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龙好奇:“赵先生怎么会来江南?”他可不会自负到认为凭自己的名声就能把这么一个关中大家吸引来江南听讲座。</p>
赵笑道:“我是从河南转道而来,不想如此有幸,正碰上先生开讲。”</p>
原来赵早在去年就已经抽出时间跑到彰德府去看董其昌的考古发掘,而到了河南后赵在彰德府留连几个月,又收到了常州朋友的邀请,于是顺便来江南一游,跟他同道而来的还有关西夫子冯从吾。</p>
两人到达南京时刚巧赶上了王文龙开讲,冯从吾不耐舟车劳顿在馆社中休息,而赵作为金石学家对于王文龙的理论十分好奇,于是自己兴冲冲跑来听讲。</p>
王文龙对于董其昌的发掘研究也有些好奇,闻言连忙询问最近的发掘进展。</p>
赵说道:“我今年初离开彰德府之时董参政刚刚在张德发掘出一个大甲骨坑,其中甲骨数量还在清点之中,但少说也有上百片,而且还没有发掘完。仅仅就发掘完的甲骨,便可看出其中一些甲骨相当完整,但是形制却与之前的极为不同,比如其中有一块大龟板,上面记载了些地名,又不言事,不知是何意思。”</p>
王文龙说道:“或许是古时所用之地图或是方位记载,我尝见古书中说上古之人以龟板记载四方风名,此甲骨大概便是证据。先生可试查询《夏小正》《尧典》等书,看有否能与其对应的内容。”</p>
“四方风名?”赵微微思索,然后一脸激动的点头,“这说法的确极有道理,我已将甲骨上的文字抄写下来,回去便查书。”</p>
王文龙友善的说:“国子监中有许多古籍善本,我可为屏国申请借阅。”</p>
“这太好了。”赵高兴后思索说道:“不过这次挖掘出来的甲骨太多,只恐怕懂参政发掘出来也难以保护,还是要有大势力加以帮助才行啊。”</p>
“的确如此。”王文龙点头说道。</p>
记载四方风名的大甲骨,在后世的历史上,总共才发现了两三片,再加上赵叙述大量甲骨藏于一窖的情况,王文龙怀疑他们很可能发掘到了著名的YH127甲骨坑……</p>
王文龙讲完课一身疲劳,想着甲骨文的事情,但是回到家已经宵禁,想出门也不行,只能休息了一晚。</p>
第二天是国子监的旬休,大明的官员以及国子监都是十天放一次假,这天只要不是太忙碌的职位,基本上都能在家休息。</p>
王文龙早就给叶向高家投了帖子,于是早早便拿上礼物出门去找叶向高。</p>
叶向高笑呵呵的迎接王文龙说道:“建阳,我看了人家抄来的你《训诂学方法论》的讲课内容,真真是有见地,若你能把这门课讲完,国子监的学生可是要出几个大家了。”</p>
“叶司业果然尽责,高升后还不忘考察国子监学生的功课呢。”王文龙开了个玩笑。</p>
叶向高闻言笑道:“那不怎的?你王建阳可是我带头请到国子监里来的,如今看来请的真是不错。”</p>
叶向高对于王文龙的夸奖并非单纯恭维,他除了是万历年间的政治大佬之外,自己也是一个大学者,而且研究横跨多个领域,是万历年代诗坛中的馆阁体第一人,史地学家,同时也研究训诂学,后世流传有他一本《参补古今大方诗经大全》其中就有大量训诂学内容。</p>
叶向高笑着说道:“建阳将小学中的训诂学独立为一门,且提出若干相关研究方法,这样的见解的确是前人所未有。使训诂能单独成为一门学问,光光是建阳昨日讲学之中涉及的知识之多之杂,便足以令我深感佩服了。”</p>
王文龙笑着说道:“我之所以开讲训诂学其实乃是因为董参政在漳德府发掘甲骨,其中出现了许多今人不识的字词,若有训诂学的相关研究,想来对辨识甲骨会有颇多方便。”</p>try{ggauto();} catch(ex){}
他思索一阵又说:“现在甲骨越发掘越多,以个人能力已经难以保全,为了避免甲骨流失,还是要请有司加以协助。”</p>
