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皇后的兄长赵寅成和文氏,也算得上是天作之合。
赵寅成年轻的时候,去了文家做客,不过见了文氏一眼,就对文氏一见钟情。
回来的时候,更是思念得夜不能寐。
之后赵寅成每次都找了借口,偷偷去了文家,只为了和文氏说上几句话。
久而久之,不单赵寅成喜欢上了文氏。
连文氏,也对赵寅成生了好感。
过了一两年,赵寅成就亲自去了文家提亲,求娶了文氏。
赵寅成和文氏的这桩婚事,也算得上是天作之合了。
赵寅成至今,从没迎娶过任何侧室。
赵寅成和文氏的婚事,也是赵皇后所思慕的。
“大哥待大嫂还似从前那般吧?今日大嫂入宫来,可是大哥亲自送着大嫂入宫的。”
赵皇后缓缓开了口,问文氏一句。
文氏点了点头,面上笑了笑,就道。
“娘娘说的是,今日妾入宫,是由国公爷亲自送我进来的。”
“国公爷让我交代娘娘,在宫中凡事要当心,娘娘的身后,是赵国公府,娘娘和府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宫里的斗争实在是太多,国公爷担心娘娘力不从心,就让我送了些补品过来,给娘娘补补身子。”
文氏说这话的时候,眸光一直落在了赵皇后的面上,半晌没有移开。
听着文氏这些话,赵皇后的心底里,始终觉得不是滋味。
是呀,她是从赵国公府出来的皇后,自然和国公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她出了什么事,只怕赵国公府,也是要受她牵连的。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大哥竟然让文氏来和她说这些话。
当真是寒了兄妹之心!
“大哥让大嫂嫂传达的话,我都记住了。我和国公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自会小心应对。”
赵皇后的这些话,不单单是朔个自己面前的文氏听,还说个让她过来传话的赵国公赵寅成听。
文氏也觉察出来赵皇后话语中的不对劲,又回过神来,面上带着笑意安慰道。
“娘娘说的这是什么话,府里自然是盼着娘娘好的,只有娘娘好了,咱们国公府,才会越发地好!”
“国公爷让我送来的这些补品里,就有山东过来的东阿阿胶,最是滋补。”
文氏说着,身后伺候的丫鬟,就把怀中抱着的那个红漆木雕鸳鸯戏水的匣子,递了上来。
文氏亲自打开匣子,只见匣子里头,放了一些上好的东阿阿胶。
赵皇后朝着小寒使了眼色,小寒快步上前,把那匣子,端了下去。
“大哥有心了。只是我这病,不是身病,是心病。这东阿阿胶,只怕是治不好的。”
赵皇后说着,一连叹了几声。
文氏虽然这些都看在眼里,但却不能道破。
她今日入宫,是得了国公府的消息来的。
是入宫来安慰皇后娘娘,稳住皇后娘娘的心的。
盛国公府权势越发得大,盛贵妃越发得宠,如今又怀了皇嗣。
皇后娘娘虽出了两个皇子,但两个皇子都不算争气
。
国公府受了官家的冷落,如今唯有靠着皇后娘娘,才能继续往日的荣光。
皇后娘娘可以不着急,但国公府却不能不着急。
“娘娘可是在忧心盛贵妃娘娘这一胎,若是贵妃娘娘这胎怀的是个皇子,那贵妃娘娘的地位,就没人能够撼动了。贵妃娘娘向来就宠冠六宫,若是再生下皇子,只怕是要越过皇后娘娘去的。”
文氏也不瞒赵皇后,直接就这么道。
赵皇后也知道文氏这么说,是在提醒她。
不过听在耳中,始终觉得不大舒服。
盛贵妃得宠,以为是她愿意的吗?
官家独宠盛贵妃,以为是她想要看见的吗?
她是皇后,掌管后宫的皇后,盛贵妃宠冠六宫,早已不把她放在眼里。
文氏以为她自己就不恨,不气吗?
可气和恨,又有什么用?
盛贵妃不照样得宠!
所以她要蛰伏下来,伺机出动,一举搬倒盛贵妃。只有这样,她的皇后宝座和赵国公府的荣宠,才能够保得住。
文氏并未看见赵皇后眼中流露的恨意,只一如既往地说道。
“若是大皇子和二皇子能争些气,得了官家的赏识,娘娘如今的烦恼,只怕是该迎刃而解了。”
文氏话罢,转过头瞧了一眼躺在榻上的赵皇后,眼中流露出了些许温柔出来,略带关切地道。
“这些琐事,皇后娘娘不必担心。就算盛贵妃再如何得宠,娘娘总是官家的发妻,是中宫娘娘,有太后娘娘在您身后,那盛贵妃这辈子都没法子越过你的。”
有太后在她身后?
