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总要出出气</p>
“有袁爱卿的武卫右军护卫京师,又有滕兴甫的前锋军守在天津,这陆上的事情哀家是不再担心了,可这海上还是不安稳啊!”</p>
慈禧心有余悸滴说道,“哀家很担心呐,说不准哪一天,就会再让洋人的兵舰堵在大门口。”</p>
“所以,我看不如这样,滕兴甫不是还管着北洋水师吗,军机处就下个公文,着滕兴甫尽快把北洋水师恢复起来,让咱们的铁甲舰也在这渤海湾里转一转。”</p>
“即便暂时还无法于日本人的兵舰抗衡,可水师购买兵舰,洋人建造也需要一个时间,总是有一个盼头。”</p>
“还有,滕兴甫不是正在张罗着要建天津新城吗?按照《大公报》上所说,那个新城可是如仙境一般,还说所有天津城内因战火被毁坏房屋的居民,只要能拿出房契的,他一律免费给一座修建好的房屋,还绝对只比以前好,不会比以前差。”</p>
慈禧深吸一口气,仿佛置气似的,不顾荣禄一再给她使眼色,继续自顾自地说道。</p>
“端郡王,这件事也有你来办吧,京师是朝廷的脸面,也同样因战火毁坏不少房屋,可朝廷现在又拿不出银子来,问问滕兴甫,如果他还有能力兼顾,看看他能否把京城外城的百姓也顺带安置了.”</p>
终于,慈禧把后面就要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因为她实在不忍再让急的额头都冒出细汗的荣禄着急上火了。</p>
而且,荣禄已经对她施礼,眼见着就要开口说话了。</p>
见慈禧终于停住话头,荣禄忙说道,“太后,臣有一言。”</p>
似乎一口气说出这许多要滕毓藻花费大笔银子的事情,让慈禧感觉心中舒畅了许多,慈禧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对荣禄说道。</p>
“仲华,有什么事你就说吧!”</p>
荣禄微微叹口气说道,“太后容禀,关于保定军官学校的事情,微臣也赞同太后的主张,就由宝臣兼任总办一职。”</p>
“军官学校是朝廷培养新军的地方,培养出来的这些军官,是要为朝廷所用的,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必须要有朝廷信得过的重臣来看顾。”</p>
“可宝臣必定还要管着陆军部筹备处的事情,所以给他配置一个总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p>
虽然荣禄有许多话要说,而且还都是有些杵逆慈禧的,因为如此,所以荣禄的开场白必须要先对慈禧表现出支持,后面的话才会让慈禧更易于接受。</p>
荣禄缓了口气又对袁世凯说道,“至于段祺瑞,慰亭也要理解太后的苦衷。”</p>
“这个段祺瑞的确有些桀骜,这样的人统率近两万人的精兵留在京畿之地,实在是不合适。”</p>
段祺瑞的事,虽然慈禧没有明说,都是袁世凯主动提出,可袁世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不明白慈禧的心思。</p>
可荣禄还是有些担心,他担心袁世凯只是顺着慈禧没说出口的心思来办的,心中其实未必愿将段祺瑞拿掉。</p>
因此,对于袁世凯,荣禄总要安慰一番。</p>
在荣禄编练武卫军时,袁世凯也是荣禄的下属,袁世凯自然要给荣禄足够的面子。</p>
荣禄说完,袁世凯忙在马上施礼说。</p>
“荣大人不必在意,此举也真是世凯心中所想,同太后无关。”</p>
荣禄点点头,然后才又转向慈禧说道。</p>
“太后,滕兴甫如今已经接下卢汉铁路的烂摊子,这可是要花费两千多万两银子的一个苦差事,也亏得滕兴甫可肯接手,否则交给洋人来继续修建,在现在这样的时候,恐怕朝廷又会遭人非议!”</p>
“所以微臣以为,在这件事上,朝廷只要承滕兴甫这个情的。”</p>
“至于重建天津城,这也是他责无旁贷的,他毕竟是直隶总督,不仅要管着数十万前锋军的吃喝,也同样要关心他治下百姓的疾苦,这个新城兴建,如果按照报上所说,所花费的银子估计我要远多于一条卢汉铁路的造价。”</p>
