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染上太多政治问题,王文龙建议报纸的主要内容还是在商业情报和娱乐上,徐学聚也觉得有理。</p>
这并不奇怪,前世欧洲报纸行业也是从“通商情报纸”开始的,这是在廉价印刷术普及、衙门思想还未转变阶段自然的折中产物。</p>
至于报纸名字,王文龙最开始建议的是《四民商报》,徐学聚听了却是摇头,他道:“纸上只要有个商字,只怕读书人家都不来买了。”</p>
徐学聚自己也提了几个名字,什么斋什么轩的,但王文龙也表示报纸的主要购买者还是小商人和中产之家,弄得太过于文绉绉这些人只怕要望而却步。</p>
两人说的几个名字都有不妥,最后还是王文龙想个主意:“咱们这报纸一月三份,不如就命名为《旬报》,简单直白,也不见有多俗气。”</p>
徐学聚想了一会儿也是点头:“倒是这个名字最平直。”</p>
报纸名定下就开始分排版面,王文龙拿出后世报纸的排版方式,直接把一张六尺全开的毛纸一开为四,折成一份四页十六版的报纸。</p>
这尺寸和后世的报纸尺寸相差也就是几厘米。</p>
后世报纸的印刷版式是经过全世界纸媒时代共同检验的。</p>
在纸媒时代末期无论是什么文明、什么文字,无论是横写竖写,左读右读,几乎全世界所有报纸都统一成了这样规格。</p>
徐学聚拿到王文龙递给他的“报纸”之后先是有些不适应,但是经王文龙介绍之后,倒也觉得这种印刷方式颇有道理。</p>
“这样的版面两折之后和人的胸部差不多宽,只看一版的时候可以很舒适的拿在手中,若是同时看两版,两手分开也正好不会觉得幅面太大或太小。”</p>
“更关键是省钱,大开版印刷,只要报纸不破就不会丢页,完全不需要装订,而且版面够大,哪怕印刷过程之中有一些套板问题也会被忽略,印刷的精度要求可以变得更低。”</p>
报纸的主要要求就是传播迅速成本低廉,有了油印技术后可以直接用最便宜的毛边纸,反正油墨也不会洇开。</p>
徐学聚连连点头,“难为你想的如此详细。”</p>
两人商议定下最终报纸便暂定为两页,八个版面,内容包括朝廷公文,官员任免,商业情报,市井消息,生活常识,小说杂文等等,每月逢十发行。</p>
徐学聚让王文龙赶快着手准备开始招人以后,如果报纸的销量好的话甚至布政使司衙门可以继续投钱,扩大印刷规模。</p>
徐学聚越想越美,笑道:“这说不定还能给衙门增收。”</p>
王文龙一笑,突然有种给单位办三产的即视感。</p>
徐学聚交待完工作就离开,王文龙想着先找个编辑来帮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邓志谟,这位仁兄见识广博各种乱七八糟的书没少编,现在放在他的作坊里头实在有些屈才,招来做报纸编辑肯定不错。</p>
他又想到商业情报可以去找李国助,只要问清他们在哪些港口需要什么货物,既是帮他们筹备货物,同时也有利于小商人寻找销路。</p>
还有好朋友徐兴公也可以拉来做特约作者,他的红雨楼在八闽都有名气,大可写一些藏书推荐的内容,徐兴公也是闽中诗坛的大将,有他出面写文肯定能够在此时的文人之中引来关注。</p>
越想越有门路,王文龙摊开纸就开始写《旬报》创刊号的策划书。</p>
他这边刚刚落笔李鼎就推门进来,一脸气愤的说道:“建阳,你这些新作物实在是难推行的很,我实在有些爱莫能助了,不如还是回去念经……”</p>
王文龙见李鼎一脸烦闷,忙起身给他倒了杯水,又拉他坐下笑道:“仙公不要着急,什么事情慢慢说。”</p>
李鼎摇头,说起了所遇到的麻烦。</p>
原来到了三月红薯播种的时间,今年徐学聚鼓励百姓推广新作物,加上有王文龙的请求,于是李鼎从泉州来到福州,邀了一些道友四处到乡下去给各地瓜菜仙人庙做道场,推广种植。</p>
