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我们期待着
晚上,兵器科教研室内灯火通明。</p>
“看来,这就是问题所在了。”</p>
墨梓安带着白色线手套,看着食指指尖从铳膛内刮下来的一层粉末,语气笃定地开口道,“子弹受潮,尾药燃烧不完全,被燃气带向了集气装置后堵塞了集气口,进而引起炸膛。”</p>
空气略微安静了几秒。</p>
“这个设计不能用了,放弃吧。”姜虑得语气遗憾地说。</p>
“为啥呀,姜老师。”赵胜男有些不解,“我觉着挺好使的呢。”</p>
“因为对子弹的要求高。”回答她的是墨梓安,“咱们用的本身就是库存弹,前些天又下了两场春雨,子弹必然会有些潮。”</p>
“那子弹换成不潮的不就行了吗?”赵胜男还是有些不明白。</p>
“咱们这里虽然不算靠北,可到底属于帝国的中北部,又处于内陆,环境可并不算潮湿,要是到了南部边境呢?”</p>
墨梓安继续回答,“那里是对琛桓帝国的第一线,也是最有可能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地方,而南部边境的气候可是出了名的潮湿。</p>
另一方面,帝国现在和平了好几年,从现在来看应该也没有短时间内大兴战事的迹象。</p>
一旦开战,无论和谁打,士兵所用的子弹一定是不知道存放了多久的库存货,所以炸膛几乎成了必然。”</p>
“啊!”赵胜男的脸上也露出了可惜的表情,“原来是这样,明明这么好用的啊……”</p>
“梓安说得对。”姜虑得看着赵胜男开口说,“如果到了帝国西北,问题可能会更严重,细沙如果进入了集气口,到时候炸膛会炸得更厉害。”</p>
“老师,下一步怎么修改呢?”墨梓安问道。</p>
“先讨论一下这次试验的所得吧。”姜虑得收拾了一下心情,语气重新变得坚定起来,“梓安,从甲号谈起。”</p>
“好的,老师。”墨梓安拿出了自己记录的小本,“甲号上面应用的设计和技术很多都是成熟的,所以基本不存在明显短板。</p>
但根据试验结果,三脚架的设计饱受争议,而且弹链的携行和更换速度明显不如咱们新设计的弹鼓。</p>
而且1.55微寸的机铳子弹后坐力还是大了些,对于班组火力来说,威力有些冗余。</p>
不过最为关键的‘快速更换铳管’的设计获得了大成功,前提把的效果也很好。”</p>
提到了后两点,姜虑得明显变得振奋了很多,“嗯,那就初步计划去掉三脚架,同样改为两脚架,其他设计再议,可以先说说乙号。”</p>
“乙号最大的优点无疑是操控性,但目前看来‘集气式’还不能使用。”墨梓安照着本子说道,“乙号的第二大优势是便携性,非常利于携带和作战行军。</p>
至于缺点,除了‘集气式’带来的后拉机柄燃气泄露之外,就是瞄准基线高的问题。”</p>
“也就是说,前提把的设计是成功的,后提把的设计看来还不够完善。”姜虑得抬起眼皮看了看眼前的两人,“你们的意见呢,留哪一个?”</p>
“我觉得后提把挺好的。”赵胜男用手比划了几个姿势,“做战术动作的时候真的挺方便的,我觉得瞄准基线高也不是不能克服。”</p>
“学生觉得,两个都可以保留。”墨梓安说出了自己的看法。</p>
“哦?”姜虑得目光微亮地看向墨梓安,“仔细说说。”</p>
“是,老师。”</p>
墨梓安从旁边拿出了一张图纸,用笔指着说,“学生是这样想的,可以将后提把的设计进行改良,仍采用一体式的设计,这样更牢固,但可以把后提把的高度降低并将长度拉到和机匣等长。”</p>
墨梓安用炭笔在图纸上画出了一个示意图,“您看,后提把与机匣盖的空间只要足够手指穿过即可,再加上没有了集气式的独特布局,瞄准基线就会大大降低。</p>
然后在前提把与铳身之间安装一个类似插销的滚柱,这样一来,不使用前提把的时候,它就会垂在铳身一侧,不会遮挡瞄准视线,使用的时候,再转动插销固定。”</p>try{ggauto();} catch(ex){}