“仅这卢汉铁路和天津新城两项的费用加起来,就不知凡几,滕兴甫又如何能兼顾其它。”</p>
说到这里,荣禄不由苦笑起来。</p>
对慈禧再次施礼道,“太后,你也知道,这水师是极耗银子的,要滕兴甫管着北洋水师这没问题,可要他尽快恢复北洋水师,可就.”</p>
说到这,荣禄忍不住摇头叹息起来。</p>
“以微臣看,不如这样,着滕兴甫在十年内,将北洋水师恢复即可,也无须那时的北洋水师能同日本人的海军抗衡,只要能巡视我大清海疆便罢。”</p>
“还有,刚刚太后关于京师外城的修复重建,臣也有异议。”</p>
“这是朝廷和顺天府的事情,理应由朝廷和顺天府承担,再让滕兴甫出钱,无论如何也有些说不过去,易于在朝野引起误解,所以微臣还请太后收回成命。”</p>
载漪也终于逮到机会忙说道,“太后,荣大人所言极为有理,滕兴甫修建铁路和天津城,也是艰难,他甚至已经在报上刊载招股文章了,显然他现在也拿不出这许多银子。”</p>
“况且,自李中堂修建铁路时,就屡次招股不成,这招股的难处可想而知。”</p>
载漪的话,让袁世凯不由笑了起来。</p>
侧身对载漪笑着说,“端郡王有所不知,兴甫携大胜之威,在民间声望无两,李中堂办不成的事,兴甫办起来却颇为顺畅。”</p>
“据我所知,仅仅一个多月,兴甫修建天津新城的银子大半已经有了着落,民间入股十分踊跃。”</p>
“就是这卢汉铁路的招股,也颇为不俗,虽然不知确切如何,可我那里的留美幼童出身的人,在同兴甫网罗到的那些当初的同学们,相互通信中,说兴甫并不满足仅仅只修卢汉铁路,他还想要同时修建津浦铁路,想来,铁路的招股,进展也是极好。”</p>
袁世凯的话说完,慈禧半晌没做声,只是定定地看着越来越近的永定门,然后又把目光落在远处骑在那匹神骏白马上滕毓藻的背影上。</p>
良久才说道,“仲华所言皆是老成谋国之语,这水师的事情就照你说的办,可这京师外城的事情,朝廷和陈夔龙都确实无能为力。”</p>try{ggauto();} catch(ex){}
“朝廷也就不说了,你也清楚朝廷的底细,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修建安置外城百姓的宅院。”</p>
“陈夔龙还要担负组建一镇新军的担子,顺天府地方上,也多有糜烂,需要银子的地方还有很多”</p>
“这外城恢复,哀家也觉有些不妥,可也是没法子的事,这件事就这么办吧。”慈禧又笑着转头对载漪说道,“端郡王,京师外城的事,你同滕兴甫商议一下,如果他实在觉得有难处,哀家也不强逼他,如果他能有所考虑,哀家也不会亏待他,他有什么要求,都尽可提出来”</p>
慈禧又对袁世凯说道,“袁爱卿,武卫右军是哀家最早同意编练的一支新军,这几年下来也已有大成,练新军这方面,你要比各省督抚们更有经验,编练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你可否再在河南编练扩充两镇新军?”</p>
一听说慈禧还准他再编两镇,袁世凯不由心花怒放。</p>
他清楚,他给滕毓藻下的绊子起作用了,这是慈禧已经准备要大力扶植他和他的武卫右军,忙点头应允。</p>
不过,慈禧接下来的话又让袁世凯的心有些发凉。</p>
慈禧郑重地说道,“河南民力贫弱,扩军不可再增加税赋以为军费补充,以免惹得民怨沸腾,那时可就不好收场了。”</p>
袁世凯苦着脸,迟疑了一会才点头答应。</p>
虽然看出袁世凯的心思,可慈禧并没有说出口,而是偏转头又对稍后一些的铁良说道。</p>
“宝臣,这顺天府一镇新军编练,陈夔龙是没那个本事的,这件事就得你多费心了。”</p>
要铁良帮助编练顺天府新军,铁良自然明白慈禧所想,当即点头答应下来。</p>
慈禧这才对依然苦着脸的袁世凯说道,“袁爱卿,作为主管一地的疆臣,不能只想着从土里刨食的百姓身上打主意,也不能只想着如何省吃俭用一味节俭,不仅要懂得节流,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开源。”</p>
