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田冀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一次性就将下层百姓的晋升渠道打通。
军功晋升制虽然对现在很适用,但是,以杀人为核心的晋升通道,在和平年代就难以为继。所以,军功晋升,这仅仅是,也应该是正常晋升渠道的补充,而不是全部。
正常的晋升,应该以个人的能力为根本,包括勇武、练兵、统兵、治理地方、测算,甚至还包括专业技能在内,以能力作为考核标准,然后进行相对客观的考核,用考举的办法,而不是用推举。
这样,才能避免各地大夫凭自己的喜恶推荐人才。
只是,这种大规模的考举,在天下各国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齐国以黄老之术治国,虽然各种思潮在齐国层出不穷,但是国人能否接受,尚未可知。而且,老子曾云: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此外,这种考举制,还动了朝中重臣以及各地大夫举荐贤才的权利,群臣怎么想,还不知道。
关于这个想法,他之前只与推崇博选的太傅鹖冠子提过两句,并取得了鹖冠子的支持。但其他大臣,他还没有说。
在他已经决定推行此事之后,就需要更多的大臣支持。
而齐国朝中,信奉黄老之术的大臣数量最多,其次便是儒家的人,再次是墨家。
道家那边,有鹖冠子为他鼓吹,这个他不担心。儒家这边,他挑选的主事人,便是信奉儒家,在学宫儒家地位很高,同时精通道法两家的荀子。
若是有荀子支持,那儒家那边就会成为臂助。毕竟,各国之中,便是儒家的人最先在魏国展开变法,现在儒家可是一点也呆板守旧。
至于墨家那边,墨家主张尚贤,而且墨家学说最专制,号召天下人听君王,墨家的人也一定会支持他的。
所以···
此时,田冀看着荀子道:“先生,各地大夫举荐一事,虽然是一个补充,但是,自从寡人即位以来,接连四次举荐之后,寡人发现其中有两个问题。
其一,是各地大夫只能举荐自己认可的人才,但是,对于那些与自己想法相左的人才,各地大夫就难以认可。是以,各地大夫厌恶的、冷漠的、不喜的人才,就都将被忽视。
其二,是各地大夫管理方圆数十里的地盘,难以接触所有有才能的人。
故,出于这些考虑,寡人打算改变举荐制度,转变为自荐制度。”
“自荐。”荀况一愣,迟疑的看着齐王道:“大王,若是人人自荐,恐司徒还有各地官员全都不胜其扰。”
田冀点头道:“不错,寡人也有此担忧,所以,寡人每县每年只准许五人在年末的时候前来自荐。而自荐的五人,必须通过各地的前期筛选与考核,其中,只需要自荐者能精通一门学说,便能通过筛选参与各县举行的考核,而只有参与考核的前五名,才有资格来临淄司徒府自荐。”
荀况一听,心中一动。
儒墨两家号称是当今天下两大显学,齐魏鲁三国的儒家子弟甚多,单是在齐国的儒家门人,就不比道家的门人少。
但是,因为齐国信奉黄老之学,所以儒家在齐国一直遭到排斥。又因为齐国各地每年举荐的人少,导致齐国的名额大都被道家的门人占据了。
若是准许学子自荐,让儒家的人与道家的人能相对公平的竞争,这对儒家而言,绝对是一个重大利好。
想着,荀况立即拱手道:“大王的设想果然比让各地大夫举荐要好,只是,臣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如何考核。
如今天下学派甚多,学宫中有大贤八十余人(有大夫俸禄的人),讲学教授弟子的人有千余人,号称有诸子百家。
各家学说各不相同,甚至还有许多学说截然相反,但是却各说各有理,甚至还能自圆自说。如此,当不同的学说出现在各地大夫与士师面前,如何进行排名?”
