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崇祯来说,用求贤若渴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他的所有新政,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只要是人才,他来者不拒,什么科举不科举,能解决问题的人,就是人才!
离开村子后,崇祯一路风驰电掣南下,他就打算将王敬文安排到农学院去工作。
只要王敬文能把《土硝肥料论》写出来,他甚至可以让他破格进格物院。
遇到这样肯自己思考、钻研的人才,不要吝啬。
当然,这是后话。
眼下崇祯一路疾行,赶路到半夜,在野外扎营休息,第二日天刚刚亮,又快速整理,继续赶路。
王敬文都惊呆了,这群人的行动力实在太强。
数千人,说停下来很快就停下来,说要行动,很快就能行动。
他不由得对张晨的身份感到困惑,张公子的保镖,各个都身手了得啊,这些人若是出去打仗,恐怕都是精锐。
数天之后,崇祯便进入淮安地界。
南方的秋来得稍微晚一些,不像北京的清冷,此时的淮安还有些秋老虎的影子。
烈阳炙烤着大地,农民们忙着在田里挖红薯,收稻谷。
一进入淮安地界,整个京卫军都严阵以待起来。
据之前的情报,楚王派遣他的儿子沿江而下,从长江进入运河,据说是到了淮安。
这件事传到北京后,把一些人的蛋都快吓爆。
也不知道现在军情如何?
淮安这个地方,是漕运命门所在,牵扯到山东省、北直隶的商业,以及京师用度。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家天下时代,这条漕运线更多的职能是为皇家服务。
一旦漕运受阻,牵动甚大,直接影响京师民生,皇家吃穿。
关于叛军跑到淮安这件事,崇祯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而且现在看见那些若无其事在田里秋收的农民,崇祯大致也推断出,淮安一切并无大碍。
毕竟南京案后,朝廷在南京成立新的军政院,将北京新军的那一套复制过来,对南直隶进行了军政改制。
其中包括淮安的守备。
废除了之前淮安所有卫所,从北京京卫军军营调人过来,组建新军,扼守大运河的咽喉一带。
叛军大多是乌合之众,翻不起大浪。
几个月之内冒个头,差不多也就可以领盒饭去见阎王了。
既然无事,崇祯也就放心大胆往清江督造船厂奔去。
下午的时候,他亲自到了清江督造船厂。
大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厂是赫赫有名的。
据明代《漕船志》记载,弘治三年至嘉靖二十三年,清江督造船厂每年实造船只数量大体稳定,年均519艘。
每一艘的造价大概是在100两左右。
船只以内河浅船为主,船宽,载粮才能多。
据史料估算,清江督造船厂一年的产值大概在8万两(约5200万元)。
这个数字可以说少得有些可怜。
要知道,早在嘉靖年间,东南的扬州、苏州就有不少大富商,他们经营盐铁,身价动则四五十万两。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清江督造船厂创造的价值是非常低的,它的作用也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价值创造虽低,可这地方的规模是真不小。
沿着淮河而建,八十余厂,延绵23里。
规模足够大了吧!
典型的国营商社僵化、老旧的那一套毛病。
一路下来,崇祯看到清江上,商船如梭,延绵到远处。
这些商船都是河船,吃水浅,他们沿河而上,将南直隶的货物运输到北京通州,在那里卸货后,进入京师。
大明造船技术还是很发达的。
不过要指望这些船出海,肯定不行。
清江督造船厂目前主要制造河船,已经不造海船了。
当崇祯靠近清江督造船厂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一队队人马正在朝造船厂的方向走去。
他感到奇怪,那些人驱赶着骡子,运输着货物。
难道运输的是造船的木材?
看着也不像啊!
崇祯带着人过去的时候,被前面的守卫拦了下来。
值班的士兵见这一大群人奔了过来,连忙上前说道:“这里是衙门重地,无关人等切勿靠近。”
见崇祯人多,值班士兵的语气还是很客气礼貌。
崇祯指着刚进去的那一队人,问道:“他们运输的是什么?”
