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所里放了三天假。</p>

    原因无他,让学员们到各自的导师家认门,毕竟,以后的创作要指望老师的指导了。</p>

    方言回了趟家,便马不停蹄地直奔《燕京文艺》编辑部,把《芙蓉镇》和《听风》交给王蒙、周雁茹他们,两篇稿子被来回地传阅。</p>

    “岩子的《听风》就不多说了,先前大家也都评价过了,说说《芙蓉镇》吧。”</p>

    王朦环顾四周,拍了手。</p>

    “用反思文学的理念,重新赋予乡土新的意义,简直是乡土文学一个全新的突破。”</p>

    “把政zhi风云融入风俗民情,用人物命运表现历史变迁,结合得相当自然。”</p>

    “这个古桦是湘南人吧?怪不得,隐隐约约透着一股沈老文章才有的湘西味道。”</p>

    “………”</p>

    看着众人的高度评价,王朦作为古桦的指导老师,脸上觉得很有面子,笑吟吟道:</p>

    “这篇稿子就算投给《人民文学》,也一定能发表,但偏偏被我们《燕京文艺》抢到。</p>

    这个首功,非岩子莫属,多亏他先下手为强,竟然能第一时间想到找讲习所的学员约稿,从中发掘出古桦和这篇《芙蓉镇》!”</p>

    “啪。”</p>

    “啪啪啪啪。”</p>

    众人纷纷朝方言鼓掌,掌声交织着笑声。</p>

    “嘿嘿,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p>

    方言建议说,趁着现在其他期刊还没有意识到讲习所学员的价值,《燕京文艺》索性多搞几期反思文学的专题,向有意的学员来一个集体约稿,正好他们的作品有发表的需求。</p>

    你情我愿,简直双赢。</p>

    甚至还可以发展谍战小说专题,自从《暗战》明确会在《收获》发表,“谍战”概念就在讲习所里风靡了起来,不少学员纷纷跟风。</p>

    “岩子的这些建议,值得考虑!”</p>

    周雁茹等人赞不绝口。</p>

    商量以后决定,到时候让小说组去一趟讲习所,抢先把学员笼络到燕京文艺。</p>

    “岩子这趟讲习所没白去。”</p>

    王朦不得不感慨:“才一个月吧,不仅创作水平一日千里,编辑的能力也是进步神速。”</p>

    李悦笑着夸奖道:“可不是嘛,岩子简直就是我们《燕京文艺》的千里驹。”</p>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我是千里驹,那也多亏了各位伯乐老师,当然,最大的伯乐……”</p>

    方言半开玩笑道:“还得是小王老师。”</p>

    “这还差不多。”</p>

    王洁双手叉腰,翘起下巴。</p>

    “哈哈哈,没错,小王是岩子的伯乐!”</p>

    一顿商业互吹,吹到王朦等人的心坎上。</p>

    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下,最终拍板,把《芙蓉镇》放在7月那期,作为反思文学的头版,而把《听风》放在9月的,试着围绕谍战题材组稿,毕竟山珍海味再好,也经不住天天吃。</p>

    反思文学也一样,要换個口味。</p>

    开完会,王朦把方言单独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道:“我听李老说,所里为了给你找导师,可是煞费苦心,最后给你找的是谁?”</p>

    方言压低声音,“雁氷先生。”</p>

    “竟然是茅公?!”</p>

    王朦不由一惊,但仔细一琢磨,“论长篇小说,非茅巴老三公莫属,如今老舍先生仙逝,巴公远在沪市,茅公确实是最佳人选。”</p>

    接着拍他的背,“看来丁铃先生、李老和所里,对你寄予厚望,不仅仅是希望你能写出长篇小说,恐怕还希望你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能够像《牧马人》、《暗战》一样,惊艳文坛,帮恢复办学的讲习所打出名头,重振雄风。”</p>

