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良进了北京城,上了几年学,体验到了从没有感受过的家庭生活的温暖。可是他那个常年卧床的药罐子婶子,虽然有他帮着床前床后精心照顾,也只是撑了两三年,就撒手西去。他大伯从此就变得沉默寡言起来。</p>
在1956年,段成良初中毕业,正准备考高中的时候,因为轧钢厂刚刚开始实行公私合营,管理有点混乱。安全生产抓得不紧,锻造车间里出了事故,他大伯被滚落的钢材给压死了。依他大伯的技术水平,工资定级最少是六级锻工,结果还没等到工资定级呢,人没了。</p>
于是,考虑到实际生活情况,段成良没再接着上学,而是顶了他大伯的工作,进了轧钢厂。</p>
本来按惯常,他应该顶工进锻工车间,从学徒工干起来。熬个两三年转正,一级工、二级工,一级一级的随着熟练度和技能增加,工资慢慢往上涨。</p>
但是,他却被锻工车间的锻工师傅,院里的二大爷刘海中忽悠着转到了轧钢厂煤场,当起了装卸工。</p>
刘海中当时给段成良说:“当锻工苦啊,抡着大锤,甭管春夏秋冬,都要站在烘炉前面。如果没有一个好身板,那个苦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关键是还有危险,你看看你大伯,还不明白吗。而且,锻工要学徒三年。第1年18块,第2年20块,第3年22块,到第4年才能考核转正定级,一级工30块5。再过两三年才能根据表现转成二级,然后才能进入正常的技能等级工资考核。咱们厂你瞅瞅锻工车间多少人,几百号人大部分都是一级二级,年龄都二三十岁了。可是你去煤厂当装卸工。直接就是正式工铁饭碗,第1年24,第2年直接32,你想一想哪个好哪個坏?”</p>
前身是个懦弱性子,年龄也小没啥见识,更没有主见,身边也没有家里人给出主意,考虑到自己身子骨也不强健,稀里糊涂的就被忽悠到煤场当装卸工去了。</p>
当然了,前身的性格也是他原来家庭环境养成的。你想啊,原来家里四个兄弟,他排老二,爹不疼娘不爱。吃,轮不到他。穿也轮不到他。干活都是他的。早就习惯了,日子就是委委屈屈,凑凑合合过来的。</p>
他亲生父母在怀柔是开铁匠铺打铁的,这也是他段家的传家本事,要不然,他大伯为什么能在轧钢厂当锻工呢?</p>
不过段成良是早产,他娘生他的时候遭了罪,所以打心眼儿里不喜欢他。加上他后天又营养不良,身子骨弱,明显不是一个干铁匠的好材料。</p>
所以,他大伯一说要过继儿子,就被他亲生父母赶紧送到城里来了。</p>
从那以后,基本上互相再没见过面。</p>
当然了,这些都是记忆中过去的事了,所有的东西都成了过往烟云,既成事实。再想,再说,也没什么实际意义。</p>
作为刚穿越过来的段成良,只能偶尔感叹一下,心里清楚的很,完全没必要后悔,也根本不需要再多想。世上是没有卖后悔药的,还不如早日调整好心理状态和身体情况,从今往后过好自己的日子呢。</p>
这就叫什么,既来之则安之。</p>
当然了,有些人,有些事的账,等慢慢理清了还是要算的。毕竟,前身大伯的死,还有他工作的事儿,总觉得没那么简单。</p>try{ggauto();} catch(ex){}
段成良把自己脚上湿的半透的棉鞋换下来,用俩钩子勾着,挂在了炉子两边,慢慢的用煤炉子的热气烘烤。</p>
他又掀开煤火炉子的火封,掏掏炉灰,续了两块煤球。</p>
再等一会儿,炉火就旺了,很快就能把火炕烧的热腾腾的。</p>
他突然间发现炉火钩子用的时间长了,弯钩都快没了,有点直,怪不得刚才掏炉灰的时候不顺手呢。</p>
于是,把炉火钩子直接放在了炉火上面,等烧红了,待会儿拿锤子重新再敲个弯钩出来。</p>
他又跳到炕上,站在炕上从梁上吊着的竹篮子里,拿了两个二合面馒头,放在了炉子边,凑着炉火慢慢的烤着。待会儿,馒头烤的焦黄,吃着香的很,就着热开水,就是他的晚饭了。</p>
等他到条桌掂着暖瓶给自己倒了一搪瓷缸子热水端回来,看到炉火钩子差不多已经烧红。</p>