福建的土地到万历年间也已经非常集中,虽然百姓有种红薯的积极性,但这些地主乡绅在挺过旱灾之后却都对于试种新作物不再感兴趣,见到李鼎他们下乡推广种红薯经常会出来阻拦。</p>
昨天李鼎受百姓邀请带着人去福清做仙薯公的道场,结果才做到一半就被当地的地主带着一群家丁来搅了场子,他们直接把李鼎手下的小道童用棍棒赶跑,铙钹踩扁,连敬神用的鼓都被打破。</p>
那些百姓受阻挠之后也不敢再种红薯,已经按原来方法,在不适宜种稻的土地上勉强种植水稻。</p>
李鼎经此一事大为灰心,让他都不太想再去帮徐学聚推广红薯了。</p>
李鼎说道:“贫道从贡川请来的道友也被打了一拳,今天就上船回闽西去了,你说这事,贫道……贫道实在是做不得了……”</p>
“这群混蛋!”王文龙听了大怒,直接道:“仙公哪天还有仙薯公的祭祀?我去同藩台大人要一封手书,我带人跟着仙公一起去,看他们谁敢闹事。”</p>try{ggauto();} catch(ex){}
王文龙现在大小也是徐学聚手下的幕僚,催动几个衙役跟着自己出去作威作福的本事还是有的,好不容易请了李鼎来帮忙,怎么可能让他这样受委屈而去?</p>
……</p>
福清县最富饶的地方是龙江两岸,那里有大片良田,种水稻也可保衣食充足,但是离开江岸大片地方就不再适合种稻,多年前逃荒到此地的居民加上卫所百姓聚集在山间小片平地上过着苦哈哈的日子。</p>
福清县,江阴。</p>
此地在后世会成为福州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但是这年头根本没有疏浚和开发这种深水港的能力,这地方离着淡水,水源又远,土地受盐碱侵害又多为沙壤,种水稻产量极低,可称地瘠民贫。</p>
一口油锅烧的冒烟,妇女用飞快速度将葱头下锅炒香,又将花蛤、小虾小蟹丢入锅中煸炒,加入青菜炒软,这才倒入一瓢清水。</p>
等到鲜汤烧开,妇女便又从一旁的锅中捞出一粒粒番薯丸,下到锅中烧滚。</p>
不一会儿三碗热腾腾的番薯丸就端到了王文龙陈经纶和李鼎面前。</p>
那农家妇女不善言辞,脸上挂着朴实笑容道:“几位老爷请用饭。”</p>
王文龙和李鼎连忙道谢。</p>
那女子高兴说道:“我们也不会做,只怕不合老爷口味。”</p>
王文龙笑道:“做的很好,多谢婶婶忙碌。”</p>
“哎,老爷好和气呦。”女子在围裙上擦擦手笑着便去了。</p>
王文龙低头一看,只见碗中青菜碧绿、丸子金黄,加上一碗满是海鲜的鲜汤,看起来就颇为美味。</p>
他夹起一粒番薯丸放入口中咀嚼,只觉丸子清甜弹牙,里面还包了蔬菜和紫菜碎做成的馅料,虽然不舍得放油,但是口感也算丰富。</p>
陈经纶介绍说道:“本地稻米产量实在太低,别处只拿番薯煮粥做饭,本地百姓却是将番薯当做米面一般,拿它做面擀饼,这番薯丸也是本地百姓想出来的吃法。红色丸子是拿红薯做的,较为弹牙,白色的丸子用的是白薯,口感较粉面,两位试试合不合口味。”</p>
陈经纶一家就是福州长乐人,与福清没隔着多少路,几年前他和父亲在金学曾支持之下推广番薯,福清县江阴一带就是推广成功的试点地区之一,陈经纶对此地风俗真是如数家珍。</p>
陈经纶笑着说:“番薯不挑地,挖个坑埋下去,等成熟再挖出来就是了,实在是懒汉粮,本地百姓也不是愿意偷懒,只是过去实在没地种,现在种了番薯家家户户施肥的可勤了呢,种出的番薯又大又甜。”</p>
李鼎吃着番薯丸也觉美味,不禁感叹:“这番薯真是好,若无此物此地百姓只怕都要挨饿。”</p>
“是要大力推广呀。”王文龙点头说。</p>
不止福建,前世到建国时南方许多地方的红薯产量已经超过主粮,一年十多亿担的总产额可不是开玩笑的。</p>
随着中国的人口数量增加,适宜主粮耕种的田地会越发紧张,红薯在贫瘠之地上的生产能力就越发有价值。</p>
