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数日,天气晴好,东征大军的三营大军按着既定的行军计划,三营大军又各分多路,陆续抵达东山脚下沿线。此前参加了征缴逆臣贼子靖王渠梁溢的诸多将领再领皇命,纷纷率领各路大军来到了与鲛族对峙的前线。</p>
枢密院正使、镇国大将军公田誉亮,统帅整支东征大军兼主镇三营大军中兵力最多的中营大军,足有四十余万人,而且在他的中营麾下,还有东征大军的督军——睿王渠梁衍和整个大梁建朝以来最年轻的大将军——铭国大将军苏彣二人左右随行,可谓将贤兵强。</p>
不过,中营大军自然面对的也是兵力最盛的一支鲛族大军。这支占据了大梁河谷关的鲛族大军的主将,正是此前率领十万兵马为逆臣贼子靖王渠梁溢助阵的原禾。</p>
原禾在靖王兵败之前,突然率领十万鲛族大军朝东山进发,与东山以西的鲛族屯兵里应外合,不过两日时间,便占领了大梁的整条东山防线,大小几十座东山沿线的关隘悉数落入了鲛族之手。</p>
北营大军由北左路大军左副帅范狄岭统领,兵力大概二十万,此时各路大军已陆续抵达了东中路大军军机首府所在地万州城,离东山防线北段最大、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关隘——马桥关,只有不到一日的路程。范狄岭在燕子坞关隘与靖王叛军的决战中,立下大功,又遇上朝廷用人之际,因此被皇帝渠梁蔚降旨晋封为珅国大将军。</p>
在靖王渠梁溢起兵谋反之际,东左路大军主帅沈耕左右摇摆不定,既不与靖王同流合污对抗朝廷,也以各种理由搪塞朝廷,不予出兵讨伐叛军。</p>
沈耕这招看似两边都不得罪,实则左右都没讨好,靖王渠梁溢和朝廷都大为恼火。靖王的叛军被全部肃清后,对沈耕撤职并押回皇都城受审的圣旨还未送到万州城,沈耕的东左路大军便突遭鲛族大军两面夹击,伤亡极为惨重,也将马桥关拱手让给了鲛族。</p>
沈耕最终命丧鲛族暗箭之下,也算是罪有应得了,不过他到死也没明白关隘后方为何会出现一支庞大的鲛族大军。</p>
南营大军自然由东右路大军主帅、昭国大将军瞿尚膑统领,兵马数量较北营大军多了大概五万人。</p>
数月前,本已投靠靖王渠梁溢叛军之师的瞿尚膑在被睿王渠梁衍劝降归顺后,率领部分东右路大军随睿王渠梁衍西出涿州城抗击叛军。如今,瞿尚膑回到故地,山河未变,但他曾经誓死捍卫的领土却已经易主,心里着实难以咽下这口气。</p>
此时,南营的各路大军已经陆续抵达涿州城以北的大营,即将启程奔赴腾江穿过东山处的关隘——水门关。水门关并非东山防线南段最大关隘,不过由于其扼守腾江水道,是连接东右路与东渝州以南最便捷的通道,鲛族在此屯集了大量兵力。</p>try{ggauto();} catch(ex){}
这几日来,苏彣白天便和大军一道继续东进,到了深夜,他便封锁自己的营帐,翻开潼麟真君给他的那本秘籍,悄悄研习起淬灵术来。</p>
这本秘籍上记载的淬灵术口诀并不复杂,虽然与自己之前了解的仙灵之术大为不同,但苏彣凭借着在淬灵珠封印中沐浴过一两千仙灵的优势,反复练习和尝试,慢慢开始有所收获。不过想要彻底掌握这本秘籍上的淬灵术功法,他还需要更多时间。</p>
中营大军抵达河谷关一带后,公田誉亮根据斥候打探到的鲛族军情,迅速排兵布阵,对河谷关高墙及周边一带的数座大小关隘形成了严密的包围之势。</p>