叶向高现在已经官居南京礼部右侍郎,对于保存甲骨之事还真说得上话,他闻言想了想道:“这事情得上个折子才办得下来,不简单呀。”</p>
王文龙听出叶向高不太想帮忙,心中有些紧张。</p>
他之所以叫董其昌去发掘甲骨,是因为历史上河南安阳的甲骨毁损太严重了。有些资料说甲骨被当作龙骨这样的药材贩卖到市场上是清末才开始的,但只要稍加查证就能发现,龙骨这味药材早就在使用了,而且药典记载的很详细,“龙骨生晋地”,再去查一下龙骨的道地产区排名第一的地方就是河南。</p>
可以说河南安阳的甲骨从东汉时代就开始当做龙骨药材大量使用,而且还是驰名宇内的那种,甚至在已经发现甲骨的民国时期安阳还在出产龙骨,要直到解放后为了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中华药典》将龙骨删掉,安阳的龙骨生产才告结束。</p>
而据王文龙猜测,甲骨文之所以千百年间不被金石学家重视,主要是因为龙骨的正常使用方法一直是打粉,普通人家又没有打粉的碾槽,龙骨一向是在药店里现称现打粉的,金石学家基本上都是有功名的大老爷,不会自己到药店里去取药,他们看到龙骨时,都已经是细细的龙骨粉末了,哪知道那是什么甲骨文?</p>
为啥历史上王懿荣能够在光绪二十五年发现甲骨?看历史记载就知道:王懿荣本人通晓医术,他发现甲骨文时是因为自己跑到鹤年堂去抓药,又正巧看到一大批从河南送来的甲骨堆在一起,这才成为千百年间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学者。</p>
而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通过古董商人到河南收购,随随便便就收到了一千七百多片甲骨,后来第一批考古学家来到安阳,听说他们要收集有字的龙骨,不少当地百姓都拿来一大包敲碎准备磨粉的药材,只可惜那些龟甲都被敲碎只有单个文字,无法联系上下文联,故而所记载的是什么内容也分辨不清,文物价值被毁损的太多。</p>
但这也可见这东西在市面上流传的有多广。</p>
王文龙自己在明代便发现药店中有刻有文字的甲骨存在,当时他就知道这东西不早点保护起来,以后的几百年间不知还有多少要被做成药材。</p>
之前董其昌等人在河南挖峡谷,挖出来的数量也不算太多,而且甲骨坑大多零散,但昨天听到赵叙述那片具有四方风物的大骨,王文龙知道他们很可能挖到了YH217号甲骨坑,这下一来王文龙就不得不重视了。</p>
YH217号甲骨坑原历史上发掘于1936年,是国人认识到甲骨文存在并且发掘以来于河南安阳发现的最有历史价值的甲骨坑,光这一个坑中出土的龟甲就超过1.7万片,记录了商王武丁时期有关祭祀、田牧、农业、天文、军事等内容,而且因为都是同一时期的甲骨,非常方便互相对照。光靠这一个坑中的峡谷就使得历史上的金石学家辨认出了不少甲骨文。</p>
这个甲骨坑对于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的意义实在太过重大,王文龙知道有了这一坑的一万多片甲骨,哪怕以明代人的学术水平,稍加研究后也能得出大量关于殷商时期的研究成果。</p>
这种能启蒙明代考古学的重要文物,很有必要积极保护。那一万七千多片甲骨被当地百姓随便摸走一两片,都是难以忍受的损失。</p>
王文龙劝叶向高说道:“在下真个担心那一坑甲骨会受到毁坏,这些可都是先商时的古物,其时连周公、文武都还未降生,史书上有关彼时的记载也实在太少,若能研究清楚这些甲骨,实在是补先人之所未见的一项大功业。”</p></div>