田冀闻言,已经知道荀子对考核制度是极为赞同的,甚至也代表整个儒家对此事也是赞同的,如此,齐国两大学派就稳了。
想着,田冀笑着看向荀况道:“先生,这个问题就需要诸卿与各家诸子一起讨论了。”
荀况听到是各家诸子也参与讨论,心中顿时更是激动。
若是让道家那一批宗师确定考核排名的标准,那么,那些宗师肯定会制定出偏向道家的标准,比如以道家经典出题。可是,若是让各家诸子都参与进去,那道家的人就变成少数派了。
如此,考核标准必定就会相对公平一些,对诸子百家都不会明显偏向。
公平竞争,儒家的人也不怕任何人。
想着,荀况立即赞道:“大王英明。”
此时,田冀又沉吟道:“先生,对于自荐考核一事,事关重大,寡人担心群臣会因为未知而反对,所以···”
说着,田冀立即看向荀况,沉默不语。
荀况见此,立即会意,应道:“大王,臣与大士赞子交好,稍后臣就去拜访赞子。”
不久,荀况出,田冀又请来齐墨首领田系,然后将自荐考核的事情对田系一说。
田系一听,顿时心神震动。
跟儒家的有教无类不同,儒家的弟子不仅有天赋好的平民、穷人,还有许多贵族子弟,甚至,魏国那边的儒家,教授的十之七八都是贵族子弟,所以儒家在各国顶层传播的极好。
而作为与儒家并列的显学,则因为墨家的准则,而导致各国贵族信奉墨家学说的人,远没有儒家的人多。所以,墨者大都来自下层,多商人、工匠、游侠。
如果说齐国原本的举荐制度,每次都有那么一批人是儒者,那么,墨者就非常尴尬,因为每次都少有墨者。
齐国真正的顶级墨者,要么在学宫教授弟子,要么已经在齐国出仕,值得培养的墨者也大都在学宫重,而各地的墨者,几乎少有能得到各地大夫认可的。
所以,之前的举荐制度,对于墨家是很吃亏的。
若是自荐···不管怎么说,本来几乎没有机会的,现在有机会了,故,墨家占大便宜了。
想着,田系略显兴奋的挥了挥独臂,激动的道:“大王,尚贤是我墨者的一贯主张,现在大王打算让各地贤者自荐,臣代表齐鲁宋等地的墨者,强烈支持大王的决定。”
田冀闻言,笑道:“善。”
军功晋升制虽然对现在很适用,但是,以杀人为核心的晋升通道,在和平年代就难以为继。所以,军功晋升,这仅仅是,也应该是正常晋升渠道的补充,而不是全部。
正常的晋升,应该以个人的能力为根本,包括勇武、练兵、统兵、治理地方、测算,甚至还包括专业技能在内,以能力作为考核标准,然后进行相对客观的考核,用考举的办法,而不是用推举。
这样,才能避免各地大夫凭自己的喜恶推荐人才。
只是,这种大规模的考举,在天下各国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齐国以黄老之术治国,虽然各种思潮在齐国层出不穷,但是国人能否接受,尚未可知。而且,老子曾云: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此外,这种考举制,还动了朝中重臣以及各地大夫举荐贤才的权利,群臣怎么想,还不知道。
关于这个想法,他之前只与推崇博选的太傅鹖冠子提过两句,并取得了鹖冠子的支持。但其他大臣,他还没有说。
在他已经决定推行此事之后,就需要更多的大臣支持。
而齐国朝中,信奉黄老之术的大臣数量最多,其次便是儒家的人,再次是墨家。
道家那边,有鹖冠子为他鼓吹,这个他不担心。儒家这边,他挑选的主事人,便是信奉儒家,在学宫儒家地位很高,同时精通道法两家的荀子。
若是有荀子支持,那儒家那边就会成为臂助。毕竟,各国之中,便是儒家的人最先在魏国展开变法,现在儒家可是一点也呆板守旧。
至于墨家那边,墨家主张尚贤,而且墨家学说最专制,号召天下人听君王,墨家的人也一定会支持他的。
所以···
此时,田冀看着荀子道:“先生,各地大夫举荐一事,虽然是一个补充,但是,自从寡人即位以来,接连四次举荐之后,寡人发现其中有两个问题。
