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津钢铁厂和相关产业虽以林文理为实质上的领导者,但是苏家的大旗也不可能就此丢下不管。更不用说财政权与人事权,这位林总经理可是半点也不沾。</p>
所以固定时间向领导报到近期进度,可是林文理的良好习惯之一。特别是做好帐的账本,可是要送呈给徐夫人审阅的。</p>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林文理连作帐这一块都不想管,而是让徐夫人带着苏家账房去作。</p>
但是当铺子铺开之后,涉及到税金与利润问题,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徐夫人作的帐不尽如人意。林文理干脆把帐拿回来自己作,然后送徐夫人复审。</p>
其实这些事情应该在白天的’上班’时间来做,但因为报告时间的长短很难预估,所以苏家老爷要求晚上这段比较自由的时间来回报,而且还带着夫人一起听。</p>
假如只是林文理单方面报告,他倒是有办法控制时间。但禁不住苏老爷有时会提出问题,可能跟经营有关,可能跟专业知识有关。</p>
这个部分要讲解到明白,时间就很难打算了。所以林文理不得不接受晚上加班这种行为。</p>
是说到了管理层,几乎都是责任制了,没办法咬着工时制的规矩不放。所以有时薪水领得比别人多,还是有些心酸的。</p>
不过今天听报告的两人明显不在状况。他们放过了林文理,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出问题,这样的行为十分不正常。</p>
所以在最后,林文理难得地多问了一句:”老爷,我的报告有什么问题吗?”</p>
苏家老爷和自己的夫人交流了一下视线,说道:”文理呀,我觉得你接触到的事物,也不完全是属于普通人的层面。所以有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行吗?”</p>
林文理虽被收为门客,但主要还是为钢铁厂相关事务而来,并不是为了那些怪力乱神的事情。所以苏家老爷想问这方面的意见时,他还是挺谨慎的。</p>
”老爷请说。”林文理当然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一没必要,二来太麻烦的话,事后拒绝就好。连听都不听,这样的表现太过不长眼了。</p>
”事关小女,详情听说。”苏涣便将白天的情形说了一遍。</p>
之所以不隐瞒,当然是因为没必要。因为之后大家都可以看得到,眼前不过是提早告诉林文理而已。</p>
”总之老爷担心的是,大小姐因为亲近佛门,出家去了,是吧?”林文理总结道。</p>
虽然这对夫妻有儿子在,但孩子也只两个,的确不太能接受女孩儿跑去出家。那怕还是有儿子能继承家业也一样。</p>
林文理却没办法用’你女儿有上辈子记忆’这样的说法,去说服苏家老爷。因为这种事情还真不好向对方说。</p>
要是让苏家老爷跟徐夫人知道了,光一个问题,就能叫这对夫妻愁白了头。那就是对苏家姑娘而言,是上辈子的爹娘亲,还是这辈子的爹娘亲?</p>
本来父母就只会有一套,没办法做比较。什么养父养母、师父师母,这些都跟亲生的不太一样,各有各的说道。</p>
但假如亲生父母有两套的话,局中人难免会有患得患失的情绪。这种情形,愈是亲近,愈难跳脱出泥淖来。</p>
再加上林文理也不好解释,自己为什么知道这种事情。所以要做判断,能用上的条件就只能是那些已经公开的事情。太过隐密的情形,只能当作不知道。</p>
在这样的限制下,林文理倒也不是没主意。他很快就向苏涣说道:”老爷,既然你担心大小姐过度亲近佛门,只要有另一个更吸引她的目标,这不就好了。”</p>
苏涣一叹,说:”道理是这个道理,我也明白。但我上哪儿找这样的目标呢?”</p>
”大小姐七岁满了吗?”</p>
徐夫人这时说道:”茵儿的生辰,也就这几日了。”</p>
”那么送大小姐进学可好?”</p>
林文理这一问,反倒让夫妻俩有些不明白。苏涣问道:”进学?不是很早以前,就开始盯着他们的功课了嘛。”</p>
虽然没有盯得很紧,但苏家终究是诗书传家,很早就开始幼儿的启蒙教育,并且教导规矩。当他们家的孩子,没有那种整日抓鸡辗狗的快乐童年。</p>
”我说的不是这个。”林文理摇摇头,又说起了件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记得蔡县长在县城可是有办公学。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程度的孩子分开来教。”</p>
