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史载吕后九年元月五,常朝。
其实早在临近正月的时候,刘弘就曾考虑过改元,不过只考虑了不到三秒,刘弘便打消了这个打算。
首先,改元元年,对陈平一党的刺激,绝对会比飞狐军出现在长安城外更加剧烈!
在这个局势逐渐明朗,起码在刘弘看来明朗了许多的现在,刘弘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改元之事,将已经煮了七成熟的陈平等青蛙众给吓醒。
再者,改元也会牵扯到历法问题——此时的一年,是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末的。
也就是说,早在九月份吕后驾崩,十月一日原主没有改元元年,后来刘恒也未能如历史上般登上皇位开始,今年,就注定将成为历史上本不存在的‘汉高后九年’。
对此,刘弘表示并没有什么感觉,反倒是奉常刘不疑意见非常大;刘不疑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其实这件事在刘弘看来,就是吕后留下的烂账。
早在八年前,刘弘地便宜老哥,即前少帝刘恭登基后的第一个十月,就已经该按照传统,改元新帝元年了。
但身为政权实际掌控者的吕后非但没有如此,甚至身为前少帝祖母,在前少帝已经登基为帝的情况下,却不改称太皇太后,而仍旧称为皇太后。
前少帝如此,原主后少帝自然也逃不过没有年号的悲惨命运;这就导致在历史上,公元前195年-前188年被称为汉孝惠年间,而前少帝在位的前188至前184年,以及后少帝在位的前184至180年,被史学家统称为‘汉高后年’。
原本的历史上,今年,也就是公元前179年,本该是汉太宗孝文皇帝前元元年;但刘弘地到来,非但让刘恒失去了成为汉太宗的机会,还让吕后在历史上的政治岁月延长了一年——汉高后九年。
一想到将来太史公提笔,在史记中写下‘高后八年,高后崩;高后九年,孝x皇帝巴拉巴拉’的桥段,刘弘就觉得忍俊不禁。
不过无论刘不疑怎么委屈,刘弘都表示非常无感。
改元元年,除了宣示刘弘正式成为将要载入史册的皇帝之外,能给刘弘带来半毛钱的好处吗?
根本就是赤裸裸的面子工程嘛!
如果改不改元都没有影响,刘弘倒也不介意改一下,占据一个大义名分,为自己的合法性增添一丝砝码;但在现在,陈平周勃还站着喘气儿的时间点,刘弘着实没必要为了个名头,将逐步落入掌控之中的政治斗争,演变为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
——打来打去,死的都是汉人,死的都是汉军;无论输赢,刘弘血亏啊!
如果陈平周勃等人带着北军,跟刘弘率领的飞狐军干一仗,即便刘弘最终赢了,那损失的,还是汉室编制内的北军,以及部分飞狐军。
也就是说,但凡发生武装冲突,刘弘就将面临陈平一党‘用刘弘地兵打刘弘’的尴尬局面。
虽说北军已经被刘弘记上了小本本,亲密程度远不及南营的飞狐军和南军,但归根结底,北军还是汉室的军队!
对身为皇帝的刘弘而言,北军依旧是刘弘地兵!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边有损失,刘弘都会痛——这么些个兵,留着打匈奴人不香吗?
如果说,之前刘弘竭尽全力的避免双方发生武装冲突,是没有必胜把握的话,那现在,刘弘则是想以最小的代价,了结陈平周勃等人。
——能用嘴说死,何必动手呢?
后世诸葛丞相做的就很好嘛!
而刘弘之所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收获如此巨大的信心,甚至已经有资格去考虑为了胜利,自己怎么样才能少付出些代价···
这一切的原因,都浅显直接的摆在了刘弘面前,未央宫宣室殿殿堂之上。
西汉与其他封建朝代最大的一处不同,便是西汉开国初,朝堂几乎没有文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
无论是开国十八功臣,还是刘邦前前后后册封的十七位异性诸侯王、一百四十三位列候,都与文人阶级扯不上什么关系。
汉初,几乎每一个爬上高位的勋贵,无不是靠着实打实的战功,毋庸置疑的彪悍战绩,而得到高官厚禄。
所以,西汉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前一秒还在战场上厮杀的将军,下一秒就能安坐于庙堂处理政事,甚至于吟诗作赋!
