生这样的事……”</p>

    郑泌昌也开口:“此次受灾的百姓怕是有几十万,属下一听到消息,立马到义仓统算粮食,大概还有不到三万石,也够灾民吃上十天半个月,当务之急是买粮,藩库里的存银也不够,怕是要立刻上奏朝廷,拨粮赈灾。”</p>

    两人一唱一和。</p>

    胡宗宪睁开眼:“赈灾,赈什么灾?”</p>

    “自然是天灾。”</p>

    “真的是天灾吗?”胡宗宪目光如炬,盯着两人。</p>

    两人一怔。</p>

    郑泌昌连忙说道:“如今端午汛将至,下了几天的暴雨,水位上涨,河堤失守也是难免的……”</p>

    “那你们就这么跟皇上解释吧,同样是端午汛,同一条江,邻省的白茆河,吴淞江固若金汤,我们呢,一条江花了人家两份的钱,倒出了这么大的水灾,你们就这么跟皇上解释。”</p>

    两人变了脸色,郑泌昌解释道:“属下觉得,一定是去年修堤的时候,河道衙门的人贪墨了公款,造成水灾,这种事,嘉靖三十一年也发生过。”</p>

    何茂才眼睛一亮:“对对对,就是这样。”</p>

    胡宗宪不接话,只是望着郑泌昌,示意他说下去。</p>

    何茂才接着说:“就这样上奏,至于贪墨之事是否为真可以留后再查,现在光凭借大堤决口这事,就是大罪,部堂有王命旗牌,可以将有关人员就地正法,对上对下,咱们就都有交代。”</p>

    胡宗宪慢慢问道:“那你们说,有关人员都有谁?”</p>

    “自然是河道衙门那些人。”</p>

    “那些人是哪些人?”</p>

    郑泌昌说道:“自然是河道总管马宁远,按律协办的两个委员,淳安知县李青云,建德知县张知良都难逃其咎。”</p>

    胡宗宪反驳道:“监修河道时,淳安知县李青云还未上任,负责此事的是上任知县常伯熙,李青云在这次河堤决口一事中,带人堵住了堤坝,减缓了灾情,若是追究与他,于理不合,这奏折又该怎么写。”</p>

    “这……”郑泌昌犹豫,“李青云虽未监管河道修筑,但作为新任知县,他有责任保护堤坝的安危,如今堤坝失修酿成灾祸,他也有监管不利之责,至于上任知县常伯熙,还可慢慢查。</p>

    当务之急,是将这几人就地正法,以安民心。”</p>

    郑泌昌很急,话语想置李青云于死地,不止是想找到一个背锅侠,落实此事为天灾,不是人祸,更重要的是,从他手下两个废物千户那里汇报,此事有把柄被李青云抓住。</p>

    若是能请动王命旗牌,将李青云迅速格杀,那么一切都能慢慢摆平。</p>

    胡宗宪没说话,从案台后拿出供词,放在二人面前。</p>

    “你们要拆开看看吗?”</p>

    郑何两人顿时变色,将李青云的供词拿起,扫了几眼。</p>

    鲜红的淳安正堂大印刺痛了郑泌昌的双眼,他觉得眼前一阵恍惚。</p>

    居然动作如此之快,这个李青云……</p>

    郑泌昌咬牙,手紧紧地攥着供词:“部堂可是要呈上去?属下斗胆多说一句,此事小阁老给我们写了信,不知道部堂大人有没有收到信,这事,能查到我们头上,也能查到小阁老身上,事所为何,还请部堂明示。”</p>

    ”事?什么事?你是说毁堤淹田的事是小阁老让你做的?”</p>

    “属下没有这個意思……”郑泌昌慌了,连忙说道。</p>

    “那小阁老的信是怎么回事,什么追查到小阁老?”</p>

    郑泌昌:“属下的意思是,改稻为桑弄的如此麻烦,只赖天公不作美,天灾之下,为之奈何,但无论怎么麻烦,改稻为桑是国策,始终要继续下去。</p>try{ggauto();} catch(ex){}

