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战端初起
如果沈飞要保住宋教仁的命是很容易的,任何刺客都没有机会,可是沈飞与他的政治理想不一样。何况北洋时暴发过两任总统黎元洪、冯国璋和总理段祺瑞的两次府院之争,更强势的袁世凯肯定不会甘当虚位元首,肯定还会策划其他阴谋。</p>
即使宋教仁当上总理最终也逃不到两个下场,一还是被暗杀,二北洋发动兵变被赶下台,沈飞就放任宋教仁的生死了,结果还是没逃出历史“宿命”,只能一声叹息。不过南方革命党获得了绝对实力优势,北方确立了国会政治优势,也这结果也不错了。</p>
时间到了1914年8月下旬,准备了几年的水下袖箭终于有机会显露獠牙了。一战爆发时日本和英国联合出兵想攻占德国殖民的青岛,英国出兵2000,日本派出60艘军舰出兵45000,而青岛德军参战兵力仅3600多人,原本11月7日青岛要塞就被日军占领。</p>
这次6艘潜艇为一波,目标就是用重型鱼雷把日军整个舰队全都留下。不用反舰导弹一是为了保密,二是即使苏联玄武岩重型反导弹也难以直接击沉军舰,最多起火丧失战斗力在海上烧几天,如果不是偷袭还可以直接布设水雷封锁日本军港。</p>
青岛还是让德国代管几年。德国1898年强租青岛只向满清政府要了20万两白银的赔款,可建设青岛大港码头就砸了5300多万马克,修胶济钱路和津浦铁路更砸了1.7亿,这两项政府投资就折合白银4500万两,吸收德国民间资本就无法统计了。</p>
后来青岛博物馆都把德国租界这段时间称为“殖民开发”,对当地人也是正常雇佣,城市建设标准超过了德国本土,1910年青岛就超过天津成为北方第一大港,风头盖过了上海和香港。可是一战战败全打了水漂,百年后还留下了青岛啤酒和下水道的传说。</p>
只要半渡而击,在海上歼灭了日本舰队,青岛德军对付2000兵力还有大量印度人的英军很容易。反正过个几年德国还会是一战战败国,这也是国际布局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连北洋政府历史上都能通过外交努力在1922年收回青岛主权,现在就更不成问题了。</p>
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北洋政府要在两年多后才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现在中国还是中立国。日本早就对德国的青岛殖民地垂涎三尺,参加协约国是最好的借口。8月7日晚日本内阁通过参战决定,8月15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p>
要求立即从日本和中国水域内撤走德国军舰和武装船只,不能撤走的船只解除武装,要求在9月15日之前无条件把租借的胶州地区让给日本,限最后答复时间为8月23日中午。德国没有作答复,并在8月22日召回了驻日公使。</p>
一战主要战场在欧洲,青岛的德军成了一支没有补给的孤军,期间曾要求把青岛归还中国,但是袁世凯没敢答应,想拉美国下水,建议由美国接手,美国没有上当,事情就作罢。国民党议员借机发难,来了一波全国范围内对袁世凯的舆论攻击。</p>
之前满遗势力遭遇重创。南方出版了汇编满清官方史料和私人笔记中摘录满清罪恶,北洋提出的惩治“诋毁前清、诋毁皇族”议案被坚决顶了回去。现在革命党出身的议员和媒体虎视眈眈,千方百计找机会舆论攻击袁世凯,几次下来搞得他声名扫地。</p>
如果之前运作趁势收回青岛由南方军队进驻,自然可以歼灭来犯之敌,只是难免暴露实力,不符合计划,还是决定暗中阴人。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8月28日,日军海陆两军集结完毕,从宇品、长崎登船出发。</p>
这次作战日本虽然有陆军参战,但是从日本出来也要坐船。等他们全部下水以后,就成了潜艇的猎杀盛宴,一枚枚重型鱼雷像长了眼睛一样朝撞上了日本舰队,经常两三发就炸裂一艘船,甚至有一发入魂,把大型军舰炸断成两截的。</p>
德国正在欧洲进行“无限制潜艇作战”,攻击一切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给三分之二粮食依赖海路进口的英国造成了巨大麻烦,不得不实行配给制。而最终破解的有效对策居然是派军舰护航,并加大船只生产速度,最后才在美国参战下耗赢了德国。</p>