这桩可是蔡镛十分重视的政绩,苏涣当然有印象。虽然有不少富商或乡绅子弟被送进公学,但苏涣可从没想过让自己的孩子过去。</p>try{ggauto();} catch(ex){}
他可是公认的大儒啊,大儒。这世间做学问的,除非是汉学以外的学问,否则能够把他驳到哑口无言的人可没有多少。</p>
对于苏家老爷自负的表情,林文理这个人精又怎么可能分辨不出来。他笑着说道:”老爷,我可以明白你的想法。假如只是要教孩子,我相信找不到多少比你更有学问的人。</p>
”要是想练武,也有苏灿老爷子的关系在。就算是想学西学的学问,想必你也能找到名师来传授。但是我觉得这个公学,可不只是个做学问的地方而已。”</p>
徐卿反应没那么快,疑惑地问道:”不是做学问的地方,那公学还能做什么?”</p>
反倒苏涣像是抓到一点想法,正琢磨着,还没想出完整的一套来。</p>
对于这种事情,完全不需要等别人自己悟出来,林文理直接揭晓答案,说道:”这个公学,蔡县长虽然放了不少西学的知识在里面,其实也就是启蒙的水平而已。</p>
”若只是做学问,天底下没有多少人强得过老爷。但是公学中,大小姐可是会有一群年纪跟她差不多的同侪。</p>
”留在家里,她能接触到的也就小丽一个小跟班而已,顶多再加上那两个倒霉弟弟,苏家的其他孩子都不敢亲近她。</p>
”要是去了公学,里头虽然有不少普通人家的孩子,但也有一些其他仕绅的公子小姐的。既然有些人的身分跟大小姐差不多,他们的态度就不会太过卑躬屈膝,这反而容易成为朋友。</p>
”大家都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人,当知道师长的影响力,很多时候都不如这些同侪。往大点说,就是身处的环境如何,也会影响一个人,所以昔日才有孟母三迁一说。</p>
”而且我个人觉得,与其鞭策大小姐做学问,修女德,不如让她多交一些朋友吧。有同龄的朋友在,佛门那套道理对小姑娘来说,可不一定好使。”</p>
林文理这么一说,苏徐夫妻俩就认真考虑了起来,随即认同了这个意见。比起长辈,成长的过程中,朋友占了更重要的地位。</p>
按照夫妻俩成长的经历,他们幼时所能结交到的朋友几乎没有。</p>
不是说各自的家族里面就没有其他孩子,而是朋友相交,首重’平等’。身分阶级的不同,让家里面遇得到的孩子都没办法跟他们真正的平等相处。</p>
就是苏茵之于纪丽,苏过之于纪宝,与其说纪姓小姊弟是朋友,不如说他们是小跟班。两边更像是主从关系。</p>
不论是苏涣或徐卿,都没想过要打破阶级的隔阂。像纪姓小姊弟如此亲近自家儿女的,要是主次不分,那未来问题更大。</p>
那么他们的朋友能从何处来?也就是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人。</p>
也许大家的身分背景不一定是相同阶级。但以老师为纽带,只要不刻意强调身分高低,是能够结交的。</p>
当然,论叙年这种事情是难免的。但只要被视为同辈人的话,大家的感情就是不一样。</p>
不过这种事情基本上都是在成年之后。</p>
附带一说,这个时代的大金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成年的年纪是几岁。女孩来月事,男孩行冠礼,就算是成年了。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普遍被认为是十二岁。</p>
对于塑造一个孩子三观最重要的启蒙阶段,有能力的家族基本都是自己来,不会把孩子送到公学或私塾之类的地方。顶多就是家学。</p>
徐卿是进了京师的女子大学堂,而苏涣则是考取功名后,拜入恩师门下,才各自认识了一些同门的师兄弟。</p>
这时的他们才真正拥有一群可视为朋友的君子之交,而年龄也都是十多、二十岁以上了。</p>
也就是说,不是苏徐两夫妻不知道这个方法,而是他们没想到要用在快满七岁的苏茵身上。</p>
那么要把孩子送到县城的公学吗?苏涣不自觉地忧心说道:”孩子年纪那么小,去了公学会不会被欺负呀?”</p>
”噗哧!”林文理很不合时宜地一笑,顿时吸引了苏家老爷与夫人的目光。</p>
连忙收敛自己的笑容,林文理说:”老爷,您与其担心大小姐去了公学之后被人欺负,不如担心她要是把别人家的孩子打坏了,你这边赔不赔得起。”</p>
好吧,这下子苏家老爷的愁容更深了。</p>