生长力强,耐旱,高产,适应度高,生熟都可以吃。</p>
特别是对福清这样的地方,红薯一季收可抵半年粮,重要性不言而喻。</p>
而且王文龙还知道今年推广红薯种植的另一个必要之处――天变。</p>
如果历史没有被他的到来而改变到极大程度,那么此时南美于埃纳普地火山大喷发刚刚结束。</p>
这是前后三百年最大的一次气候事件,三十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冲向天空,全球都能有所感受。</p>
不出意外,几个月后福建百姓会突然发现天上开始掉灰尘。</p>
更要命的是火山灰漂浮在空中反射掉大量的太阳辐射,全球的气温将由此迎来骤降。</p>
明年将是六百年中地球最寒冷的一年,一个无夏之年。</p>
而更让王文龙紧张的是他知道南美火山大喷发还只是这场气候变迁的开端而已。</p>
南美火山的喷发宣告地表火山进入活跃期,接下来几十年中影响到气候的大喷发将有十几次,这是人类文明以来火山活动最猛烈的一个世纪。</p>
火山喷发出来的灰尘和硫化物将越来越长时间的悬浮在高空中遮蔽阳光,天气只会越来越寒冷。</p>
接下来的五十年,寒冷将成为世界的主基调。</p>
全球的农作物将会大规模死亡,在欧洲,常年可以通航的泰晤士河变得每年冰封,冬季温暖的南欧威尼斯海面上都出现浮冰,俄罗斯地区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会因为气候异常和粮食短缺而死亡。</p>
整个亚洲的春天都会推迟出现。</p>
北方的百姓会渐渐发现到农历三四月份才出现春天,然后飞快入秋。</p>
三伏天从过去的四十几天变成三十天,到崇祯年间的极端情况变成只剩十天。</p>
站在万历二十八年的起点,小冰期即将到来,早一年推行新作物都能救活很多的人。</p></div>
这并不奇怪,前世欧洲报纸行业也是从“通商情报纸”开始的,这是在廉价印刷术普及、衙门思想还未转变阶段自然的折中产物。</p>
至于报纸名字,王文龙最开始建议的是《四民商报》,徐学聚听了却是摇头,他道:“纸上只要有个商字,只怕读书人家都不来买了。”</p>
徐学聚自己也提了几个名字,什么斋什么轩的,但王文龙也表示报纸的主要购买者还是小商人和中产之家,弄得太过于文绉绉这些人只怕要望而却步。</p>
两人说的几个名字都有不妥,最后还是王文龙想个主意:“咱们这报纸一月三份,不如就命名为《旬报》,简单直白,也不见有多俗气。”</p>
徐学聚想了一会儿也是点头:“倒是这个名字最平直。”</p>
报纸名定下就开始分排版面,王文龙拿出后世报纸的排版方式,直接把一张六尺全开的毛纸一开为四,折成一份四页十六版的报纸。</p>
这尺寸和后世的报纸尺寸相差也就是几厘米。</p>
后世报纸的印刷版式是经过全世界纸媒时代共同检验的。</p>
在纸媒时代末期无论是什么文明、什么文字,无论是横写竖写,左读右读,几乎全世界所有报纸都统一成了这样规格。</p>
徐学聚拿到王文龙递给他的“报纸”之后先是有些不适应,但是经王文龙介绍之后,倒也觉得这种印刷方式颇有道理。</p>
“这样的版面两折之后和人的胸部差不多宽,只看一版的时候可以很舒适的拿在手中,若是同时看两版,两手分开也正好不会觉得幅面太大或太小。”</p>
“更关键是省钱,大开版印刷,只要报纸不破就不会丢页,完全不需要装订,而且版面够大,哪怕印刷过程之中有一些套板问题也会被忽略,印刷的精度要求可以变得更低。”</p>
报纸的主要要求就是传播迅速成本低廉,有了油印技术后可以直接用最便宜的毛边纸,反正油墨也不会洇开。</p>
徐学聚连连点头,“难为你想的如此详细。”</p>