“这与你们无关,还不快快离去!”
锦衣卫上前,做了一个简单的动作,掏出了腰牌,说道:“锦衣卫办事。”
那些个守卫顿时面面相觑,显然有些不敢相信。
“还不让开!”
守卫们离开让了道。
大明朝谁敢拦锦衣卫的路呢?
崇祯便带着人一路冲了进去。
“老大,锦衣卫怎么跑到咱这里来了?”
“我哪里知道,不该问的不要多问,老老实实的,对了,晚上去喝两杯。”
“好好!”
他们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运输队。
那运输队的人也发现了他们。
崇祯仔细打量了几眼,问道:“这车上是什么?”
其中一个人说道:“这是衙门的东西,你是何人,为何会在这里?”
“我是何人你先不用管,这车上是何物?”
“这车上是粮食,船厂里的人吃的。”说话的是一个青年,他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看起来是这群人的头头。
“这个造船厂有多少人?”
那青年说道:“这不管你的事吧?”
“你最好是如实回答!”
那青年微微一怔,心头有些害怕,说道:“这个造船厂有70人。”
“70人,吃得了这么多吗?”崇祯扫了一眼,这些粮食加起来,70人至少可以吃半年了!
他也是算账成精的人,这几年每天都在国家的财政里浸泡着。
70人怎么可能吃得了这么多!
“这和你无关!”
崇祯说道:“你是哪个衙门的?”
“我是淮安漕运总督衙门的,我们现在正奉命办事,你们是何人?”
“奉命办事?奉谁的命令,这些粮食是谁让你们运进来的,准备囤放到何处?”
“这不关你的事……”
他话音刚落,崇祯手里的鞭子已经抽了过来。
只要眼睛不瞎,都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了。
随行的王敬文吓了一跳,张公子不仅闯进了衙门的造船厂,还敢对衙门的人动手?
那青年被抽了一鞭子怪叫了一声,不敢还手,其他人也不敢还手。
“走!带我去你们屯粮的地方!”
他的所有新政,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只要是人才,他来者不拒,什么科举不科举,能解决问题的人,就是人才!
离开村子后,崇祯一路风驰电掣南下,他就打算将王敬文安排到农学院去工作。
只要王敬文能把《土硝肥料论》写出来,他甚至可以让他破格进格物院。
遇到这样肯自己思考、钻研的人才,不要吝啬。
当然,这是后话。
眼下崇祯一路疾行,赶路到半夜,在野外扎营休息,第二日天刚刚亮,又快速整理,继续赶路。
王敬文都惊呆了,这群人的行动力实在太强。
数千人,说停下来很快就停下来,说要行动,很快就能行动。
他不由得对张晨的身份感到困惑,张公子的保镖,各个都身手了得啊,这些人若是出去打仗,恐怕都是精锐。
数天之后,崇祯便进入淮安地界。
南方的秋来得稍微晚一些,不像北京的清冷,此时的淮安还有些秋老虎的影子。
烈阳炙烤着大地,农民们忙着在田里挖红薯,收稻谷。
一进入淮安地界,整个京卫军都严阵以待起来。
据之前的情报,楚王派遣他的儿子沿江而下,从长江进入运河,据说是到了淮安。
这件事传到北京后,把一些人的蛋都快吓爆。
也不知道现在军情如何?