赵笑道:“我是从河南转道而来,不想如此有幸,正碰上先生开讲。”</p>
原来赵早在去年就已经抽出时间跑到彰德府去看董其昌的考古发掘,而到了河南后赵在彰德府留连几个月,又收到了常州朋友的邀请,于是顺便来江南一游,跟他同道而来的还有关西夫子冯从吾。</p>
两人到达南京时刚巧赶上了王文龙开讲,冯从吾不耐舟车劳顿在馆社中休息,而赵作为金石学家对于王文龙的理论十分好奇,于是自己兴冲冲跑来听讲。</p>
王文龙对于董其昌的发掘研究也有些好奇,闻言连忙询问最近的发掘进展。</p>
赵说道:“我今年初离开彰德府之时董参政刚刚在张德发掘出一个大甲骨坑,其中甲骨数量还在清点之中,但少说也有上百片,而且还没有发掘完。仅仅就发掘完的甲骨,便可看出其中一些甲骨相当完整,但是形制却与之前的极为不同,比如其中有一块大龟板,上面记载了些地名,又不言事,不知是何意思。”</p>
王文龙说道:“或许是古时所用之地图或是方位记载,我尝见古书中说上古之人以龟板记载四方风名,此甲骨大概便是证据。先生可试查询《夏小正》《尧典》等书,看有否能与其对应的内容。”</p>
“四方风名?”赵微微思索,然后一脸激动的点头,“这说法的确极有道理,我已将甲骨上的文字抄写下来,回去便查书。”</p>
王文龙友善的说:“国子监中有许多古籍善本,我可为屏国申请借阅。”</p>
“这太好了。”赵高兴后思索说道:“不过这次挖掘出来的甲骨太多,只恐怕懂参政发掘出来也难以保护,还是要有大势力加以帮助才行啊。”</p>
“的确如此。”王文龙点头说道。</p>
记载四方风名的大甲骨,在后世的历史上,总共才发现了两三片,再加上赵叙述大量甲骨藏于一窖的情况,王文龙怀疑他们很可能发掘到了著名的YH127甲骨坑……</p>
王文龙讲完课一身疲劳,想着甲骨文的事情,但是回到家已经宵禁,想出门也不行,只能休息了一晚。</p>
第二天是国子监的旬休,大明的官员以及国子监都是十天放一次假,这天只要不是太忙碌的职位,基本上都能在家休息。</p>
王文龙早就给叶向高家投了帖子,于是早早便拿上礼物出门去找叶向高。</p>
叶向高笑呵呵的迎接王文龙说道:“建阳,我看了人家抄来的你《训诂学方法论》的讲课内容,真真是有见地,若你能把这门课讲完,国子监的学生可是要出几个大家了。”</p>
“叶司业果然尽责,高升后还不忘考察国子监学生的功课呢。”王文龙开了个玩笑。</p>
叶向高闻言笑道:“那不怎的?你王建阳可是我带头请到国子监里来的,如今看来请的真是不错。”</p>
叶向高对于王文龙的夸奖并非单纯恭维,他除了是万历年间的政治大佬之外,自己也是一个大学者,而且研究横跨多个领域,是万历年代诗坛中的馆阁体第一人,史地学家,同时也研究训诂学,后世流传有他一本《参补古今大方诗经大全》其中就有大量训诂学内容。</p>
叶向高笑着说道:“建阳将小学中的训诂学独立为一门,且提出若干相关研究方法,这样的见解的确是前人所未有。使训诂能单独成为一门学问,光光是建阳昨日讲学之中涉及的知识之多之杂,便足以令我深感佩服了。”</p>
王文龙笑着说道:“我之所以开讲训诂学其实乃是因为董参政在漳德府发掘甲骨,其中出现了许多今人不识的字词,若有训诂学的相关研究,想来对辨识甲骨会有颇多方便。”</p>try{ggauto();} catch(ex){}
他思索一阵又说:“现在甲骨越发掘越多,以个人能力已经难以保全,为了避免甲骨流失,还是要请有司加以协助。”</p>
叶向高现在已经官居南京礼部右侍郎,对于保存甲骨之事还真说得上话,他闻言想了想道:“这事情得上个折子才办得下来,不简单呀。”</p>