两人商议定下最终报纸便暂定为两页,八个版面,内容包括朝廷公文,官员任免,商业情报,市井消息,生活常识,小说杂文等等,每月逢十发行。</p>
徐学聚让王文龙赶快着手准备开始招人以后,如果报纸的销量好的话甚至布政使司衙门可以继续投钱,扩大印刷规模。</p>
徐学聚越想越美,笑道:“这说不定还能给衙门增收。”</p>
王文龙一笑,突然有种给单位办三产的即视感。</p>
徐学聚交待完工作就离开,王文龙想着先找个编辑来帮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邓志谟,这位仁兄见识广博各种乱七八糟的书没少编,现在放在他的作坊里头实在有些屈才,招来做报纸编辑肯定不错。</p>
他又想到商业情报可以去找李国助,只要问清他们在哪些港口需要什么货物,既是帮他们筹备货物,同时也有利于小商人寻找销路。</p>
还有好朋友徐兴公也可以拉来做特约作者,他的红雨楼在八闽都有名气,大可写一些藏书推荐的内容,徐兴公也是闽中诗坛的大将,有他出面写文肯定能够在此时的文人之中引来关注。</p>
越想越有门路,王文龙摊开纸就开始写《旬报》创刊号的策划书。</p>
他这边刚刚落笔李鼎就推门进来,一脸气愤的说道:“建阳,你这些新作物实在是难推行的很,我实在有些爱莫能助了,不如还是回去念经……”</p>
王文龙见李鼎一脸烦闷,忙起身给他倒了杯水,又拉他坐下笑道:“仙公不要着急,什么事情慢慢说。”</p>
李鼎摇头,说起了所遇到的麻烦。</p>
原来到了三月红薯播种的时间,今年徐学聚鼓励百姓推广新作物,加上有王文龙的请求,于是李鼎从泉州来到福州,邀了一些道友四处到乡下去给各地瓜菜仙人庙做道场,推广种植。</p>
福建的土地到万历年间也已经非常集中,虽然百姓有种红薯的积极性,但这些地主乡绅在挺过旱灾之后却都对于试种新作物不再感兴趣,见到李鼎他们下乡推广种红薯经常会出来阻拦。</p>
昨天李鼎受百姓邀请带着人去福清做仙薯公的道场,结果才做到一半就被当地的地主带着一群家丁来搅了场子,他们直接把李鼎手下的小道童用棍棒赶跑,铙钹踩扁,连敬神用的鼓都被打破。</p>
那些百姓受阻挠之后也不敢再种红薯,已经按原来方法,在不适宜种稻的土地上勉强种植水稻。</p>
李鼎经此一事大为灰心,让他都不太想再去帮徐学聚推广红薯了。</p>
李鼎说道:“贫道从贡川请来的道友也被打了一拳,今天就上船回闽西去了,你说这事,贫道……贫道实在是做不得了……”</p>
“这群混蛋!”王文龙听了大怒,直接道:“仙公哪天还有仙薯公的祭祀?我去同藩台大人要一封手书,我带人跟着仙公一起去,看他们谁敢闹事。”</p>try{ggauto();} catch(ex){}
王文龙现在大小也是徐学聚手下的幕僚,催动几个衙役跟着自己出去作威作福的本事还是有的,好不容易请了李鼎来帮忙,怎么可能让他这样受委屈而去?</p>
……</p>
福清县最富饶的地方是龙江两岸,那里有大片良田,种水稻也可保衣食充足,但是离开江岸大片地方就不再适合种稻,多年前逃荒到此地的居民加上卫所百姓聚集在山间小片平地上过着苦哈哈的日子。</p>
福清县,江阴。</p>
此地在后世会成为福州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但是这年头根本没有疏浚和开发这种深水港的能力,这地方离着淡水,水源又远,土地受盐碱侵害又多为沙壤,种水稻产量极低,可称地瘠民贫。</p>
一口油锅烧的冒烟,妇女用飞快速度将葱头下锅炒香,又将花蛤、小虾小蟹丢入锅中煸炒,加入青菜炒软,这才倒入一瓢清水。</p>
等到鲜汤烧开,妇女便又从一旁的锅中捞出一粒粒番薯丸,下到锅中烧滚。</p>
不一会儿三碗热腾腾的番薯丸就端到了王文龙陈经纶和李鼎面前。</p>