换句话说这时没有什么有效的反潜武器,对于有巨大技术代差的潜艇更是无异于打靶,才四个多小时打出去200多枚鱼雷,日本的所有军舰、运兵船就绝大部分送进了海底,兵力几乎损失殆尽,只有“雪风号”一如既往地幸运,救起了400多人带轻伤逃了回去。</p>
这当头一棒把日军打蒙了,国际国内舆论哗然,英国人惊呼德国把“无限制潜艇作战”搬到亚洲来了,他们什么时候在青岛布置了这么多潜艇?而且那些鱼雷似乎威力大的出奇,可能是研制的新型武器,情报部门开足马力调查武器种类和怎么运到青岛的。</p>try{ggauto();} catch(ex){}
青岛德军也惊喜疑惑,向国内发电报询问是不是派潜群到了亚洲来,德国本土也一脸懵逼,搞得一头雾水。中国舆论则是欢欣鼓舞,说甲午海战就发生在山东外海,这次日军渡海入侵山东全军覆没,是当年甲海战阵亡将士英灵显灵了。</p>
无论德国本土还是青岛德军,关于舆论对德国潜艇支援亚洲的怀疑都保持沉默,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既然有了背锅的,也就不客气了,青岛战役英国还派出了一艘战舰一艘驱逐舰,也全部打沉,更让人联想起德国在欧洲的狠辣手段。</p>
历史线青岛战役日军还派出三架水上飞机进行了49次侦察和突袭,投下199枚炸弹,是日本陆军航空兵首次作战,没有了登陆作战配合,本来出动空军已经没了意义,不过遭遇当头一棒后,日军居然又派出了飞机,可能是想侦察袭击德军船坞。</p>
青岛德军也有两架飞机,不过这时的飞机只用于侦察和投弹,第一次狗斗作战还在历史线的一周后呢。至于地面火力,四个多月前才有第一架德国飞机被摩洛哥火炮击落,成为世界防空史上第一个战绩,这时高炮打打击效率还很低。</p>
虽然根本不必出什么战斗机,哪怕出动一架猎鹰旋翼机都能轻松干掉日本飞机,或者23毫米高射炮、12.7毫米、14.5毫米高射机关就够,但是肯定无法隐藏。沈飞只能暗运周流六虚功,引来一阵阴雨雷电撕碎了日军飞机,事情又增添了一层神秘感。</p>
这一下把日本给吓怕了,欧洲惨烈的“无限制潜艇作战”他们也听说过,再来两三次这样的损失,日本海军就全部赔进去了,更要命的是日本也和英国一样资源很多依赖海上运输进口,如果“德国潜艇”也像欧洲一样连商船都无限制攻击,日本根本承受不了。</p>
于是接下来局面陷入了诡异,日本已经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且宣战了,德国没有回应,日本却再也没有军事行动,成了二战初期德法“奇怪的战争”那种宣而不战的状态,倒是英国第二次派出了五艘军舰想找回场子,又都被鱼雷送进了海底。</p>
这下在欧洲和青岛都吃了亏的英国不干了,指责日本说既然加入了协约国,并且和德国宣战,就要尽参战国的义务。进攻青岛英国只是协助,日本才是主力。如果日本不继续出兵进攻青岛,那就派兵去欧洲和德国作战,把日本搞得进退两难。</p>
开玩笑,日本只是想趁着德国陷入欧洲战场捡便宜,捏软柿子投入十倍兵力欺负一下青岛的德国孤军,想趁机占领了青岛甚至拿下整个山东,却一出门就被暴打一顿,国内已经阴云密布,怎么敢派兵到欧洲去和德国硬碰,刚嘴炮惹了德国那不是去找抽吗?</p>
对英国的指责和要求,日本也只能装聋作哑。其实英国也只是吃了亏恶心一下日本而已,没有指望他们真出兵去欧洲。不过日本在国际上和协约国中留下的欺软怕硬,光想了占便宜的印象是抹不掉了,一时外交上陷入了空前孤立。</p>
看到日本和英国都偃旗息鼓,沈飞松了口气,本来二十万陆海空军已经进入了战备,如果战事持续扩大,那也只能提前暴露实力,把国内国际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还能继续苟几年,等真正发动时,带给全世界的就不只一场战争了。</p>
各项建设继续推进,机械、钢铁、军工、石油、煤炭、化工、农业、纺织交通都在推进,这些产业互相关联,机械和钢铁是工厂和矿山都大量需要的,化工行业既可以生产农业所需的化肥农药,又可以生产军事需要的炸药甚至是毒气。</p>
这些建设不仅限于南方革命党控制的几省,还深入到了北方甚至是东北。北方和东北地广人稀,其实更适合办农场。正规军暂时去不了,就用商人的名义去收购各项产业,清理前清民间积案在国民党议员和舆论压力下北方也进行了,只是手段比南方温和些。</p>
不过北方还有那么多官绅勾结的不法之徒轻拿轻放,恶劣的作风犹存,就要让民间的工厂和农场有自保之力。农场都组建了兵民,工厂也有护厂队,每个据点放了几个护法道兵带上储物法器,补给不会缺,战时能正面顶住北洋军半个月等待南方救援。</p>