他啜着喝了一口热水,随手把茶缸子放在了炕桌上,然后又到条桌桌斗里找到了家里的锤子,掂着回到炉子边。</p>
炉子旁边的地上搁的就有几块鹅卵石。有时候用来放在炉子上面垫着锅炒菜煮粥。</p>
这个时候,正好用来垫着烧红的火钩子,方便敲弯。</p>
这活儿没任何难度,先趁着鹅卵石的正常弧度,把变直的炉火钩子敲出弯角,然后再放直炉火钩子,把它敲成直角。然后就等着炉火钩子自然冷却,齐活完工。</p>
段成良刚随手把敲好的炉火钩子扔在旁边的地上,准备伸手去翻已经烤得变黄的馒头。</p>
突然,脑子一阵眩晕,然后再恢复清醒意识,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熟悉的场景中。</p>
我靠。这不是当时他开着破面包车专门找着打唐刀的那个老铁匠的铁匠铺吗?</p>
我到底穿越了没有?怎么又回到这儿了?难道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而已?</p>
他仔细的打量了现在所处的周围环境,确实是那个老铁匠的铁匠铺没错。</p>
段成良记得清清楚楚,老铁匠喝酒的时候跟他扯着闲篇说过,这铺子就是为了非遗文化申请专门建起来的,完美的复原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见的铁匠铺子。</p>
当时,他介绍的时候就说,这里有泥砖垒的精心打造的铁匠烘炉。虽然他自己干活现在用电动鼓风机,但是同样配的有最传统的手拉木风箱。</p>
打铁的工具也是一样,锤和铁砧,以及其他各种铁匠铺子里用到的工具,都是传统样式,大大小小各种用途,非常齐全。</p>
但是老铁匠年纪大了,大锤已经拎不动了,还得靠现代科技打铁,所以这里也配了一个15公斤的空气锤。</p>
如果没记错的话,老铁匠的铁匠铺,应该总共有两间房。</p>
稍大的房间大概有30多平方,是打铁的烘炉,算是老铁匠的打铁工作间。</p>
另一个稍小的,估计十五六个平方,是他自己睡觉休息的地方。</p>
后边还有个院子,他种的有菜,养的有鸡,而且还搭了个厨房。</p></div>
在1956年,段成良初中毕业,正准备考高中的时候,因为轧钢厂刚刚开始实行公私合营,管理有点混乱。安全生产抓得不紧,锻造车间里出了事故,他大伯被滚落的钢材给压死了。依他大伯的技术水平,工资定级最少是六级锻工,结果还没等到工资定级呢,人没了。</p>
于是,考虑到实际生活情况,段成良没再接着上学,而是顶了他大伯的工作,进了轧钢厂。</p>
本来按惯常,他应该顶工进锻工车间,从学徒工干起来。熬个两三年转正,一级工、二级工,一级一级的随着熟练度和技能增加,工资慢慢往上涨。</p>
但是,他却被锻工车间的锻工师傅,院里的二大爷刘海中忽悠着转到了轧钢厂煤场,当起了装卸工。</p>
刘海中当时给段成良说:“当锻工苦啊,抡着大锤,甭管春夏秋冬,都要站在烘炉前面。如果没有一个好身板,那个苦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关键是还有危险,你看看你大伯,还不明白吗。而且,锻工要学徒三年。第1年18块,第2年20块,第3年22块,到第4年才能考核转正定级,一级工30块5。再过两三年才能根据表现转成二级,然后才能进入正常的技能等级工资考核。咱们厂你瞅瞅锻工车间多少人,几百号人大部分都是一级二级,年龄都二三十岁了。可是你去煤厂当装卸工。直接就是正式工铁饭碗,第1年24,第2年直接32,你想一想哪个好哪個坏?”</p>
前身是个懦弱性子,年龄也小没啥见识,更没有主见,身边也没有家里人给出主意,考虑到自己身子骨也不强健,稀里糊涂的就被忽悠到煤场当装卸工去了。</p>
当然了,前身的性格也是他原来家庭环境养成的。你想啊,原来家里四个兄弟,他排老二,爹不疼娘不爱。吃,轮不到他。穿也轮不到他。干活都是他的。早就习惯了,日子就是委委屈屈,凑凑合合过来的。</p>
他亲生父母在怀柔是开铁匠铺打铁的,这也是他段家的传家本事,要不然,他大伯为什么能在轧钢厂当锻工呢?</p>