自家闺女的特别之处,就算自己想装瞎都没办法当作不知道。想起苏茵三岁那年,一脚踹断的桃树,苏家老爷就不觉得跟她同龄的孩子,有几个经得起这么折腾的。</p></div>
所以固定时间向领导报到近期进度,可是林文理的良好习惯之一。特别是做好帐的账本,可是要送呈给徐夫人审阅的。</p>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林文理连作帐这一块都不想管,而是让徐夫人带着苏家账房去作。</p>
但是当铺子铺开之后,涉及到税金与利润问题,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徐夫人作的帐不尽如人意。林文理干脆把帐拿回来自己作,然后送徐夫人复审。</p>
其实这些事情应该在白天的’上班’时间来做,但因为报告时间的长短很难预估,所以苏家老爷要求晚上这段比较自由的时间来回报,而且还带着夫人一起听。</p>
假如只是林文理单方面报告,他倒是有办法控制时间。但禁不住苏老爷有时会提出问题,可能跟经营有关,可能跟专业知识有关。</p>
这个部分要讲解到明白,时间就很难打算了。所以林文理不得不接受晚上加班这种行为。</p>
是说到了管理层,几乎都是责任制了,没办法咬着工时制的规矩不放。所以有时薪水领得比别人多,还是有些心酸的。</p>
不过今天听报告的两人明显不在状况。他们放过了林文理,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出问题,这样的行为十分不正常。</p>
所以在最后,林文理难得地多问了一句:”老爷,我的报告有什么问题吗?”</p>
苏家老爷和自己的夫人交流了一下视线,说道:”文理呀,我觉得你接触到的事物,也不完全是属于普通人的层面。所以有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行吗?”</p>
林文理虽被收为门客,但主要还是为钢铁厂相关事务而来,并不是为了那些怪力乱神的事情。所以苏家老爷想问这方面的意见时,他还是挺谨慎的。</p>
”老爷请说。”林文理当然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一没必要,二来太麻烦的话,事后拒绝就好。连听都不听,这样的表现太过不长眼了。</p>
”事关小女,详情听说。”苏涣便将白天的情形说了一遍。</p>
之所以不隐瞒,当然是因为没必要。因为之后大家都可以看得到,眼前不过是提早告诉林文理而已。</p>
”总之老爷担心的是,大小姐因为亲近佛门,出家去了,是吧?”林文理总结道。</p>
虽然这对夫妻有儿子在,但孩子也只两个,的确不太能接受女孩儿跑去出家。那怕还是有儿子能继承家业也一样。</p>
林文理却没办法用’你女儿有上辈子记忆’这样的说法,去说服苏家老爷。因为这种事情还真不好向对方说。</p>
要是让苏家老爷跟徐夫人知道了,光一个问题,就能叫这对夫妻愁白了头。那就是对苏家姑娘而言,是上辈子的爹娘亲,还是这辈子的爹娘亲?</p>
本来父母就只会有一套,没办法做比较。什么养父养母、师父师母,这些都跟亲生的不太一样,各有各的说道。</p>
但假如亲生父母有两套的话,局中人难免会有患得患失的情绪。这种情形,愈是亲近,愈难跳脱出泥淖来。</p>
再加上林文理也不好解释,自己为什么知道这种事情。所以要做判断,能用上的条件就只能是那些已经公开的事情。太过隐密的情形,只能当作不知道。</p>
在这样的限制下,林文理倒也不是没主意。他很快就向苏涣说道:”老爷,既然你担心大小姐过度亲近佛门,只要有另一个更吸引她的目标,这不就好了。”</p>
苏涣一叹,说:”道理是这个道理,我也明白。但我上哪儿找这样的目标呢?”</p>
”大小姐七岁满了吗?”</p>
徐夫人这时说道:”茵儿的生辰,也就这几日了。”</p>
”那么送大小姐进学可好?”</p>
林文理这一问,反倒让夫妻俩有些不明白。苏涣问道:”进学?不是很早以前,就开始盯着他们的功课了嘛。”</p>
虽然没有盯得很紧,但苏家终究是诗书传家,很早就开始幼儿的启蒙教育,并且教导规矩。当他们家的孩子,没有那种整日抓鸡辗狗的快乐童年。</p>
”我说的不是这个。”林文理摇摇头,又说起了件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记得蔡县长在县城可是有办公学。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程度的孩子分开来教。”</p>