姜虑得认同地点了点头,“可以采纳,这个想法不错,多加一个提把也不会增加多少重量。</p>
差不多就最终定型吧,也不需要再对照什么了。”</p>
之后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了门禁时间才结束,而且之后的几天也是如此。</p>
姜虑得给墨梓安和赵胜男开了个字条,用来应付宪兵。</p>
这些天的时间花得也很值得和必要,姜虑得敲定了很多细节,并且在墨梓安的帮助下重新绘制了图纸。</p>
试制样品的工作姜虑得仍选在了在【联合八方】的精工车间,墨梓安这一次自然无法跟随,但好在现在的【联合八方】里是不缺工人的。</p>
几天后,墨梓安接到了通知,带着参与测试的几个人重新回到了那处靶场,见到了改头换面的武器——</p>
最终定型的武器采用了之前甲型的自动方式和闭锁方式、可拆卸的铳管、前后提把,以及稍加改动的两脚架。</p>
供弹方式选择了弹鼓供弹,子弹也选定了使用1.55微寸标准步铳弹。</p>
这一次的试射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结果也十分令人满意,但一次测试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还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试验——</p>
接下来的测试内容十分多样化,但也很可能对武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p>
为此,联合八方的厂房再次临时生产了十几挺。</p>
不过这一次,姜虑得没有选择精工车间,而是特意安排了普通车间和普通工人来生产。</p>
首先是泥沙测试,先将武器分别放入沙子和泥浆中,然后再拎出来,简单地在地上磕了几下后拉上铳栓。</p>
把武器固定在远处,用一根细线拉动扳机,武器成功击发,并且顺利地打光了一个弹匣。</p>
之后则是进行雨水测试。</p>
由于不可能等到真下大雨时再进行,所以这一步其实就是站在喷水管下,用兑了些许白醋的水喷洒。</p>
同样是简单地敲打磕晃了机匣后就上膛扣扳机,也顺利地成功击发。</p>
再之后是磕碰试验。</p>
说白了第一步就是直接摔,就是那种拿起来再松手的自由落体,第二步就是放在地上再踹几脚。</p>
墨梓安一脚不小心踹断了脚架的连接轴,不过机铳仍能正常击发,只不过墨梓安能够明确地感觉出,武器内的一些活动部件都出了些问题。</p>
因为射击的频率变得不再均匀而且有了一种很明显的滞涩感。</p>
姜虑得认为这种程度的损坏完全可以接受,毕竟在战场上没有谁真的会把自己的武器这么糟蹋——除非人员位置与爆炸点的距离很近,但这个时候,武器是否能用也不怎么重要了,因为人很可能先没了。</p>
之后便是射击极限测试和一些零星的小实验,武器也微调了几次。</p>
最终定型后的武器全长约220微寸(1100mm),满弹全重22斤(11kg)。</p>
理论射速600发/分钟,有效射程1800丈左右(900m),一百丈(50m)3发子弹散步约为4.2微寸(21mm)。</p>
结构坚固、密闭性好,可适应风沙、雨雪等天气。</p>
最终姜虑得将其命名为【诸葛弩-1】。</p>
看着教研室里的【诸葛弩-1】,姜虑得满意地点了头,而后开口问道:“今天几号?”</p>
“今天是露月79日,老师。”墨梓安答道。</p>
“那看来时间上,咱们赶得刚刚好。”</p>
姜虑得语气变得异常自信,“看着吧,85日最终竞标的时候,就让他们好好看看,你们两个到时候陪同,我会替你们写一封请假信的。”</p>
“是!”</p>
