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直想明白了一切,刚想说话,却又突然闭嘴。
他也是突然意识到了不对。
刘县令就算是心中有所求这才露了破绽,但是这个人也绝对不会傻,放到后世也是堂堂一县之长,最起码比一般人聪明很多,他能看不出眼前的这种局势?不可能啊,所以,他知道即便出现臆想中最糟糕的局势,也是有恃无恐,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底气?
“够了!都闭嘴!”
刘县令又是一声断喝,结束了二堂之上的争吵。
“就你们这样的,还敢妄称我汜水的青年才俊?简直井底之蛙!
于诚,我来问你,我大唐律、令、格、式之中,哪一条哪一款不允许异地科考?”
于诚讷讷不得言。
谢直也是一愣,仔细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大唐律法,还真没有这一条!
“法不禁止即可行!
我看谁还敢咆哮公堂!真当我这个七品百里侯打不得你板子么!?”
众学子听了,纷纷敢怒不敢言。
刘县令见压住了众多学子的激愤,态度也渐渐缓和了下来,故作痛心疾首状,对众人说道:
“你们这些学子啊,还是阅历太浅,就知道盯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就不能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刘子轩的才华你们也都看到了,他通过汜水县试之后,一旦科场折桂,是不是帮着汜水名扬天下?到了那时候,自有数不尽的学子前来求学,自然也能吸引众多名师前来汜水任教,一来一回,你们想想,我汜水文华昌盛岂不是指日可待?”
二堂之上的学子们,全被他这种似是而非的道理绕晕了,听着好像有点道理,却又觉得哪里不对。
刘县令却不给他们好好琢磨的机会,转向了王昌龄。
“少府久在长安,可知同华二州之故事?”
王昌龄点点头,虽然脸色不好看,却也不得不如实说道:“同华二州文华昌盛,多年以来,乡贡榜首都会得中进士,就因如此,我大唐才子蜂拥而至,全都在同华二州参加县试、府试,久而久之,同华二州的文华更是昌盛得不得了,据闻,前些年华州榜首进士科落第,华州刺史衙门竟然直接行文京兆府,质问华州榜首因何落第……”
刘县令转向二堂之上的学子,“都听清楚了?异地科考又能如何,我就是要把汜水打造成河南府的同华二州!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汜水一县的文华昌盛……”
谢直都懒得听他后面的胡话了,这个理由,简直让人嗤之以鼻,还文化昌盛?你怎么不说同华二州的本地学子多糟心呢?科考资源被外来人口大量侵占,年年榜首都是外地人,丢人不?里子面子丢了个干干净净!
不过他弄明白刘县令到底是怎么想的了,他最大的底气,便是——法不禁止即可行!
法律上,钻空子。
道德上,站在全县的高度上强调文化昌盛。
利益上,和县中大户暗中达成协议。
还真是面面俱到啊。
只不过……
叮。
谢直脑海之中又是一声脆响。
他一看,顿时通透了,刘县尊,你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
不过他并没有贸然开口,出手伤人,自然要一击必杀才好,而他现在身边站着数不清的汜水大户,要想破坏刘县令的谋划,首先第一步,自然是先把他们的同盟拆了为好。
就在此时,刘县令一番似是而非的演讲已然说完,说得县中学子懵懵懂懂,却再也没人开口了。
刘县令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开口问道:
“可还有人不服?”
谢直挺身而出、昂首而立,“谢直不服!”
刘县令恨不得咬死他,合着我刚才的话都白说了啊?
“谢三郎,你却因何不服!?论才学,你的诗赋不及刘子轩,论进学,你不过进学一月有余,你还不服?来,说明白了,为何不服?今天你要是说不清楚,别怪我把你轰出县衙!”
谢直一笑,别着急,还没到不服刘子轩的时候,对着上座的刘县令一叉手。
“县尊误会了,谢直不服,乃是不服杨龟寿!”
“哦……?”刘县令一听不是针对自家侄子,火气顿时消了一半,看了谢直一眼,又看了看杨龟寿,按照他和杨家之间的约定,这种时候,他这个县尊应当站出来为杨龟寿美言几句才对,不过他又看了看一直沉默不语的侄子,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他堂堂一县之尊和县中富户达成交易,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刘家后裔的前程,如今刚把县中学子的群情激奋压下去,如果再开口替杨龟寿出面,会不会节外生枝?