这桩可是蔡镛十分重视的政绩,苏涣当然有印象。虽然有不少富商或乡绅子弟被送进公学,但苏涣可从没想过让自己的孩子过去。</p>try{ggauto();} catch(ex){}
他可是公认的大儒啊,大儒。这世间做学问的,除非是汉学以外的学问,否则能够把他驳到哑口无言的人可没有多少。</p>
对于苏家老爷自负的表情,林文理这个人精又怎么可能分辨不出来。他笑着说道:”老爷,我可以明白你的想法。假如只是要教孩子,我相信找不到多少比你更有学问的人。</p>
”要是想练武,也有苏灿老爷子的关系在。就算是想学西学的学问,想必你也能找到名师来传授。但是我觉得这个公学,可不只是个做学问的地方而已。”</p>
徐卿反应没那么快,疑惑地问道:”不是做学问的地方,那公学还能做什么?”</p>
反倒苏涣像是抓到一点想法,正琢磨着,还没想出完整的一套来。</p>
对于这种事情,完全不需要等别人自己悟出来,林文理直接揭晓答案,说道:”这个公学,蔡县长虽然放了不少西学的知识在里面,其实也就是启蒙的水平而已。</p>
”若只是做学问,天底下没有多少人强得过老爷。但是公学中,大小姐可是会有一群年纪跟她差不多的同侪。</p>
”留在家里,她能接触到的也就小丽一个小跟班而已,顶多再加上那两个倒霉弟弟,苏家的其他孩子都不敢亲近她。</p>
”要是去了公学,里头虽然有不少普通人家的孩子,但也有一些其他仕绅的公子小姐的。既然有些人的身分跟大小姐差不多,他们的态度就不会太过卑躬屈膝,这反而容易成为朋友。</p>
”大家都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人,当知道师长的影响力,很多时候都不如这些同侪。往大点说,就是身处的环境如何,也会影响一个人,所以昔日才有孟母三迁一说。</p>
”而且我个人觉得,与其鞭策大小姐做学问,修女德,不如让她多交一些朋友吧。有同龄的朋友在,佛门那套道理对小姑娘来说,可不一定好使。”</p>
林文理这么一说,苏徐夫妻俩就认真考虑了起来,随即认同了这个意见。比起长辈,成长的过程中,朋友占了更重要的地位。</p>
按照夫妻俩成长的经历,他们幼时所能结交到的朋友几乎没有。</p>
不是说各自的家族里面就没有其他孩子,而是朋友相交,首重’平等’。身分阶级的不同,让家里面遇得到的孩子都没办法跟他们真正的平等相处。</p>
就是苏茵之于纪丽,苏过之于纪宝,与其说纪姓小姊弟是朋友,不如说他们是小跟班。两边更像是主从关系。</p>
不论是苏涣或徐卿,都没想过要打破阶级的隔阂。像纪姓小姊弟如此亲近自家儿女的,要是主次不分,那未来问题更大。</p>
那么他们的朋友能从何处来?也就是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人。</p>
也许大家的身分背景不一定是相同阶级。但以老师为纽带,只要不刻意强调身分高低,是能够结交的。</p>
当然,论叙年这种事情是难免的。但只要被视为同辈人的话,大家的感情就是不一样。</p>
不过这种事情基本上都是在成年之后。</p>
附带一说,这个时代的大金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成年的年纪是几岁。女孩来月事,男孩行冠礼,就算是成年了。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普遍被认为是十二岁。</p>
对于塑造一个孩子三观最重要的启蒙阶段,有能力的家族基本都是自己来,不会把孩子送到公学或私塾之类的地方。顶多就是家学。</p>
徐卿是进了京师的女子大学堂,而苏涣则是考取功名后,拜入恩师门下,才各自认识了一些同门的师兄弟。</p>
这时的他们才真正拥有一群可视为朋友的君子之交,而年龄也都是十多、二十岁以上了。</p>
也就是说,不是苏徐两夫妻不知道这个方法,而是他们没想到要用在快满七岁的苏茵身上。</p>
那么要把孩子送到县城的公学吗?苏涣不自觉地忧心说道:”孩子年纪那么小,去了公学会不会被欺负呀?”</p>
”噗哧!”林文理很不合时宜地一笑,顿时吸引了苏家老爷与夫人的目光。</p>
连忙收敛自己的笑容,林文理说:”老爷,您与其担心大小姐去了公学之后被人欺负,不如担心她要是把别人家的孩子打坏了,你这边赔不赔得起。”</p>
好吧,这下子苏家老爷的愁容更深了。</p>
自家闺女的特别之处,就算自己想装瞎都没办法当作不知道。想起苏茵三岁那年,一脚踹断的桃树,苏家老爷就不觉得跟她同龄的孩子,有几个经得起这么折腾的。</p></div>