“这一点,你们就要多学学滕兴甫了,也应该在洋务上多想些办法,比如你也可以在河南开设洋务的厂子,还可以借着卢汉铁路从你的河南经过,你也和滕兴甫沾沾光。”</p>
“甚至也可以借着和湖广联通的机会,在运输上多做些文章。”</p>
慈禧的话,让袁世凯不由脸上有了些许笑容,连连点头。</p>
慈禧又对荣禄和载漪说道,“仲华、端郡王,有件事还得你们出面。”</p>
慈禧感叹道,“经过这一次西狩,哀家也彻底明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道理,民心可畏啊!”</p>
“有些事情如果朝廷无人出面解释,一味看着那些报纸上解说,终究不是个事,朝廷应该也办一份报纸,你们看是否可行?”</p>
慈禧的话,让荣禄和载漪都不由精神一振,报纸的重要性他们可都是领教了。</p>
两人都忙点头,不由脱口称赞慈禧的想法。</p>
“太后英明!”</p>
载漪急着又说道,“太后,臣请命来做这件事。”</p>
慈禧摇头说道,“端郡王,你还管着军机处和政务督办处的差事,如今又正直各地编练新军,哪有闲暇看顾这种小事情。”</p>
“哀家想着,奕劻在议和这件事上,多少受了一些委屈,甚至连那顶铁帽子也没有了,哀家总不好寒了一帮老臣的心。”</p>
“更何况他毕竟是高皇帝的后人,总要安慰一番,哀家看,他现在闲赋在家,就把这件事委给他吧。”</p>
慈禧又对载漪说,“这件事,你也同滕兴甫打个招呼,哀家已经严厉申饬了奕劻,要滕兴甫也抬抬手,再不可互相攻讦。”</p>
慈禧话音刚落,荣禄就首先说道,“太后英明,奕劻是高皇帝曾孙,的确不能对其过于苛责,多少给他一个差事,也会让一众勋贵旧臣心中免了怨言。”</p>
虽然载漪心中万分不甘,可也明白了慈禧并不会因为滕毓藻的一家之言,就把奕劻束之高阁,依然还是要用奕劻的。</p>
自己想要把这个重要差事争过来已经不可能,也只好无奈点头附议。</p>
说话间,慈禧的銮驾已经进了永定门,看着虽然已经经过清理的外城内的一片残垣断壁,慈禧心中免不了一阵唏嘘感叹,就是依旧还想着劝说慈禧的荣禄也不由忍住。</p>
不过,很快慈禧就眼前一亮,因为她突然看到远处的街道路口,站着几个手持黑白相间短木棍、身穿黑色制服的人。</p>
慈禧心中不由一动,指着那些人问,“这些人可就是所谓担负治安巡查的巡警?”</p>
荣禄和载漪也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装束的差役,不敢回答,都把目光看向铁良。</p>
铁良忙说道,“回太后,这些人就是担负治安的巡警。”</p>
慈禧眯着眼看了一会,忽然对铁良说道,“这些巡警没有武器,只拿着这种木棍吗?”</p>
铁良笑着说道,“太后,日后别处的巡警还是要佩戴武器的,尤其是偏远地方更要如此,他们不仅要处理寻常治安,还要剿灭盗匪,没有武器是不行的。”</p>
“只是,这京城里的巡警,不好配置武器,所以只给他们配发了警棍。”</p>
慈禧点点头又道,“宝臣,你做的不错!”</p>
慈禧轻叹一声又说道,“只是咱们大清像你这样的干员还是太少了!”</p>
“你现在担着的担子都很重,每一样都是关乎国运的大事。”</p>
“陆军部筹备处的事情就不需说了,那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军官学校和顺天府编练新军的事情也一个都不能疏忽,可如今你还要担着这巡警职务,确实有些不妥。”</p>
慈禧有些无奈地说,“宝臣,巡警这差事你就不要管了,专心做好你现在手中的这些事情吧。”</p>
“袁爱卿,你和滕兴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喜欢招揽《北洋武备学堂》的人,以及那些留美幼童。”</p>
“这件事就不麻烦滕兴甫了,就由你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吧”</p></div>