那农家妇女不善言辞,脸上挂着朴实笑容道:“几位老爷请用饭。”</p>
王文龙和李鼎连忙道谢。</p>
那女子高兴说道:“我们也不会做,只怕不合老爷口味。”</p>
王文龙笑道:“做的很好,多谢婶婶忙碌。”</p>
“哎,老爷好和气呦。”女子在围裙上擦擦手笑着便去了。</p>
王文龙低头一看,只见碗中青菜碧绿、丸子金黄,加上一碗满是海鲜的鲜汤,看起来就颇为美味。</p>
他夹起一粒番薯丸放入口中咀嚼,只觉丸子清甜弹牙,里面还包了蔬菜和紫菜碎做成的馅料,虽然不舍得放油,但是口感也算丰富。</p>
陈经纶介绍说道:“本地稻米产量实在太低,别处只拿番薯煮粥做饭,本地百姓却是将番薯当做米面一般,拿它做面擀饼,这番薯丸也是本地百姓想出来的吃法。红色丸子是拿红薯做的,较为弹牙,白色的丸子用的是白薯,口感较粉面,两位试试合不合口味。”</p>
陈经纶一家就是福州长乐人,与福清没隔着多少路,几年前他和父亲在金学曾支持之下推广番薯,福清县江阴一带就是推广成功的试点地区之一,陈经纶对此地风俗真是如数家珍。</p>
陈经纶笑着说:“番薯不挑地,挖个坑埋下去,等成熟再挖出来就是了,实在是懒汉粮,本地百姓也不是愿意偷懒,只是过去实在没地种,现在种了番薯家家户户施肥的可勤了呢,种出的番薯又大又甜。”</p>
李鼎吃着番薯丸也觉美味,不禁感叹:“这番薯真是好,若无此物此地百姓只怕都要挨饿。”</p>
“是要大力推广呀。”王文龙点头说。</p>
不止福建,前世到建国时南方许多地方的红薯产量已经超过主粮,一年十多亿担的总产额可不是开玩笑的。</p>
随着中国的人口数量增加,适宜主粮耕种的田地会越发紧张,红薯在贫瘠之地上的生产能力就越发有价值。</p>
生长力强,耐旱,高产,适应度高,生熟都可以吃。</p>
特别是对福清这样的地方,红薯一季收可抵半年粮,重要性不言而喻。</p>
而且王文龙还知道今年推广红薯种植的另一个必要之处――天变。</p>
如果历史没有被他的到来而改变到极大程度,那么此时南美于埃纳普地火山大喷发刚刚结束。</p>
这是前后三百年最大的一次气候事件,三十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冲向天空,全球都能有所感受。</p>
不出意外,几个月后福建百姓会突然发现天上开始掉灰尘。</p>
更要命的是火山灰漂浮在空中反射掉大量的太阳辐射,全球的气温将由此迎来骤降。</p>
明年将是六百年中地球最寒冷的一年,一个无夏之年。</p>
而更让王文龙紧张的是他知道南美火山大喷发还只是这场气候变迁的开端而已。</p>
南美火山的喷发宣告地表火山进入活跃期,接下来几十年中影响到气候的大喷发将有十几次,这是人类文明以来火山活动最猛烈的一个世纪。</p>
火山喷发出来的灰尘和硫化物将越来越长时间的悬浮在高空中遮蔽阳光,天气只会越来越寒冷。</p>
接下来的五十年,寒冷将成为世界的主基调。</p>
全球的农作物将会大规模死亡,在欧洲,常年可以通航的泰晤士河变得每年冰封,冬季温暖的南欧威尼斯海面上都出现浮冰,俄罗斯地区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会因为气候异常和粮食短缺而死亡。</p>
整个亚洲的春天都会推迟出现。</p>
北方的百姓会渐渐发现到农历三四月份才出现春天,然后飞快入秋。</p>
三伏天从过去的四十几天变成三十天,到崇祯年间的极端情况变成只剩十天。</p>
站在万历二十八年的起点,小冰期即将到来,早一年推行新作物都能救活很多的人。</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