赵皇后听着文氏这么说,只觉得可笑。
不过知道她这么说,是为了安慰自己,面上只能笑了笑,掩盖住了心底里的烦恼。
若太后娘娘真的愿意帮她?
她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如此田地。
李太后并非官家生母,是官家的嫡母,如今久居上清宝应宫,早就不过问宫里的事了。
她又怎么肯,出手帮自己呢?
且李太后避居上清宝应宫这么些年,对宫里的大事小事,早就不上心了。
哪里管得了她?
盛贵妃得宠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李太后都不曾说官家半点不是,这让她如何依仗李太后?
她能够依仗的,从来就只有自己。
在宫里,只有靠自己,才能闯出一片天来。
让旁人都怕你惧你,不敢算计与你。
她不说,眼前的文氏,又如何能够明白,她这些年在宫里过的,多么不容易。
宫里的夜,那么长那么冷,清宁殿的地砖,都让她数了个遍,官家都不曾过来看她一眼。
官家的心里,始终只有那盛贵妃罢了。
哪里还装得下旁人?
见赵皇后许久不曾开口说话,文氏抬起头,朝着赵皇后的方向,看了眼,见皇后娘娘面上满是忧伤,想必是又回忆起了什么个伤心往事出来了。
既如此,那她还是先行退下再说。
“娘娘是国公府出来的姑娘,娘娘的身后,是国公爷和老国公爷,府里不会对娘娘坐视不管的。”
“娘娘也不必继续忧心了,先养好身子,一切再说。”
文氏话音刚落,就朝着躺在榻上的赵皇后福了一礼,就由小寒引着,出了坤宁殿。
屏退了殿中伺候的宫女嬷嬷,赵皇后只留了小寒一人在殿里。
“如今连大哥也劝我,让我以国公府为重。我的身后,是整个国公府,我如何能让自己搅进盛贵妃那些个事中。”
小寒也知道皇后娘娘心中的苦楚,皇后娘娘这些年,为国公府,为赵家,实在是付出了太多了。
赵寅成年轻的时候,去了文家做客,不过见了文氏一眼,就对文氏一见钟情。
回来的时候,更是思念得夜不能寐。
之后赵寅成每次都找了借口,偷偷去了文家,只为了和文氏说上几句话。
久而久之,不单赵寅成喜欢上了文氏。
连文氏,也对赵寅成生了好感。
过了一两年,赵寅成就亲自去了文家提亲,求娶了文氏。
赵寅成和文氏的这桩婚事,也算得上是天作之合了。
赵寅成至今,从没迎娶过任何侧室。
赵寅成和文氏的婚事,也是赵皇后所思慕的。
“大哥待大嫂还似从前那般吧?今日大嫂入宫来,可是大哥亲自送着大嫂入宫的。”
赵皇后缓缓开了口,问文氏一句。
文氏点了点头,面上笑了笑,就道。
“娘娘说的是,今日妾入宫,是由国公爷亲自送我进来的。”
“国公爷让我交代娘娘,在宫中凡事要当心,娘娘的身后,是赵国公府,娘娘和府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宫里的斗争实在是太多,国公爷担心娘娘力不从心,就让我送了些补品过来,给娘娘补补身子。”
文氏说这话的时候,眸光一直落在了赵皇后的面上,半晌没有移开。
听着文氏这些话,赵皇后的心底里,始终觉得不是滋味。
是呀,她是从赵国公府出来的皇后,自然和国公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她出了什么事,只怕赵国公府,也是要受她牵连的。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大哥竟然让文氏来和她说这些话。
当真是寒了兄妹之心!
“大哥让大嫂嫂传达的话,我都记住了。我和国公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自会小心应对。”
赵皇后的这些话,不单单是朔个自己面前的文氏听,还说个让她过来传话的赵国公赵寅成听。
文氏也觉察出来赵皇后话语中的不对劲,又回过神来,面上带着笑意安慰道。
“娘娘说的这是什么话,府里自然是盼着娘娘好的,只有娘娘好了,咱们国公府,才会越发地好!”