“有袁爱卿的武卫右军护卫京师,又有滕兴甫的前锋军守在天津,这陆上的事情哀家是不再担心了,可这海上还是不安稳啊!”</p>
慈禧心有余悸滴说道,“哀家很担心呐,说不准哪一天,就会再让洋人的兵舰堵在大门口。”</p>
“所以,我看不如这样,滕兴甫不是还管着北洋水师吗,军机处就下个公文,着滕兴甫尽快把北洋水师恢复起来,让咱们的铁甲舰也在这渤海湾里转一转。”</p>
“即便暂时还无法于日本人的兵舰抗衡,可水师购买兵舰,洋人建造也需要一个时间,总是有一个盼头。”</p>
“还有,滕兴甫不是正在张罗着要建天津新城吗?按照《大公报》上所说,那个新城可是如仙境一般,还说所有天津城内因战火被毁坏房屋的居民,只要能拿出房契的,他一律免费给一座修建好的房屋,还绝对只比以前好,不会比以前差。”</p>
慈禧深吸一口气,仿佛置气似的,不顾荣禄一再给她使眼色,继续自顾自地说道。</p>
“端郡王,这件事也有你来办吧,京师是朝廷的脸面,也同样因战火毁坏不少房屋,可朝廷现在又拿不出银子来,问问滕兴甫,如果他还有能力兼顾,看看他能否把京城外城的百姓也顺带安置了.”</p>
终于,慈禧把后面就要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因为她实在不忍再让急的额头都冒出细汗的荣禄着急上火了。</p>
而且,荣禄已经对她施礼,眼见着就要开口说话了。</p>
见慈禧终于停住话头,荣禄忙说道,“太后,臣有一言。”</p>
似乎一口气说出这许多要滕毓藻花费大笔银子的事情,让慈禧感觉心中舒畅了许多,慈禧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对荣禄说道。</p>
“仲华,有什么事你就说吧!”</p>
荣禄微微叹口气说道,“太后容禀,关于保定军官学校的事情,微臣也赞同太后的主张,就由宝臣兼任总办一职。”</p>
“军官学校是朝廷培养新军的地方,培养出来的这些军官,是要为朝廷所用的,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必须要有朝廷信得过的重臣来看顾。”</p>
“可宝臣必定还要管着陆军部筹备处的事情,所以给他配置一个总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p>
虽然荣禄有许多话要说,而且还都是有些杵逆慈禧的,因为如此,所以荣禄的开场白必须要先对慈禧表现出支持,后面的话才会让慈禧更易于接受。</p>
荣禄缓了口气又对袁世凯说道,“至于段祺瑞,慰亭也要理解太后的苦衷。”</p>
“这个段祺瑞的确有些桀骜,这样的人统率近两万人的精兵留在京畿之地,实在是不合适。”</p>
段祺瑞的事,虽然慈禧没有明说,都是袁世凯主动提出,可袁世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不明白慈禧的心思。</p>
可荣禄还是有些担心,他担心袁世凯只是顺着慈禧没说出口的心思来办的,心中其实未必愿将段祺瑞拿掉。</p>
因此,对于袁世凯,荣禄总要安慰一番。</p>
在荣禄编练武卫军时,袁世凯也是荣禄的下属,袁世凯自然要给荣禄足够的面子。</p>
荣禄说完,袁世凯忙在马上施礼说。</p>
“荣大人不必在意,此举也真是世凯心中所想,同太后无关。”</p>
荣禄点点头,然后才又转向慈禧说道。</p>
“太后,滕兴甫如今已经接下卢汉铁路的烂摊子,这可是要花费两千多万两银子的一个苦差事,也亏得滕兴甫可肯接手,否则交给洋人来继续修建,在现在这样的时候,恐怕朝廷又会遭人非议!”</p>
“所以微臣以为,在这件事上,朝廷只要承滕兴甫这个情的。”</p>
“至于重建天津城,这也是他责无旁贷的,他毕竟是直隶总督,不仅要管着数十万前锋军的吃喝,也同样要关心他治下百姓的疾苦,这个新城兴建,如果按照报上所说,所花费的银子估计我要远多于一条卢汉铁路的造价。”</p>
“仅这卢汉铁路和天津新城两项的费用加起来,就不知凡几,滕兴甫又如何能兼顾其它。”</p>