为了防止鲛族大军发动火攻,避免重蹈以往的覆辙,中营大军的营帐白天统统拆除收拢,并挖了几条小沟渠,引来流晶河的河水。</p>
两军对峙了好几日,公田誉亮并未下达攻城的军令,所有将领都在猜测他为何还不发兵。鲛族大军则利用河谷关高墙上的重弩,频繁发动挑衅,对中营大军造成了上百人的伤亡。</p>
“苏兄,已经整整五日了!再不发兵,大军士气可都快要没了!”渠梁衍来到苏彣的营帐中说道。</p>
“殿下,这个情况我当然清楚,如果有机会能够阻止两军大战,我肯定愿意尝试的!”苏彣回道。</p>
“舅舅那边已经急上头了,现在所有将领都在向他请兵开战。舅舅担心,若是再这么耗几日下去,大军的士气真会一哄而散!”</p>
“殿下!”苏彣躬身拱手,“请再耐心等上两日,两日之内,我苏彣定会兑现自己的诺言!如若失信于殿下和将军,我甘愿受军法处置!”</p>
“苏兄,我自然信你,可你手中的这颗珠子,你对它真有那么大的把握吗?”渠梁衍又问道,他相信苏彣,但却怀疑望虚珠的作用。</p>
“殿下,我有把握,请放心!”苏彣凑到渠梁衍近前,小声说着,“昨晚,潼麟真君传信于我,说鲛族很快便会有动作了!”</p>
其实,苏彣心里也不停再嘀咕着,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在睿王渠梁衍的质疑面前,他必须斩钉截铁地这般回答,以打消渠梁衍和公田誉亮将军的顾虑。</p>
他内心总觉得潼麟真君对他有所隐瞒,或者是某种说不出的企图。但他现在只能选择相信潼麟真君,毕竟只要有一丝希望能够不费一兵一步收回东山,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尝试一下。</p>
“好吧!”渠梁衍长吁一口气,“若两日之后,鲛族还未撤兵,我亲自持枪上阵,以振将士信心!”</p></div>
枢密院正使、镇国大将军公田誉亮,统帅整支东征大军兼主镇三营大军中兵力最多的中营大军,足有四十余万人,而且在他的中营麾下,还有东征大军的督军——睿王渠梁衍和整个大梁建朝以来最年轻的大将军——铭国大将军苏彣二人左右随行,可谓将贤兵强。</p>
不过,中营大军自然面对的也是兵力最盛的一支鲛族大军。这支占据了大梁河谷关的鲛族大军的主将,正是此前率领十万兵马为逆臣贼子靖王渠梁溢助阵的原禾。</p>
原禾在靖王兵败之前,突然率领十万鲛族大军朝东山进发,与东山以西的鲛族屯兵里应外合,不过两日时间,便占领了大梁的整条东山防线,大小几十座东山沿线的关隘悉数落入了鲛族之手。</p>
北营大军由北左路大军左副帅范狄岭统领,兵力大概二十万,此时各路大军已陆续抵达了东中路大军军机首府所在地万州城,离东山防线北段最大、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关隘——马桥关,只有不到一日的路程。范狄岭在燕子坞关隘与靖王叛军的决战中,立下大功,又遇上朝廷用人之际,因此被皇帝渠梁蔚降旨晋封为珅国大将军。</p>
在靖王渠梁溢起兵谋反之际,东左路大军主帅沈耕左右摇摆不定,既不与靖王同流合污对抗朝廷,也以各种理由搪塞朝廷,不予出兵讨伐叛军。</p>
沈耕这招看似两边都不得罪,实则左右都没讨好,靖王渠梁溢和朝廷都大为恼火。靖王的叛军被全部肃清后,对沈耕撤职并押回皇都城受审的圣旨还未送到万州城,沈耕的东左路大军便突遭鲛族大军两面夹击,伤亡极为惨重,也将马桥关拱手让给了鲛族。</p>