一念至此,刘县令,没说话。
杨龟寿却不干了。
“谢直!你敢不服!?
这里是县衙,不是你舅舅的驿站!
今天乃是汜水县试,比的是才学高低,可不是比谁与少府有旧!
你不服!?好,我倒要听听你进学区区一月有余,到底跟着少府学到了多少真才实学!?”
谢直嘿嘿一笑。
“谢某不才,追随王师短短月余,自然难以习得王师才学之万一……
不过呢,才学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主考官喜欢你就是好,主考官不喜欢你就是不好,既然县尊点中了你为第一,就当你才学比谢某强些又能如何,谁又来和你做这些口舌之争呢?”
听了他这么说,不光杨龟寿,就是刘县令也迷了,你不是不服吗,怎么这就认了?可你要是认了,何必还把不服挂在嘴边上?
杨龟寿黑着一张脸问道:“谢直,你到底要干什么?”
谢直冲着上座的刘县令和王昌龄一叉手。
“三郎不服者,非是杨龟寿之诗赋,而是不服杨龟寿为何能参加我汜水县试!”
一句话出口把所有人都震了一震,啥意思这是?外乡人都能来汜水参加县试,结果土生土长的杨龟寿到时考不了?这是什么道理?
谢直冷冷一笑,朗声说道:
“我大唐令有云,各州县按年分别贡举,贡举之人须方正清循、身家清白,参加省试之时还要具保。
具保是何内容?便是德行无亏。
其中,德,自然是品德。
至于行么……起码也不能身有案件未结!”
谢直说完,冷冷地看着杨龟寿。
“敢问县尊,杨龟寿身上还背着官司,如何就能参加我汜水县的县试?”
此言一出,杨龟寿顿时脸色大变。
“你……你……血口喷人!”
谢直冷冷一笑,不再说话。
刘县令也有点懵,刚要开口,却见法房文吏张喜急匆匆地步入二堂……
他也是突然意识到了不对。
刘县令就算是心中有所求这才露了破绽,但是这个人也绝对不会傻,放到后世也是堂堂一县之长,最起码比一般人聪明很多,他能看不出眼前的这种局势?不可能啊,所以,他知道即便出现臆想中最糟糕的局势,也是有恃无恐,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底气?
“够了!都闭嘴!”
刘县令又是一声断喝,结束了二堂之上的争吵。
“就你们这样的,还敢妄称我汜水的青年才俊?简直井底之蛙!
于诚,我来问你,我大唐律、令、格、式之中,哪一条哪一款不允许异地科考?”
于诚讷讷不得言。
谢直也是一愣,仔细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大唐律法,还真没有这一条!
“法不禁止即可行!
我看谁还敢咆哮公堂!真当我这个七品百里侯打不得你板子么!?”
众学子听了,纷纷敢怒不敢言。
刘县令见压住了众多学子的激愤,态度也渐渐缓和了下来,故作痛心疾首状,对众人说道:
“你们这些学子啊,还是阅历太浅,就知道盯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就不能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刘子轩的才华你们也都看到了,他通过汜水县试之后,一旦科场折桂,是不是帮着汜水名扬天下?到了那时候,自有数不尽的学子前来求学,自然也能吸引众多名师前来汜水任教,一来一回,你们想想,我汜水文华昌盛岂不是指日可待?”
二堂之上的学子们,全被他这种似是而非的道理绕晕了,听着好像有点道理,却又觉得哪里不对。
刘县令却不给他们好好琢磨的机会,转向了王昌龄。
“少府久在长安,可知同华二州之故事?”