    “您千万别这么说,我压力很大啊。”</p>

    方言尴尬地笑了笑。</p>

    “年轻人不要怕压力,天塌不下来,就算真的塌下来,也有茅公替你顶着。”</p>

    王朦笑道:“前提是他要认你这个弟子。”</p>

    “王老师,雁氷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p>

    方言听到“弟子”,心潮澎湃。</p>

    随后,王朦给他描述起沈雁氷的印象。</p>

    简直就是华夏文学界的老保姆,鼓励、培养、扶持过的老中青三代作家,不计其数。</p>

    可以说,整个文坛有一多半受到过沈雁氷的关照,包括王朦自己,能做他的弟子——</p>

    你的福气在后头呢!</p>

    “茅公让你什么时候去见他?”</p>

    王朦投去了问询的目光。</p>

    “5月2号。”</p>

    方言摸摸胸口,吐了口气。</p>

    ………………</p>

    第二天,五一放假。</p>

    18号公交车站站台,方言左等右等,终于把铁甯、王安逸、莫伸等人给等来了。</p>

    “岩子,赶紧给我们找个吃早饭的地方。”</p>

    莫伸有气无力道。</p>

    “你们没吃饭?”</p>

    方言一惊。</p>

    铁甯笑了笑:“食堂五一放假,今天这一天,都不供饭。”</p>try{ggauto();} catch(ex){}

    “嘚,跟我来。”</p>

    方言把他们带去北新桥常去的一家店。</p>

    这年头,吃个早餐也要钱和粮票。</p>

    比如油条,所用的面粉要用粮票来买。</p>

    就见挂在窗口的价目表上写着,“油条4分/根(半两)”、“豆汁3分/碗”、“咸豆浆4分/碗”、“甜豆浆5分/碗”、“肉包1毛/个”……</p>

    “来俩焦圈,一碗豆汁儿~”</p>

    方言张嘴喊道,“儿”字带着轻读的尾音,夹杂着一种谐谑,一种轻狂,那叫一个地道。</p>

    “你也没吃早饭?”</p>

    王安逸好奇不已。</p>

    方言掏钱道:“吃过了,可我总不能干坐着,看着伱们吃吧,我陪你们再吃点。”</p>

    “听说来燕京,一定要尝尝这豆汁。”</p>

    铁甯看向王安逸,“要不我们也尝尝?”</p>

    “你们真想试试?不要怪我事先没提醒你们,这味儿,估计你们受不了。”</p>

    方言勾起嘴唇。</p>

    “不试试怎么知道,反正小方老师请客。”</p>

    铁甯等人没想着宰大户,就让他请早上这一顿。</p>

    “非要尝鲜也行,你们先点个一碗。”</p>

    方言提议道。</p>

    “两个人才点一碗,岩子,你也太啬皮咧。”</p>

    莫伸没好气地白了眼。</p>

    方言听得懂“啬皮”,“这哪叫抠门啊,先点一碗让她们尝尝味道,喝不惯省得浪费,能喝惯咱再点。”接着拍了拍胸脯,“你们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今天的豆汁儿,我管够!”</p>

    他越这么说,铁甯、王安逸等人就越稀奇,当豆汁端到他们的面前,白里透着灰,灰里透着绿,隐约中有着一丝绿豆的香气。</p>

    “以防万一,你们还是用勺子舀着喝。”</p>

    方言把自己的勺子递给铁甯。</p>

    “你给我,那你怎么办?”</p>

    铁甯刚说完,就见他双手捧起大碗,吹着热气,就抿了一口,然后嘴唇贴着碗口,转圈喝着滚烫的豆汁儿。</p>

    “啊!”</p>

    突然间,已经喝上的王安逸叫了一声。</p>

    铁甯等人被吓了一跳,纷纷问什么感觉。</p>

    “馊了吧唧的,感觉隔夜饭都要呕出来了。”</p>

    王安逸觉得一阵恶心。</p>

    铁甯抿了抿嘴,看到方言戏谑的笑容,赌气地喝了一勺,两眼瞪大,硬着头皮咽下去:</p>

    “这豆浆可别卖了,都馊了!”</p>

    “这可不是豆浆,也不馊,这就是绿豆发酵过后的味道。”方言笑道。</p>

    “那还是算了吧,我可受不了这味道。”</p>

    “看吧,我就知道你们受不了,你们还是去点碗豆浆。”</p>

    “那这碗呢,岂不浪费了?”</p>

    铁甯心生后悔,早知道该听方言的。</p>

    这个年代的人,对粮食十分珍惜,舍不得糟蹋一粒粮食,见不得任何浪费。</p>

    “所以才让你们拿勺子舀着喝,给我吧。”</p>

    方言把豆汁儿拿到自己的面前。</p>

    看到那碗碰到他的嘴唇,铁甯、王安逸面面相觑,内心里都有一丝小小的异样。</p>

    “吃完早饭,我们第一站去哪?”</p>

    蒋紫龙、莫伸等人看向方言。</p>

    “这天气,这时间,上北海公园划船去。”</p>

    方言抬头望向了天。</p>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飘荡着两条手划船,一前一后,三人一条。</p>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p>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p>

    铁甯和王安逸虽然坐在不同船上,但异口同声地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莫伸、古桦也忍不住跟唱起来,最后轮到负责划船的方言和蒋紫龙。</p>

    唱了一会儿,蒋紫龙摇了摇头:</p>

    “这歌好听是好听,应景也应景,但不适合我们这个年纪,有没有其它合适的歌?”</p>

    “我最近在收音机里听到一首。”</p>

    方言清清嗓子,边划船边唱道:</p>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p>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p>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p>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p>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p>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p>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p>

    唱了一遍,铁甯、蒋紫龙等人意犹未尽,又让方言慢唱了两遍,渐渐地,一个个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唱起来,歌声漂浮在静静的水面。</p>

    微风徐徐,杨柳依依。</p>

    “好了,接下来你们来决定,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方言嗓子微哑,扫视众人。</p>

    “颐和园!景山公园!天坛……”</p>

    “还有地坛!”</p>

    王安逸、铁甯等人喊了起来。</p>

    方言一愣,地坛啊……</p></div>

章节目录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南柯一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柯一凉并收藏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