沈耕最终命丧鲛族暗箭之下,也算是罪有应得了,不过他到死也没明白关隘后方为何会出现一支庞大的鲛族大军。</p>
南营大军自然由东右路大军主帅、昭国大将军瞿尚膑统领,兵马数量较北营大军多了大概五万人。</p>
数月前,本已投靠靖王渠梁溢叛军之师的瞿尚膑在被睿王渠梁衍劝降归顺后,率领部分东右路大军随睿王渠梁衍西出涿州城抗击叛军。如今,瞿尚膑回到故地,山河未变,但他曾经誓死捍卫的领土却已经易主,心里着实难以咽下这口气。</p>
此时,南营的各路大军已经陆续抵达涿州城以北的大营,即将启程奔赴腾江穿过东山处的关隘——水门关。水门关并非东山防线南段最大关隘,不过由于其扼守腾江水道,是连接东右路与东渝州以南最便捷的通道,鲛族在此屯集了大量兵力。</p>try{ggauto();} catch(ex){}
这几日来,苏彣白天便和大军一道继续东进,到了深夜,他便封锁自己的营帐,翻开潼麟真君给他的那本秘籍,悄悄研习起淬灵术来。</p>
这本秘籍上记载的淬灵术口诀并不复杂,虽然与自己之前了解的仙灵之术大为不同,但苏彣凭借着在淬灵珠封印中沐浴过一两千仙灵的优势,反复练习和尝试,慢慢开始有所收获。不过想要彻底掌握这本秘籍上的淬灵术功法,他还需要更多时间。</p>
中营大军抵达河谷关一带后,公田誉亮根据斥候打探到的鲛族军情,迅速排兵布阵,对河谷关高墙及周边一带的数座大小关隘形成了严密的包围之势。</p>
为了防止鲛族大军发动火攻,避免重蹈以往的覆辙,中营大军的营帐白天统统拆除收拢,并挖了几条小沟渠,引来流晶河的河水。</p>
两军对峙了好几日,公田誉亮并未下达攻城的军令,所有将领都在猜测他为何还不发兵。鲛族大军则利用河谷关高墙上的重弩,频繁发动挑衅,对中营大军造成了上百人的伤亡。</p>
“苏兄,已经整整五日了!再不发兵,大军士气可都快要没了!”渠梁衍来到苏彣的营帐中说道。</p>
“殿下,这个情况我当然清楚,如果有机会能够阻止两军大战,我肯定愿意尝试的!”苏彣回道。</p>
“舅舅那边已经急上头了,现在所有将领都在向他请兵开战。舅舅担心,若是再这么耗几日下去,大军的士气真会一哄而散!”</p>
“殿下!”苏彣躬身拱手,“请再耐心等上两日,两日之内,我苏彣定会兑现自己的诺言!如若失信于殿下和将军,我甘愿受军法处置!”</p>
“苏兄,我自然信你,可你手中的这颗珠子,你对它真有那么大的把握吗?”渠梁衍又问道,他相信苏彣,但却怀疑望虚珠的作用。</p>
“殿下,我有把握,请放心!”苏彣凑到渠梁衍近前,小声说着,“昨晚,潼麟真君传信于我,说鲛族很快便会有动作了!”</p>
其实,苏彣心里也不停再嘀咕着,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在睿王渠梁衍的质疑面前,他必须斩钉截铁地这般回答,以打消渠梁衍和公田誉亮将军的顾虑。</p>
他内心总觉得潼麟真君对他有所隐瞒,或者是某种说不出的企图。但他现在只能选择相信潼麟真君,毕竟只要有一丝希望能够不费一兵一步收回东山,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尝试一下。</p>
“好吧!”渠梁衍长吁一口气,“若两日之后,鲛族还未撤兵,我亲自持枪上阵,以振将士信心!”</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