“我们期待着!”</p></div>
“看来,这就是问题所在了。”</p>
墨梓安带着白色线手套,看着食指指尖从铳膛内刮下来的一层粉末,语气笃定地开口道,“子弹受潮,尾药燃烧不完全,被燃气带向了集气装置后堵塞了集气口,进而引起炸膛。”</p>
空气略微安静了几秒。</p>
“这个设计不能用了,放弃吧。”姜虑得语气遗憾地说。</p>
“为啥呀,姜老师。”赵胜男有些不解,“我觉着挺好使的呢。”</p>
“因为对子弹的要求高。”回答她的是墨梓安,“咱们用的本身就是库存弹,前些天又下了两场春雨,子弹必然会有些潮。”</p>
“那子弹换成不潮的不就行了吗?”赵胜男还是有些不明白。</p>
“咱们这里虽然不算靠北,可到底属于帝国的中北部,又处于内陆,环境可并不算潮湿,要是到了南部边境呢?”</p>
墨梓安继续回答,“那里是对琛桓帝国的第一线,也是最有可能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地方,而南部边境的气候可是出了名的潮湿。</p>
另一方面,帝国现在和平了好几年,从现在来看应该也没有短时间内大兴战事的迹象。</p>
一旦开战,无论和谁打,士兵所用的子弹一定是不知道存放了多久的库存货,所以炸膛几乎成了必然。”</p>
“啊!”赵胜男的脸上也露出了可惜的表情,“原来是这样,明明这么好用的啊……”</p>
“梓安说得对。”姜虑得看着赵胜男开口说,“如果到了帝国西北,问题可能会更严重,细沙如果进入了集气口,到时候炸膛会炸得更厉害。”</p>
“老师,下一步怎么修改呢?”墨梓安问道。</p>
“先讨论一下这次试验的所得吧。”姜虑得收拾了一下心情,语气重新变得坚定起来,“梓安,从甲号谈起。”</p>
“好的,老师。”墨梓安拿出了自己记录的小本,“甲号上面应用的设计和技术很多都是成熟的,所以基本不存在明显短板。</p>
但根据试验结果,三脚架的设计饱受争议,而且弹链的携行和更换速度明显不如咱们新设计的弹鼓。</p>
而且1.55微寸的机铳子弹后坐力还是大了些,对于班组火力来说,威力有些冗余。</p>
不过最为关键的‘快速更换铳管’的设计获得了大成功,前提把的效果也很好。”</p>
提到了后两点,姜虑得明显变得振奋了很多,“嗯,那就初步计划去掉三脚架,同样改为两脚架,其他设计再议,可以先说说乙号。”</p>
“乙号最大的优点无疑是操控性,但目前看来‘集气式’还不能使用。”墨梓安照着本子说道,“乙号的第二大优势是便携性,非常利于携带和作战行军。</p>
至于缺点,除了‘集气式’带来的后拉机柄燃气泄露之外,就是瞄准基线高的问题。”</p>
“也就是说,前提把的设计是成功的,后提把的设计看来还不够完善。”姜虑得抬起眼皮看了看眼前的两人,“你们的意见呢,留哪一个?”</p>
“我觉得后提把挺好的。”赵胜男用手比划了几个姿势,“做战术动作的时候真的挺方便的,我觉得瞄准基线高也不是不能克服。”</p>
“学生觉得,两个都可以保留。”墨梓安说出了自己的看法。</p>
“哦?”姜虑得目光微亮地看向墨梓安,“仔细说说。”</p>
“是,老师。”</p>
墨梓安从旁边拿出了一张图纸,用笔指着说,“学生是这样想的,可以将后提把的设计进行改良,仍采用一体式的设计,这样更牢固,但可以把后提把的高度降低并将长度拉到和机匣等长。”</p>
墨梓安用炭笔在图纸上画出了一个示意图,“您看,后提把与机匣盖的空间只要足够手指穿过即可,再加上没有了集气式的独特布局,瞄准基线就会大大降低。</p>
然后在前提把与铳身之间安装一个类似插销的滚柱,这样一来,不使用前提把的时候,它就会垂在铳身一侧,不会遮挡瞄准视线,使用的时候,再转动插销固定。”</p>try{ggauto();} catch(ex){}
姜虑得认同地点了点头,“可以采纳,这个想法不错,多加一个提把也不会增加多少重量。</p>