所有员工都进行简单的军事轮训,至于有人问起那些武器是从哪里来的,就说是收买了南方军政人员从他们手中走私的,反正大部分武器弹药都放了储物法器里,不到战时不会拿出来,平时最多亮相二三十支步枪手枪,并不起眼。</p></div>
即使宋教仁当上总理最终也逃不到两个下场,一还是被暗杀,二北洋发动兵变被赶下台,沈飞就放任宋教仁的生死了,结果还是没逃出历史“宿命”,只能一声叹息。不过南方革命党获得了绝对实力优势,北方确立了国会政治优势,也这结果也不错了。</p>
时间到了1914年8月下旬,准备了几年的水下袖箭终于有机会显露獠牙了。一战爆发时日本和英国联合出兵想攻占德国殖民的青岛,英国出兵2000,日本派出60艘军舰出兵45000,而青岛德军参战兵力仅3600多人,原本11月7日青岛要塞就被日军占领。</p>
这次6艘潜艇为一波,目标就是用重型鱼雷把日军整个舰队全都留下。不用反舰导弹一是为了保密,二是即使苏联玄武岩重型反导弹也难以直接击沉军舰,最多起火丧失战斗力在海上烧几天,如果不是偷袭还可以直接布设水雷封锁日本军港。</p>
青岛还是让德国代管几年。德国1898年强租青岛只向满清政府要了20万两白银的赔款,可建设青岛大港码头就砸了5300多万马克,修胶济钱路和津浦铁路更砸了1.7亿,这两项政府投资就折合白银4500万两,吸收德国民间资本就无法统计了。</p>
后来青岛博物馆都把德国租界这段时间称为“殖民开发”,对当地人也是正常雇佣,城市建设标准超过了德国本土,1910年青岛就超过天津成为北方第一大港,风头盖过了上海和香港。可是一战战败全打了水漂,百年后还留下了青岛啤酒和下水道的传说。</p>
只要半渡而击,在海上歼灭了日本舰队,青岛德军对付2000兵力还有大量印度人的英军很容易。反正过个几年德国还会是一战战败国,这也是国际布局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连北洋政府历史上都能通过外交努力在1922年收回青岛主权,现在就更不成问题了。</p>
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北洋政府要在两年多后才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现在中国还是中立国。日本早就对德国的青岛殖民地垂涎三尺,参加协约国是最好的借口。8月7日晚日本内阁通过参战决定,8月15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p>
要求立即从日本和中国水域内撤走德国军舰和武装船只,不能撤走的船只解除武装,要求在9月15日之前无条件把租借的胶州地区让给日本,限最后答复时间为8月23日中午。德国没有作答复,并在8月22日召回了驻日公使。</p>
一战主要战场在欧洲,青岛的德军成了一支没有补给的孤军,期间曾要求把青岛归还中国,但是袁世凯没敢答应,想拉美国下水,建议由美国接手,美国没有上当,事情就作罢。国民党议员借机发难,来了一波全国范围内对袁世凯的舆论攻击。</p>
之前满遗势力遭遇重创。南方出版了汇编满清官方史料和私人笔记中摘录满清罪恶,北洋提出的惩治“诋毁前清、诋毁皇族”议案被坚决顶了回去。现在革命党出身的议员和媒体虎视眈眈,千方百计找机会舆论攻击袁世凯,几次下来搞得他声名扫地。</p>
如果之前运作趁势收回青岛由南方军队进驻,自然可以歼灭来犯之敌,只是难免暴露实力,不符合计划,还是决定暗中阴人。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8月28日,日军海陆两军集结完毕,从宇品、长崎登船出发。</p>
这次作战日本虽然有陆军参战,但是从日本出来也要坐船。等他们全部下水以后,就成了潜艇的猎杀盛宴,一枚枚重型鱼雷像长了眼睛一样朝撞上了日本舰队,经常两三发就炸裂一艘船,甚至有一发入魂,把大型军舰炸断成两截的。</p>
德国正在欧洲进行“无限制潜艇作战”,攻击一切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给三分之二粮食依赖海路进口的英国造成了巨大麻烦,不得不实行配给制。而最终破解的有效对策居然是派军舰护航,并加大船只生产速度,最后才在美国参战下耗赢了德国。</p>
换句话说这时没有什么有效的反潜武器,对于有巨大技术代差的潜艇更是无异于打靶,才四个多小时打出去200多枚鱼雷,日本的所有军舰、运兵船就绝大部分送进了海底,兵力几乎损失殆尽,只有“雪风号”一如既往地幸运,救起了400多人带轻伤逃了回去。</p>