    天灾而已,换个角度想,说不得还可以让改稻为桑国策顺利推行,李青云的供词真假尚且不论,当今民心不稳,为大局着想,不应再生事端。”</p>

    何茂才接过话:“对对对。”</p>

    郑泌昌又说:“有些事情不能上称,上了称,怕是一千斤都打不住,现在国事为重,这李青云杀与不杀全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失了民心,让百姓和官府离心离德。”</p>

    “那照你的意思,此事就是天灾造成,李青云不杀,常伯熙杀不杀。”</p>

    “杀,必须杀,常伯熙任职期间监修不利,必须杀,杭州知府马宁远,建德知县张知良都要杀。”</p>

    “河道监管杀不杀?”</p>

    郑泌昌愣住了,常伯熙一开始出于同党好友的身份,为他开脱,如今自身难保,为了落实此事是天灾,而非人祸,这常伯熙必须要死,不能给他反应的机会,但河道监管……</p>

    “河道监管李玄是宫里的人,要治他需得杨公公说话,还要上报给司礼监的吕公公。”</p>

    胡宗宪:“那就是说,这次事件还是没办法上奏朝廷确定是水灾。”</p>

    两人顿时不吭声了。</p>

    “来人,将马宁远带上来,在总督衙门就地看管。”</p>

    亲兵队长应声,从里间带出双眼通红的马宁远。</p>

    两人看都不敢看,只管低着头。</p>

    直到马宁远走远,郑泌昌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下定决心:“我们两一起去找杨公公,看他那边怎么说。”</p>

    “对对对,”何茂才迎合道,“河道失修,上奏朝廷,也不能只治罪我们的人,那个李玄作为监管却没事,怎么也说不过去。”</p>

    “那你们就赶紧拟一道奏疏,上奏朝廷,义仓里的粮运去周围淳安几个县,尤其是建德,还有,天时不利,改稻为桑必须要缓一缓,最起码,淳安和建德两个县不能再继续了,这一点要明确写在奏疏里,写好了杨公公要署名,你们两个也要署名,等你们署了名,我再领衔上奏。”</p>

    说完,胡宗宪走了出去。</p>

    郑何两人脸色发苦,往织造局走去。</p>

    李青云最近几日躲了起来,除了安排田有禄挖渠排水,减缓灾情,再没露面。</p>

    泄洪那几日,有百姓堵在了县衙。</p>

    明明自家的闸口没事,却因为其他县汛情难控,于是在淳安泄洪,这件事怎么都说不过去。</p>

    几百个乡民堵在县衙讨要个说法。</p>

    淳安县目前的情况比李青云印象里要好上很多,因为提前防范的缘故,淳安躲过了全县被淹的命运,人员伤亡几乎没有多少,只是一部分已经长开了苗的稻田被淹。</p>

    隔壁建德县就比较惨烈,闸口堵不住,泄洪时又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全县被淹了个干干净净。</p>

    堵在县衙的几百人纠缠了不过一会儿就散了。</p>

    他们没有过多为难李知县,因为那晚他带着百姓堵住缺口的事传的很快,几天时间大家都知道了。</p>

    还有消息传出,泄洪这件事完全是总督衙门那边的主意。</p>

    李知县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小官能有什么办法,最起码,现在淳安县治灾赈灾井井有条。</p>

    泄洪的主意来自总督衙门这条消息自然是李青云吩咐人传开的。</p>

    胡宗宪想要苦一苦淳安县的百姓,恶名那自然也由他来当。</p>

    这个锅,他背不了一点。</p>

    只是……</p>

    “啪嗒”</p>

    在一份公文上盖上大印,李青云神游天外。</p>

    自己自救的行为扰乱了历史原来的轨迹,建德本来半数被淹,如今全县受灾,淳安情况尚好,其它七个县或多或少有点伤害。</p>

    还有自己交给胡宗宪的供词,这些情况都是原历史线中没有发生的事。</p>

    随着马宁远,李玄,常伯熙,张知良被王命旗牌就地正法,自己的性命职位都保住了</p>

    如今,自己仍然担任淳安县知县,那么建德知县会是谁呢?</p>

    仍然是王用汲?</p>

    还是……另有其人?</p></div>

章节目录

大明首辅:从淳安知县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江上云间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上云间君并收藏大明首辅:从淳安知县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