不过段成良是早产,他娘生他的时候遭了罪,所以打心眼儿里不喜欢他。加上他后天又营养不良,身子骨弱,明显不是一个干铁匠的好材料。</p>
所以,他大伯一说要过继儿子,就被他亲生父母赶紧送到城里来了。</p>
从那以后,基本上互相再没见过面。</p>
当然了,这些都是记忆中过去的事了,所有的东西都成了过往烟云,既成事实。再想,再说,也没什么实际意义。</p>
作为刚穿越过来的段成良,只能偶尔感叹一下,心里清楚的很,完全没必要后悔,也根本不需要再多想。世上是没有卖后悔药的,还不如早日调整好心理状态和身体情况,从今往后过好自己的日子呢。</p>
这就叫什么,既来之则安之。</p>
当然了,有些人,有些事的账,等慢慢理清了还是要算的。毕竟,前身大伯的死,还有他工作的事儿,总觉得没那么简单。</p>try{ggauto();} catch(ex){}
段成良把自己脚上湿的半透的棉鞋换下来,用俩钩子勾着,挂在了炉子两边,慢慢的用煤炉子的热气烘烤。</p>
他又掀开煤火炉子的火封,掏掏炉灰,续了两块煤球。</p>
再等一会儿,炉火就旺了,很快就能把火炕烧的热腾腾的。</p>
他突然间发现炉火钩子用的时间长了,弯钩都快没了,有点直,怪不得刚才掏炉灰的时候不顺手呢。</p>
于是,把炉火钩子直接放在了炉火上面,等烧红了,待会儿拿锤子重新再敲个弯钩出来。</p>
他又跳到炕上,站在炕上从梁上吊着的竹篮子里,拿了两个二合面馒头,放在了炉子边,凑着炉火慢慢的烤着。待会儿,馒头烤的焦黄,吃着香的很,就着热开水,就是他的晚饭了。</p>
等他到条桌掂着暖瓶给自己倒了一搪瓷缸子热水端回来,看到炉火钩子差不多已经烧红。</p>
他啜着喝了一口热水,随手把茶缸子放在了炕桌上,然后又到条桌桌斗里找到了家里的锤子,掂着回到炉子边。</p>
炉子旁边的地上搁的就有几块鹅卵石。有时候用来放在炉子上面垫着锅炒菜煮粥。</p>
这个时候,正好用来垫着烧红的火钩子,方便敲弯。</p>
这活儿没任何难度,先趁着鹅卵石的正常弧度,把变直的炉火钩子敲出弯角,然后再放直炉火钩子,把它敲成直角。然后就等着炉火钩子自然冷却,齐活完工。</p>
段成良刚随手把敲好的炉火钩子扔在旁边的地上,准备伸手去翻已经烤得变黄的馒头。</p>
突然,脑子一阵眩晕,然后再恢复清醒意识,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熟悉的场景中。</p>
我靠。这不是当时他开着破面包车专门找着打唐刀的那个老铁匠的铁匠铺吗?</p>
我到底穿越了没有?怎么又回到这儿了?难道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而已?</p>
他仔细的打量了现在所处的周围环境,确实是那个老铁匠的铁匠铺没错。</p>
段成良记得清清楚楚,老铁匠喝酒的时候跟他扯着闲篇说过,这铺子就是为了非遗文化申请专门建起来的,完美的复原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见的铁匠铺子。</p>
当时,他介绍的时候就说,这里有泥砖垒的精心打造的铁匠烘炉。虽然他自己干活现在用电动鼓风机,但是同样配的有最传统的手拉木风箱。</p>
打铁的工具也是一样,锤和铁砧,以及其他各种铁匠铺子里用到的工具,都是传统样式,大大小小各种用途,非常齐全。</p>
但是老铁匠年纪大了,大锤已经拎不动了,还得靠现代科技打铁,所以这里也配了一个15公斤的空气锤。</p>
如果没记错的话,老铁匠的铁匠铺,应该总共有两间房。</p>
稍大的房间大概有30多平方,是打铁的烘炉,算是老铁匠的打铁工作间。</p>
另一个稍小的,估计十五六个平方,是他自己睡觉休息的地方。</p>
后边还有个院子,他种的有菜,养的有鸡,而且还搭了个厨房。</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