而昨天还在长安有司打着政治排球赛的‘文官’,也同样能在国家有难时争先恐后的请命出征,摇身一变,成为威武霸气的将军。
这,便是西汉强大军事实力最真实的写照——汉室官员,没有一个软脚蟹!
谁能想象到在历史上贵为帝师,为景帝奉上削藩策的御史大夫晁错,其生前的常朝,基本都是在拳打丞相申屠嘉、脚踢魏其侯窦婴;头顶少府令刘舍,牙咬太常卿袁盎中度过?
就连史书上被赞为‘计相’,传闻数学造诣颇高的张苍,也是凭借着军功得封北平侯,甚至到了一百岁,还能有力气传宗接代的猛男!
所以,文能下马安邦,武能上马治军,才是汉室官员最真实的写照。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汉室,非彻候不得为相!
而作为汉爵最高一级的彻候,根据刘邦留下的规矩:非有功,不得侯!
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刘弘所不用忌惮得祖制里,绝对不包括这一条!
除此之外,还有刘邦那著名的约法三章,以及对勋臣功侯许下的‘山河永固,与国同休’的诺言。
这条祖制,就连权力巅峰时期的文帝刘恒,都无法轻易忽视——历史上,张苍在黄龙改元事件中被罢相,文帝左思右想,实在是无法从彻候中选出一个合格的丞相人选。
最终,文帝刘恒无奈的将身为关内侯的申屠嘉挑出来,上午恩封其为故安侯,下午再拜申屠嘉为相!
——就连历史上的刘恒,都只能通过这种近乎无赖的方式,规避这条祖制,便足以看出,武人在西汉初,具有怎样的政治地位。
可以说,一个没有从军经历的官员,无论如何有才华,都无法坐上高位;没有三五个首级记在档案里,根本就别想成为一县之主官!
才华横溢如贾谊,其入朝之后也无法避免被功臣勋贵排挤,指责其‘骤然贵幸,穷思弄权’;随后更是几度三番无缘中枢,落得抑郁而终的下场。
而贾谊贾长沙,唯一能被朝臣勋贵攻击的点,就是贾谊没有从军经历,‘根不正’‘苗不红’。
其实早在临近正月的时候,刘弘就曾考虑过改元,不过只考虑了不到三秒,刘弘便打消了这个打算。
首先,改元元年,对陈平一党的刺激,绝对会比飞狐军出现在长安城外更加剧烈!
在这个局势逐渐明朗,起码在刘弘看来明朗了许多的现在,刘弘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改元之事,将已经煮了七成熟的陈平等青蛙众给吓醒。
再者,改元也会牵扯到历法问题——此时的一年,是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末的。
也就是说,早在九月份吕后驾崩,十月一日原主没有改元元年,后来刘恒也未能如历史上般登上皇位开始,今年,就注定将成为历史上本不存在的‘汉高后九年’。
对此,刘弘表示并没有什么感觉,反倒是奉常刘不疑意见非常大;刘不疑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其实这件事在刘弘看来,就是吕后留下的烂账。
早在八年前,刘弘地便宜老哥,即前少帝刘恭登基后的第一个十月,就已经该按照传统,改元新帝元年了。
但身为政权实际掌控者的吕后非但没有如此,甚至身为前少帝祖母,在前少帝已经登基为帝的情况下,却不改称太皇太后,而仍旧称为皇太后。
前少帝如此,原主后少帝自然也逃不过没有年号的悲惨命运;这就导致在历史上,公元前195年-前188年被称为汉孝惠年间,而前少帝在位的前188至前184年,以及后少帝在位的前184至180年,被史学家统称为‘汉高后年’。
原本的历史上,今年,也就是公元前179年,本该是汉太宗孝文皇帝前元元年;但刘弘地到来,非但让刘恒失去了成为汉太宗的机会,还让吕后在历史上的政治岁月延长了一年——汉高后九年。
一想到将来太史公提笔,在史记中写下‘高后八年,高后崩;高后九年,孝x皇帝巴拉巴拉’的桥段,刘弘就觉得忍俊不禁。
不过无论刘不疑怎么委屈,刘弘都表示非常无感。
改元元年,除了宣示刘弘正式成为将要载入史册的皇帝之外,能给刘弘带来半毛钱的好处吗?