这当头一棒把日军打蒙了,国际国内舆论哗然,英国人惊呼德国把“无限制潜艇作战”搬到亚洲来了,他们什么时候在青岛布置了这么多潜艇?而且那些鱼雷似乎威力大的出奇,可能是研制的新型武器,情报部门开足马力调查武器种类和怎么运到青岛的。</p>try{ggauto();} catch(ex){}
青岛德军也惊喜疑惑,向国内发电报询问是不是派潜群到了亚洲来,德国本土也一脸懵逼,搞得一头雾水。中国舆论则是欢欣鼓舞,说甲午海战就发生在山东外海,这次日军渡海入侵山东全军覆没,是当年甲海战阵亡将士英灵显灵了。</p>
无论德国本土还是青岛德军,关于舆论对德国潜艇支援亚洲的怀疑都保持沉默,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既然有了背锅的,也就不客气了,青岛战役英国还派出了一艘战舰一艘驱逐舰,也全部打沉,更让人联想起德国在欧洲的狠辣手段。</p>
历史线青岛战役日军还派出三架水上飞机进行了49次侦察和突袭,投下199枚炸弹,是日本陆军航空兵首次作战,没有了登陆作战配合,本来出动空军已经没了意义,不过遭遇当头一棒后,日军居然又派出了飞机,可能是想侦察袭击德军船坞。</p>
青岛德军也有两架飞机,不过这时的飞机只用于侦察和投弹,第一次狗斗作战还在历史线的一周后呢。至于地面火力,四个多月前才有第一架德国飞机被摩洛哥火炮击落,成为世界防空史上第一个战绩,这时高炮打打击效率还很低。</p>
虽然根本不必出什么战斗机,哪怕出动一架猎鹰旋翼机都能轻松干掉日本飞机,或者23毫米高射炮、12.7毫米、14.5毫米高射机关就够,但是肯定无法隐藏。沈飞只能暗运周流六虚功,引来一阵阴雨雷电撕碎了日军飞机,事情又增添了一层神秘感。</p>
这一下把日本给吓怕了,欧洲惨烈的“无限制潜艇作战”他们也听说过,再来两三次这样的损失,日本海军就全部赔进去了,更要命的是日本也和英国一样资源很多依赖海上运输进口,如果“德国潜艇”也像欧洲一样连商船都无限制攻击,日本根本承受不了。</p>
于是接下来局面陷入了诡异,日本已经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且宣战了,德国没有回应,日本却再也没有军事行动,成了二战初期德法“奇怪的战争”那种宣而不战的状态,倒是英国第二次派出了五艘军舰想找回场子,又都被鱼雷送进了海底。</p>
这下在欧洲和青岛都吃了亏的英国不干了,指责日本说既然加入了协约国,并且和德国宣战,就要尽参战国的义务。进攻青岛英国只是协助,日本才是主力。如果日本不继续出兵进攻青岛,那就派兵去欧洲和德国作战,把日本搞得进退两难。</p>
开玩笑,日本只是想趁着德国陷入欧洲战场捡便宜,捏软柿子投入十倍兵力欺负一下青岛的德国孤军,想趁机占领了青岛甚至拿下整个山东,却一出门就被暴打一顿,国内已经阴云密布,怎么敢派兵到欧洲去和德国硬碰,刚嘴炮惹了德国那不是去找抽吗?</p>
对英国的指责和要求,日本也只能装聋作哑。其实英国也只是吃了亏恶心一下日本而已,没有指望他们真出兵去欧洲。不过日本在国际上和协约国中留下的欺软怕硬,光想了占便宜的印象是抹不掉了,一时外交上陷入了空前孤立。</p>
看到日本和英国都偃旗息鼓,沈飞松了口气,本来二十万陆海空军已经进入了战备,如果战事持续扩大,那也只能提前暴露实力,把国内国际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还能继续苟几年,等真正发动时,带给全世界的就不只一场战争了。</p>
各项建设继续推进,机械、钢铁、军工、石油、煤炭、化工、农业、纺织交通都在推进,这些产业互相关联,机械和钢铁是工厂和矿山都大量需要的,化工行业既可以生产农业所需的化肥农药,又可以生产军事需要的炸药甚至是毒气。</p>
这些建设不仅限于南方革命党控制的几省,还深入到了北方甚至是东北。北方和东北地广人稀,其实更适合办农场。正规军暂时去不了,就用商人的名义去收购各项产业,清理前清民间积案在国民党议员和舆论压力下北方也进行了,只是手段比南方温和些。</p>
不过北方还有那么多官绅勾结的不法之徒轻拿轻放,恶劣的作风犹存,就要让民间的工厂和农场有自保之力。农场都组建了兵民,工厂也有护厂队,每个据点放了几个护法道兵带上储物法器,补给不会缺,战时能正面顶住北洋军半个月等待南方救援。</p>
所有员工都进行简单的军事轮训,至于有人问起那些武器是从哪里来的,就说是收买了南方军政人员从他们手中走私的,反正大部分武器弹药都放了储物法器里,不到战时不会拿出来,平时最多亮相二三十支步枪手枪,并不起眼。</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