王文龙听出叶向高不太想帮忙,心中有些紧张。</p>
他之所以叫董其昌去发掘甲骨,是因为历史上河南安阳的甲骨毁损太严重了。有些资料说甲骨被当作龙骨这样的药材贩卖到市场上是清末才开始的,但只要稍加查证就能发现,龙骨这味药材早就在使用了,而且药典记载的很详细,“龙骨生晋地”,再去查一下龙骨的道地产区排名第一的地方就是河南。</p>
可以说河南安阳的甲骨从东汉时代就开始当做龙骨药材大量使用,而且还是驰名宇内的那种,甚至在已经发现甲骨的民国时期安阳还在出产龙骨,要直到解放后为了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中华药典》将龙骨删掉,安阳的龙骨生产才告结束。</p>
而据王文龙猜测,甲骨文之所以千百年间不被金石学家重视,主要是因为龙骨的正常使用方法一直是打粉,普通人家又没有打粉的碾槽,龙骨一向是在药店里现称现打粉的,金石学家基本上都是有功名的大老爷,不会自己到药店里去取药,他们看到龙骨时,都已经是细细的龙骨粉末了,哪知道那是什么甲骨文?</p>
为啥历史上王懿荣能够在光绪二十五年发现甲骨?看历史记载就知道:王懿荣本人通晓医术,他发现甲骨文时是因为自己跑到鹤年堂去抓药,又正巧看到一大批从河南送来的甲骨堆在一起,这才成为千百年间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学者。</p>
而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通过古董商人到河南收购,随随便便就收到了一千七百多片甲骨,后来第一批考古学家来到安阳,听说他们要收集有字的龙骨,不少当地百姓都拿来一大包敲碎准备磨粉的药材,只可惜那些龟甲都被敲碎只有单个文字,无法联系上下文联,故而所记载的是什么内容也分辨不清,文物价值被毁损的太多。</p>
但这也可见这东西在市面上流传的有多广。</p>
王文龙自己在明代便发现药店中有刻有文字的甲骨存在,当时他就知道这东西不早点保护起来,以后的几百年间不知还有多少要被做成药材。</p>
之前董其昌等人在河南挖峡谷,挖出来的数量也不算太多,而且甲骨坑大多零散,但昨天听到赵叙述那片具有四方风物的大骨,王文龙知道他们很可能挖到了YH217号甲骨坑,这下一来王文龙就不得不重视了。</p>
YH217号甲骨坑原历史上发掘于1936年,是国人认识到甲骨文存在并且发掘以来于河南安阳发现的最有历史价值的甲骨坑,光这一个坑中出土的龟甲就超过1.7万片,记录了商王武丁时期有关祭祀、田牧、农业、天文、军事等内容,而且因为都是同一时期的甲骨,非常方便互相对照。光靠这一个坑中的峡谷就使得历史上的金石学家辨认出了不少甲骨文。</p>
这个甲骨坑对于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的意义实在太过重大,王文龙知道有了这一坑的一万多片甲骨,哪怕以明代人的学术水平,稍加研究后也能得出大量关于殷商时期的研究成果。</p>
这种能启蒙明代考古学的重要文物,很有必要积极保护。那一万七千多片甲骨被当地百姓随便摸走一两片,都是难以忍受的损失。</p>
王文龙劝叶向高说道:“在下真个担心那一坑甲骨会受到毁坏,这些可都是先商时的古物,其时连周公、文武都还未降生,史书上有关彼时的记载也实在太少,若能研究清楚这些甲骨,实在是补先人之所未见的一项大功业。”</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