其一,是各地大夫只能举荐自己认可的人才,但是,对于那些与自己想法相左的人才,各地大夫就难以认可。是以,各地大夫厌恶的、冷漠的、不喜的人才,就都将被忽视。
其二,是各地大夫管理方圆数十里的地盘,难以接触所有有才能的人。
故,出于这些考虑,寡人打算改变举荐制度,转变为自荐制度。”
“自荐。”荀况一愣,迟疑的看着齐王道:“大王,若是人人自荐,恐司徒还有各地官员全都不胜其扰。”
田冀点头道:“不错,寡人也有此担忧,所以,寡人每县每年只准许五人在年末的时候前来自荐。而自荐的五人,必须通过各地的前期筛选与考核,其中,只需要自荐者能精通一门学说,便能通过筛选参与各县举行的考核,而只有参与考核的前五名,才有资格来临淄司徒府自荐。”
荀况一听,心中一动。
儒墨两家号称是当今天下两大显学,齐魏鲁三国的儒家子弟甚多,单是在齐国的儒家门人,就不比道家的门人少。
但是,因为齐国信奉黄老之学,所以儒家在齐国一直遭到排斥。又因为齐国各地每年举荐的人少,导致齐国的名额大都被道家的门人占据了。
若是准许学子自荐,让儒家的人与道家的人能相对公平的竞争,这对儒家而言,绝对是一个重大利好。
想着,荀况立即拱手道:“大王的设想果然比让各地大夫举荐要好,只是,臣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如何考核。
如今天下学派甚多,学宫中有大贤八十余人(有大夫俸禄的人),讲学教授弟子的人有千余人,号称有诸子百家。
各家学说各不相同,甚至还有许多学说截然相反,但是却各说各有理,甚至还能自圆自说。如此,当不同的学说出现在各地大夫与士师面前,如何进行排名?”
田冀闻言,已经知道荀子对考核制度是极为赞同的,甚至也代表整个儒家对此事也是赞同的,如此,齐国两大学派就稳了。
想着,田冀笑着看向荀况道:“先生,这个问题就需要诸卿与各家诸子一起讨论了。”
荀况听到是各家诸子也参与讨论,心中顿时更是激动。
若是让道家那一批宗师确定考核排名的标准,那么,那些宗师肯定会制定出偏向道家的标准,比如以道家经典出题。可是,若是让各家诸子都参与进去,那道家的人就变成少数派了。
如此,考核标准必定就会相对公平一些,对诸子百家都不会明显偏向。
公平竞争,儒家的人也不怕任何人。
想着,荀况立即赞道:“大王英明。”
此时,田冀又沉吟道:“先生,对于自荐考核一事,事关重大,寡人担心群臣会因为未知而反对,所以···”
说着,田冀立即看向荀况,沉默不语。
荀况见此,立即会意,应道:“大王,臣与大士赞子交好,稍后臣就去拜访赞子。”
不久,荀况出,田冀又请来齐墨首领田系,然后将自荐考核的事情对田系一说。
田系一听,顿时心神震动。
跟儒家的有教无类不同,儒家的弟子不仅有天赋好的平民、穷人,还有许多贵族子弟,甚至,魏国那边的儒家,教授的十之七八都是贵族子弟,所以儒家在各国顶层传播的极好。
而作为与儒家并列的显学,则因为墨家的准则,而导致各国贵族信奉墨家学说的人,远没有儒家的人多。所以,墨者大都来自下层,多商人、工匠、游侠。
如果说齐国原本的举荐制度,每次都有那么一批人是儒者,那么,墨者就非常尴尬,因为每次都少有墨者。
齐国真正的顶级墨者,要么在学宫教授弟子,要么已经在齐国出仕,值得培养的墨者也大都在学宫重,而各地的墨者,几乎少有能得到各地大夫认可的。
所以,之前的举荐制度,对于墨家是很吃亏的。
若是自荐···不管怎么说,本来几乎没有机会的,现在有机会了,故,墨家占大便宜了。
想着,田系略显兴奋的挥了挥独臂,激动的道:“大王,尚贤是我墨者的一贯主张,现在大王打算让各地贤者自荐,臣代表齐鲁宋等地的墨者,强烈支持大王的决定。”
田冀闻言,笑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