根本就是赤裸裸的面子工程嘛!
如果改不改元都没有影响,刘弘倒也不介意改一下,占据一个大义名分,为自己的合法性增添一丝砝码;但在现在,陈平周勃还站着喘气儿的时间点,刘弘着实没必要为了个名头,将逐步落入掌控之中的政治斗争,演变为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
——打来打去,死的都是汉人,死的都是汉军;无论输赢,刘弘血亏啊!
如果陈平周勃等人带着北军,跟刘弘率领的飞狐军干一仗,即便刘弘最终赢了,那损失的,还是汉室编制内的北军,以及部分飞狐军。
也就是说,但凡发生武装冲突,刘弘就将面临陈平一党‘用刘弘地兵打刘弘’的尴尬局面。
虽说北军已经被刘弘记上了小本本,亲密程度远不及南营的飞狐军和南军,但归根结底,北军还是汉室的军队!
对身为皇帝的刘弘而言,北军依旧是刘弘地兵!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边有损失,刘弘都会痛——这么些个兵,留着打匈奴人不香吗?
如果说,之前刘弘竭尽全力的避免双方发生武装冲突,是没有必胜把握的话,那现在,刘弘则是想以最小的代价,了结陈平周勃等人。
——能用嘴说死,何必动手呢?
后世诸葛丞相做的就很好嘛!
而刘弘之所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收获如此巨大的信心,甚至已经有资格去考虑为了胜利,自己怎么样才能少付出些代价···
这一切的原因,都浅显直接的摆在了刘弘面前,未央宫宣室殿殿堂之上。
西汉与其他封建朝代最大的一处不同,便是西汉开国初,朝堂几乎没有文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
无论是开国十八功臣,还是刘邦前前后后册封的十七位异性诸侯王、一百四十三位列候,都与文人阶级扯不上什么关系。
汉初,几乎每一个爬上高位的勋贵,无不是靠着实打实的战功,毋庸置疑的彪悍战绩,而得到高官厚禄。
所以,西汉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前一秒还在战场上厮杀的将军,下一秒就能安坐于庙堂处理政事,甚至于吟诗作赋!
而昨天还在长安有司打着政治排球赛的‘文官’,也同样能在国家有难时争先恐后的请命出征,摇身一变,成为威武霸气的将军。
这,便是西汉强大军事实力最真实的写照——汉室官员,没有一个软脚蟹!
谁能想象到在历史上贵为帝师,为景帝奉上削藩策的御史大夫晁错,其生前的常朝,基本都是在拳打丞相申屠嘉、脚踢魏其侯窦婴;头顶少府令刘舍,牙咬太常卿袁盎中度过?
就连史书上被赞为‘计相’,传闻数学造诣颇高的张苍,也是凭借着军功得封北平侯,甚至到了一百岁,还能有力气传宗接代的猛男!
所以,文能下马安邦,武能上马治军,才是汉室官员最真实的写照。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汉室,非彻候不得为相!
而作为汉爵最高一级的彻候,根据刘邦留下的规矩:非有功,不得侯!
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刘弘所不用忌惮得祖制里,绝对不包括这一条!
除此之外,还有刘邦那著名的约法三章,以及对勋臣功侯许下的‘山河永固,与国同休’的诺言。
这条祖制,就连权力巅峰时期的文帝刘恒,都无法轻易忽视——历史上,张苍在黄龙改元事件中被罢相,文帝左思右想,实在是无法从彻候中选出一个合格的丞相人选。
最终,文帝刘恒无奈的将身为关内侯的申屠嘉挑出来,上午恩封其为故安侯,下午再拜申屠嘉为相!
——就连历史上的刘恒,都只能通过这种近乎无赖的方式,规避这条祖制,便足以看出,武人在西汉初,具有怎样的政治地位。
可以说,一个没有从军经历的官员,无论如何有才华,都无法坐上高位;没有三五个首级记在档案里,根本就别想成为一县之主官!
才华横溢如贾谊,其入朝之后也无法避免被功臣勋贵排挤,指责其‘骤然贵幸,穷思弄权’;随后更是几度三番无缘中枢,落得抑郁而终的下场。
而贾谊贾长沙,唯一能被朝臣勋贵攻击的点,就是贾谊没有从军经历,‘根不正’‘苗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