“国公爷让我送来的这些补品里,就有山东过来的东阿阿胶,最是滋补。”
文氏说着,身后伺候的丫鬟,就把怀中抱着的那个红漆木雕鸳鸯戏水的匣子,递了上来。
文氏亲自打开匣子,只见匣子里头,放了一些上好的东阿阿胶。
赵皇后朝着小寒使了眼色,小寒快步上前,把那匣子,端了下去。
“大哥有心了。只是我这病,不是身病,是心病。这东阿阿胶,只怕是治不好的。”
赵皇后说着,一连叹了几声。
文氏虽然这些都看在眼里,但却不能道破。
她今日入宫,是得了国公府的消息来的。
是入宫来安慰皇后娘娘,稳住皇后娘娘的心的。
盛国公府权势越发得大,盛贵妃越发得宠,如今又怀了皇嗣。
皇后娘娘虽出了两个皇子,但两个皇子都不算争气
。
国公府受了官家的冷落,如今唯有靠着皇后娘娘,才能继续往日的荣光。
皇后娘娘可以不着急,但国公府却不能不着急。
“娘娘可是在忧心盛贵妃娘娘这一胎,若是贵妃娘娘这胎怀的是个皇子,那贵妃娘娘的地位,就没人能够撼动了。贵妃娘娘向来就宠冠六宫,若是再生下皇子,只怕是要越过皇后娘娘去的。”
文氏也不瞒赵皇后,直接就这么道。
赵皇后也知道文氏这么说,是在提醒她。
不过听在耳中,始终觉得不大舒服。
盛贵妃得宠,以为是她愿意的吗?
官家独宠盛贵妃,以为是她想要看见的吗?
她是皇后,掌管后宫的皇后,盛贵妃宠冠六宫,早已不把她放在眼里。
文氏以为她自己就不恨,不气吗?
可气和恨,又有什么用?
盛贵妃不照样得宠!
所以她要蛰伏下来,伺机出动,一举搬倒盛贵妃。只有这样,她的皇后宝座和赵国公府的荣宠,才能够保得住。
文氏并未看见赵皇后眼中流露的恨意,只一如既往地说道。
“若是大皇子和二皇子能争些气,得了官家的赏识,娘娘如今的烦恼,只怕是该迎刃而解了。”
文氏话罢,转过头瞧了一眼躺在榻上的赵皇后,眼中流露出了些许温柔出来,略带关切地道。
“这些琐事,皇后娘娘不必担心。就算盛贵妃再如何得宠,娘娘总是官家的发妻,是中宫娘娘,有太后娘娘在您身后,那盛贵妃这辈子都没法子越过你的。”
有太后在她身后?
赵皇后听着文氏这么说,只觉得可笑。
不过知道她这么说,是为了安慰自己,面上只能笑了笑,掩盖住了心底里的烦恼。
若太后娘娘真的愿意帮她?
她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如此田地。
李太后并非官家生母,是官家的嫡母,如今久居上清宝应宫,早就不过问宫里的事了。
她又怎么肯,出手帮自己呢?
且李太后避居上清宝应宫这么些年,对宫里的大事小事,早就不上心了。
哪里管得了她?
盛贵妃得宠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李太后都不曾说官家半点不是,这让她如何依仗李太后?
她能够依仗的,从来就只有自己。
在宫里,只有靠自己,才能闯出一片天来。
让旁人都怕你惧你,不敢算计与你。
她不说,眼前的文氏,又如何能够明白,她这些年在宫里过的,多么不容易。
宫里的夜,那么长那么冷,清宁殿的地砖,都让她数了个遍,官家都不曾过来看她一眼。
官家的心里,始终只有那盛贵妃罢了。
哪里还装得下旁人?
见赵皇后许久不曾开口说话,文氏抬起头,朝着赵皇后的方向,看了眼,见皇后娘娘面上满是忧伤,想必是又回忆起了什么个伤心往事出来了。
既如此,那她还是先行退下再说。
“娘娘是国公府出来的姑娘,娘娘的身后,是国公爷和老国公爷,府里不会对娘娘坐视不管的。”
“娘娘也不必继续忧心了,先养好身子,一切再说。”
文氏话音刚落,就朝着躺在榻上的赵皇后福了一礼,就由小寒引着,出了坤宁殿。
屏退了殿中伺候的宫女嬷嬷,赵皇后只留了小寒一人在殿里。
“如今连大哥也劝我,让我以国公府为重。我的身后,是整个国公府,我如何能让自己搅进盛贵妃那些个事中。”
小寒也知道皇后娘娘心中的苦楚,皇后娘娘这些年,为国公府,为赵家,实在是付出了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