淮安这个地方,是漕运命门所在,牵扯到山东省、北直隶的商业,以及京师用度。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家天下时代,这条漕运线更多的职能是为皇家服务。
一旦漕运受阻,牵动甚大,直接影响京师民生,皇家吃穿。
关于叛军跑到淮安这件事,崇祯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而且现在看见那些若无其事在田里秋收的农民,崇祯大致也推断出,淮安一切并无大碍。
毕竟南京案后,朝廷在南京成立新的军政院,将北京新军的那一套复制过来,对南直隶进行了军政改制。
其中包括淮安的守备。
废除了之前淮安所有卫所,从北京京卫军军营调人过来,组建新军,扼守大运河的咽喉一带。
叛军大多是乌合之众,翻不起大浪。
几个月之内冒个头,差不多也就可以领盒饭去见阎王了。
既然无事,崇祯也就放心大胆往清江督造船厂奔去。
下午的时候,他亲自到了清江督造船厂。
大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厂是赫赫有名的。
据明代《漕船志》记载,弘治三年至嘉靖二十三年,清江督造船厂每年实造船只数量大体稳定,年均519艘。
每一艘的造价大概是在100两左右。
船只以内河浅船为主,船宽,载粮才能多。
据史料估算,清江督造船厂一年的产值大概在8万两(约5200万元)。
这个数字可以说少得有些可怜。
要知道,早在嘉靖年间,东南的扬州、苏州就有不少大富商,他们经营盐铁,身价动则四五十万两。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清江督造船厂创造的价值是非常低的,它的作用也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价值创造虽低,可这地方的规模是真不小。
沿着淮河而建,八十余厂,延绵23里。
规模足够大了吧!
典型的国营商社僵化、老旧的那一套毛病。
一路下来,崇祯看到清江上,商船如梭,延绵到远处。
这些商船都是河船,吃水浅,他们沿河而上,将南直隶的货物运输到北京通州,在那里卸货后,进入京师。
大明造船技术还是很发达的。
不过要指望这些船出海,肯定不行。
清江督造船厂目前主要制造河船,已经不造海船了。
当崇祯靠近清江督造船厂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一队队人马正在朝造船厂的方向走去。
他感到奇怪,那些人驱赶着骡子,运输着货物。
难道运输的是造船的木材?
看着也不像啊!
崇祯带着人过去的时候,被前面的守卫拦了下来。
值班的士兵见这一大群人奔了过来,连忙上前说道:“这里是衙门重地,无关人等切勿靠近。”
见崇祯人多,值班士兵的语气还是很客气礼貌。
崇祯指着刚进去的那一队人,问道:“他们运输的是什么?”
“这与你们无关,还不快快离去!”
锦衣卫上前,做了一个简单的动作,掏出了腰牌,说道:“锦衣卫办事。”
那些个守卫顿时面面相觑,显然有些不敢相信。
“还不让开!”
守卫们离开让了道。
大明朝谁敢拦锦衣卫的路呢?
崇祯便带着人一路冲了进去。
“老大,锦衣卫怎么跑到咱这里来了?”
“我哪里知道,不该问的不要多问,老老实实的,对了,晚上去喝两杯。”
“好好!”
他们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运输队。
那运输队的人也发现了他们。
崇祯仔细打量了几眼,问道:“这车上是什么?”
其中一个人说道:“这是衙门的东西,你是何人,为何会在这里?”
“我是何人你先不用管,这车上是何物?”
“这车上是粮食,船厂里的人吃的。”说话的是一个青年,他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看起来是这群人的头头。
“这个造船厂有多少人?”
那青年说道:“这不管你的事吧?”
“你最好是如实回答!”
那青年微微一怔,心头有些害怕,说道:“这个造船厂有70人。”
“70人,吃得了这么多吗?”崇祯扫了一眼,这些粮食加起来,70人至少可以吃半年了!
他也是算账成精的人,这几年每天都在国家的财政里浸泡着。
70人怎么可能吃得了这么多!
“这和你无关!”
崇祯说道:“你是哪个衙门的?”
“我是淮安漕运总督衙门的,我们现在正奉命办事,你们是何人?”
“奉命办事?奉谁的命令,这些粮食是谁让你们运进来的,准备囤放到何处?”
“这不关你的事……”
他话音刚落,崇祯手里的鞭子已经抽了过来。
只要眼睛不瞎,都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了。
随行的王敬文吓了一跳,张公子不仅闯进了衙门的造船厂,还敢对衙门的人动手?
那青年被抽了一鞭子怪叫了一声,不敢还手,其他人也不敢还手。
“走!带我去你们屯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