说到这里,荣禄不由苦笑起来。</p>
对慈禧再次施礼道,“太后,你也知道,这水师是极耗银子的,要滕兴甫管着北洋水师这没问题,可要他尽快恢复北洋水师,可就.”</p>
说到这,荣禄忍不住摇头叹息起来。</p>
“以微臣看,不如这样,着滕兴甫在十年内,将北洋水师恢复即可,也无须那时的北洋水师能同日本人的海军抗衡,只要能巡视我大清海疆便罢。”</p>
“还有,刚刚太后关于京师外城的修复重建,臣也有异议。”</p>
“这是朝廷和顺天府的事情,理应由朝廷和顺天府承担,再让滕兴甫出钱,无论如何也有些说不过去,易于在朝野引起误解,所以微臣还请太后收回成命。”</p>
载漪也终于逮到机会忙说道,“太后,荣大人所言极为有理,滕兴甫修建铁路和天津城,也是艰难,他甚至已经在报上刊载招股文章了,显然他现在也拿不出这许多银子。”</p>
“况且,自李中堂修建铁路时,就屡次招股不成,这招股的难处可想而知。”</p>
载漪的话,让袁世凯不由笑了起来。</p>
侧身对载漪笑着说,“端郡王有所不知,兴甫携大胜之威,在民间声望无两,李中堂办不成的事,兴甫办起来却颇为顺畅。”</p>
“据我所知,仅仅一个多月,兴甫修建天津新城的银子大半已经有了着落,民间入股十分踊跃。”</p>
“就是这卢汉铁路的招股,也颇为不俗,虽然不知确切如何,可我那里的留美幼童出身的人,在同兴甫网罗到的那些当初的同学们,相互通信中,说兴甫并不满足仅仅只修卢汉铁路,他还想要同时修建津浦铁路,想来,铁路的招股,进展也是极好。”</p>
袁世凯的话说完,慈禧半晌没做声,只是定定地看着越来越近的永定门,然后又把目光落在远处骑在那匹神骏白马上滕毓藻的背影上。</p>
良久才说道,“仲华所言皆是老成谋国之语,这水师的事情就照你说的办,可这京师外城的事情,朝廷和陈夔龙都确实无能为力。”</p>try{ggauto();} catch(ex){}
“朝廷也就不说了,你也清楚朝廷的底细,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修建安置外城百姓的宅院。”</p>
“陈夔龙还要担负组建一镇新军的担子,顺天府地方上,也多有糜烂,需要银子的地方还有很多”</p>
“这外城恢复,哀家也觉有些不妥,可也是没法子的事,这件事就这么办吧。”慈禧又笑着转头对载漪说道,“端郡王,京师外城的事,你同滕兴甫商议一下,如果他实在觉得有难处,哀家也不强逼他,如果他能有所考虑,哀家也不会亏待他,他有什么要求,都尽可提出来”</p>
慈禧又对袁世凯说道,“袁爱卿,武卫右军是哀家最早同意编练的一支新军,这几年下来也已有大成,练新军这方面,你要比各省督抚们更有经验,编练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你可否再在河南编练扩充两镇新军?”</p>
一听说慈禧还准他再编两镇,袁世凯不由心花怒放。</p>
他清楚,他给滕毓藻下的绊子起作用了,这是慈禧已经准备要大力扶植他和他的武卫右军,忙点头应允。</p>
不过,慈禧接下来的话又让袁世凯的心有些发凉。</p>
慈禧郑重地说道,“河南民力贫弱,扩军不可再增加税赋以为军费补充,以免惹得民怨沸腾,那时可就不好收场了。”</p>
袁世凯苦着脸,迟疑了一会才点头答应。</p>
虽然看出袁世凯的心思,可慈禧并没有说出口,而是偏转头又对稍后一些的铁良说道。</p>
“宝臣,这顺天府一镇新军编练,陈夔龙是没那个本事的,这件事就得你多费心了。”</p>
要铁良帮助编练顺天府新军,铁良自然明白慈禧所想,当即点头答应下来。</p>
慈禧这才对依然苦着脸的袁世凯说道,“袁爱卿,作为主管一地的疆臣,不能只想着从土里刨食的百姓身上打主意,也不能只想着如何省吃俭用一味节俭,不仅要懂得节流,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开源。”</p>