差不多就最终定型吧,也不需要再对照什么了。”</p>
之后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了门禁时间才结束,而且之后的几天也是如此。</p>
姜虑得给墨梓安和赵胜男开了个字条,用来应付宪兵。</p>
这些天的时间花得也很值得和必要,姜虑得敲定了很多细节,并且在墨梓安的帮助下重新绘制了图纸。</p>
试制样品的工作姜虑得仍选在了在【联合八方】的精工车间,墨梓安这一次自然无法跟随,但好在现在的【联合八方】里是不缺工人的。</p>
几天后,墨梓安接到了通知,带着参与测试的几个人重新回到了那处靶场,见到了改头换面的武器——</p>
最终定型的武器采用了之前甲型的自动方式和闭锁方式、可拆卸的铳管、前后提把,以及稍加改动的两脚架。</p>
供弹方式选择了弹鼓供弹,子弹也选定了使用1.55微寸标准步铳弹。</p>
这一次的试射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结果也十分令人满意,但一次测试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还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试验——</p>
接下来的测试内容十分多样化,但也很可能对武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p>
为此,联合八方的厂房再次临时生产了十几挺。</p>
不过这一次,姜虑得没有选择精工车间,而是特意安排了普通车间和普通工人来生产。</p>
首先是泥沙测试,先将武器分别放入沙子和泥浆中,然后再拎出来,简单地在地上磕了几下后拉上铳栓。</p>
把武器固定在远处,用一根细线拉动扳机,武器成功击发,并且顺利地打光了一个弹匣。</p>
之后则是进行雨水测试。</p>
由于不可能等到真下大雨时再进行,所以这一步其实就是站在喷水管下,用兑了些许白醋的水喷洒。</p>
同样是简单地敲打磕晃了机匣后就上膛扣扳机,也顺利地成功击发。</p>
再之后是磕碰试验。</p>
说白了第一步就是直接摔,就是那种拿起来再松手的自由落体,第二步就是放在地上再踹几脚。</p>
墨梓安一脚不小心踹断了脚架的连接轴,不过机铳仍能正常击发,只不过墨梓安能够明确地感觉出,武器内的一些活动部件都出了些问题。</p>
因为射击的频率变得不再均匀而且有了一种很明显的滞涩感。</p>
姜虑得认为这种程度的损坏完全可以接受,毕竟在战场上没有谁真的会把自己的武器这么糟蹋——除非人员位置与爆炸点的距离很近,但这个时候,武器是否能用也不怎么重要了,因为人很可能先没了。</p>
之后便是射击极限测试和一些零星的小实验,武器也微调了几次。</p>
最终定型后的武器全长约220微寸(1100mm),满弹全重22斤(11kg)。</p>
理论射速600发/分钟,有效射程1800丈左右(900m),一百丈(50m)3发子弹散步约为4.2微寸(21mm)。</p>
结构坚固、密闭性好,可适应风沙、雨雪等天气。</p>
最终姜虑得将其命名为【诸葛弩-1】。</p>
看着教研室里的【诸葛弩-1】,姜虑得满意地点了头,而后开口问道:“今天几号?”</p>
“今天是露月79日,老师。”墨梓安答道。</p>
“那看来时间上,咱们赶得刚刚好。”</p>
姜虑得语气变得异常自信,“看着吧,85日最终竞标的时候,就让他们好好看看,你们两个到时候陪同,我会替你们写一封请假信的。”</p>
“是!”</p>
“我们期待着!”</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