王昌龄点点头,虽然脸色不好看,却也不得不如实说道:“同华二州文华昌盛,多年以来,乡贡榜首都会得中进士,就因如此,我大唐才子蜂拥而至,全都在同华二州参加县试、府试,久而久之,同华二州的文华更是昌盛得不得了,据闻,前些年华州榜首进士科落第,华州刺史衙门竟然直接行文京兆府,质问华州榜首因何落第……”
刘县令转向二堂之上的学子,“都听清楚了?异地科考又能如何,我就是要把汜水打造成河南府的同华二州!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汜水一县的文华昌盛……”
谢直都懒得听他后面的胡话了,这个理由,简直让人嗤之以鼻,还文化昌盛?你怎么不说同华二州的本地学子多糟心呢?科考资源被外来人口大量侵占,年年榜首都是外地人,丢人不?里子面子丢了个干干净净!
不过他弄明白刘县令到底是怎么想的了,他最大的底气,便是——法不禁止即可行!
法律上,钻空子。
道德上,站在全县的高度上强调文化昌盛。
利益上,和县中大户暗中达成协议。
还真是面面俱到啊。
只不过……
叮。
谢直脑海之中又是一声脆响。
他一看,顿时通透了,刘县尊,你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
不过他并没有贸然开口,出手伤人,自然要一击必杀才好,而他现在身边站着数不清的汜水大户,要想破坏刘县令的谋划,首先第一步,自然是先把他们的同盟拆了为好。
就在此时,刘县令一番似是而非的演讲已然说完,说得县中学子懵懵懂懂,却再也没人开口了。
刘县令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开口问道:
“可还有人不服?”
谢直挺身而出、昂首而立,“谢直不服!”
刘县令恨不得咬死他,合着我刚才的话都白说了啊?
“谢三郎,你却因何不服!?论才学,你的诗赋不及刘子轩,论进学,你不过进学一月有余,你还不服?来,说明白了,为何不服?今天你要是说不清楚,别怪我把你轰出县衙!”
谢直一笑,别着急,还没到不服刘子轩的时候,对着上座的刘县令一叉手。
“县尊误会了,谢直不服,乃是不服杨龟寿!”
“哦……?”刘县令一听不是针对自家侄子,火气顿时消了一半,看了谢直一眼,又看了看杨龟寿,按照他和杨家之间的约定,这种时候,他这个县尊应当站出来为杨龟寿美言几句才对,不过他又看了看一直沉默不语的侄子,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他堂堂一县之尊和县中富户达成交易,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刘家后裔的前程,如今刚把县中学子的群情激奋压下去,如果再开口替杨龟寿出面,会不会节外生枝?
一念至此,刘县令,没说话。
杨龟寿却不干了。
“谢直!你敢不服!?
这里是县衙,不是你舅舅的驿站!
今天乃是汜水县试,比的是才学高低,可不是比谁与少府有旧!
你不服!?好,我倒要听听你进学区区一月有余,到底跟着少府学到了多少真才实学!?”
谢直嘿嘿一笑。
“谢某不才,追随王师短短月余,自然难以习得王师才学之万一……
不过呢,才学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主考官喜欢你就是好,主考官不喜欢你就是不好,既然县尊点中了你为第一,就当你才学比谢某强些又能如何,谁又来和你做这些口舌之争呢?”
听了他这么说,不光杨龟寿,就是刘县令也迷了,你不是不服吗,怎么这就认了?可你要是认了,何必还把不服挂在嘴边上?
杨龟寿黑着一张脸问道:“谢直,你到底要干什么?”
谢直冲着上座的刘县令和王昌龄一叉手。
“三郎不服者,非是杨龟寿之诗赋,而是不服杨龟寿为何能参加我汜水县试!”
一句话出口把所有人都震了一震,啥意思这是?外乡人都能来汜水参加县试,结果土生土长的杨龟寿到时考不了?这是什么道理?
谢直冷冷一笑,朗声说道:
“我大唐令有云,各州县按年分别贡举,贡举之人须方正清循、身家清白,参加省试之时还要具保。
具保是何内容?便是德行无亏。
其中,德,自然是品德。
至于行么……起码也不能身有案件未结!”
谢直说完,冷冷地看着杨龟寿。
“敢问县尊,杨龟寿身上还背着官司,如何就能参加我汜水县的县试?”
此言一出,杨龟寿顿时脸色大变。
“你……你……血口喷人!”
谢直冷冷一笑,不再说话。
刘县令也有点懵,刚要开口,却见法房文吏张喜急匆匆地步入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