“这一点,你们就要多学学滕兴甫了,也应该在洋务上多想些办法,比如你也可以在河南开设洋务的厂子,还可以借着卢汉铁路从你的河南经过,你也和滕兴甫沾沾光。”</p>
“甚至也可以借着和湖广联通的机会,在运输上多做些文章。”</p>
慈禧的话,让袁世凯不由脸上有了些许笑容,连连点头。</p>
慈禧又对荣禄和载漪说道,“仲华、端郡王,有件事还得你们出面。”</p>
慈禧感叹道,“经过这一次西狩,哀家也彻底明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道理,民心可畏啊!”</p>
“有些事情如果朝廷无人出面解释,一味看着那些报纸上解说,终究不是个事,朝廷应该也办一份报纸,你们看是否可行?”</p>
慈禧的话,让荣禄和载漪都不由精神一振,报纸的重要性他们可都是领教了。</p>
两人都忙点头,不由脱口称赞慈禧的想法。</p>
“太后英明!”</p>
载漪急着又说道,“太后,臣请命来做这件事。”</p>
慈禧摇头说道,“端郡王,你还管着军机处和政务督办处的差事,如今又正直各地编练新军,哪有闲暇看顾这种小事情。”</p>
“哀家想着,奕劻在议和这件事上,多少受了一些委屈,甚至连那顶铁帽子也没有了,哀家总不好寒了一帮老臣的心。”</p>
“更何况他毕竟是高皇帝的后人,总要安慰一番,哀家看,他现在闲赋在家,就把这件事委给他吧。”</p>
慈禧又对载漪说,“这件事,你也同滕兴甫打个招呼,哀家已经严厉申饬了奕劻,要滕兴甫也抬抬手,再不可互相攻讦。”</p>
慈禧话音刚落,荣禄就首先说道,“太后英明,奕劻是高皇帝曾孙,的确不能对其过于苛责,多少给他一个差事,也会让一众勋贵旧臣心中免了怨言。”</p>
虽然载漪心中万分不甘,可也明白了慈禧并不会因为滕毓藻的一家之言,就把奕劻束之高阁,依然还是要用奕劻的。</p>
自己想要把这个重要差事争过来已经不可能,也只好无奈点头附议。</p>
说话间,慈禧的銮驾已经进了永定门,看着虽然已经经过清理的外城内的一片残垣断壁,慈禧心中免不了一阵唏嘘感叹,就是依旧还想着劝说慈禧的荣禄也不由忍住。</p>
不过,很快慈禧就眼前一亮,因为她突然看到远处的街道路口,站着几个手持黑白相间短木棍、身穿黑色制服的人。</p>
慈禧心中不由一动,指着那些人问,“这些人可就是所谓担负治安巡查的巡警?”</p>
荣禄和载漪也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装束的差役,不敢回答,都把目光看向铁良。</p>
铁良忙说道,“回太后,这些人就是担负治安的巡警。”</p>
慈禧眯着眼看了一会,忽然对铁良说道,“这些巡警没有武器,只拿着这种木棍吗?”</p>
铁良笑着说道,“太后,日后别处的巡警还是要佩戴武器的,尤其是偏远地方更要如此,他们不仅要处理寻常治安,还要剿灭盗匪,没有武器是不行的。”</p>
“只是,这京城里的巡警,不好配置武器,所以只给他们配发了警棍。”</p>
慈禧点点头又道,“宝臣,你做的不错!”</p>
慈禧轻叹一声又说道,“只是咱们大清像你这样的干员还是太少了!”</p>
“你现在担着的担子都很重,每一样都是关乎国运的大事。”</p>
“陆军部筹备处的事情就不需说了,那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军官学校和顺天府编练新军的事情也一个都不能疏忽,可如今你还要担着这巡警职务,确实有些不妥。”</p>
慈禧有些无奈地说,“宝臣,巡警这差事你就不要管了,专心做好你现在手中的这些事情吧。”</p>
“袁爱卿,你和滕兴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喜欢招揽《北洋武备学堂》的人,以及那些留美幼童。”</p>
“这件事就不麻烦滕兴甫了,就由你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吧”</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